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伤寒论》理论的核心,很大部分是建筑在方证的有序排列上。什么叫有序排列呢?它是由一系列有序的症候群和一系列有序的生药结合基(远田裕正语)构成了一个方证的脉证部分和方药部分。

今天讲的桂枝人参汤,可以看作是人参汤加桂枝,也可以看作是桂枝去芍药汤加上理中汤,去掉生姜、大枣。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多方面理解它。

一个怕风、头痛、自汗的桂枝汤证,如果现在有恶心,胃口不好,并非如我们所想的,加上一个砂仁、半夏就可以应付得了的,而是要全面考虑,像这样的情况一般就要使用柴胡桂枝汤才行。

桂枝汤证如果出现有下利清水,就要考虑桂枝人参汤证。

桂枝汤证,假如有口渴,小便不利,那就要进一步考虑,是不是五苓散证?

桂枝汤证有咳嗽气喘,出现水一样的痰,就要考虑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中就潜伏着桂枝汤证的一些症状在里面。

假如桂枝汤证又有下半身的身重和浮肿的话,就要考虑防己黄芪汤证。

桂枝汤证如果出现头晕、腹痛、脉象沉弱的话,就要考虑真武汤证。

桂枝汤证假如出现自汗不止,四肢拘急,那就要考虑桂枝加附子汤证。

桂枝汤证假如出现肢体疼痛,脉象沉涩,那就要考虑到桂枝附子汤证。

这样慢慢地把所有《伤寒论》里边一百来个方子都进行这样的分析,进行这样的运用,把它们排成一个系列,就是一个临床体系。今天讲的桂枝人参汤证,我就希望在这个体系里面讲,看到它周围是怎么样的。

桂枝人参汤在康治本《伤寒论》里没有出现,而人参汤这个方子,也是到《金匮》里面才看到,后来宋本《伤寒论》才出现桂枝人参汤的条文,宋本第163条讲:“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条文里面讲得很清楚,作为太阳病,称它是表热未除,里寒已经出现。这个病态可能和原来脾胃虚的体质有关,也可能在病变过程中因如汗、吐、下的误治伤了脾胃的阳气造成的。总之,现在的情况是表热里寒的桂枝人参汤证。

桂枝人参汤的药物是桂枝四两,甘草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在这里药物的分量很重要。在康治本里边,药物的分量、药物在方中的排列等,是作为一种理论密码而存在。虽然这个方子在康治本里面没有,但是它的组成规律还存在于《金匮要略》的人参汤中。但是到了宋本,这个规律已经失传了。如果根据康治本的方后药物的排列次序,桂枝人参汤的药物应该怎样排序呢?桂枝当然应该放第一位,人参应该放在第二位,甘草应该第三位,干姜第四位,白术第五位。

人参汤来源于《金匮要略》胸痹篇,它的药物排列还保持着康治本的排列规律。人参是第一位,接下第二位、第三位的是甘草干姜基,白术第四位。人参汤就是甘草干姜汤加上白术,再加上人参而成。人参汤以人参命名,人参当然是第一位,甘草干姜还是连起来放中间,白术放在后面。那现在是桂枝加人参汤,当然桂枝应该放在前面,即桂枝、人参、甘草、干姜、白术。但是到了宋本的时候,这个排序规则已失传了。当然,这个失传对于临床的疗效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从研究《伤寒论》的角度应该是有价值的。

现在我们要重点关注什么呢?当然是关注桂枝人参汤临床是怎么应用的,关注桂枝人参汤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提出的桂枝人参汤的临床治疗目标是: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者胸中痛,这几个构成了人参汤证的症状,再有一种上冲急迫强烈的症状,这就是桂枝人参汤证的特异性症状。有人可能会问,桂枝人参汤条文里面有“太阳病,外证未除”,那不是应该有恶寒、发热、汗出这些症状吗?可这里归纳的这些症状怎么都没有了呢?尾台榕堂是不是搞错了呢?

