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三称)


嫩寒锁梦正月

四方云集扬州城

稽首恭闻惊天法

六动一时法眼明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阿难这次请法跟以往不一样了,他现在是专门为别人请法了,他自己已经明白了。心迹圆明:悟门、修门、行门已经明白了,身心了然。悟门是一心三藏,万法唯一念所现。行门,离根解结,旋见循元,或者背尘合觉。悲欣交集:内心悲喜交加。悲就悲在跟佛一起发心出家,释迦牟尼成佛就古得不能再古了,自己还是个罗汉;喜在终于明白这个理,原来如此。所以菩萨考虑利他之心,专门代未来众生请法。


所以这里涉及到,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所谓「自未得度」,自己还没有成究竟如来果位。像地藏王菩萨那样,要先度人,这是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自己的觉悟已经圆满了,你还能够教化别人,你就是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阿难还没有究竟成佛,他只是菩萨发心。末劫,我们现在就是末法时代,大家明白吗我们现在(公历2011年)已经进入末法时代五百五十五年,已经进入第五个五百年的四百七十五年。所以在末法时代一万年,还有九千四百四十五年;这第五个五百年,我们还有二十五年。


我们必须要抓住第五个五百年,还有二十五年的时间,要把这个局面打开。在《楞严经》中,佛怎么不讲正法时代怎么不提像法时代唯独只提末法,而且是多次强调。到了《法华经》,他不讲一二三四,只讲第五个五百年,讲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你讲当今世界古今中外,看清了这个形势没有啊谁把这个问题想得明白,谁得大受用。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我们这个时代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可是在有些人眼里他没有一个邪师,只要能讲法的都是师父。不了义法害我们生生世世,我们要提高警惕。因为这部《楞严经》,佛自己都说了,「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佛都不轻讲这部经王,很难讲明白。


末法时代修行人离佛年代久远,讲邪法、不了义法的人又太多,很难得闻如来藏大法。阿难向佛请法,有没有什么方便之法,也来引导他们一下把心收住了,能安住于正法道场,远离各种魔事啊也就是防止被一些天魔外道附体,防止自己走火入魔。前者是外魔,后者是心魔。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连称两个「善哉善哉」。阿难代众生请法,功德无量。同时,佛也好,菩萨也好,老师也好,往往因为一个人请法,他会把一个法讲得更加圆融,更加圆满。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讲,你不是常常听我讲「毗奈耶」吗「毗奈耶」就是戒律,也可以译作善知、调伏。善知自己的种种不良习气,调伏自己的烦恼习气。三决定义,就是后面的三无漏学,依次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这个三决定义可以分两个角度来看:


小乘人通过种种行持来约束身心,叫持戒,约束身心慢慢地心定下来,造成一定的定力,心定了以后,就会灵感爆发。大乘人从闻思修起步,闻必有慧。大乘人持戒叫「慧共戒」。他是明白一心三藏,先开悟再持戒,当下戒在慧中,慧当下就是定,叫自性本定。大乘人修的戒定慧当下一念成就,他会不会再去破小乘戒啊(不会)。可不能错用了心——我是修大乘戒的,所以小乘戒我能破。那你叫大乘戒吗大乘戒是一戒一切戒啊。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所以这种小乘无漏修持得好,我们能够得到人天福报;修持得非常非常好,你也能够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果位,乃至菩萨位。但很难,很难。所谓「恒沙莫一亿劫稀成」。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在《楞严经》,把戒淫作为第一戒,万恶淫为首。一切的贪欲男女之欲贪为最,有了这个贪就有人类的繁殖,就有名利之争之夺。有了淫心,他必然生出种种的贪心。前面讲这个十二因缘的时候,中阴身期间投胎,你看到未来的父母在过男女生活,你如果没有破除淫欲心,就会去做第三者,然后就投胎在母亲身体中。你偷着看一眼,就落下去了。所以中阴身期间是自由生命时期,很危险也很殊胜,心清净的人当下成就。所以佛在这里告诫,「汝修三昧,本出尘劳」。从根本上来讲,修行就是想了生死。但是「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修行人如果不明心见性,又不能持戒,将来风险很大。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在定中是不是有功夫神通功夫也是一种智慧啊,那也是种禅智。就是禅定功夫修得很好很好的,如果你不断绝男女生活,来世必然落到魔道。上品魔王,这是第六层天。中品魔民和下品魔女,在一层天到六层天之间。这是靠你比较好的禅定功夫上去的,否则一定是下地狱。这可不是吓唬大家啊,这里没有什么正淫与邪淫之别呀。


