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转换器

#甲骨文

上篇《一团乱麻的线绳索》中,我们看到甲骨文中那个糖葫芦串的索字没有西周金文,我本来想没有就没有吧,反正话已经说清了。但在准备本篇的素材时,却觉得《字源》上的那段话还是需要补充进来。由于在电脑上打字时字形图片不好排版,我就直接大块地截图粘贴过来。

普通读者不必细看这张图片里的小字,只要看下面这张图片,我摘出来的西周金文中(前三个)作为造字偏旁的索即可。

图1  索的古文字补充

图1中的前三个索字都不是独立出现的,而是其他字的一部分,从中不难看出,尤其是第一个字形,其糖葫芦串——结绳记世的象形仍在。
这个不带手的字形,最后被秦汉采纳并定型为现在的索。但在战国时期,西周晚期已经变成双手编绳的索还在被大量使用,由于这个现象很能说明一些战国时期的写字规律,且能佐证我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所以我把这些传抄古文字也附在这里。

图2  索的传抄古文字



补充完索的资料后,我们要开始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字:荣/榮

图3  荣的字源字形演变

国学大师》和《汉典》网站上,都把榮的字源说成是图3中的那个“交叉火把”,《字源》虽说它是熒,但在解释这个金文时依然说成荣。
对于这个“榮字头”我已迷惑焦虑很久了,因为从《说文解字》开始,大家都把带这个字头的字解释为“熒省声”,不看不知一看吓一跳,我随手搜了一回,发现秦汉时期居然有这么多“熒省声”的字。

图4  部分带熒字头的汉字

熒字头上面两个“火”应理解为与火或光亮有关,萤火虫、晶莹、甚至军营都能靠上边,但荣指的是草木、荥下面有个水应理解为荥水、萦是缠绕的意思且下面还有个糸,黄莺是一种叫声好听的黄鸟,它们怎么能跟火或光亮发生关系呢?如果要找个纯粹的声符,上篇中写到的黾就可比如绳、蝇,还有常用的婴、英等字都可做声旁,为何偏偏选择个笔画繁多的熒字头呢?
我几次想弄明白但都因字太多、信息太乱而缴械投降。
但这次集中写与“糸”有关的字,縈/萦里有糸,所以无论如何不能知难而退避而不写——那不是我这种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所能干出的事,更何况我已经从源头上解决了与萦很像的索字从而有了一点点头绪,有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口。
但是您要知道,面对着许多字和一堆资料——我目前用的主要是《国学大师》《汉典》和《百度》网站,《甲骨文字典》《字源》《古文字诂林》《汉字字源》和《殷墟甲骨文摹释全编》,我需要在至少100条解释里来理出线索、找出头绪,在灵光乍现时再去资料里进行模拟解释,七进七出之后,才能开始整理一篇文章所需的资料——图片形式。
所以您看我下面的解释虽然简单明了,其背后的艰辛却是无人能体会的。再看那些民科对古文字天马行空的任意编造,就简直不值一哂了,另外也不能不为自己过去曾经的肤浅而羞赧。
说这些也是想说明:我下面的解释虽然引用的资料有限,但我反复看过的资料却是足够的,只是无法把它们都罗列出来。

言归正传,先看大家公认的榮/荣的字源——西周金文。

图5  荣的西周金文

所有的前辈学者都认为,这个金文字形是“两支交叉的火把”(注:刚看到随时更新的《汉典》网站上说其“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所以《汉典》才把其写作“上炏下乂”(见图5),而所有熒字头的字在后来也都是上面俩火。

但我早就注意到,荣在古文献中的含义除了国名、地名外,基本上都是草开花或树开花及其引申义(尤其是还有抛弃义),再加上草为荣、树为华,则图5中两支火把形的字很可能是某种草开花的象形。

由于我院子里为了逗小孩子玩一直留着蒲公英,所以这个西周早期的金文让我联想到了蒲公英。

荣的早期金文跟蒲公英的果实很像,一根长茎上长着个“底盘”,然后一把把“小伞”随风飘散(这不就是“抛弃”义的来源么)。

但问题是为什么要用两支而不是更简单的一支呢?

