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阙公则


阙公则。赵国人。晋武帝时,居住在洛阳,其生活安闲喜悦放旷自在,平常持诵《正法华经》。阙公则往生后,他的朋友为他设置法会于洛阳白马寺到了晚上读诵经典时,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大众仰起头来望见有一人,其身形容貌光明亮丽,并说“我是阙公则,已生西方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来此听经。”在殿堂中的人都看见此种景象。

有一位住在汲郡名卫士度的人,受教于阙公则门下,其母亲时常供饭僧。同一天即将中午时,忽然从空中降下一个钵,正好落在卫母的面前。仔细审视其钵,正是阙公则平常所用的钵,并且有饭盈满其中,其味充满整个厅堂,凡是吃到钵中饭的人,七天都不会感到饥饿。支道林曾经为之赞叹说:“伟大啊!阙公,享有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会入本具的灵性。其识已往生西方的极乐净土,而其行迹应现于东土的京城。流连往返于广阔的天地间,既能宣流法音又有光明的身形。这哪里是只用一些赞颂的话就能显示其不可思议的境界呢?”(《大唐内典录》、《三昧宝王论》)

来源/《净土圣贤录白话》慧律法师译 弘化社编 第730页

晋·阙公则

阙公则者,赵人也。晋武帝时,居于洛阳,萧然恬放,日常诵正法华经。既卒,其友为设会于白马寺。至夕转经,忽闻空中有声。仰见一人,形色光丽。曰,我,阙公则也,生西方安乐世界,与诸上人,来此听经。堂中人共见之。有汲郡卫士度者,受业于公则,其母常饭僧。是日将中,忽空中下钵,正落母前。谛视之,乃公则常所用钵也。有饭满中,其香充堂,食者,七日不饥。支道林为之赞曰,大哉阙公,歆虚纳灵。神化西域,迹应东京。徘徊霄墟,流响耀形。岂钦一赞,示以匪冥。(《大唐内典录》、《念佛三昧宝王论》)

来源/《净土圣贤录》初编卷八【往生居士第七】第291页


晋·张野

张野。字莱民,浔阳(今江西九江)人。生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将田地屋宅全部都让给弟弟。平日与其亲属九族一起同共甘苦。后来,州郡政府一再地向张野征官,但他并未答应。朝廷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官名。出入宫中,常侍帝王左右),张野也不去就任。反而到庐山白莲社,做慧远大师弟子。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与家人辞别后,进入房室中端坐而往生。时年六十九岁。(《东林传》)
来源/《净土圣贤录白话》慧律法师译 弘化社编 第735页

晋·张野

张野,字莱民,浔阳人也。性孝友,田宅悉推与弟。甘苦与九族共之。州郡屡辟不应。朝命拜散骑常侍,亦不就。入庐山白莲社,为远公门人。义熙十四年,与家人别,入室端坐而逝,年六十九。(《东林传》)

来源/《净土圣贤录》初编卷八 【往生居士第七】第291页

刘宋·张诠


张诠。字秀实,是张野同族的子弟。张诠不仅具有高尚的情操,而且个性高洁闲适自在,平时爱好古典乐于学道。甚至荷锄在田里工作的时候,也是携带着经典而不离身。后来,朝廷以“散骑常侍”向张诠征官,但他不去就任。而后庾悦又荐举他为浔阳(今江西九江)的县令,他也不答应。不久,张诠到庐山,依从慧远大师,穷尽地研究佛经,因此精深而有所悟入。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张诠向着西方念佛,无疾而往生,时年六十五岁。(《东林传》)

来源/《净土圣贤录白话》慧律法师译 弘化社编 第736页

宋 · 张 诠

张诠,字秀实,野之族子也。尚情高逸,好古乐道。荷锄力田,带经不释。以散骑常侍征,不起,庾悦荐为浔阳令,亦不应。已而入庐山,依远公,研穷佛经,深有悟入。宋景平元年,西向念佛,无疾而卒,年六十五。(《东林传》)

