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玲珑

胡适红学认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是以曹家事为蓝本创作的,其中例举了第五十二回的一条批语作为“证据”之一,认为“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此样写法是由于避讳曹寅的“寅”字:

 

【文本】急的晴雯央:“小祖宗!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把眼睛抠搂了,怎么处!”宝玉见他着急,只得胡乱睡下,仍睡不着,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庚辰双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

 

我们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的文章《〈红楼梦〉真的避讳“寅”字吗?》批驳了这个观点,并对此条批语以及避讳问题作了论述,然而有些问题尚未论述清楚,现就避讳及相关批语问题作进一步阐述。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制度,避讳对象帝王、长官、圣贤、长辈。尤其是避讳长辈,因与自己最贴近,不可能一时避讳一时又忘了。如司马迁为避讳其父司马谈,将《史记》中名“谈”的一律改了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汉书》作者范晔同样将与其父名“泰”相同的人改名,如“郭泰”改为“郭太”;“郑泰”改为“郑太”。苏洵父亲名苏序,苏洵要么不给文章写序,要么将“序”写作“引”,苏轼则用“叙”来替代,等等。讳长辈之名在《红楼梦》中也得到了体现,黛玉就很注意避其母“贾敏”的名讳:
第二回文本: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
胡适红学根据这条批语提到避讳“寅”字,认为这是曹寅之孙在避其祖父的名讳,故而没有直接点出“寅正初刻”,只用“敲了四下”来婉转表达时间。然而《红楼梦》实际上根本不避讳“寅”字,例如:
1.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文本】: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这里用“寅卯”直接点出时间。
2.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官扬州城”
【文本】:那凤姐必知今日人客不少,在家中歇宿一夜,至寅正,平儿便请起来梳洗。
这里同样用“寅正”直接点出时间。
3.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文本】: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此处薛蟠提到唐寅的春宫画,又用“糖银果银”调侃“唐寅”二字。想来曹雪芹如果真是曹寅之孙,断不会如此开“寅”字玩笑。
4.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文本】:天文生回说:“奶奶卒于今日正卯时,五日出不得,或是三日,或是七日方可。明日寅时入殓大。”
雪芹若真要避讳“寅”字,入殓时辰完全可以避开“寅时”。这里不仅不避开,还说“寅时入殓大吉”,不知“寅孙”落笔时究竟怎么想的?
所以《红楼梦》文本既然并不避讳“寅”字,则用那条批语来证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曹寅之孙不成立,何况曹雪芹与吴玉峰、孔梅溪一样都是化名。又有人狡辩说,《石头记》原本“寅”字缺笔,因此上述几段话面有“寅”字并不说明原本不避讳“寅”字。假如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试问一下,非得写“寅时入殓大吉”再缺笔避讳吗?不能改个时辰?作者都知道用“自鸣钟已敲了四下”代替“寅正初刻”。不知道曹寅知道后作何感想?还敢开“寅”字玩笑?按照这个说法,“自鸣钟已敲了四下”,也可以用“寅正初刻”来表示,再把“寅”字写成缺笔不就行了。所以说用“敲了四下”代表避讳曹寅的“寅”字根本说不通。其实作者“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此样写法是有用意的。下面我们再来详细分析一下这条批语。
首先,“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是对当时情境的描写。宝玉躺在床上,自鸣钟并不是怀表,不在自己眼前,通过听钟声响了几下来判断时间非常合理,并不是特意要避讳“寅”字才写成“敲了四下”。类似的情境描写如第六回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
【文本】: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甲戌双行夹批:细!是巳时。
“一连八九下”是从未见过世面的刘姥姥眼中耳中写来,若直言此时为何时,反倒失真。再如第五十一回晴雯要捉弄麝月:
【文本】:宝玉问:“头上可热?”晴雯嗽了两声,说道:“不相干,那里这么娇嫩起来了。”说着,只听外间房中十锦格上的自鸣钟当当两声,外间值宿的老嬷嬷嗽了两声,因说道:“姑娘们睡罢,明儿再说罢。”
宝玉他们在里间说话,也是听外间的自鸣钟响几下方知道时辰。这两处也都不是特意为了避讳“巳”或者“丑”而如此描写。
其次,前篇薛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文章认为此条批语不是批语,是按语,正确的断句为“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并认为这是后来的抄书人所加的按语。我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这的确是按语,断句也没问题。按语是对文章、词语、句段所作的说明、评论或提示。按语也是批语,批书人写批语时可以直接下批,也可以写“按”,然后再写批注内容,如:
1.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文本】: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蒙夹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以此命名恰极。“红”字“玉”字二。