阿难不是问佛吗大地这么多人死了以后,来世能得人身的有多少啊佛用指甲缝在地下挖了一点土,说只有这么多人得人身,大部分人都在三恶道里。为什么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他男女生活不能断绝。同时过一次夫妻生活杀害七万八千个风虫,这都是众生。你一生中要伤害多少众生啊这些债迟早都要还。


而大乘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果报很重,但他明心见性了,心量很大了,就像个大气球一样往上升,这些业障不影响他往生。你看

《楞严经》倒数第三段是不是这么讲一个人所有的坏事都做绝了,杀盗淫妄十波罗夷罪全部给他做了,他一念明白如来藏道理,所有的罪过一笔勾销。变地狱为佛土。所以我们应该不应该珍惜这个大法呀特别是在家居士,这可是你们的救命法宝


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这些魔众也都有各种徒众团体,甚至还公开宣扬,男女生活照样可以成佛。注意,尤其是现在打着真密宗旗号的假密宗,要注意,是「假密宗」。他的第一个特点是吃肉,第二个特点他收谁为弟子就要谁跟他睡觉。他说睡一次觉就能把几十年修行的功德全部加持给你。我们讲到这个法没有办法回避,可要当心啊!这种法在外道里都是最下品之法。你可以男女双修,前提是男女双根必须经过硫酸的考验。你放到里面去,把硫酸吸到肚子里再吐出来,你可以男女双修。因为这个问题在假密宗里最突出、最明显、大言不惭、不知羞耻。这些败类不知道诈骗了多少修行人。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冒充什么法王活佛金刚上师,还有什么什么……因为这些败类,给大家造成了极大的误导。


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以男女之淫为教化,以男女之淫为真修,以为得到大便宜了,还又能得到今生的快乐,还又能成佛—

—你也不想想,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所谓「清」,心不要浊,行为不要乱。所谓「净」,心不要受染,行为也不要受染。所谓「明」,要明白法理法义。所谓「诲」,以佛教诲,不可违犯。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塗,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是蒸石成饭,无有是处。煮饭必须用大米,是不是所以修行一定要以正因才能成就正果。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以男女邪淫之法来修身,来求如来妙果,即使得到「妙悟」也是邪知妄见。最大的妙果做个魔王、魔民,能在天上飞来飞去的,但是这种福报满了以后还要落到三恶道。如来涅槃,何路修证你不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还有什么路可以证涅槃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希冀」是希望的意思。身无淫行,心无淫念。断性亦无,连我不淫这个念都不能有。然后修证菩提道,你还有希望。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不按照佛这个说法来解释,那就是邪说、魔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前面是魔道,这里是神道。魔道为高,到六层天。神道在第一层天往下。为什么比魔道要低啊因为有杀心的人是不是特别毒啊所以他这个情执就更重,冤亲债主对他干扰的力量是不是特别重啊这个道理我们要善于观照。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他的禅智胜于自己的杀业。比如东岳大帝、河神、海神、山神这一类。王不算,它属于善心所,在某种意义上比人道还要殊胜。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中品之人的禅智与杀业基本上相等。比如城隍老爷、土地老、树林里的那些鬼神之类,他也能得到人类的供养。下品当为地行罗刹:下品人的杀业胜过禅智,这些人如果没有禅定功夫,直下无间地狱。所以,不管是修正法还是修邪法,你只要修了,就能得到一定的解脱,就怕你不修行。可是这些鬼神福报满了以后,继续下无间地狱去受报,苦就苦在这里。他不是永远做这些鬼啊。


