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使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生的《过秦论》本意批评秦的速王,给汉文帝以警醒。但是文中的有关蒙恬与长城的描述刻画出了蒙恬对于长城修筑的作用和对北方匈奴民族的威慑力。


我观《史记·蒙恬列传》后,心中升起的是对蒙恬的惋惜和遗憾。蒙恬祖父蒙骜,是齐国人。战国末年正逢秦国广招人才,实现扩张大业,蒙骜从齐到秦,开始累功至上卿,又带兵打仗为秦国立了功。蒙骜之子蒙武,蒙武之子正是蒙恬。秦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在法家思想倡导下,鼓励学习狱典文学,蒙恬正是通过学习狱典文学走上仕途。在秦灭六国过程中,蒙武任灭楚远征军副司令,蒙恬后来也破齐有功,(秦同化三代,就已经可以让别国移民认同秦国去攻打自己的故国,秦的思想号召和统一力极强)又因家族效忠秦朝,拜为内史。在秦兼并六国以后,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又成为了秦的主要矛盾,于是秦始皇派蒙恬前往北部边疆,将燕赵秦等地的长城相连,组成了万里长城

不光蒙恬学习典狱文学走上仕途,赵高也是,《史记·蒙恬列传》可以说同时刻画两个人物,用蒙恬放大赵高的丑恶,也用赵高点缀了蒙恬的悲情结局。赵高出身奴婢家庭,家里男丁出生就受宫刑,在这种条件下,他却通过学习典狱文学引起始皇的注意,成为了中车府令,也说明他确实学习出了一定的成果了,并且对于刑狱的见解有一定高度,这也就看出秦国对于人才的吸纳确实不拘一格了。

可这样的人往往形成了扭曲的性格,赵高陪同秦始皇出巡,秦始皇半路驾崩,赵高与李斯进行沙丘之变,秘不发丧,矫诏书拥立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当年赵高触犯法令被蒙恬的兄弟蒙武惩处过。宦官的一大特点就是小人之心,他决定报复蒙家,于是用假圣旨赐死扶苏,又在胡亥面前说蒙恬的坏话。在赵高的运作了,蒙恬自杀,家族也受牵连。

司马迁评价说,秦朝刚刚统一六国,百姓刚刚遭受战火,应当休养生息,而不是去修筑长城,劳民伤财。最后却也被害。

我认为太史公的主基调也是觉得蒙恬可惜,批评蒙恬修筑长城,实则是借批评蒙恬来批评秦的暴政。在先秦的时代,蒙恬一个能文能武的将领(更有传说蒙恬发明了兔毫毛笔),在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后却丢了性命。蒙恬接受的思想是听从中央命令,修筑长城,征发民力确实存在,但是结合当时的土长城依山而建,顺势而为,蒙恬又以连接长城为主,所以对当时百姓来说征发成度也许在接受范围内。秦的思想钢印并未完全侵蚀蒙恬,在假圣旨要其死时,蒙恬知质疑和思考,可胡亥听信赵高,赵高要报仇雪恨,胡亥也怕其他皇子来抢皇位,蒙恬在边疆手握重兵,胡亥怕也是睡不好觉。


倘若蒙恬能够继续效力于秦帝国,他的丰功伟绩会只多不少,后世对他的称赞中也会少掉这一分同情。秦建立庞大帝国任用能人贤才,当六国屈服后,小人为了私利内斗向原来对秦衷心如蒙恬的忠臣良将下绊子,统治者对秦国与六国黔首苛政,又做奸臣后台迫害忠良,自然人心思变。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蒙恬——秦帝国的悲情英雄发布于2024-03-11 08: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