在线播放列表

薛宝钗,花袭人

第二十一回的一段文字,今日碰见,竟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不妨说说。那一段文字,这一段:

 

一语未了,只见袭人进来,看见这般光景,知是梳洗过了,只得回来自己梳洗。忽见宝钗走来,因问:“宝兄弟那去了?”袭人含笑道:“宝兄弟那里还有在家的工夫!”宝钗听说,心中明白。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宝钗听了,心中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庚辰双行夹批:此是宝卿初试,已下渐成知已,盖宝卿从此心察得袭人果贤女子也。】宝钗便在炕上坐了,【庚辰双行夹批:好!逐回细看,宝卿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亦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今日“便在炕上坐了”,盖深取袭卿矣。二人文字,此回为始。详批于此,诸公请记之。】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庚辰双行夹批:四字包罗许多文章笔墨,不似近之开口便云“非诸女子之可比者”,此句大坏。然袭人故佳矣,不书此句是大手眼。】

 

这段话,说的是宝玉黛玉史湘云那里梳洗,被袭人撞见,闷闷不乐。这时候薛宝钗刚好来,于是有这番对话。对话的结果,是薛宝钗觉得花袭人很不错,就特意坐下和花袭人聊天,了解花袭人的身世背景。这段,可以理解为薛宝钗对花袭人的考察。要理清这段话的由来,还得从头道来。

 

第一,好,一大早,贾宝玉跑到林黛玉史湘云那里串门加梳洗,固是不妥。但最守礼节的薛宝钗不也是一大早就到贾宝玉这里来串门吗?开口便是宝兄弟那里去了?这又合适吗?贾宝玉是主动串林黛玉史湘云的门,薛宝钗却是主动串贾宝玉的门,这里面有没有区别?要说不合适,谁更不合适?

 

第二,薛宝钗为何这么留意花袭人,甚至于要考察?说句难听点的话,如果薛宝钗这个时候不是抱着要嫁给贾宝玉的活思想的话,贾宝玉房里丫鬟的好坏,关薛宝钗什么事?薛宝钗是不是管得太宽了呢?还有,薛宝钗何以或者说有什么资格要“深取袭卿”呢?这里,显然已经站在了未来少奶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提早缔结同盟了。我们口口声声一天到晚说林黛玉如何如何?难道薛宝钗是吃素的?难道薛宝钗逊色多少?没有,过犹不及也。如果说林黛玉关注的是和贾宝玉的情感,那么,薛宝钗则早已经在培育日后治家理财的基础了。这实际上再一次证明了,此时的薛宝钗,二十一回的薛宝钗,是一心要嫁给贾宝玉的,这就是她当时的心态。

 

第三,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薛宝钗本来就是一大早来贾宝玉房里串门的,她找的也是贾宝玉,和花袭人谈完一番话,考察完毕,决定和花袭人结盟之后,等贾宝玉同志真的来了,她却一句话不说的就走了。所谓“一时宝玉来了,宝钗方出去。”这才带出一段“远中近”和“近中远”的批语来。我想问,薛宝钗这不是“装”是什么?这个时候的薛宝钗,已经默认了花袭人收拾贾宝玉的方法,不理他,于是采取了同样的策略,不理贾宝玉,走了。这就是所谓“远中近”了。

 

第四,这说明,在王夫人尚未取中花袭人之前,薛宝钗其实已经取中了花袭人,一个是未来的婆婆,一个是未来的妻子,都不约而同的相中了花袭人为贾宝玉的最理想的妾。而贾母和林黛玉相中的则是晴雯。

 

第五,如果说小说的行文还是比较隐晦的,那么,此间的批语却已经昭然若揭了。什么宝卿初试,渐成知已,什么从此心察,果贤女子,什么深取袭卿,这不是考察是什么?

 

这一段文字,其实已经把当时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状态揭示得很清楚了。当贾宝玉和林黛玉还在很纯真的发展他们的爱情的时候,薛宝钗早已经以未来少奶奶的身份自居,在筹划未来了。和林黛玉的单纯相比,薛宝钗心思之缜密,复杂,犹如两道风景,一边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一边是乌云密布山雨欲来,林黛玉的背后,不是有个更加老谋深算的贾母撑着,这场关于贾宝玉的爱情与婚姻之战,恐怕早就见了分晓了。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薛宝钗,花袭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薛宝钗为何要考察花袭人?发布于2021-06-01 21: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