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像这些鬼神一般也包括那些所谓的假密宗,还有所谓的那些顶神附体人。这些人可不少啊,身边还有几十个人乃至几百个人围着他转,称其为师父。他也能帮人看病,解除一些问题,但这是拆东墙补西墙。你逃得了这一关,逃不了那一关。


我们解决这些附体的情况,可以做法会、讲开示,做法会之前都要跟他们坐在一起沟通。其中对有些鬼神给他拍拍肩膀就好说,他就会离开;有些是耍赖皮不走;有些你拍拍桌子,给他几个耳巴子,他就走了;有些给他搞个皈依、烧点纸钱也就没有事……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这是我们要懂得所谓「五净肉」的真面目。现在有人美其名曰什么三净肉,五净肉跟三净肉一个意思。这是自欺欺人,是对佛法的误解。佛在这里讲明了,我讲的五净肉是用神通变现出来的、没有命根的五净肉。当时佛为什么这么做呢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所处的道场那个地方大部分是些沙石地带,很少能成就五谷杂粮蔬菜,为了解决修行人这个能量补充的问题,佛用神通变现出所谓的五净肉。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如来灭后你吃众生肉还是佛子吗可是我们现分享与转发看现在这个地球上,有没有哪一个角落没有粮食吃在内地那些假密宗到处吃肉,也有些修净土禅宗的人在偷偷地吃肉,这也属于假修行,你将来要还债受报。下无间地狱。


但是佛法也有开戒之说。在遇到特殊情况,与很重要的一些朋友、当事人一起,如果我们以佛戒的名义不吃肉,会使这些人生烦恼造业受报,这个我们可以开戒。你大大方方地吃一块肉,或者吃一点肉边菜,不算破戒;你这个时候不开戒就是破戒。那这个时候你不仅不吃肉,而且大肆宣扬我是修行怎么样怎么样,会使许多人生烦恼,因而轻慢佛法,是不是在外面人家不明真相供养了你,你不吃的话,扔掉给其它众生吃是不是也是造业啊你这个时候发心跟众生结缘,以修行功德回向给它,这都是允许的。大乘佛法很圆融,但你这个时候不能生欢喜心——这下可逮到了,是不是所以全靠你心怎样把握。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是好像三摩地,假的。因为禅定功夫有一种幻相,还有一种真相。这种人修不到真正的三摩地,真正的三摩地可以证到第七层天以上。


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所以那些鬼神啊、神王啊,他有很大的福报,但福报满了以后,你会堕入「生死苦海」。有些人他做坏事吃肉喝,还很狡猾——他在中阴身期间诵持诸佛菩萨的名号或者什么真言,以为可以不下三恶道或者躲避冤亲债主——但是他往生不了。投胎的时候有隔阴之迷,比如死在胎中,那个时候就把他抓到三恶道里去。为什么有些人在娘胎里就死啊就是前世罪过太大,但仗着会念佛,暂时没有下地狱。只要你造罪,必受其报。所以「必沉生死苦海」,这个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我们要做老老实实的修行人,扎扎实实地破除烦恼习气。非佛弟子:凡是这种杀、盗、淫、妄不断的人,不能是佛的弟子,佛弟子的资格都没有。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修禅定而不断杀,就等于掩耳盗铃,所以是「欲隐弥露」。本来想把这个事情遮住,结果反而全部暴露出来了。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严格来讲,我们走在路上不能踏生草,连吃的苹果皮花生壳都要以恭敬心放到垃圾筐。你对它有轻慢心,首先是不是自己的心已经坏了所以我们要好自为之啊。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那些真正认真修行的人,不穿东方这些国家的「丝绵」,是蚕丝织成,

「绢帛」很华贵呀。但不等于就是光身,他可以把人家扔到垃圾堆的不用的东西缝缝补补再穿起来。及是此土靴履,大概是那些皮革的东西。裘毳,是动物的皮草。乳酪醍醐,是牛奶制品。修行能做到这种程度,这种人会不会再去破戒杀生啊连草都不踏的人,你叫他杀生,他能杀吗


