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〇〗司马迁挟私以成史,文李陵之降

李陵之降:第21卷,汉纪十三,武帝,天汉二年,壬午(公元前99年)


司马迁挟私以成史,班固讥其不忠①,亦允矣。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伊,助词,无义)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李广于不绝②,以奖其世业。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

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缁,黑色)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关羽之复归于昭烈,幸也;假令白马之战,不敌颜良而死,则终为反面事仇之匹夫,而又奚辞焉?李陵曰:“思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③。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不忠”,谓不忠于事实;

参见《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三十二》:至于采经摭(摭,音zhí,搜集)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抵梧,谓不相一致);

按:其中又有“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故在“忠于事实”的问题上,班固显然认为司马迁瑕不掩瑜;

 参见《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参见《全汉文?卷二十八?李陵?重报苏武书》: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观鱼曰:对将领投降的评价本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结合李陵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李陵及所部的作战勇猛、对敌杀伤的数量,再考虑到彼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箭矢已经耗尽,注者认为李陵此时的投降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而且此时李陵很可能怀有“直欲得当以报汉”的想法;但由于天汉四年“上于是族陵家”,才有了征和三年的“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以此指责李陵,太不公平!在此基础上,船山对司马迁的指责自然是难以成立。

 

 

〖三一〗忠奸之辩,识人之难

上官桀之言:第22卷,汉纪十四,武帝,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


忠邪亦辨矣,而心迹相疑,当其前者亦易惑焉。武帝所托孤者三人,而上官桀为戎首(戎首,祸首),与霍光、金日磾若缁素(缁素,黑白)之别。乃自其得当于帝者推之,其迹显,其心见矣。光出入殿门,进止有常度;日磾在上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非以逢帝之欲而为尔也,以自敦其行而不失为履(履,行为,品行)之贞也。桀谢马瘦之责,而曰:“闻上不安,日夜忧惧,意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桀非与国休戚之臣,厩令之职,在马而已,其泣也,何为而泣也?慎以自靖者,君子之徒也;佞以悦人者,小人之徒也。君子知有己,故投之天下之大,而唯见己之不可失;小人畏罪徼宠,迎人之喜怒哀乐,而自忘其躬。于此审之,忠邪之不相杂久矣①。

唯我为子故尽孝,唯我为臣故尽忠。顾七尺之躬,耳目在体而心函于内,忠臣孝子,非以是(是,指七尺之躬)奉君父,而但践其身心之则(身心之则,身心一致,即表里如一)。光与日磾天性近之,而特未学耳,桀乌足与齿哉?武帝以待光、日磾者待桀,不知桀也,且不知光、日磾也。知人之难,唯以己视人,而不即其人之自立其身者视之也。

 

  本句意译为:君子知道保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即使给予天大的利益,他们也只会考虑不能因此丧失自己的气节;而小人或畏罪,或邀宠,一味地逢迎别人的喜怒哀乐,而丧失了自我。从这一点来考虑,忠奸早就不可能相混杂了;

按:亦可简单理解为:利益面前,君子不忘本心,小人见风使舵。


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简介,王船山立命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卷三(28)发布于2021-07-09 13:5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