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魏南北朝时期,族谱藏于官府,个人无法随意更改,故《后汉书》所载荀淑为荀卿十一世孙应为可靠证据。由于先秦时期的学问多由家族传承,故推测荀子的兵学知识很可能出自赵烈侯时期出任赵国中尉的荀欣。

关键词:荀子;姓氏;荀淑;荀欣;荀子议兵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清华简与儒家经典的形成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ZDA114)、“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8-09-10

作者简介 :任乃宏(1963-),男,河北魏县人,邯郸学院特聘教授,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明起源、中古碑刻整理等。

荀子到底姓“荀”还是姓“孙”?自清代以来议论纷纷迄今尚无定论。譬如,以《<荀子>新探》一书成名的廖名春先生,就认为荀子的本姓为“孙”,司马迁改“孙”为“荀”是不正确的。问题在于,廖先生的这一说法虽然经由张岱年先生背书,却依然无法“一统江湖 。最近就有两个例子:一是 2017 年第 1 期《船山学刊》刊载了钟克万《荀子姓氏名字考》一文(以下简称《钟文》),结论是荀子姓“荀”氏“孙”;二是 2017年第 1 期《德州学院学报》刊载了曹景年《荀子姓名新考》一文(以下简称《曹文》),结论是荀子姓“荀”,“孙卿”之“孙”,应系刘向校书时所改。

廖名春认为“荀”为“孙”的同音借字,其论证过程大致如下:

史记》称其姓氏为“荀”;《战国策》、《荀子》、《韩诗外传》、《风俗通义》、《新序》、《说苑》、《离骚·序》、《汉书》、《韩非子》以及刘向《叙录》等都作“孙”;《盐铁论·论儒》作“孙”而《毁学》篇作“郇”,《论衡》的《本性》、《别通》作“孙”而《对作》篇作“荀”。……“荀”与“孙”是什么关系呢?唐人司马贞、颜师古、杨倞等人都认为是因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才将“荀”字改写为“孙”。……因为汉代不讳嫌名,而“询”之于“荀”,刚好是字形、意义不同而仅读音相同的所谓嫌名。《史记》直书“荀卿”;《说文》避讳不及“荀”字;《汉书·古今人表》列有荀息、荀林父等人,《地理志》则载有旬町、旬阳等地名。由此可见,唐人避讳说并不可信。……“荀、孙”与“田、陈”、“荆、庆”一样,并非两姓,而只是由于方音不同造成的一姓氏的两种不同写法而已。由“语音之转”而导致书写有别,这就是荀子在先秦两汉古籍中既被称为荀氏又被称为孙氏的原因。……我们认为,荀子应该姓孙而不应姓荀。因为从先秦、两汉的文献记载看,除《史记》外,其他文献多作“孙”,鲜作“荀”。特别是《荀子》一书,都称“孙”,这即使不全是荀子亲手所写,至少也当是荀子弟子所记,他们的记载较司马迁说应更可靠。……荀子本为孙氏,“荀”只是“孙”的同音借字。

《钟文》认为“避讳说”和“转音说”均不成立,其论证过程大致如下:

刘向主要(活动)在西汉成帝时,成帝以上的七世汉帝名都在刘向的校正作品或自著中出现,未曾得到避讳。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的“汉人不避嫌名”,确为不刊之论。……在先秦,“转音”现象基本上发生在有不同著者的不同的典籍之间。一人成书因为对特定人物或地名的称谓较固定,固然无须假“转音”变换称谓。……今本《荀子》中出现“孙卿子”11 次、“荀卿”8 次、“孙卿”8 次,如果以“转音说”来解释“孙”是“荀”的借字,会扞格难通,因为很难想象记录者或整理者十九次使用了借字“孙”,又在中间使用本字“荀”。……荀子书初本经韩婴本、西汉秘府本、刘向本、杨倞本到今本《荀子》,虽然在卷数、篇章次序、字的写法等方面呈现不同的面貌,但在文本内容和意义上相对稳定,并无多大不同。“荀卿”、“孙卿”是原文,非后人妄改,亦非音音相转而相通。……“荀”、“孙”既然同指向荀子,那么,二者中必然一为姓,一为氏。“孙”本来不是姓,而是氏,而且是晚出的氏,所以至战国时还不多见。孙卿既为孙氏,则以荀为姓甚明,这一点已无可怀疑  。

