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题:


1、认识家真实的佛家“僧宝”和皈依”?

2、记住佛陀的教诲:“如汝所问者,沙门凡有四,志趣各不同,汝当识别之”。这是《长阿含经》中,佛陀叮嘱一位在家居士的原话。

??




第一部分:认识真实的佛家僧宝?????????????



第一、我们应当明白:“出家人”与“比丘”,并不等同?



一般而言,佛门寺庙对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违法、债务等等法律纠纷等等;父母许可,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这一阶段一般称作“净人”;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可以拜一位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中国佛教协会的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印度语语音译的,意思是“息恶行善”之人。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沙弥”和“沙弥尼”也身着僧衣出家了,但如果未受“具足戒”,还不是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还不能算是在“僧”之内,就更谈不上“僧宝"。而这一点,却是当今社会上人们最为愚痴不明的地方。




第二、我们应当明白:“比丘”和“僧”,并不等同?



一、什么是“比丘”(比丘尼)?


金刚经》开篇有这样一段话就很生动地概括了比丘的形象:“(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大智度论》(以下简称《论》)卷三,菩萨则详细列举了“比丘”所包含的五种基本意趣:



1、“比丘”或“比丘尼”的五种基本特征?



1)、比丘:是最不需要面子的人?


《大智度论》原文:“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意即:即必须按照佛制,挨家挨户按顺序乞食,“乞食”本身即是放下面子、降低身段、熏习无我布施利他、清净活命的日常实践过程。其实,“比丘”的这一意趣,令笔者无限感慨;佛陀自己,就以最为彻底的比丘——“头陀”而自居。说白了,一位标准的比丘,应该是全天下最能接受“卑微”的人,最能接受“贫穷”的人,最不需要“面子”和“自尊”的人。可以一无所有,而又无所不有。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全天下的“比丘”和“比丘尼”,就应该是这个地球上,唯一最值得尊重的人,也是一个令人万分羡慕的群体。


2):比丘:是能破一切人间烦恼之人?


《大智度论》原文:“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 故名比丘。”意即:必须能够深入经藏,以增长佛家的终极智慧,逐步断掉各种烦恼的潜在种子。


3)比丘,是能追求真理的大愿之人?


《大智度论》原文:“复次出家人,名比丘”。意即:要求一定有追求人间最高真理的菩提大愿,能下决心割爱辞家,能远离恶性习气熏习的家庭圈子和世俗圈子。单就“追求真理”的决心,就非常人能比。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何以佛门历史上,有着那么多的圣贤智者;也会有着无数的圣贤智者,必深入佛法


4)比丘:是最严格自律的人?


《大智度论》原文:“如佛说: ‘有人能剃头、著染衣,一心受戒,是人渐渐断结,离苦入涅槃’”。意即:要求一定能够遵守佛陀所制定的各种僧制、戒法、戒律,比如不靠近女色(比丘)、不持金钱等等,以远离红尘恶世中的各种欲望中心,远离功名利的恶轮回圈子。那么,自己心中的各种“郁积”、“郁结”将会慢慢化散,并将会逐步解脱而进入到无比无我、光明、清净的“涅槃”状态中。


5):比丘:就是怖魔金刚?


《大智度论》原文:“复次,‘比’名怖,‘丘’名能,怖魔王及魔人民。”这句话的意思,很有点像中国的一句成语:无欲则刚。意思是说:如果一位“比丘”,能够令自己的内心足够的清净无染、戒行清净,也没有那么多的人间得失、是非;肉身无所贪欲,内心无所贪求。一旦这个“我”,真的空了,那还有什么可怕的,一切邪魔、魔子、魔孙必定远离。《道德经》里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即,若能够有一身的天地之清净正气,夫复何惧?



2、比丘(比丘尼)的基本生活方式?


