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刚经》研修系列


《问道金刚经》-13:“破四相”,是指罗什本《金刚经》中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玄奘翻译为“九想转”。笔者认为:通过参考玄奘的翻译,我们对《金刚经》的理解,应可以更上一层楼。????????


《金刚经》原文-6:第六品 正信稀有分

菩提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笔者注:

关于《金刚经》“破四相”?

鸠摩罗什译本: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玄奘译本:何以故?善现,彼菩萨摩诃无我想转、无有情想、无命者想、无士夫想、无补特罗想、无意生想、无摩纳婆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转。善现,彼菩萨摩诃萨无“法想转”,无“非法想转”,无想转、亦无非想转。


笔者:

所谓“破四相”,即是后世学人在解读罗什本《金刚经》时,将其中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约定俗成、沿袭而成。那么,将此四相,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即为“破四相”。然而,玄奘的翻译却不仅仅“四相”,而是“九想”,还要“九想转”。笔者自己的经验,我们大家在初看《金刚经》时,罗什本会很通俗懂,甚至有些地方会令人大呼过瘾。但是一旦有一天,我们能够深入《金刚经》、深入亲身修证的时候,就会发现:玄奘的翻译,会更加适合一门深入的专业行者。那么,我们就仔细对比一下。???????????????


1、我相:对应玄奘本“我想”?

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解读为:“我者”,谓于五取蕴、我、我所,见现前行故。

最典型的“执我相者”,佛学上称之为“萨迦耶见”。这是我们大家一生一世中,人人日常本具的,最为内心深处的“我”。即一切都会以“我身实有”为出发基点,坚定认为“我”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肉身”的一切都是五蕴微观的和合变化。并一切以“我”为中心,而展开所有的人生,而追逐色、声、、味、触五种欲望,以我贪、我嗔、我痴、我慢、我疑而行为造作,周而复始。而“我相”者,易错解为仅限于肉眼之相也。而玄奘的“我想转”,则在“我相”的基础上,加入了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乃至八识之心、心所法。可见“我想转”,更加侧重于所有的“我相”的深入本质,为一颗心识所有的动态变现,是更加准确的。


2、人相:对应玄奘本的“士夫想”?

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解读为:士夫者,地火水风空识,士夫六界者。

可见古梵语的“士夫”,其内涵意义更加深入广泛。而汉语“人相”,则非常地局限。“士夫”说白了,就是宇宙天地间,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以及各种人类圈子。比如同学圈子、同事圈子、战友圈子,同行圈子、客户圈子等等,都会有很多很多的“士夫”。比如企业人士、博学人士、创业人士,也有很多很多的“家”,画家书法家、艺术家,凡此种种的都是人类社会中的“士夫之相”。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以自信成功的“精英士夫”而自居。故“人相”者,易被错解为仅仅肉眼之人相也。而“士夫想转”,则加入了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乃至八识之心、心所法。更加侧重于人类社会圈子里的芸芸众生相,亦均一颗心识所变现也。可见,“士夫想转”,是更加准确的。


3、众生相:对应玄奘本的“有情想”??

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解读为:言有情者,《经》中一切众生。

“众生相”的顾名思义,更多的是针对自然界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自然生命体,执为实有。而在佛菩萨眼中呢,所看到的“众生”,却完全要超出人类历史上的一切逻辑思维,也完全不是以人间的“众生名相”来衡量。而是依据佛家因果规律,有着“六道轮回”、“四圣”之“十法界”的说法。凡“有情”者,皆为“有识”之众生也。可见汉语的“众生相”,会语义局限且模糊,无法涵盖所有的梵语的佛家原义。而“有情想转”,则更加侧重于所有佛经中提到的“有情众生”,均一颗心识所变现也。可见,“有情想转”,应更加准确。

???

4、寿者相:对应玄奘本的“命者想”?

《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解读为:言命者,谓寿和合,现存活故。

说白了,凡一切有周期、有寿命长短、当下鲜活之存在者,即为“寿者相”。即都会坚定地执着生命的实有,有生有死、有小有老、有来有去。故执”寿者相“者,根本看不到这眼前一切的生、老、病、死,一枯一荣背后的涅槃真实。所以,都会坚定地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完全不信会有生命的轮回。但是呢,却又“畏死、怕死,渴望长生不老”。于是,各种各样的养生、求福、求财、求长寿,各种各样的营养滋补、山珍海味等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疗法中医饮食辟谷疗法等等,都是层出不穷。殊不知,只要人们跳不出“自我圈子”的轮回内卷,再长寿的人,也终有一病;再能打坐定的人,也终有一死。而这些治标不治本的人中我执,自以为是又飞蛾扑火的世间乱象,却是当今这个时代里,最为普遍的“寿者见”。在佛学上,则是一种侧重时间上的肉身“断灭见”。

由此可知:玄奘”命者想“,会更加接近五浊恶世中,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并非肉眼中的表面之相。????


5、什么是补特伽罗??

《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解读为:谓能数数往取诸趣,无厌足故。

补特伽罗这个词,在“四相”汉语中,无法翻译体现。而“四相”梵语中,则或多或少,均会有补特伽罗的影子。在大乘佛法修证体系中,意义也是异常地广泛而普遍。简单说:所有六道轮回众生,佛家小乘弟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罗汉之四双八辈,乃至大乘菩萨第七地以前的大乘行者,凡赖耶三位中的“补特伽罗我见相应位”中,都会有补特伽罗意趣。属《金刚经》中佛陀所说的“非法”范畴,五根肉眼不可见、不可对,只存在于一切众生的心识之中,是一切生命“我”的种子。故知玄奘的“补特伽罗想”,对汉语四相可以更好的补阙。


6、什么是“意生”?

