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一〗郡县制与封建制

 

第7卷,秦纪二,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长人,为人君长,指统治者)、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安于其位者习于其,因而有世及(世及,世袭,世代相传)之理,虽愚且暴,犹贤于草野之罔据(罔据,即无据。罔,无,没有)者。如是者数千年而安之矣。强弱相噬而尽失其故,至于战国,仅存者无几,岂能役九州而听命于此数诸侯王哉?于是分国而为郡县择人以尹(尹,治理)之。郡县之法,已在秦先①。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②,势所必滥也。[至若]士之子恒(恒,经常,常常)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封建(封建,封邦建国)毁而选举(选举,古代指选拔举用贤能)行,守令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之任,虽有元德(元德,大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势相激而理随以,意者其天乎!阴阳不能偏用,而仁义相资以为亨利③,虽圣人其能违哉!选举之不慎而守令残民,世德之不终而诸侯乱纪,两俱有害,而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以苏其困。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而若东迁以后④,交兵毒民,异政殊俗,横敛繁刑,艾削(艾削,残害剥削)其民,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革,除掉)焉,则后世生民之祸亦轻矣。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者之不测,有如是夫!

世其位者习其道,法所便也;习其道者任其事,理所宜也。法备于三王(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道著于孔子,人得而习之。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圣人之心,于今为烈。选举不慎,而贼民之吏代作,天地不能任咎,而况圣人!未可为郡县咎也。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参见《左传?哀公二年》:【传】: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七?哀元年,尽五年》杜预注:《周书·作雒篇》: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世国”,世袭封国;

参见《礼记?王制》: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

《礼记正义?卷十三?王制第五》孔颖达疏:其畿内诸侯有大功德,元子出封畿外,则王命次子守其采邑。若其贤才,则世为公卿,则春秋周公召伯之属是也。“诸侯之大夫不世爵”者,诸侯降于天子,故大夫不世爵禄。若有大功德,亦得世之,故隐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是据诸侯卿大夫也;

  “相资”,犹相辅相成;

“阴阳不能偏用”,其中“阴阳”分别指封建制(对应世袭制)和郡县制(对应选举制)或仁和义;

“仁义”,参见《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第一》孔颖达疏: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

“亨利“,即利贞,《周易》乾之四德。参见《周易?乾卦》:乾:元、亨、利、贞;

《周易正义?上经乾传卷一》孔颖达疏:元、亨、利、贞”者,是乾之四德也。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种使得其所,故谓之四德:言圣人亦当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长万物,物得生存而为“元”也。又当以嘉美之事,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当以义协和万物,使物各得其理而为“利”也。又当以贞固幹事,使物各得其正而为“贞”也。是以圣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贞;”

  “若”,至于;“东迁”,指周平王东迁雒邑

参见《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观鱼曰:以家天下而言,天子的利益和天下(百姓)的利益在最根本上是一致的,或者说在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还有内部利益的协调与平衡;郡县制也并非后世国祚不长的原因,关键还在于能否协调、平衡内部的利益分配并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做出相应调整。


〖二〗孔鲋秉道自安


第7卷,秦纪二,始皇帝,三十四年,戊子(公元前213年)



孔鲋孔鲋,秦末儒生,孔子八世孙藏书,陈余危之。鲋曰:“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为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呜呼!能为无用之学,以广其心而游于乱世,非圣人之徒而能若是乎?

诗曰:“握粟出卜,自何能谷①。”谷者,在我而已,何用卜为?屈其道而与天下靡(靡,顺风倒下,意为随波逐流),利在而害亦伏(伏,潜藏);以其道而与天下亢(亢,匹敌),身危而道亦不竞(竞,终)。君子之道,储天下之用,而不求用于天下。知者知之,不知者以为无用而已矣。故曰“其愚不可及也②”。秉道(秉道,保持正道)以自安,慎交以远物(物,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存(存,安置,存身)(黄,黄帝、农(农,神农、虞(虞,虞舜)、夏(夏,夏禹)于盗贼禽兽之中,奚不可谷,而安用卜为!庄周惩乱世而欲为散木③,言无用矣,而无以储天下之大用。握粟忧深而逃羿彀④,其有细人(细人,见识短浅之人)之情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易简(平易简约,此处谓持正道而以平和之心应对)以消天下之险阻,非圣人之徒,其孰与归?

 

  “谷”,生,活着;

参见《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毛诗正义?卷十二?十二之三》郑玄笺:谷,生也。可哀哉!我穷尽寡财之人,仍有狱讼之事,无可以自救,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从何能得生?

  参见《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注疏?卷五?公冶长第五》邢昺疏:此章美卫大夫宁武子之德也。“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者,此其德也。若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若遇无道,则韬藏其知而佯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者,言有道则知,人或可及;佯愚似实,不可及也;

  “散木”,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

参见《庄子?内篇?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枝十数。观者如市,匠石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其中“樠”,音mán,液体渗出;

  “粟”,此处比喻各种社会资源;“忧深”,谓担忧自身的命运

“羿彀”,羿的弓矢所及。“彀”,音gòu,使劲张弓。后以“羿彀”指世网或人间的危机

参见《庄子?内篇?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其中“中地”,箭锋所及之处。比喻触及刑罚的禁区。

 

 


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简介,王船山立命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卷一发布于2021-07-09 14:07: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