与比丘的“清净活命”谋生方式相反,《阿含经》以及《大智度论》中都提到了“比丘”(比丘尼),必须完全应该摒弃和远离的四种“不净食“谋生方式,即俗称的“四邪命食”,净空老和尚对“四邪命食”的解释是:


第一种:“方口食”?


什么叫方口?这个“方”就是结交四方,“口”是说交际应酬。天天去交际接待应酬,结交有钱的老板,有势的领导、有名的名人,拉拢信徒、得到供养,靠这种方法来生活过日子的,统统叫做“方口食”。


第二种是“维口食”?


“维口食”,就是以术、画符念咒,或者是给人治病,或者是占卜凶,这里面包括现在所讲的算命看相、看风水,这些都属于迷信。以这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天天造这些口业,这是与佛义完全相反的,也是戒法绝对禁止的。


第三种是“仰口食”?


“仰口食”,就是仰头观察星象,为人说吉凶祸福。这是看到空中星宿、星相,以这个做种种吉凶的预言;换句话说,都是迷惑众生,这样得到供养叫“仰口食”。


第四种叫“下口食”?


“下口食”就是自己耕种、种田或者是种菜,这是佛不许可的。佛对于出家人要求的是“乞食”,所谓“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要求弟子们过这种生活,这个生活才是正常,怎么正常?身心安稳、定慧增长,所以佛取这种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在佛陀的时代,社会环境许可,在今天已经不容做到了,现在社会形态整个转变了,挨门挨户、乞食托钵,谁给你?所以今天乞食,可以说除了在泰国、锡兰这些小乘国家还能维持,其他国家地区已经行不通了。佛教确实是讲求本土化与现代化,它才能真正行得通。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马祖、百丈建丛林,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出家人自力更生,自己耕种五谷杂粮。每个国家地区的习俗不一样,所以在中国不得不提倡种植。也有些寺院,将田地山林租给农夫收租,以这种方式来维持寺庙里面的生活道粮。从前大陆上寺院都有田地、有山林,他靠这个来维持常住的道粮,所以他生活安定,不巴结信徒,虽然很清苦,他日子可以过得去,可以安心办道。



3、“比丘”和“比库”?


“比丘”是梵语”Bhiksu”的音译,而南传上座部为了与汉传比丘区别开来,则将”Bhiksu”翻译成“比库”,一般意译都是“乞士”。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具足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二、什么是“僧”?


《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这样描述“僧”:


“云何名僧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于此,我们可以得知,“僧”,其实就是“僧伽”的简称,其中至少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僧”不是单独的某一位出家师父,而是一个集体;而且,一定是多位“比丘”或“比丘尼”,在佛家律法框架下,有机组织的和谐集体。单独的比丘或比丘尼,可以称之为“出家人”,是构成“僧”的最基本个体,但不是“僧”。



其二,“和合”,即一定是组织健全、一团和气的集体。而实际上,这里也暗含着佛所制定的各种戒律、羯磨、布萨、键度、清规等等诸多僧团内部的和谐管理规则和体制。对单一的比丘或比丘尼,若没有“和合僧”管理体制的摄受,也不能称为“僧”。


所以我们看:“僧”,其实是个集体的概念,就好比一片森林;而“比丘”呢,就好比那一棵一棵的树。如果没有那单独的一棵棵树,以一定的规则和谐聚集在一起,就没有森林;而若单独的一棵树,也不能称之为“森林”。



第三、“僧人”与“僧宝”,并不等同?



一、佛陀的叮嘱:沙门凡有四,汝当识别之?


《长阿含经-游行经》中,佛陀曾经有一段偈语,是专门讲给在家居士的,非常完整地描述了四种出家比丘:


“如汝所问者,沙门凡有四”,

志趣各不同,汝当识别之。

一行道殊胜,二善说道义,

三依道生活,四为道作秽。




第一类:“胜道沙门”,即“实僧”?????


能度恩爱刺,入涅槃无疑;

超越天人路,说此道殊胜。——《长阿含经》


当知诸善逝,又学无学,以无漏道、摧灭一切见修所断、诸烦恼故,名胜道沙门。——《瑜伽师地论》?


