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fi下在线听该课音频,请文章底部的“ ”。

下载该课至手机,请下载APP“喜马拉雅听书”后,搜索“显密如意宝”。详细操作方式,可回复“音频”查看。



警 策


智圆法师 讲述

念佛心中,虽发愿往生,要知先断生死之根,方有速效。

我们会想,现在我也有信愿了,我念佛的心里面特别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那怎么才能达到速效呢大家都很想得到一个快速的效果,那怎么才有快速的效果呢一定要知生死的根在哪里,切断生死的根来念,那才有速效。如果念佛没有切到生死根,那里面还是以生死根为主宰,就不容得效果。所以要想速效,就得念念在生死根上断掉。

生死根即今贪著世间种种受用,及美色淫声,滋味口体,一切皆是苦本,及一切嗔怒忿恨执著痴爱之心,与一切邪魔外道邪师所说邪教之法,俱要尽情吐却,只笃信念佛一门,每日诵弥陀经两卷,念佛若干,或不计数,只是心心不忘佛号。佛者觉也,若念念不忘佛,即念念明觉。心若忘佛,便是不觉。若念至梦中能念,即是常觉不昧。现在若此心不昧,则临终时此心不昧,即此心不昧处便是下落。

要知道生死的根就是现在贪著世间的种种受用,以及美色、淫声,各种的饮食滋味,比如歌曲、戏剧、电影、电视、明星、足球、饮食、衣服等等,全部都是生死的根,全部都是苦本。反面的逆境就非常地不乐意,嗔怒、嫉妒、竞争,顺境就起各种的执著、痴爱,见解就是各种的邪魔外道邪师所说的邪教的法,以及世间各种庸俗的言论、论谈,世间的思想家的论调,这些全部都是生死之根,只要缠到一点就陷在生死里了。所以要尽情吐却,一点不能留,这样吐得干干净净,再提起佛念就有速效了。也就是你的心里已经干净了,再念一句佛就是一个清清净净的白莲花了。如果心里都是污七八糟,心里现不出念佛的光来,那个效果就差了。

总而言之,首先把内心打理得干干净净,把对于现世的心和来世的心退得干干净净,再来念佛就得速效,为什么呢这个是清净的心、真实的心、恳切的心、与阿弥陀佛全分相应的心,当然就得速效。出离心坚决的人,世缘放得了的人,心打扫得干净的人,念一句就抵其他人念千句万句,所以叫速效,也因此,修出离心特别地重要。如果能够配合《道次第》《前行》法门,把现世心、来世心全部退掉,然后把净土的欣求心修得非常纯笃、恳切,这个时候再念一句佛,的确是速效之法。

“只笃信念佛一门,每日诵弥陀经两卷,念佛若干,或不计数,只是心心不忘佛号”,就是说把各种的事情、贪著、烦恼全部都舍掉,只笃信念佛一门,每天诵《弥陀经》两卷,早晚各一卷,念佛若干声,或者不计数,只是念念不忘佛号。佛就是觉,如果念念不忘佛,那就念念明觉。所谓念佛时悟不念迷,一念念佛心里明了,清清净净的,就不被妄想所转。心里如果忘了佛,只是念着世间贪嗔痴,那就陷在迷乱里了,整个都被生死业识所笼罩,那是陷入轮回的状况。如果清清净净的一声佛起来了,没有什么世间妄想,它直接就是净土的真因,因为在这一声佛里,没有夹杂任何世间的业因。要像这样,常常保持一句佛号,也就是一句明觉,所以声声唤醒主人翁,念念不迷本来人。像这样能够保得住一句佛号,那就时时在觉中。

怎么叫做念得好呢就这一句佛清清净净。如果念到梦里也念,那就常觉不昧。不但白天一句佛明明朗朗,到了梦里依然明明朗朗,它就不被梦中的迷乱妄识所夺,这个时候莲花已经根深叶茂了。这样子,现在这个心能够常觉不昧,临终的时候内心一定不昧,也就是不会迷掉。这个心不昧处就是下落处,也就是从这里会出现净土。

今国事万机,决不能参,惟有念佛最好,不拘闲忙动静,一切处都念得,只是一心不忘,更无别巧法。

这大概是跟某个宰官或者是王族说的。说你现在国事万机,要处理非常多的事,绝不可能参禅,那么就只有念佛最好了。因为念佛只是换一个心想,把念世间法变成念佛,它不要求脱离念头,这就容易做了。也就是,走的时候可以一句接一句地念,忙的时候可以一句接一句地念,或者端坐、休息、迎宾、送客、料理各种事情都可以念,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念。