《曹文》认为,汉人并非没有避嫌名的情况,以“汉人不避嫌名”来否定“孙”与“荀”是避讳关系是难以成立的。其论证过程大致如下:

钱穆先生考证,刘歆改名刘秀,就是为了避汉哀帝刘欣的讳,他说:“哀帝名欣,讳欣曰喜,歆之改名,殆以讳嫌名耳。”……(通过考察秦汉古籍中孙、荀的用法,)可以明显看到荀子姓氏有两次改动。第一次大致以刘向为分界点,此前的文献,如《史记》、《盐铁论》都作“荀卿”,此后的文献作“孙卿”。《史记》作于汉武帝时,《盐铁论》所记载的盐铁会议在昭帝时。《战国策》、《新序》、《说苑》、《荀子》以及《别录》等,都经刘向编定,而这些书中,凡“荀卿”皆一律都作“孙卿”。……刘向所作《孙卿书录》许多文句直接抄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但是却将原文的“荀”一律改为“孙”。……刘向改“荀卿”为“孙卿”是有特殊背景的,即他校完《荀子》书后要将清稿呈给皇帝御览,还要写一篇《书录》给皇帝看,无论是《书录》还是《荀子》书中,都有大量显眼醒目的“荀”字,这显然很容让人联想到驾崩不过 23 年的汉宣帝的名讳“询”,因此才要在字形方面避宣帝的讳,不惜改“荀卿”为“孙卿”。……而东汉初期学者只是不自觉地沿袭了刘向的改动,未必也是出于避汉宣帝名讳的考虑,所以他们在行文中除“孙卿”之外,也并没有有意避讳“荀”字。第二次是从东汉中后期开始,“荀卿”的称呼又开始恢复。据《后汉书·荀淑传》:“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荀悦(148-209)是荀淑的孙子,在其流传至今的著作《申鉴》、《汉纪》中,对于其先祖荀子,已全部改称荀卿,而且这种改动有明显的痕迹可查。《汉纪》是荀悦在《汉书》的基础上删繁而成,与《汉书》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但是,在《汉书》用“孙卿”之处,《汉纪》则全部改为“荀卿”。这或许也可以看成是荀悦出于尊重其先祖而为其复本姓的努力,也旁证了荀子本姓“荀”,“孙”为避讳所改,时过境迁之后,后世子孙又改回原姓 。

以上诸说,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正确的答案只能有一个。笔者以为,曹景年的说法应该属实,汉代对嫌名的避讳虽然并不严格,却并非不存在。可以补充的论据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荀淑不可能乱认祖宗,也改不了姓氏

须知,在谱学发达的汉魏南北朝时期,族谱藏于官府,你就是自己想改也改不了。郑樵《通志·氏族略》:“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订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汉有《邓氏官谱》,应劭有《氏族》篇,又有颍川太守聊氏《万姓谱》。魏立九品,置中正,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各有簿状,以备选举。晋、宋、齐、梁因之。” 又,关于魏晋时期的谱藏官府,《晋书·挚虞传》的有关记载,可以与《通志·氏族略》形成印证:“(挚)虞以汉末丧乱,谱传多亡佚,虽其子孙不能言其先祖,撰《姓族昭穆》十卷,上疏进之,以为足以备物致用,广多闻之益。以定品违法,为司徒所劾,诏原之。”  据之不难推知,在隋唐以前,祖宗和姓氏是不可能被随便乱改的。因此,《后汉书》关于荀淑为荀卿十一世孙的记载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后汉书·荀淑传》:“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有子八人:俭、緄、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 (荀)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兄子(荀)悦、(荀)彧并知名。彧自有传。”  又,《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郎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裴松之注:“张璠《汉纪》曰:‘淑博学有高行,与李固、李膺同志友善,拔李昭于小吏,友黄叔度于幼童。’” 须知,“颍川荀氏”为名门望族,历史上从未出过冒姓丑闻。荀悦即《汉纪》作者,荀彧即曹操的主要谋臣,都是荀淑的亲孙子。试问,一个名门望族,居然连祖上姓什么都弄不清,有可能吗?

