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精髓场悟王阳明简介

阳明心学爱好者的集聚地

 这些天,因为 改变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了。如果您没有将我们 或经常点“欢迎转发”,我们的推送可能会淹没在您的茫茫订阅列表中。


 每次看完文章在文尾处点亮“欢迎转发”,这样我们才能抱紧不走散!


 9月10日,“问道向黔——探寻阳明悟道之路”阅读推广暨文化传播活动在贵阳孔学堂举办,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受邀开讲,带领听众以经典阅读串联起500年前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阳明?问道十二境”经典游学线路,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现将活动当日精彩亮点分享至“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以飨读者。



郦波在贵阳孔学堂开讲阳明悟道之路


 500年前,王阳明被贬谪居贵州,在贵州两年,“龙场悟道”。王阳明创龙冈书院,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

“问道向黔——探寻阳明悟道之路”

阅读推广暨文化传播活动在贵阳孔学堂举办


 “阳明?问道十二境”作为贵州推出的阳明文化新IP,是由阳明文化研究专家、文旅规划专业人士等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根据王阳明在贵州的活动轨迹和主要经历,整理提炼了“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有机连接,形成的一条经典游学线路。

郦波教授解读阳明悟道之路


 现场,郦波教授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主线,通过解读王阳明留下的经典诗词,讲述王阳明的贵州之行。“正德三年(1508年)春三月,王阳明进入贵州,第一站来到平溪卫(今玉屏),写下‘见说水南多异迹,岩头时有鼓钟声’的诗词。进入城后王阳明发现‘山城寥落闭黄昏,灯火人家隔水村’,于是又写了一首《平溪馆次王文济韵》。


 离开平溪卫,沿着坎坷不平的黔道,王阳明一路途经了镇远府(今镇远)、兴隆卫(今黄平)、平越卫(今福泉)等地,来到龙场驿(今修文)定居、悟道。”

“阳明·问道十二境”手绘地图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奠定了他心学理论体系的基础”,郦波教授介绍到。在龙场驿居住期间,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和所学所思,日夜反省,在一天半夜突然顿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黔中之有书院始于龙冈,龙冈之有书院始于阳明。”在龙场驿,王阳明建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书院——龙冈书院,为当地百姓传授儒家经典和诗文。“王阳明曾作《教条示龙场诸生》,提出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治学要求,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在郦波教授看来,虽然已经过去500多年,但这一治学要求仍适用于当下社会。

郦波教授解读王阳明留下的经典诗词


 “龙场悟道”后,跟随“阳明?问道十二境”,郦波教授带领大家来到贵州布政使司——贵阳。现场,郦波教授以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等王阳明传播“知行合一”思想的行迹,解读王阳明在贵阳的传道之行。


 “王阳明谪居龙场时,应贵州最大的土司——贵州宣慰使安贵荣之请,为水西彝族人民修建的象祠作《象祠记》并书。”郦波教授表示,《象祠记》中阐述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字里行间展现着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

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作为王阳明离黔的最后一站,他在镇远为龙场旧友门生写下了书信《镇远旅邸书礼》。“《镇远旅邸书礼》及其他阳明诗文的梳理和补充,进一步确定了‘黔中王门’是王门正宗学派之一”,郦波教授说。


 通过“阳明?问道十二境”的经典游学之路,追寻着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郦波教授在贵阳孔学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满满知识点的主题讲座,现场掌声络绎不绝。

讲座结束后,郦波教授为书迷签名


 “洞窥阳明文化之精粹、彰显古今巨变时代发展、丰富贵州文化资源。”对于这份贵州推出的阳明文化新IP,郦波教授表示,“阳明?问道十二境”不仅串联起一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事件,也因其留下的重要诗文,让“十二境”成为了贵州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路线。








记者:李桢,文章来源于孔学堂

编辑时有所删减,转载请注明


往期精彩回顾

心学之思 | 王阳明:为人要谦,修心要静,做事要恒

心学之思 | 王阳明:一心不动,万事安然!

心学之思 | 王阳明:心若安定,万事从容

心学之思 | 王阳明:人生五度,你有几度?

心学之思 | 删繁就简三秋树,减出一个好人生!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直达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


“欢迎转发”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王阳明名言,王阳明心学视频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