怎么掌握它的要点呢只是一心不忘,没有什么别的巧法。一心不忘就是一直在念佛心上,心不乱动、不忘失就可以了。这样坚持功行,具有真信切愿,临终必定往生,那就不负此生,的确会解脱成佛

参禅要离想,念佛在专想。以众生久沉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转换之法耳。故参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乎

参禅须要离想,一切处不被妄想所移,念佛在于专想,你会打妄想就会念佛。譬如世间会想情人,就用那个心转成想佛,或者心心念念会计较名利,就用这个心去想阿弥陀佛,或者这个心里会想到某某名山胜景处游玩,就把这个心换成想净土庄严。所以它是专门用想,把染想换成净想,这在我们凡夫来说特别容易做。如果要让你离妄想,这非常困难,因为妄想的习气太重了,我们无量劫以来久久地沉于妄想中,要想离它实在是难。如果就在这个染想上转成净想,那就是以毒攻毒转换的方法,这个是容易办到的。

什么叫以毒攻毒呢就究竟而言,净想染想都是毒,但是现在用一个净想去掉染想,它就换掉了。而这个净想久而久之就跟阿弥陀佛相应,能够生到净土,一生到净土证了无生忍以后,这些妄念都会去掉,所以它叫以毒攻毒的方法。

就一般根器而言,参究难开悟,念佛容易成功。只要你真正生死心切,的确不是口头说的,确实想出生死得解脱,那就用那份参究的心放在念佛上,那怕什么一生不了生死呢因为有那么强、那么专一的心。参禅的人二六时中如丧考妣,隔断妄想,相续用功,如果用这样精湛的功夫来念佛,一念接一念,那念佛的净业一定会很快成熟,可以一生就了生死,一见阿弥陀佛就决定要开悟。所以,一般的人如果一心放在念佛上,肯定即生能够往生净土

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日用动静,不杂不乱,梦寐如一,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净土之时也

念佛和参禅都是悟心的妙门,随便选择一门都可以悟心,所以也没什么两种法,到证道的地步是一样的。念佛时要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也就是首先把自己胸中一切烦恼、一切妄想、贪、嗔、痴、爱,各种的杂乱念头一起放下,放到没有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就像用线贯穿珠子一样,一个连一个穿起来,念头用佛号穿起来;又像剑尾,相拄中间没有一丝毫空隙处。也就是在佛念当中不夹杂别的。这样著力靠定,在一切时都是这一句阿弥陀佛,不被境缘牵走打失,平常无论是动是静,不杂不乱,最后达到醒和梦是一样的,这样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就是超生净土的时节。

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苦切,厌苦心切,则欲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诀,单持一念。

净土的念佛法门有五个要诀:一是要决定志,一旦立定了往生净土的志愿后,再不改变。无论是什么境缘,什么法门,什么说法都无法改变,无论别人说得怎么天花乱坠,我此生往生净土的志愿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叫决定志。

其次要放得下,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部都放得下,然后这个心就安了,能够一心念阿弥陀佛。

第三要随得缘,就是要认得命,明白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业所安排的,心里就不在这上面过多地妄想了。总而言之,这一世就是随缘,有多吃多,有少吃少,有什么境缘都是自然的,不去勉强它,那么自己的心就全部安了,要去当奴隶心也甘,就安心去做奴隶,然后在这样的安心中念佛,要去做老板,就安于做老板。总而言之,你命里该有财就有财,没有财就没有财,今天该吃什么,该做什么,都能随缘不勉强,这样心就安了,在这随缘安心中一句佛号就念得起。如果不随缘不安分,那一碰到境缘的时候,心就开始安不住了,因为感觉自己会失去吧,会得不到吧,要求什么吧等等,心就不安了,心不安,跑到境缘上,佛号就丢掉了。

第四要认得真,就是不迷惑,怎么认得真就是这一句佛号明明朗朗,认得这是真事,那心就不会被其它妄念所迷惑。

第五要厌苦切,就是落在生死里十分可怕,这个里面全部都是毒药、魔,各种都是吃人的东西,或者面前的这些声色五欲一旦沾染了,那就像服了毒一样,非常可怕。由于厌苦心切,欲念就能除掉,这样心就不退屈,会一直往西方的路线走。

