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徐邈责范宁以十五议曹采风

第107卷,晋纪二十九,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



问,次于学者也;问之,尤重于学也①。三代以下,于学也博,于问也寡;三代以上,于学也略,于问也详故称舜之大知,好问其至矣①。虽然,学者,自为学也;问待人,而其涂有二:有自问者,有问人者。自问者,恐其心之所信,非其身之所宜;身之所行,非其心之所得;处事外者,公理之衡也,不问而不我告,问而犹恐其不我告焉,孜孜以求之,舜之所以为大知也,圣之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比喻用做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也。问人者,舍其(其,指自己,即问人者)是非而求人之是非,舍天下之好恶,而求一人之好恶,察焉而愈昏,详焉而愈诐(诐,音bì,偏颇,邪辟)君子之喜怒有偏者矣,小人之爱憎,未有不私者也,急于求短以疑其长,乱国暗主猜忌之臣所以惑焉而自夺其鉴也,愚者之狂药(狂药,使人服后发疯的药)也。

夫人之心行,有小略而大详者,有名污而实洁者,有迹诡而心贞者;君子于此,鉴之真,信之笃,不忍求人于隐曲(隐曲,鲜为人知的苦衷,难言之隐,抑不屑也。而流俗之口,好挢举(挢举,即矫举。谓诈称,谎说)以矜其慧辨,奸邪之丑正(丑正,谓嫉害正直的人)者勿论焉。不择人而问之,则善恶互乱;有所偏任,则谗间行。问之君子,则且对以不知;问之小人,则尽言而若可倚。于是而贤才之心,疑畏而不为用;奸伪之士,涂饰以掩其恶;则有谗不见,有贼不知,皆好问者之所必致矣。居官而败其官,有天下而败天下,必也。故曰愚者之狂药也。舍其躬(躬,自身)之得失,不考镜(考镜,参证借鉴)于公非,日取人之贞邪,待左右以为耳目,其亡速于桀、纣,不亦伤乎!

范宁为豫章太守,遣十五议曹下属城采求风政,吏假还,讯问官长得失;是道也,不自问己过而问人,以聋为聪之道也。徐邈责之曰:“欲为左右耳目,无非小人,善恶倒置,谗谄(馋谄,谗言谄媚并进,可不戒哉!”治道学术,斯言尽之矣。

 

 “次于”,顺序在后;

“问,次于学者也”,参见《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问之道,尤重于学也”,参见同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礼记正义?卷五十三?中庸第三十一》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而道问学”者,言贤人行道由于问学,谓勤学乃致至诚也;

及卷四宣帝〖五〗注⑤中“《?乾?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参见《礼记?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礼记正义?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孔颖达疏:此一经明舜能行中庸之行,先察近言而后至于中庸也。“舜其大知也与”者,既能包于大道,又能察于近言,即是“大知”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者,端谓头绪,谓“知者过之,愚者不及”,言舜能执持愚、知两端,用其中道于民,使愚、知俱能行之。“其斯以为舜乎”者,斯,此也,以其德化如此,故号之为“舜”。



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简介,王船山立命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卷十四(15)发布于2021-07-09 13:02: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