仔细观察过蒲公英就会知道,它一棵草上不止发出来一支薹,而是不断地往外抽薹,因此要描摹蒲公英就最好搞得更逼真一些,于是造字人就用了两支薹。

蒲公英,在同一颗草上不断地向外抽薹、开花且大量地结种子,因此说其“繁荣”是最恰如其分的。
但是到了西周中晚期,有人写字就不那么规矩了,他看着荣头重脚轻就给它进行了美化,把原来交叉的两根直莛在下部给弯了一下,这是往榮字头方向演化的关键一步。
到了春秋战国,大家又造了好几个榮字头的字,且把果实部分误写成了火,既然是部首就不能再独立成字了,怎么办呢?给它下面加个形旁木,于是榮字头表音、木字旁表义,这样一个形声字的榮就破土而出了。
我不揣冒昧,简单梳理了一下榮的字形演变过程。

图6  榮的字形演变


与荣息息相关的是个縈/萦字,且它的字源也很早,早在西周中期。

图7  萦的金文-《汉典》

縈的最早金文,是把两支蒲公英的莛子给缠绕到一起。我猜测,这时候的縈已经不单指蒲公英了,而是指所有能开花的草本植物。有些草本植物如牵牛花会攀援,于是西周造字人就给它们造了这么个字,变成动词就是萦绕义,如《诗经·周南·樛木》里说“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我前面所列的所有专业网站和专著,都把图7中的所有字形都判定为縈,可我却只认可我用黄色框圈出来的那四个字形,其他字形虽然看起来就是后来的縈,却不是其初始造字义即不是萦绕、攀缘植物义,而是我下面将要讲到的荥。

好了,我再梳理一下攀缘植物萦字的历史演变。

图8  縈的字形演变



那么滎/荥字又是怎么个来历呢?

图9  荥的字形演变-《汉典》

在《国学大师》《字源》《汉字字源》上都没收录滎字,《汉典》网站给出了图9中的最早字形,那个“传抄古文字”应该是战国时期的。

图10  荥的古陶文

《古文字诂林》上收录了四个东周时期(?)的古陶文,其字形上面是熒字头、下面是水,从而否定了清代段玉裁的说文小前滎都写作熒的论断。

尽管下面为水的滎出现得很晚,但大家都认为,荥阳的荥,过去是写作縈的,比如图7中我没圈的那四个字(也有人认为前三个是荣的假借,这里不讨论),还比如大家都认为是縈的几个古玺文,见图11。

图11  古玺文

然而,大家都认为是縈的这些字(图7和图11),再包括“荥阳上官皿”上的縈,我都认为不是萦绕义的縈,而是荧光义的熒/荧,后来这些字分化成了滎和熒。

图12  荥阳上官皿上的文字摹写

我这个推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咱下面慢慢从甲骨文讲起。

在《甲骨文字典》上查索字时,在686页出现了一个“糖葫芦”上面加个火的甲骨文。

图13  火+索

跟索字类似,它也有不加手、加一只手、加一双手三种写法。考虑到甲骨文的造字和演变习惯,《甲骨文字典》和我都认为,这三种字形其实是指同一个字义。

图14  火+索字释义

字典686页说在《说文解字》中没有它的对应字因此只能用三期甲骨文字形来称呼它,但在1027页又说它“释索”。我感觉这后一个判断是错的。
根据甲骨卜辞,《甲骨文字典》推断这个字的字义,一为“祭名”,二“疑为地名”。
由于上篇文章中我已解释了索的甲骨文是绾了许多疙瘩的祭祀时用的特殊的绳,所以图13里的这个字就应该是点着火的索,且恰好这个“上火下索”的字也是一种祭名。怎么理解它的造字意图呢?
一种理解是,这个索是结绳记世的,最上端的疙瘩应表示祖先,在祖先上面加个火,可会意祖先的荣光。
换一种理解是,这根索实际上只是根绳,但由于要放在祖庙里所以才用了索字形而不是糸字形。这根绳需要一直燃烧着,后来就演化成了祠里的长明灯和线
说到这里,我要插一段五六岁时的模糊记忆,那时还是人民公社,大家家里都很穷,吃不饱穿不暖还每天都有几个要饭的来上门的时期。
那时我家里还有火镰,但好像没见我爷爷在家用过,是否带着它(火镰火石和火绒)下地干活就不知道了,因为他老人家是使唤牲口的,常一个人赶着牛耕地,他又喜欢吸烟袋,经常需要点火。
但那时火柴2分钱一盒,因为都没钱所以谁家都不舍得多用,经常有人做饭前拿把柴禾去邻居家引火也不舍得划根火柴。我爷爷是个多面手,尤其擅长木匠活,家里的一应用具全是他自己动手做出来的。由于干活时经常要用到火,所以他就拿半截麻绳点着了以便随时可用。但点着的麻绳只有火头没有火苗,就跟后来的线香类似,烧得很慢但轻不灭。
于是我就想,“火+索”的字,也许就有了“火种”的含义,这火种就是庙堂里的直系祖先;这火要一直燃烧下去,以防家里“断了香火”。
那么这个字对应现在的什么字呢?经过这段时间的密集思考,我认为可以厘定为熒/荧字。
大家还记得我在《扬琴线索》里是怎么解释甲骨文絲和兹的吗?
我说糸表义线和绳,不分粗细,但把两个糸并起来就表义“细”线了,并由此造出了幾和幽,幾是防守脆弱如絲,幽是火光微弱如絲,就连滋字都可能是细小的水流,不然怎么说“雨露滋润”呢?
把两个绳索(糸)并起来就表义细丝,把两个火并起来是不是就表义更小的忽明忽暗的火头(而不是燃烧起来的明亮的火苗)了呢?
因此到了西周,这个“火+索”的小火种就给写成了炏+索,其字形就是图7中没被框起来的前三个字。所以我认为这三个字不能释读为縈而应释读为熒,尽管三个火的熒字最早出现于战国。