所以佛赞叹「如是比丘,于世真脱」,这是真正解脱了。酬还宿债:能做到这一点,他宿债已经了了。不游三界,是不在六道轮回。我以上讲过,我们在学佛之前所买的皮鞋、皮靴、皮衣可以照穿,但你要发心与它们结缘,超度它们,是不是你不穿怎么办,也消不了它的业障。你送给别人,你是用的什么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看我们怎样发心,你如果还去买,就是破戒犯戒,你要受报应。所以什么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这是方便赞叹持戒之人。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就不能与它们沾边。佛这里打了个比方。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这是讲地球人是从光音天下来,下来干什么好玩啊。神通下来,反正也不要买飞机票。结果到了地球上来,当时地球非常美啊,五谷丰登,各种水果都有。一吃,好了,飞不高了;再吃,更没有办法飞上去了,所以就只能在地球居住了。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离开佛的这种教诲,你再怎么样强词夺理都是歪魔邪说。现在还有不少的修行人还没有净口啊,可要当心。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这是第三个清净明诲,戒盗。特别是偷盗的人,他是不是时时提心吊胆的贼好做,路难行啊。虽然偷盗没有杀生罪大,但是偷心不除,也是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一般的是在山上、水上的一些怪物。这种众生靠日月精华、天地灵气来维生。会偷的人是不是有种邪慧呀中品妖魅:他这个禅定不像上品那样能够从日月精华里得到能量,他是盗人物精气,包括畜生。下品邪人:这种邪人就是与一些鬼神、附体结法缘。这些鬼神附体能帮助他给人家看病、算,讲些什么事情,以此来得到供养。所以许多人顶神到最后发财了。诸魅所著:实际上就是些传达鬼,他是用传达鬼来为自己谋生。但是也有这些人利用这种情况来弘扬佛法,这就是菩萨,又当别论。


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这些人在山西、山东、东北那里特别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人来圆满一下自己修行的次第,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好天地鬼神、六道众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发这个心没有错,你只要不把它作为一种究竟,至于他收钱不收钱是他受报应。往往他们讲出的一些事情并没有错,但是他们只看到定数,看不到变数。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特别讲「末法之中」,是不是讲得很对啊这些人现在特别猖狂啊。潜匿奸欺,称善知识:这里面带有这种欺骗,讹诈,称自己是菩萨。各自谓已得上人法:「上人法」就是菩萨法。詃惑无识:欺骗那些没有觉悟的人,来把他们当成菩萨一样供养。这些人脸上都是一股青气,他是改不掉的,他阴气太重。


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吓唬那些愚昧无知的人。「失心」就是失去了正常人的那种理智。把他们钱财都骗过来,甚至使他们家破人亡。有些人信邪不信正,信哄信骗不信劝,你叫他到三宝门中来种福田他不来,往那些歪门邪道那里扔钱他舍得,这实际上就是在结恶缘……拿钱买罪受。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

佛制比丘托钵乞食。令其舍贪:托钵还有种种的规定,只能吃四分之一,四分之三要来供养水陆众生、供养老师等等,不允许自己搞饮食,这就为了破除修行人的贪心。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不自熟食,是比丘不可以自己烧饭吃。寄于残生,三界就像我们的旅馆一样,这个「残生」是最后身,在六道轮回中这是最后一次。旅泊三界,在六道中轮回不息,没有家。「旅」在陆地,「泊」在水上。示一往还,这是最后一次在六道里轮回。去已无返:再也不会回到六道里轮回,除非是愿身再来教化众生。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云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可以呀这些贼东西借着佛的旗号。假我衣服,是不是穿着家人的衣服啊大家眼睛瞪大一点,看看这样的贼人在哪里裨贩如来,把如来家业当成做生意贩卖,搞名闻利养赚钱。出家人为了钱财就意味着下无间地狱,所以地狱门前僧众多。谁到我这儿来剃度,第一个就告诉你是来受苦的,没有钱,但是能保证你安心修行就行。造种种业,皆言佛法:这哪是佛法出家人对居士的供养就是法供养,讲经说法。