     


问:什么是实僧?


《大智度论-卷三》中,龙树菩萨也这样释义“云何名实僧?若学人,若无学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实僧。”


“实僧”,说白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僧”。在大乘,是指诸如佛、十地菩萨、独觉、声闻等那样的佛家圣者;在小乘,就是僧团大众当中,那些戒行清净,按照“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罗汉”这四位沙门果位顺序精进,而清净修行的出家师父们。是发心致力于佛陀的真理智慧,并能指导众生走向真理智慧的,古往今来之最优秀的僧众团体。如果大家有机会阅读《增一阿含经》,其中佛陀对“僧宝”的开示,就是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等这些出家比丘中,最为优秀的出家人集体,是和合圣众。那么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呢,就是龙树、提婆、无著、世亲、陈那、玄奘达摩、慧能、延寿、印光、弘一法师等等,这些最为优秀僧人的集体。???????


这个时候,我们大家就应该明白:这些,才是100%意义上的“僧宝”。如果我们佛弟子,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僧宝”,就必定会一层一层误解,盲目崇拜、糊涂供养、害僧害己。所以,佛陀首先就叮嘱我们:汝当识别之!



问:白衣居士,是否也可能在僧宝之列?


《大乘地藏十轮经》中,佛陀世尊就告诉我们:


佛陀:“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前出家圣、此在家圣,皆胜义僧。


佛在这里开示得非常清晰,白衣居士,也有可能在“僧宝”之列。而且,也有可能是“胜义僧”。所以,比如像维摩诘、苏东坡南怀瑾等这样的大居士,如果您认同,如果证得了相应的果位,也应该在“僧宝”的范畴。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绝大多数的佛家受众,以为在家修行不在“僧数”的说法,毫无依据。但笔者认为:这是佛的慈悲,白衣居士能成为胜义僧的情况,还是极少数极少数,万分不及一也;“僧宝”的主力,依然是出家师父们。




第二类:说道沙门,即“有羞僧”?


善解第一义,说道无垢秽;

慈仁决众疑,是为善说道。——《长阿含经》


若无如来、及诸菩萨、为菩提故勤修正行;诸声闻众持三藏,说正法者,名说道沙门。——《瑜伽师地论


注:


《大智度论》中释义:


“云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净,能别好丑,未得道,是名有羞僧。


意即:虽然出了家、受了戒,然尚未证得圣果,未见圣道,未明心见性;但是却还有惭愧之心,故名“有羞僧”。作为凡夫僧尼,也能宣讲佛的第一义智慧经典,与前胜义僧相对,故也名“世俗僧”。其中具正见、能持戒清净者,亦称“清净僧”。笔者的理解,“有羞僧”中,也应该有一部分的“僧宝宝义”,只是没有“实僧”更加纯粹。




第三类:活道沙门,即“哑羊僧”?



善敷衍法句,依道以自生;

遥望无垢场,名为道生活。——《长阿含经》


任持世俗法毗奈耶、转正法眼令不断故。若诸异生补特伽罗、其性调善,为自利益、勤修正行;有羞有悔、爱乐正学;为得未得、为触未触、为证未证、勤修加行;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堪触未触,堪证未证;名活道沙门。——《瑜伽师地论》




注:


《大智度论》中释义:


“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诤,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大乘法苑义林章》中,窥基法师这样解释:


“凡出家类,若不了知罪与非罪、犯与不犯,不知发露。樽愚鲁钝,不依善士,不往听闻,不数请问作何罪福,名哑羊僧。”


“哑羊”,顾名思义,意谓问起佛法,通常是一知半解,不能深入浅出,成体系地宣讲大乘第一义经典。实在说不了,回答不了时,往往就故弄玄虚,含糊糊弄,敷衍了事,故“善敷衍法句”。就像一只羊那样只会“咩咩”叫唤,却说不出“真章”来,故名“哑羊僧”。尤指僧团当中无正见、不学习、懒惰不精进者,只是在寺庙道场中呢,能依赖道场而生活。




第四类:坏道沙门,即“无羞僧”?