 

 

2. 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2.1【文本】: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甲戌侧批:此句定评,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然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靖本:此句定评,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皆性分甘苦不同世人之故耳】

 

2.2【文本】: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甲戌眉批:按:此书凡例本无赞赋闲文,前有宝玉二词,今复见此一赋,何也?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不得不用此套。前词却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见其妙。此赋则不见长,然亦不可无者也。

 

2.3【文本】:‘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通而不可语达。〖甲戌侧批: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二字,故曰“意淫”。

 

3.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3.1【文本】: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甲戌夹批:按:璎珞者颈饰也,想近俗即呼为项圈者是矣。〗

 

3.2【文本】:宝玉听了,将手中的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甲戌眉批: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今加“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问包子、问茶、顺手掷杯、问茜雪、撵李嬷,乃一部中未有第二次事也。袭人数语,无言而止,石兄真大醉也。豁啷一声,打了个粉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

 

(当然,这里的“按”也可作“按照”理解。)
4.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4.1【文本】: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庚辰夹批: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万勿以今日贾政所行之径,考其方向基址。故正殿反于末后写之,足见未由大道而往,乃逶迤转折而经也。

4.2【文本】: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庚辰夹批: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庚辰夹批:按:园不是殿方之基,西北一带通贾母卧室后,可知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诸钗始便于行也。只是太富丽了些。”

 

5. 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文本】: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庚辰夹批:按:近之俗语云:“宁养千军,不养一戏。”盖甚言优伶之不可养之意也。大抵一班之中此一人技业稍出众,此一人则拿腔作势、辖众恃能种种可恶,使主人逐之不舍责之不可,虽欲不怜而实不能不怜,虽欲不爱而实不能不爱。余历梨园弟子广矣,个个皆然,亦曾与惯养梨园诸世家兄弟谈议及此,众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今阅《石头记》至“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二语,便见其恃能压众、乔酸娇妒,淋漓满纸矣。复至“情悟梨院”一回更将和盘托出,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使言《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恰,然非领略过乃事、迷蹈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

 

6.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6.1【文本】:茗烟道:“大不过十六七岁了。”宝玉道:“连他的岁数也不问问,别的自然越发不知了。可见他白认得你了。可怜,可怜!”〖庚辰夹批: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不曾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奇传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于颦儿处更为甚。其囫囵不解之中实可解,可解之中又说不出理路,合目思之,却如真见一宝玉真闻此言者,移至第二人万不可,亦不成文字矣。余阅《石头记》中至奇至妙之文,全在宝玉颦儿至痴至呆囫囵不解之语中,其誓词雅迷令奇衣奇食奇玩等类固他书中未能,然在此书中评之,犹为二着。

 

6.2.【文本】:黛玉笑道:“冬寒十月,谁带什么香呢。”宝玉笑道:“既然如此,这香是从那里来的?”黛玉道:“连我也不知道。〖庚辰夹批:正是。按:谚云:“人在气中忘气,鱼在水中忘水。”余今续之曰:“美人忘容,花则忘香。”此则黛玉不知自骨肉中之香同。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

 

7.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戚序戚南本回前批: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此回“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文“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今日之平儿、之贾琏,亦他日之平儿、他日之贾琏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今日之琏犹可救,他日之琏已不能救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宁不悲乎!救与强无别也,甚矣!但此日阿凤英气何如是也,他日之身微运蹇,亦何如是也?人世之变迁,倏忽如此!