总而言之,要以这五个口诀来单持一念阿弥陀佛。

首先是有决定的志,在任何境缘下都不会改变。第二是要放得下,的确没有什么放不下,哪怕死,也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走的,病里也放得下自我,放得下身家、活计、事业、名誉,什么都放得下。再是要随得缘,这一世知道都是命里安排,业里注定,多多少少心里不计较的,总觉得应该的、自然的,就是如此的,这样不去强求,那就一念接一念念佛,很安心,很安乐的。

就像黄打铁,他很随缘,反正自己是打铁为生,那就打吧!打一锤就念一句,这就很安心。或者过去有个剃头匠念佛往生,他也是很随缘,他每天去剃几个头,能够维持今天的生活就可以了,然后他就安安心心地念佛。又有木匠、石匠、农民等等,他们都是边做工边念佛的。又像明朝时有一个织布的老太太,她边织边念阿弥陀佛,最后拍掌大笑,佛来迎接,她就往生了。就像这样,你能安得分,随得缘,的确一句佛号就不会丢。命里该上班,路上你就边走边念,上班的时候就边干边念等等,由于随缘不强求,就没有了妄想,这样就念得下去。

第四要认得真,就是念佛要真心,不要搞假的,一句句清清楚楚,真真实实地念,这个就是真心。你一真心念佛,心在佛上就不迷惑了,你要知道除了这句佛其它都靠不住,全是虚假的,无非是自己被妄想的幻影所骗,它指使着自己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时喜时忧,患得患失,这就很可怜。所以一句佛号清清醒醒,一个主人翁就唤醒了,不会颠倒迷惑,不会被现前的事缘、境相所迷惑,这就是认得真、不迷惑。

再就是厌苦切,想到这个轮回实在可怕,特别想脱离这里,到安乐之处。那么有这样的厌苦心,世间的境缘就诱惑不了你,没办法使你退屈,只有一心坚持要求生净土。就像受苦深的人一心要出那个苦一样。

如果保得这五个要诀,你再单提一句阿弥陀佛,那就即生超出生死,非常地简易、平实,没有什么其它古古怪怪的想法或者各种各样的计较分别,就是这样平平实实,一念接一念。它就是无上法门,就能够念到业尽情空,念到心佛相应,念到自得心开,念到身心安稳、喜悦、清净、解脱、消业等等,因为一句佛里面无所不具,无德不含,所以念一句佛就能召来万德。如果自己的心真正铁了,一心一意靠定,那的确这一生就太幸福了,再没什么苦恼了,也没有什么前途的忧虑,那就准保稳稳当当地进入佛国净土,即生登不退,超凡入圣,之后圆成普贤行愿,决定是做佛去了。就像这样,真能够信受得了,用上这五个要点,就决定成功。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即诵弥陀经一卷,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三五千声,或一万声,完即对佛回向,发愿往生彼国。此是早课,晚亦如之,如此日日以为定课,定不可缺,此法教诸宫眷,如法同修更妙,是为常行也。

修行的方法也是要有时节、要有次第,首先要有固定功课,要按照规矩养成习惯,但是在俗家也不必一定按僧家那样的功课法,不必拘泥套路,只是要以念佛为主。比如每天早起礼佛,诵《弥陀经》一卷,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或者三千声、五千声、或者念一万声,完了再在佛前回向,念诵回向文发愿,“我要往生阿弥陀佛国土”。这是早课,晚上也这么干,像这样每天作为定课,定了以后,一天都不可缺少。这样守到临终就能往生了,关键是要养成习惯,要有净业上的串习力,这也是符合《无量寿经》一向专念的教导。不但自修,这个方法如果还能教宫中的眷属如法同修就更妙,这是日常的常行功课。

若为末后一著大事,做工夫更要亲切。每日除二时功课外,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饮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

其次,如果想到无常,要临终最后一著大事能够走得安稳自在做功夫更要亲切,就是要有效、要切实。因此每天除了二时功课外,二六时中,单单将一句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记,心心不迷昧,总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佛在,心是觉悟的,没佛在,心是迷失的,总要一句佛号清清楚楚。这样世间的事全部不想,只将一句佛号当成是自己的命根,有佛在,就是命根在,没佛在,就是死了。这样咬定牙关,绝不放舍,一直渗透到吃饭、穿衣、睡觉等中,或者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这一句佛都让它时时现前。