内怀于奸邪,外像如清白;

虚诳无诚实,此为道作秽。——《长阿含经》


若诸犯戒补特伽罗、多行恶法,广说乃至实非梵行、自称梵行;名坏道沙门。——《瑜伽师地论》???



注:


《大智度论》中释义:


“云何名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是名无羞僧。”


《大乘地藏十轮经》的一段摘录:


佛陀世尊:“谓若有情为活命故, 归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内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 悭贪嫉妒、愚痴憍慢、离三胜业,贪著利养、恭敬名誉, 耽湎六尘、好乐淫泆、爱欲色声味触境。如是一切补特伽罗无惭僧摄, 毁谤正法是名无惭愧僧 ”


注:“坏道沙门”(无羞僧),是指非因信仰,而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暂时的生计而“出家就业”;出家的最初动机就不正,而且不信因果、不守戒、乃至毁谤正法的穿僧衣之人。或者,出家后破根本大戒,而实际上已经不在“僧伽”之列的,却依然穿着僧衣混日子的出家人。



笔者:很多时候,笔者都是感慨,佛说得多清楚啊?但是为何在佛门之内,在佛弟子圈子里,就没有人讲这些呢?大家每一个人,都在讲自己的个人观感,就是无人说一说:佛,自己怎么说的呢?这里,佛说得再清楚不过:汝当识别之!而且,佛就是对供养他的铁匠纯驼,一位普通居士说的。




二、谁,才是真正的“僧宝”?



问:僧宝的范围?


上述这四类僧中,只有前两类“实僧”和“有羞僧”,属于真正的佛家“僧宝”。“僧”既然是一个集体的概念,那么“僧宝”顾名思义,就是这个集体中最为优秀的分子。而“有羞僧”中“宝义”较少,其余“哑羊僧、无羞僧”,根本不可能,进入僧中之宝的行列。



问、什么是福田僧?


“实僧”与“有羞僧”,合称“福田僧”。意谓因上是“胜因”,果上则有“胜果”,能为有情众生广造福田。同时又称“法轮僧”,意思就是可以深入经藏,能够成体系地宣讲佛法,代佛转法轮、续佛慧命;能向世人显示佛法正道,所以也称“示道沙门”。所以,“福田僧”的标志特征之一,就是能够成体系地向有情、向大众宣讲佛法。这是因为,“讲大乘经”、“说正法藏”的福报,可以普惠广施于一切有情。????????????


《心地观经》卷二佛言:“虽毁禁戒,不毁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这里所说的“毁禁戒”,当指犯“淫、杀、盗、骗四根本大戒”之外的可悔轻戒而言,犯了根本大戒,无论被僧团驱摈与否者,按佛制,已不属“僧数”,不在僧团之列,也就更谈不上“僧宝”。



问:“坏道沙门”,“无羞僧”的性质?


《大乘地藏十轮经》卷五:


世尊:“依止无惭愧僧(无羞僧),於佛法中亦名死尸,是可弃者,於僧大海亦名不成法器彼非我弟子,我亦非彼师。



“无羞僧”呢,也称“污道僧”,也称“恶住比丘”。尤其是那些为了逃避罪责而假出家,为了糊口、活命、挣钱而勉强出家的“无羞僧”,实为假僧或混进僧团的败类。所以,佛说得很重:于佛法中亦名死尸。这个时候,我们广大的佛弟子应当明白,不是穿上僧衣、剃度了、出家了,就一定是在“僧”;而“僧”,也未必就一定是“僧宝”。




第二部分:理解佛家真正的“皈依”?



一、醍醐喻?