 

7.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机”
【文本】: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庚辰夹批:按:原注:“山木,漆树也。精脉自出,岂人所使之?故云‘自寇’,言自相戕贼也。”〗源泉自盗”等语。

 

8. 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文本】: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了,又有两个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庚辰夹批:想这一个“姑娘”非下称上之“姑娘”也。〗〖庚辰夹批:按:北俗以姑母曰“姑姑”,南俗曰“娘娘”,此“姑娘”定是“姑姑”“娘娘”之称。每见大家風俗多有小童称少主妾曰“姑姑”“娘娘”者。〗〖庚辰夹批:按:此书中若干人说话语气及动用前照饮食诸项,皆东南西北互相兼用,此“姑娘”之称亦南北相兼而用无疑矣。

 

9.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文本】:凤姐只瞅着他嘻嘻的笑〖庚辰夹批:恶毒之至。,向周瑞家的笑道:“这倒也好。不用你们作老娘的操一点儿心,他鸦雀不闻的给你们弄了一个好女婿来,大家倒省心。”〖庚辰夹批:刻毒!〗〖庚辰夹批:按:凤姐虽系恶毒之至,然亦不应在下人前为之,为此等人前不得不如是也。

 

10.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文本】:尤氏笑道:“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庚辰夹批:按:尤氏犯七出之条不过只是“过于从夫”四字,此世间妇人之常情耳。其心术慈厚宽顺竟可出于阿凤之上,特用之明犯七出之人从公一论,可知贾宅中暗犯七出之人亦不少。似明犯者反可宥,其饰己非而扬人恶者,阴昧僻谲之流,实不能容于世者也。此为打草惊蛇法,实写邢夫人也。

 

这些带“按”字的批语,不是朱批就是夹批和回前批。由夹批的位置特点,它是由原来的侧批或眉批经再次誊抄时写入相应文本处形成,在脂本系统中非抄书批书人脂砚莫属。后来的抄书人,用程伟元序中的话来说是“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这样的人最多是根据流传出来的底本“依样画葫芦”抄写,不可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将侧批眉批改为夹批。有些抄书人甚至嫌批语太多干脆删减批语,如甲辰本第十九回回前批中言:〖甲辰回前批:原本评注过多,未免旁杂,反扰正文。今删去,以俟观者凝思入妙,愈显作者之灵机耳〗。

 

即便后来有其他人写的批语,也都是在已有抄本基础上的眉批或侧批,且均为墨批无朱批,有些还有落款,如:

 

 

因此,认为带“按”字的批语都是后来的抄书人所写并不正确,而我们要讨论的这条避讳“寅”字的批语也恰恰是夹批。一个普通的后来抄书者,是不可能注意到这里的一个小小细节然后加批的。就是加批也是侧批,除非他紧接着又抄写了一部,然后细致到把这条侧批改成了夹批,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抄书过程中到此突然停下写夹批就更无可能了。而从批语内容和形式看,一定是知道底里的润色批书集团人员(即脂砚斋)所写。前面我们分析了《红楼梦》文本也即作者并不避讳“寅”字,但批书人却说这里避讳了“寅”,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文本上下文情境来看,批书人这里可能领会错了作者之意,作者描写“敲了四下”是如见如闻的生动场景再现。那么很可能批书人看到这里时由“敲了四下”勾起了与“寅”有关的事件的回忆,故而才有此批语。究竟是与“寅”有关的什么事件,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一定不是胡适红学认为的为了避讳曹寅之“寅”。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薛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薛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微信 ,带给您更多精彩解读!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红学会红学研究红学家红学专家学者红楼梦红楼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按语是批语吗?兼论《红楼梦》是否避讳“寅”字?发布于2021-06-02 10: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