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一声佛号提起一拶,即见烦恼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

再者要对境修练,就是平常如果遇到顺境、逆境,有喜怒烦恼的境界,心里不安的时候,就将这一句佛提起一逼,功夫纯熟时,就见烦恼当下消灭。因为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如今以念佛消得了烦恼,就是佛度你出生死苦的地方,念念能这样度得过去,那在生死关头就能出去了。不是凭别的,就是凭这一声佛过去,这一声佛就是度苦海的舟航。我们能不能驾驭好这一声佛,就看平时怎么做功夫,做得好,当碰到烦恼苦时,一句佛就能够度得过去,这就是一念间度出生死,再念念相续不断,最终就一定能出生死。

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若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即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分明了了,便知去处矣。

如果念佛消得烦恼,那就可以了得生死,再没有别的法子了。生死就在心头,就在烦恼、受苦处,修行了生死就看这里能过去吗如果修了以后还跟过去一样,烦恼一样地起,一样地过不去,那就不得力。如果烦恼起时,这一声佛能够度得过去,那就是了生死的时节。如果念佛念到在烦恼上做得了主,那睡梦中就能作主,如果睡梦中作得了主,那病苦中就能作主,如果在病苦里也能作得了主,那在临命终时就分明了了,有把持的能力,就知道去处了。

此事不难行,只要一念为生死心切,单单靠定一声佛,再不别向寻思,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自在,得大欢喜受用,殊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舍此更无过此直捷省事者也。

此事不难行持,只要一念为生死心切,单单靠定这一声佛,再不向别的地方寻思,这样的话就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就靠这一句佛,让它念了再念,修了再修,久久达到纯熟,自然就得大安乐自在,就得大欢喜受用,这实在不是世间五欲之乐可比的,舍此再没有比这更直捷省事的了。

应当这样牢记在心,把它看成是一件大事,把这个佛号看成是度苦海的慈航,就凭着这一声佛要过生死关,就凭着这一声佛要除掉烦恼业苦。这样子专心地用功,达到梦寐不忘的时候,就是真正净业成熟,有把持力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出生死了。

我们无始旷劫以来的生死怎么出单凭自力,的确甚难甚难,但是凭借阿弥陀佛名号的殊胜力用、佛的慈悲救度,我们决定可以一生就超出生死。而且它是极简易的法门,就一声佛号作大舟航,即生超出轮回苦海,所以要珍重!

 

清截流行策大师净土警语节要

 

念佛须具真实信心,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这里说到了三种信:第一要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在本体上我和众生和佛没有两样。佛有如来觉性,我也如此,没有高下之别,我是还没有恢复的佛,弥陀是已经成就的佛,就如同一梦一醒,虽然一在梦中一在醒中,但是在梦中和醒中的人是没有两样的。我虽然昏迷倒惑,但觉性未曾丧失;我虽然积劫轮转,但觉性未曾动摇。所以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虽然沉迷为凡夫,我们的觉性没有减少一点,弥陀虽然成佛,觉性也不会增加一点,只不过是一个在迷中,一个在觉中,只有这么一点差别。因此要信得过自己就是佛,只不过还没有觉醒,在本体上和弥陀完全一样。

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

其次,要信在现相上或者事上,我和弥陀相差有天壤之别。也就是在修证次第上,我只是理性佛、名字佛。理性佛就是具有这样的理体本性,名字佛是初步地闻了教法,知道自身是佛,然而在修证上还有观行位、相似位、分证位、究竟位的差别,也就是在远离虚妄分别客尘障垢的修证阶次上,我连圣位都没达到,加行位也没达到,还处在名字位,而弥陀是究竟位的佛,所以相差极远。

如果我不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彼国,不用说即生登不退、升入圣位等等,恐怕连生善趣都很困难,这样我就会随着业的冲击,流转在三界中,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这就不叫做佛,只叫做苦众生了。