《增一阿含经—三宝品》中,佛陀就亲自给在场的人开示了皈依佛家三宝的重大意义,这其中就提到了一个最为核心的比喻:醍醐喻?


“如来之德、如来之法、如来圣众,于一切法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复醍醐于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


笔者注:


我们看: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中,所有的“大道”、“思想”和“智慧”,多如牛毛璨若星河。而佛法,就是我们全人类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后最耀眼的唯一一颗。而佛陀则以牛乳为喻,从牛乳提炼浓缩,才是奶酪;从奶酪在提炼浓缩,才是生酥;从生酥在提炼浓缩,才是熟酥;而最终呢,从熟酥中提炼出来的最精细的部分,才是醍醐。而佛陀的真理智慧,即是醍醐。


那么,当我们找不到“醍醐”时,找不到最尊、最上、无能及的真理智慧时,就意味着:你人云亦云和道听途说所获取的,一切所谓佛家道理,都是夹生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圣贤思想家,抑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都市白领,我们大家都会注定要有生老病死的困扰,要有事业发展的瓶颈,要有人生高度的巅峰最终,总要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人生困局。比如牛顿、霍金和爱因斯坦,比如那历史上灿若星河的王侯将相,尽管玉马金裘、钟鸣鼎食、显赫四方,但依然无法抗拒生命无常。而且绝大多数的人们,似乎都是人前显贵,都可以强颜欢笑,但最后生命的终点时,都只能是无奈的随波逐流。所以,我们受挫、我们受伤、我们绝望,我们既孤独又放任、我们既空虚又漂泊、我们似乎很是坚强,其实内心比谁都脆弱。我们似乎总在新的人群圈子里苦苦地寻找出口,可最后往往却都是一圈儿新的陷阱,一次新的恶性轮回,总是无疾而终。可是,为何呢?


因为,我们找不到根儿,我们无缘这人类真理智慧中,最终的醍醐。



二、真正的皈依?


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意识到:佛陀最核心的大乘智慧,才是宇宙、天地、自然的终极真理。于是开始放下原有的自我,以及一切的人生套路和世界观。开始有意识地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种种烦恼、种种不顺、种种孽缘。开始逐渐地向佛、法、僧三宝圈子靠近靠拢;为自己的灵魂,安放可以生死依赖的终极依托,开始向真理的方向不断调整和修正。


”皈依“的关键,在于其含义,而不在于其形式。所以,皈依“佛、法、僧”三宝的真正含义也就不仅仅是办个手续,填个表、领个皈依证而已。皈依的“皈”,是开始回头,开始觉醒,开始放下之义;“依”,则是生命的重心开始重新调整,把三宝当做是永恒的信赖和依靠。



三、皈依三宝的核心:就是一颗佛心


“佛宝”,说白了,就是一颗佛心!就是在人类历史上探索宇宙、天地、自然本元规律的先驱群体中,经过实践证明的,那最为核心的唯一真理智慧;于现实生活中,就是促使大家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每一个人都本身就有的,那一颗佛性之心。


法宝”,就是无数诸佛、先贤所有的智慧,并且全部蕴含在三藏十二部经典当中,承载的也是一颗大乘佛心。


“僧宝”,就是了知、守护、传播那一颗佛心的,当前十面八方的,以及世世代代前赴后继、舍身求法的,严持戒律清净无碍的佛弟子中,最优秀的出家僧人群体。譬如大乘北传体系中,像龙树、提婆、无著、世亲、陈那、玄奘、达摩、慧能、延寿、印光、弘一法师等等,这些最为优秀僧人的集体。


所以,当我们皈依三宝后,应当明白,你所皈依的,就是这样的佛、法、僧三宝具足、圆满无漏的一个伟大的体系,是人类最优秀的一个群体,而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寺庙。我们说亲近某一位善知识,亲近某一位师父,是需要师父和善知识在关键机缘上的接引和点化;其最终的目的,也依然是深入到佛、法、僧这个最大的三宝体系中,去获取那一颗光明佛心。


