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没有“糖尿病”这个说法,而中医泛指的“消渴症”,不仅包括西医的糖尿病,也包括西医说的甲亢。甲亢和糖尿病,在西医看来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从中医角度判断,起因都在脾胃

      据《黄帝内经》记载“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结指不通,运化不好,意思是胃经、大肠经不通就导致消渴病。对消渴病的描述分三期,第一期“脾瘅”,意思是脾胃湿热,这个期相当于糖尿病的前期;第二期“消渴”,属于目前的糖尿病;第三期“消瘅”,相当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后期。《内经》里面也明确了脾胃与消渴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赖以生存之本。

       如果脾之气阴不足,则脾气不升反降,气虚下陷,运化失权,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则上不能奉心肺则燥热,下不能滋肝肾则阴虚。阴虚燥热又可伤及脾阴而不能化生津液,成为消渴。

       所以,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典型的病症表现就是渴饮多尿,所以我们说糖尿病的发病之本在于脾谓。因此,我们要养好糖尿病贵在调理好脾胃。

脾虚病因:

       第一个原因是平常运动少。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主肌肉和四肢,运动少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出容腹泻或大便粘滞不爽,身体沉重倦怠、嗜卧多睡、口中涎多、语声重浊(说话吐字不清)等诸多症状。

        第二个原因是思虑过度。中医认为思为脾志,过思则会伤脾,所以说:“思则气结”。使人饭不思,食欲不振,精萎靡,倦怠嗜卧,疲乏懒言,也会嗜睡的。

胃是怎么伤的呢?

       首先是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冷饮、水果、海鲜,加上长期食物过量,都是胃的杀手;其次是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直接成为胃的压力,并造成胃功能减弱,这一点很少有人意识到。

       脾胃受伤后,会出现身体的系列反应,西医判断的糖尿病、甲亢等,都只是脾胃生病的表面症状而已。因为西医只看到最最表面的现象:即不同程度的血糖指数高。因为并不能确切找到血糖高的真正发病原因,西医也只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惯常方式——降血糖。服用降糖药,血糖看似正常了,但身体发病的真正问题并没有因为血糖的暂时降低而解决。却反而可能造成更为不好的情况出现,一是降糖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二是原有的病情因为不得治而继续存在或恶化。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降糖药, 均对胃、肝、肾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长期服用的危害就更大。而且是降糖效果越好,药物的毒副作用越大。因为西医对糖尿病的治疗是采取压制(限制)的方式,病人正常的饮食往往不能保证,天长日久,体内营养能量极度匮乏,时间越长,糖尿病人的身体损害越大(加重机体缺糖症状、导致糖代谢紊乱、刺激胃肝肾等器官等),最后出现西医所说的“并发症”,其实是身体机能开始衰竭,无可挽回。

       但是西医治疗只相信仪器,相信数据! 血糖值正常,白细胞值正常,XX值XX值正常,哪怕身体明显的感觉到不舒服、没精神了,仪器也是无法诊断的。

      由此看来,当前西医治疗糖尿病就是选择另一种死亡的方法,无论治疗还是不治疗,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不能有实质性的改变。

注:本文转自网络,不代表本 观点,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国医国医经方中药国医大师国医国药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西医降糖药为什么根治不了糖尿病?发布于2021-05-30 14: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