三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

第三个要相信我和佛之间的关系,我虽然障深业重,久久待在这个痛苦的轮回里,但是弥陀的真心遍包法界,所以我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然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然而我的本心也不是生灭心,我的本身也不是四大幻影,而是与佛同等的法界真心,因此我的心也是包博法界,也因此弥陀是我心中的佛。既然我和弥陀的心性无二,我念我心内的弥陀,弥陀救他心内的我,这样当然会感应道交。我的苦切一定能感,佛的慈悲一定能应,就好像磁石吸铁,缘起一旦接通,必定得救无疑。因此我相信这个缘起,相信我与佛心无有毫厘许的间隔,我的苦切一定能感佛的慈悲,这样的话,以佛愿力不虚的缘故,决定能够即生生到净土,超出苦轮。

这以上就是三种信心。

具如上真信者,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无须改辙矣。

具有这样的真实信心,即使一毫的善、一尘的福,都可以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经典供养三宝等等各种的善行,哪里不足以充当净土资粮呢只是信心不真,所以才沦为有漏的福报。现在修行没有别的要术,只是在二六时中,加上这三种真信,一切修行都不必改变,都可以回向西方,庄严净土。

娑婆事业,在在萦怀,一暴十寒,心不专笃。遇五欲时,如胶如漆,遭逢逆境,结怨衔恨。及临命终,重处偏坠,净因微弱,难脱苦轮,只是重处放舍不下故也。宜各痛念娑婆险恶,早求出离,六道之匍匐,九品之逍遥,利害天渊,大须猛省!必也生大欣厌,舍秽取净,信此取舍,与不取舍,原非异辙。毋鹜虚名,毋执空见,毋受高帽禅和口头三昧惑乱,毋求旦夕速效,妄冀心外有佛来迎,动诸魔事。恒以念佛为正行,勉修众善为助行,更于贪嗔习气,刻意揩磨,使重处得轻,生处渐熟,净念相继,愿行相资,自然千稳百当也。

如果娑婆世界的事情再再缠绕在心里,修行上一暴十寒,心不专心诚笃,遇到五欲时如胶似漆,碰到逆境就心里结恨难舍,那到了临命终时,业重、心重的那个地方偏向坠落,净因很微弱,这样难脱苦轮,就是因为在平时重处放舍不下的缘故。

世间的人我、功名、顺逆境界的心特别重,净土的因就很微薄,到了临终才发现不得力,重处偏坠,强者先牵,就被很重的心识牵拉着往轮回里去了。

所以,在平时就要痛念,娑婆世界太险恶,早求出离。匍匐在六道里没有安顿处,在六道里只是挨宰的命,如果能够九品往生,那就是逍遥三界外,从此再不受生死的拘束了。像这样两条路,利害有天渊之别,所以一定要猛省。要知道此世的事情都是险坑,都是往恶趣里拉的,轮回里的事都是欺诳的,只有往生极乐世界一条路。

就像这样,一定要生大欣厌心,舍秽土、取净土,要相信这样取舍跟不取舍也不是两条路,因为取舍到了极处就是不取舍。所以舍秽一定要舍得干净,取净要取到彻底,这样的话就让心完全脱出娑婆世界、趣向极乐世界,修净土的人要这样坚决地取舍。不要去鹜虚名,也不要执著空见,不要受高帽禅和口头三昧的迷惑、扰乱,也不要求早晚的速效,也不要希冀心外有佛来迎,动很多魔事。总之就是恒常坚定一心,以念佛为正行,勉励修持各种的善行作为助行。再加上对自己内在的贪嗔习气刻意地去揩磨,把这个习气磨得越来越薄,让嗜欲重处、贪嗔重处变得越来越薄,把世间心退掉。之后再让生处变熟,也就是念佛、念净土、求解脱、发菩提心等等,这些很生疏的地方要让它越来越熟,而且净念要让它念念相续,愿行也要相资,以愿来导行,以行来完成所愿,能够这样做的话,自然千稳百当。因为平时都刻意地在心上作功夫,已经做好了转换,那临终当然就稳稳当当去净土了。

相反,如果平常没有在心上转换,只是表面上修一点念一点,实际上心完全系在娑婆世界上,就像抱桩摇橹一样,那是不能前进的。一到了临死的时候,就发现在生的时候心根本没转换掉,熟的没变生,生的没变熟,所以依然随着沉重的业力就堕到轮回里去了。所以这事必须得提前操办,而且要真真实实切要地去做,不要做表面功夫,这是非常要紧的。



小提示

回复 念 佛 念 佛 警 策  可查看所有堪布益西彭措念 佛 警 策讲记




@     @


“ ”收听堪布录音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念佛警策(二)发布于2021-12-06 0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