我们想想看,如果我们皈依的是这样的庞大体系,必定是圆满无漏的,必定是永远不会出问题的,也永远不会让人口诛笔伐、嫌疑四起。但是,如果我们大家自己不能主动深入经藏 和精进实践,只是单纯地找根救命的稻草、找个心理上的依赖、找个生活上的依靠,才去寺庙找皈依,去依赖某一个师父,却不懂得佛家三宝体系的胜义性、科学性和圆满彻底性,就一定会南辕北辙,迟早会纠结不解、误入歧途。


俗话说,“宁搅千江水,不搅道人心”。可是当下的寺院道场中,就存在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搞不清何为真正的“佛法僧三宝”,搞不清“皈依三宝”和“依止师父”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佛弟子们,对出家师父们更多的是盲目崇拜、崇信,甚至是盲目的供养和依赖。殊不知,无形当中会严重亏损师父们的清净戒行。同时呢,由于出家师父的修行也大多都处在正常的“反复起伏”当中,而盲目“皈依”的弟子们呢,也自然就跟着师父一起起伏、跌宕、反复。但是,我们稍加斟酌就会发现:佛法繁衍传播到今天,历经2500多年而生生不息,绝不是靠某一个人,某一个寺庙;而是因为"佛、法、僧三宝"这个体系自身的圆满、无漏和伟大。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A、如果你总是追随某一个人,你的修行一定是低效率的,一定是不圆满、不彻底、而有漏的。


B、如果你追随的,是“佛、法、僧”三宝这个体系,你的修行则一定是高效的,圆满、彻底、无漏的。



四、佛家皈依的一些注意事项?



问-1、怎样看待假僧人?


当尊重礼敬所有着僧衣之人,无论是真比丘还是假僧人,都宜尊重有加,当遇到哑羊僧、无羞僧、甚至是假的出家僧人时,充其量是无缘则散,远离即是,也不可以嗔怒加害。理由很简单,从修行上讲,各人因果个人了,别人生恶,我当断恶,截断恶之轮回。从形式上讲,僧衣即“佛衣”,即表佛法在世,对命悬一线或身处绝境的人而言,那一身佛衣往往就代表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最后的一根稻草,这个时候,而无论穿佛衣者是谁。



问-2、如何面对出家人“破戒”的问题?


这也是当前比较集中,令很多人纠结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简单:尊重!有缘则聚,无缘即散,但万万不可嗔怒加害;理由也很简单,


第一,我们见到的未必就是真相,比如,佛家戒律当中,有“开戒”的情形时。?


第二,比丘、比丘尼破戒,僧团有专门的羯磨处理方法,有着非常清晰的、能够自我摒弃的淘汰机制。在家人不要管,在家人管出家人是不如法的,会徒增自己的烦恼障碍,也根本不懂。


第三,修行人深信因果,无论是在家人和出家人,在因果面前将人人平等。但相对于在家人,出家的僧人,穿的是佛衣,住的是佛所,也因佛的功德而受供养布施;所以,在几乎所有的佛家经典中,都讲述了比丘、比丘尼犯杀、盗、淫、妄等波罗夷大戒的因果,是很惨很重的。


第四,护念一切佛之善根!其实,由上文我们便可以知道,凡是破根本大戒的出家人,一定不会在佛法僧三宝之列;但是,佛门弟子能够出家,无论是何种因缘,都是累世累劫修来的,非常地不容易。所以,凡是我们在网上、线上或其他途径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非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关于出家人的种种传闻,作为有智慧的佛弟子,我们应当明白:那些圈子,本身就是一个六道轮回的世界,所以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引用了一首诗,很好地解释了“在家居士”与“出家僧人”的不同,也赞叹了出家的功德: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本文参考依据:《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瑜伽师地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大智度论》、《大乘宝云经》、《大乘法苑义林章》。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真实的佛家皈依?发布于2024-02-23 1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