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传习录 上卷》



 明天(5月10日)就是母亲节,“妈妈”,是世界上最温暖也最有力量的词语。但就在近日,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却出现了“79岁瘫痪老母亲被亲生儿子活埋”的事件。


 一妇女报警称,三天前,丈夫从家中把婆婆带走,母子二人至今未归。她的丈夫马某,谎称雇了一辆面包车,将母亲送到亲戚家暂住。家人察觉异样,赶到车站寻找,未能找到老人的踪迹。而此时马某趁机逃离家中,切断与家人的联系,有意拖延营救老人的时间。


 经过审讯,马某最终交代,自己用人力车将老母亲拖到县城周边,见四处无人,就找个废弃墓坑,把自己的母亲倒进去用土埋了。民警立即进行挖掘,将被埋老人救出,并送往医院治疗。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平稳,能够正常与人交流,马某已被依法逮捕。




01 违背良知,天理难容



 当地村民称,嫌疑人马某是老人的大儿子。老人此前一直是由小儿子赡养,去年小儿子生病无力照顾,这才将老人送到大儿子家。没想到大儿子照顾烦了,竟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村民觉得马某给整个村子抹了黑。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德、有良知、有底线。发现心底萌生善念,就要积极培育它,使它生长、充盈;一旦生出恶念,也要及时遏止,绝不违背自己的良知。


 老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且如此,生而为人却做出活埋生母的恶行,简直禽兽不如!


 无怪央视新闻评论称:“活埋母亲,悖伦理,违法理,天理难容。”




02 舍弃孝道,不称为人



 “百善孝为先“,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中国人尤其重视孝道,必须知道何为孝,才算成了一个人。


 母亲是生养儿女,给儿女以生命的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几十年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长大。本该儿孙绕膝、颐养天年,却因为不能动了、拖累人了,竟被亲生儿子活埋。试想,被埋于地下的三天三夜,老人该有多么绝望、多么寒心!


 《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心是人的本心父母疼爱孩子,孩子长大了自然要回报父母,这便是“仁爱”的源头。


 有仁爱之心,方可称之为人。一个人首先要学会敬爱父母,进而才能疼爱妻儿、关爱他人,才能在社会之中做一个人。若是舍弃了孝道,便失掉了人之为人的本心,不称其为人。




03 生活沉重,养恩更重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确,生活中有很多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人在贫穷、疾病面前,有时候会显得格外无能为力。但是绝不能因此放弃做人的底线,否则天理难容。


 在任何情况下,活埋瘫痪老母,不是生活的摧折,而是人性的丧失。


 被埋老人清醒后,拉住民警说:我已经没事了,只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不要被判重刑。


 古诗里写:“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做父母的,无时无刻不在替孩子着想。这份恩情比天更高、比海更深。


 当父母老了、病了,正是儿女报答养育之恩的时候。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自然没那么容,可父母当年拉扯我们长大,也耗费了同样的心血。


 生活沉重,父母的恩情更重!愿天下做儿女的,承担起为人子女的责任,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阳明悟道场王阳明名言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彩回顾


【“明”言“明”句】改过,是一种高级的智慧
【“明”人“明”诗】龙冈新构——王阳明诗歌中最亮丽的佳作
【王学纵览】王阳明的友朋观
【悦读阳明】王阳明读本——“三字经”解读本
传习堂】王阳明心学|如何理解“心即理”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 ”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



左下角“ ”

直达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王阳明名言,王阳明心学视频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