《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解读为:言意生者,谓此是意种类性故。

“意生”这个词,在“四相”汉语中,也是无法翻译体现。而“四相”梵语中,则或多或少都有“意生”的成分。《瑜伽师地论》中的“意”,是所有心、意、识的总称,即一切“识生”。譬如大乘修证体系中的“生身”,道家打坐中的“大周天”,我们大家的梦境,甚至我们中国等等,都是我们大家的心识,以各种现量原型拼凑而成,现实世界里找不到,五根肉眼不可见、不可对。它只存在于我们中国人的心识中。尤其是第七末那识。“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此第七识之“非量”,即《金刚经》之“非法”也。而诸如此类的,还有兔角、石女儿、顽石点头、孙悟空八戒、铁臂阿童木、外星人等等。再看玄奘翻译的“意生想”,则更加贴近梵语原义,对汉语四相可以更好的补阙。??


7、什么是“摩纳婆”?

《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解读为:摩纳缚迦者,谓依止于意、或高或下故。

“摩纳婆”这个词,带有非常鲜明的古印度哲学特征:一方面,具备奇、伟大、妙不可言的灵性之我;另外一方面,又是世间鲜活的青春童子,意气风发,未来可期。二者相合,即是不可思议的胜妙之我,通灵、通神、通仙,梵我一如也。那么在古印度正统六派中,比如胜论派、数论派、瑜伽派等等婆罗门派别中,都会有这种神奇的“神我”体系。佛家修证体系中,也会建立类似的“胜妙之我”的报身佛体系,作为行者精进的本愿佛,善巧方便而普度众生。但是,到了大乘菩萨的高度时,佛陀会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心识中,在我们寻求真理的修行之路上,可以当做暂时的“渡河之舟”。但应了知其唯识分别的“非法”属性。如筏喻者,当知幻即离。


8、什么是“作者”?

大乘佛经中的“作者”,通常是指古印度以《吠陀》为核心的婆罗门各个派别。其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就是最初的“梵卵”创造了宇宙天地,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一切的自然万物。大梵即是佛家经典中的“大自在天”,能主宰一切“创造”,即是无所不能的“作者”,也能“梵、我、人”三位一体,而梵我一如。也能分化为“大梵、湿婆和毗湿奴”三大主神,主宰一切世间的生、住、灭。在今天的印度社会中,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基因,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呢,也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作者理念。也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也有太极两仪、两仪生四象的万物衍化。那么当今的时代呢,则是“宇宙大爆炸”之说,占据了统治地位。意即我们眼前的一切物质世界,都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总而言之,《金刚经》里的“作者”,即是宇宙第一因,是一切万物的本源。佛陀也会告诉我们:凡此种种的一切“作者”、一切“万能”、一切“大神”,亦是我人的心识分别也,亦是“非法”,如筏喻者。??????


9、什么是“受者”??

古印度外道中,有一种“宿作因论”。认为世间一切的天灾人祸、苦难重重、刀兵不断,皆因累世累劫的宿世之恶业也。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都是命中注定,而必须承受其中。我人欲改变这种恶性轮回之苦,只能通过与之相应的累世苦行,或极少数行者,方有可能。比如今天的耆那教,以及古印度六师之一的末伽梨外道,都是如此。而《金刚经》中,佛陀告诉我们:凡此种种的一切“上天注定”和“被动接受”的理念,亦是我人心识的虚妄分别,亦是“非法”,如筏喻者。


结论:???


我们看:佛弟子圈子里的“破四相”,经玄奘翻译后,实际上是“破九想”。而笔者认为玄奘的翻译则是更加精准,理由如下:??????????????????


第一,“四法”与“五非法”???????


通过玄奘的翻译,我们可以得知:“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为肉眼五根识可见、可对,故为”四法“。而“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和“受者想”,为肉眼五根识不可见、不可对,仅存在于第七识的非量中,故”五非法“也。以这样的”四法“和”五非法“看过去,就会明白下文中:无论是“法”,还是“非法”,均唯一颗心识的虚妄分别,均当知幻即离。所以佛才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可见:我们在阅读《金刚经》时,如能明了”九想转“的意趣,则上下文之间会更加有机、连贯、清晰。


第二,“破四相”与“九想转”?


笔者的理解:鸠摩罗什的时代,翻译成”四相“,是自然而然的相机而教。到了玄奘时代,翻译成”九想转“,也是佛门发展的必然。那么“九想转”,会更加侧重万法唯识,会更加侧重一颗心识的变现,能更加超越一切二乘和外道,而贴近佛之本怀。最终呢,也会更加至简至极。此“九想转”,既有一颗心识虚妄分别的轮回意趣,也有行者转识成智的精进意趣。我们大家在自我禅修生活的过程中,凡是上述种种的、一切的”人类之想“,无论再怎样的大师、再怎样的圣贤、再怎样的神神鬼,都可以彻底看清:此中万法,皆唯一识也。可以妖来妖斩、佛来佛斩,都可以一笔勾销,当下归零。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金刚经》中的“破四相”?(13)发布于2024-02-23 11: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