同理,由于三代之后姓氏已经合一,故《钟文》关于荀子姓“荀”氏“孙”的推论似亦无法成立。顺便可以指出的是,今本《荀子》中共出现“孙卿子”13 次(其中:《儒效》2 次,《议兵》9 次,《强国》2 次)、“荀卿子”1 次(《强国》)、“孙卿”6 次(《尧问》5 次,《儒效》1 次);并非《钟文》所言出现“孙卿子”11 次、“荀卿”8 次、“孙卿”8 次,《钟文》之统计应该有误。13 处“孙卿子”与 1 处“荀卿子”的并存,或许就是刘向改“荀”为“孙”时的疏忽所致。


二、司马迁对荀子的姓氏不会 无根据乱写

廖名春认为,《史记·孟荀列传》系误“孙”为“荀”:“司马迁是龙门人,地属今陕西韩城县,隔黄河与山西河津相望,与临猗、绛县相去不远,紧邻原魏国的‘河东’故地,因而对‘河东’地区的大族荀氏,自比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卫国故地(今河南东北部)的孙氏熟悉。而且韩城、河津间‘孙’读如‘荀’,古音留存,至今犹然。司马迁生于其地,口语既然如此,就很有可能将远地的孙氏与近处的荀氏视为一家,误‘孙’为‘荀’。”

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须知,《史记》中不仅有《孟荀列传》,也有《孙吴列传》,说司马迁分不清“荀”与“孙”是无法成立的。须知,荀子并非远古传说中的人物,且有大量著作存世。很难设想司马迁没有见过刘向整理之前的《荀子》。以司马迁之严谨,下笔著史自然会以所见文字为依据。倘以方言入史,《史记》当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三、 荀子大概率是荀欣的后人,其兵学知识应得自家传

关于荀子的先祖,因史无明载而无法确知,但也并非无线索可寻。笔者以为,荀子大概率是荀欣的后人,理由如下:

荀子《议兵》显露了其高超的军事素养和丰富的兵学知识。鉴于先秦时期的学问绝大多数在家族内部传承,故荀子的军事知识也可能出于家传,而荀欣恰恰有此知识背景。《史记·赵世家》载:“(赵)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如何?’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悦。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 须知,中尉是武官,其主要职责之一即“选练(选将练卒)”,当然具备兵学知识。赵烈侯时期,赵国都中牟,大致即今河南省鹤壁一带。约二十年后,赵国迁都邯郸。荀欣及其家族应该也是在这一时期由中牟迁至邯郸的。

赵孝成王九年(前 257 年),荀子在邯郸与临武君《议兵》,其时,荀子的年龄当在 70 岁左右 ,上距赵烈侯元年(前 408 年)150 年。假设荀欣出任赵国中尉是在 40 岁左右,则荀子很可能为荀欣的第 5 代或第 6 代孙。如果这一推论成立,则《史记·孟荀列传》谓荀子为“赵人”,应即“邯郸人”矣。笔者以为,由于年代久远,证据缺乏,上述推论确实很难彻底坐实。但是,要找到相反的证据,并进而将上述推论彻底推翻,恐怕更加困难。因此,在更为可靠的证据出现以前,以邯郸为荀子故里应该是更为合理的做法。


荀子劝学, 荀子, 荀子简介,荀子修身,劝学荀子

荀子劝学, 荀子, 荀子简介,荀子修身,劝学荀子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荀子姓氏故里新考发布于2023-03-19 21: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