当然不是。在外感病的时候可能是有恶寒、头痛、发热、汗出,但是我们面对的这个方子,并非只针对外感病,而是治疗所有的病,所以它的特异性症状里面就没有发热,这个道理我们前面讲过。特异性症状里面没有发热,也没有表证,桂枝加进去主要是治疗上冲。急迫是甘草的证,甘草不是原来就有的吗?但原来是用三两,现在加起来是四两,也就等于说是人参汤加桂枝甘草汤。这样你就会了解,尾台榕堂讲的是能够治疗所有病的、最简单的特异性症状的总结。

人参汤证(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胸中痹者)而上冲急迫剧者。

人参汤证:心下痞硬(人参),小便不利(白术),或急痛(甘草),或胸中痹(甘草、人参、干姜)者而上冲(桂枝)急迫剧(甘草)者。

人参汤证中药物作用:心下痞硬,主要是人参;小便不利,主要是白术;急痛,甘草;胸中痹,是甘草、人参、干姜;上冲,桂枝;急迫,甘草,甘草加到四两。

我们往往对药物分量不怎么注意,可是往往理论就在分量里面产生,安排多少分量,有时候就有医学思想在里面,我们不能放过。

尾台榕堂提到的气上冲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他创造出来的?当然不是。在《伤寒论》里面有好多条条文明确提出气上冲。如宋本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宋本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宋本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我们要注意气上冲胸包括什么症状?是真的气往上冲?还是无形的,作为象征性的说法?其实很多症状都应归于气上冲,如悸动、心悸、呕、咳、喘、吐、脸红、头汗、奔豚、上气、呃逆、反酸头晕、眼花、心下逆满等,都属于气上冲的临床表现。这样就有个非常开阔的空间,应该把这些重要的知识掌握住。

桂枝人参汤的构成也必须要了解。刚才讲的甘草干姜汤在康治本里就有,主要是针对口水多、小便多、咽喉干,是人体津液在流失中所造成的津液不足。如果患者胃肠内水饮停滞,小便不利,只用甘草干姜汤就治疗不了了,需要加上能把胃中水饮通过小便排掉的药物这就是白术。白术和茯苓相比,利小便的能力更强,温散胃内水饮能力更强。茯苓主要是镇静,当然也能利小便。这样甘草干姜白术汤的三味药就成为一个药基。当患者胃里有水饮,有振水音,或者悸动,小便不利,又出现口水多,就可以用甘草干姜白术基。

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还有胃口很差,心下痞硬,只用这三味药也解决不了,就加一味人参,成了甘草干姜白术人参,就构成个完整的方子,命名为人参汤。现在来看看这个人参汤证的脉证:口水多,悸动,小便不利,胃口不好,心下痞硬,下利。为什么会下利?由于小便不利,体内的水饮通过大便排出,以致大便溏薄甚至水样便。先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人参汤对人体手脚冷、精神不振也能够起作用,这样人参汤证就固化下来。固化后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它能治疗胸痛,所以在胸痹里面也放进了这个方子。再后来发现有的患者有严重的上冲感,感到很紧张,只是这个方子还解决不了,于是加上桂枝、甘草,就构成了桂枝人参汤。甘草是后加的,放在这个位置上不变,其排列应该是桂枝第一位、四两,然后依次是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干姜三两、白术三两。加了两味药其中甘草是重复的,所以位置不变。这样就构成了桂枝人参汤。

不要看我们现在讲加入桂枝、人参好像很容易,远田裕正是花了几十年时间才研究出来的成果,他把自已的心得写了一本《伤寒论再发掘》,书中讲每一个方子原始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构成的,对我们理解经方有很多好处。

人参汤证的患者在没有发热的时候,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汗、怕风、口水多、大便下利、小便不利、腹肌比较软弱无力、心下痞硬、心下悸动。

人参汤证的患者而在外感发热的时候,就在以上所讲的症候群中再加一个发热的症状。这跟《伤寒论》里的外感热病一样,发热头痛、头汗、怕风、口水多,就是桂枝汤证。这里强调头汗,头汗就是桂枝汤证的身上自汗,为什么是头汗?因为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是针对冲逆的,而头部出现汗多就是冲逆的结果。常见的桂枝人参汤证的临床表现就是这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桂枝人参汤1发布于2024-03-21 17:57: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