图15  熒的字形演变-《字源》

这个绳头火星用两个火即来会意就可以了,战国人为什么要用三个火的呢?(注:字形有异但意思相同)
您以为焱是“大火”吗?《说文解字》解释焱为“火华也”,就是小火花。就算是两个火的炏即也不是太热,我们只说天气炎热,没有说火炉炎热的,开水都不能叫炎热,只能叫烫;身上长个疖子,红肿处温度有点高,那就是发炎了,而流感来了浑身火烫就不能叫发炎而必须叫发热发烧。
明白了吧,由熒派生出来的字大都会有“小”的意味。所以图9、图10中下面为水的荥,《说文解字》说它为“绝小水也”并没有说错,说他错的人才都错了。
火虫的光是不是很微弱?晶美玉的光是不是也很微弱?《诗经·小雅·青蝇》里的“营营青蝇,止于樊”,《说文解字》说是“謍謍青蝇”并解释熒字头下面一个言的为“小声也”。

图16  荥字梳理一

春秋以前的熒字头下面一个糸的字本指绳头小火头,但还需处理它那个“地名”哪,于是战国时期,就把表义微弱火光的字下面换成火变成了熒,把表义地名、水名的字下面换成水变成了滎。可他们为何不保留下面带糸的原字写法呢?因为那个字形已经被完全不同来源的表缠绕义的縈字给篡了位了,所以只好另辟蹊径。
一期甲骨文的熒算是解决了,可图16中的第四字縈(实为滎)跟前面几个字没有传承关系呢,这个战国时期的古玺文(也包括图12荥阳上官皿上的那个縈)里还多了四短横呢。
我认为,首先这也是个古熒字,只是它的字源是图13里的三期甲骨文,这个甲骨文字形里有一双手,所以传承下来之后,战国人就把熒字写成了那个样子。糸两边有的有手有的没手,这也是战国文字的通例,不信再看看图2的索的传抄古文字,一样。其实在图11的古玺文中,最右边那个熒(滎)字就只有糸(幺)没有手。
于是,我就把熒的三期甲骨文的演变过程简单罗列如下。

图17  荥字梳理二

当然从我编辑的图片上看,这些演化过程是不对的,它应该是两个起源——有手和没手的“火+索”、两个演化结果——荧和荥。但我的在线文章是边写边思考边完善的,所以原来准备的图片又被我的新思路给改变了,所以,图片只能看个大概,文字才是最新的。

好了,我们最后可以总结一下了。
熒字头或字头的字其实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起源。
其一为甲骨文的熒,它原来是一根一端点着但没有明火的祭祀用绳索,是一种祭祀方法,估计跟后来宗庙里的长明灯和线香有关,它也是商代的一个地名。由于商周时期两个火表义“小火”,所以熒字到了西周中期就改成了上面两个火即炏。战国时期汉字分化,表义小火的字变成了现在的熒,表义地名水名的字变成了现在的滎,简化后成为荧和荥。
由熒派生的汉字大都有“小”义,比如萤、莹、謍(前面已解释),字《说文》释为“小心态也”,字则是古代一种挂绳子的祭祀方法。
其二为西周早期的金文榮,它原是两个交叉的、种子正在飘飞的蒲公英莛连果形象,造字义为草开花(估计那时人没弄明白这是开花还是结果),后来的人把字里种子正在飘散的蒲公英果形象误解成了火(两个果就变成了炏),且榮字头成了一个造字部首,所以战国时人就又在这个部首下加木变成了现在的榮,简化字为荣。
西周中期,有人把榮的莛下部作了交叉,继而又写成糸,从而衍生出了另一个表义攀缘植物的縈字。
由榮即草开花衍生的字有,意思是开满了野花的坟地;是羽毛像(蒲公英花一样颜色的鸟(黄莺)。至于營/营,我感觉是由縈派生而来,因为營在战国文献中有围绕、缠绕义,且军营之类的營是四周用房屋、土墙、濠堑等环绕而居之义。
图4中的其他字我就不去费劲了,感兴趣的可以根据熒、榮二字的造字义去探讨,当然有的字可能跟它们都无关,比如劳/勞,我以后有机会时再去专门研究它。

跟糸有关或必须提前解决的字还没完,估计还需两三篇文章。

甲骨文转换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传播中华文化,泽济苍生,功德无量!!!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荥阳、蒲公英与长明灯发布于2023-03-05 10: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