来源/《净土圣贤录》初编卷八 【往生居士第七】第291页


刘宋·何昙远

何昙远。安徽庐江县人,刘宋御史中丞何万寿的儿子。年少时即奉持佛法,并持菩萨戒。十八岁,为他父亲服丧时,因哀痛伤身而得疾病。于是归心净土法门,请僧数人来家中,忏悔宿世的业障,时间愈久而更加虔诚。有一夜,诵读经典完毕后,众僧已经入睡,而何昙远忽然自己歌咏讽诵,僧人感到奇异而问他,他答说:“我见到弥陀佛,佛身放出黄金色的光明,有一丈多高,由西方而来,幢幡及莲华也跟着飘下来,充满整个虚空。佛和乐喜悦地微笑,并诏昙远我赶快去。”何昙远一向瘦弱,但此时却神色振奋高昂,取香华散洒于空中。到五更时忽然往生。房宅中充满着芬芳的香气,经数日才散去。(《冥祥记》)
来源/《净土圣贤录白话》慧律法师译 弘化社编 第736页

宋·何昙远

何昙远,庐江人,宋御史中丞万寿之子也。少奉法,持菩萨戒。年十八,居父丧,哀毁成疾。遂归心净土,请僧数人于家,忏悔宿业,久而益虔。一夕,转经竟,众僧已眠,昙远忽自歌诵,僧异而问之。曰,见佛身黄金色,光丈余,自西而至,幡华翼从,充满虚空。佛熙怡微笑,诏昙远速去。昙远素羸弱,至是神色壮厉,便取香华散之空中。至五更,忽然而终。宅中芬香,数日乃歇。(《冥祥记》)

来源/《净土圣贤录》初编卷八 【往生居士第七】第292页

刘宋·魏世子


魏世子,梁郡(今安徽合肥东北)人,出生时正当刘宋朝代。魏世子奉持佛法极为精进,并引导诸位子女,修习净土法门。唯独妻子信佛法。后来,他的女儿病死,七天后又再苏醒过来,即登上高座,持诵《无量寿经》。下座后告诉父亲说:“我去世后,便往生无量寿国。我及父亲兄长,于莲华池中各有大莲华,将来当生于净土之中。唯独母亲没有,我感到非常的悲伤,所以特别回来向你们报告。”说完话后就往生了。其母亲从此以后也跟着奉持佛法。(《冥祥记》)
来源/《净土圣贤录白话》慧律法师译 弘化社编 第737页

宋 · 魏世子

魏世子,梁郡人,生当宋世。奉佛精进,率诸子女,修西方净业。唯妇独不信。其女病死,七日复苏,即升高座,诵无量寿经。下启父言,儿去,便往无量寿国。儿及父兄,池中各有大莲华,当生其内。唯母独无,不胜此悲,故归启报,语竟而瞑。母自是亦奉法焉。(《冥祥记》)

来源/《净土圣贤录》初编卷八 【往生居士第七】第292页

 备  注

本次上传文字依据《净土圣贤录白话》慧律法师译,弘化社编,书号ISBN978-7-5531-0564-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71975号校对,保持原貌,未作改动,特此说明。

六和工作室
2023年10月27日

编校/妙觉  

审核/六和工作室

  阿弥陀佛!请勿删改内容,

欢迎转发,功德无量!


净土圣贤录&净土圣贤录白话文全集&净土圣贤录有声书


上下滑动选择阅读↓

净土圣贤录

念佛往生传

近代往生随闻录

名人学佛

高僧

心得报告

大德开示

梁武帝问志公因果

一梦漫言

竹窗随笔

有声书《净语》/夏莲居老居士

临终助念答问
佛学答问 | 黄念祖老居士

幻住答问

现代学佛感应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净土圣贤录/晋·阙公则、张野/宋·张诠、何昙远、魏世子发布于2024-01-12 1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