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这是诽谤那个出家人是小乘道,确实是小乘道。真正修小乘法的人首先不为钱财。我听说有一个密宗道场是真正的修行道场,叫多宝禅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这是真修行,比我们还苦。居士们看到这样的道场应该供养。你是种福田,是广结善缘


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讲这个偷盗,是披着如来的袈裟在偷盗,这个罪过更大。我们不就是在介绍如来第一义大法吗有些人就沉不住气,一听到这个东西就生烦恼,有智慧的人倒吸一口凉气还感恩不尽。所以佛预言末法时代,是不是给佛讲中了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有些修行人虽然没有明心见性,但是他菩提心发得非常真实,发

愿燃指供佛,或者在头上点香,那更痛。你果真如此真实,你能

成就,所有宿债一笔勾销。但现在这个情况又变成一些人造假,

有些地方非常执著,你要给他做法会,他首先看看你头上有没有

疤,他认为有疤就有功德,是不是


大乘佛法不讲究这些事。佛怎么讲的你能够明白一句如来藏,胜过恒河沙数的生命来供养诸佛。所以我们不要打妄想心,否则就体现不出大乘法的自在潇洒。


长揖世间,永脱诸漏:最起码证到四果罗汉。虽未即明无上觉路:虽然这个人没有明心见性,但他「于法已决定心」,他这个决定心太大了,这样的人不多见。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如果你能燃一个指节,是不是微小的一个舍身啊虽然微小,但是很痛苦啊。纵成无为:即使成佛。必还生人:酬其宿债,你还要再来要还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佛成佛以后还吃了三个月的马麦。你即使明心见性的菩萨再来,你有可能还要得癌症,也有可能还要被汽车轧断一条腿,有可能还要遭到别人的轻慢,还要受罪。所以即使明心见性了,也要严以律己。


如果这个人前世是燃过指头,他今生今世的习气会非常谨慎,几乎不会有任何破戒、犯戒的行为。修行是分分己获,没有一样修行会白费你的功德。包括外道的行善积德都是你的功德,但是我们想要当生了生脱死,除了明心见性,没有其他选择。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卮,就是酒杯。水灌漏卮:那个杯子漏的,你能不能灌满呐一边灌,一边漏。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自己讨来的东西,有余分的都要分给别人吃。「捶」就是打,「詈」就是骂。你在大庭广众之下,有人打你骂你。同于称赞,你还要生欢喜心。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修行人要检点自己啊。别说打骂,有时候讲我们一句不轻不重批评的话可能都受不了。同修的批评、老师的教诲,我们都要懂得感恩。有些人站得比师父还要高,这种人不能入道,你不能成就。有理也是师父有理,没有理也是师父有理,你没有理好讲。师父总有师父的道理,不可以打妄想。师父怎么样做都是成就你。修行的过程就是自我否定的过程。讲第二义谛法,所有人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讲第一义法,都是自己一个人。有什么好计较的你能修到这个境界,到哪都是个不倒翁。


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也就是生命都可以供养众生。特别是对出家众来讲,我们从出家之日起就要发心,我们的生命都要供养众生,没有自己的名闻利养。作为居士,要尽一切的能力来帮助建设道场,弘扬正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迴为己解,以误初学:你不能用不了义法来为自己辩解。只有弘扬《法华经》《楞严经》,这是了义法,是成就众生的唯一法门。佛印是人,得真三昧:为什么把讲不了义法放到偷盗里啊你讲不了义法,耽误人家的慧命,耽误人家的时间,在佛法里是偷盗,你是犯罪。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号。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法华经,楞严经,小视频专用 号。



  • 推荐更多精彩文集:(即可观看)


  • 《法华经》讲记·全集(分段小视频)

  • 《佛说弥陀经》讲记-全集(音频+视频+文字)

  • 印度大型佛教电视连续剧佛陀国语普通话版(全集54集)

  •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4-6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7-9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0-12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15(圆满)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120.《楞严经》第78讲(音频+文字)发布于2021-12-05 0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