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红楼人物宝钗形象复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看法,褒贬不一,各有千秋。红楼梦》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曹雪芹先生饱含着血泪塑造的,总之,我们在评论的时候,不变的一点是:心中要有真善美,要摒弃丑、恶的想法,用心去体会评价红楼人物,如此方不负曹公苦心,不负我们自己研红的初衷。

 

 

下面是几位同好的看法,大家可作参考:

 

 

许映明——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有红学专著《红楼随笔》和《红楼补梦》等。

 

关于李生占先生的《薛宝钗是封建正统的女子》一文,下面所述文字用“丑与恶”显然不妥!对宝钗的点评从文词上来说,用“虚伪与城府很深”已是极限,下面是我对宝钗的读书心得——“综观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是一个集美丑、善恶于一体的人物,她不是《红楼梦》书中“完全好”或“完全坏”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位少女是冷得出奇,美得出众,凛然难犯,又十分可亲;她善于避嫌,有时候又表现得十分体贴人意;有时她又显得十分虚伪可恶。在宝钗身上即有封建礼教的浓重投影,又有时表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品格的闪光点;她既混沌,有时又显得洁莹、透剔,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严守封建德规范,走一条与封建社会要求一致的人生之路。”

 

 

郝新超——邓州红学会秘书长、中国红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著有《红楼梦形象随想》、《妙谈红楼十二金钗》等。

 

李生占先生的上一篇 文章《薛宝钗是封建正统的女子》,这篇评论也的见功夫,李先生已年过七旬,但研红初心正浓。这也是李先生读百遍红楼的真功体现!而且我们从文中能深切地领会到,先生对宝钗的入木三分的辩证分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从红楼梦成书250多年的宝钗评论文章,可以说多的数都数不过来。而像李先生这样的,不但能把宝钗分析的这么透,且又上升到曹公悲歌一曲为女儿的悲悯情怀,同时又进一步向纵深挖去,一直挖到程、朱反动理论对女儿(包括女人)的无情摧残,而且又挖到这是封建制度对女儿的惨害与毁灭!你能说这不叫深刻,又叫什么呢?

我们说,《红楼梦》常读常新,启人心智,鼓舞士气,同时又能学到知识,历练人生,看透人性,也就在这里了。这正是我们搞好这次宝钗读书竞赛大会的初衷与主题。不然市里和二高中曾校长等为何会对我们的读书竞赛如此地赞美有加并大支持呢?而且全国那么多的红学大咖们也要受邀来邓助战并当好评委与主评委呢?

当然,李先生的这篇宝钗之论,也不是我们所想望的纯粹的各1500字的正、反观点的竞赛辩论之文。此文虽然没有刻意去立正、反观点,但却体现了正、反辨证的分析,这点儿也请大家一定要留意拜读,尤其不要受该文的影响而导致你领会不透甚或出现跑题现象。

相比之下,我们要求的各写1500字的正、反观点的辩论文章会更好写一些。因为,好,你就全力说宝钗好就行,那怕说的好的一朵花儿似的也行;你说宝钗不好,咋说不好都行,是不受限制的。只要你能感动自已、感动评委、感动在场的师生和所有的参会者,那才叫不虚此赛,不虚此生!

目前,我们要做好的是,或抽空或挤时间或利用节假日下功夫反复读好文本。在读好文本的基础上,再去写宝钗的好与坏、正与反,那当是如反掌的事情了。

这里我们还要提醒各位老师,你可能会说,我这个人,一生只有喜欢宝钗心愿,而不喜欢别人说宝钗一个“坏”字儿。好我的老师小伙伴们,心里明白喜好就行了。殊不知,我们现在是在两军对决,你如只木匠斧头一明儿砍,那还叫辩证地去看一个人,尤其这个世所共认的、最有争议的、也是最有看点儿的宝姑娘吗?我们只所以先期搞了一次花袭人大赛之预演,其重心也就在于此了。

亲爱的各位,劲儿可鼓不可泄,你有足够的实力与追求却不参战,你将后悔终生的!

亲爱的各位,明年6.18曰二高中学术报告大厅见!

 

 

李海波——邓州市红学会会员、市二高中语文教师,善诗词

 

真善美对假恶丑,在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共存现象。所以薛宝钗也有不真,不善,不美的一面。当然宝钗不是个纸片人,她是复杂的合体,人物的复杂性,与个人的好恶都可能有专注点不同。宝钗,甚至雪芹自己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与时俱进地读红,肯定与清朝人读红不同。道德有普世性,有的道德有,有的道德没有。我们要具体分析,不能刻舟求剑。我们的观点,关键要言之成理,还要经得起辩驳。有人愿学,有人厌恶,这才是真实的人生,这才是鲜活的人物形象

 

时玉飞——女,邓州市红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红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会员。

 

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存在体,都有优缺点,不以好坏而论,可以个人喜好为论。宝钗也曾是纯真而秀美的,许是家教和身处的环境让她不得不成为一典型的封建淑女。所以,我们要理性与感性结合而论。

 

张媛——女,邓州市红学会会员、编辑,90后。

 

“百年莫作妇人身,生死苦乐由他人”,这是我对曹雪芹笔下金钗们悲惨境遇的一致感受,宝钗的结局也是悲剧,她也不是拘拘然的女夫子,她也有扑蝶时的纯真烂漫,所以,我觉得,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是可以正反两面去说的,《红楼梦》不是又名《风月宝鉴》吗?既是宝鉴、镜子,那就一定忽略反面所揭示的东西。这是我的孔见,看官批评。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宝钗宝钗宝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话题】对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发布于2021-06-01 21: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