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之重建

  

第一节 略指所依
  

中国佛学之重建,是中国佛学的一个结论。其中第一须依我讲过的第三期佛法判摄,与中国佛学大纲为基本。

  

第二节 教史概观
  

中国佛教史概观,是廿年前曾经在武昌佛学院讲过的。中国佛教东汉印度传进后,一直到东晋法师这一阶段,是为中国的初期佛教。

一、主流 

 

这一期中的佛教、正是源泉浑浑尚未有宗派的成立、至道安法师便奠定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基石。把以前的佛学都综合起来,作了一部综理众经目录,能在诸经中提出佛法要旨来。而他最大的特点有四:

 

1.本佛,可以说是佛本论。就是在他的直承于佛,推本于佛,而非后来分了派别的佛教。佛是总括行果、智境、依正、主伴的,如道安主张以释为姓,亦是一个表征。

 

2.重经,因他是本佛的,所以其次便重佛所说的经以包括律论,决不以论为主。

 

3.博约,就是他能够由博览而约要,一面固须博览群经,但又要从博览中抉出诸法的要旨。

 

4.重行,即依所约要旨而本之去实践修行。由是而即教即之主流形成,直承此主流而增长的则为慧远等;直为根柢滋养者,则为安世高、昙无谶,实叉难陀译经等。故天台、贤首、宗门下及晚期净土行诸祖,虽叠受旁流的影响,仍还由保持着这主流而演变下来。

二、旁流  

 

其次、另外有两个辅助的思潮,一为承传树提婆学系的罗什等;一为承传无著世亲学系的流支、真谛、玄奘等。这二思潮叠曾影响主流起变化,并吸收而又消化在主流里。如天台把三论判为通教,并认为不圆满;但他不能成为主流,不过愈使主流扩大而充实罢了。它有着与道安相反的四个特点:

 

1.本理的,它不像道安的直本于佛,而所本的是空或唯识的理(以整个佛果言,理为境之一分)。

 

2.重论的,因为是本理的,所以他们并不直据佛说的经,只以发挥此理的各祖师所著的论典为重。

 

3.授受的,因为重论,因此它们的思想也便拘入几部论的范围内,传授而承受,不能博取佛一切经而发挥伟大的创作。

 

4.重学的,他们平常都孜孜钻研讲说,而不能往经中摘取要旨去修行证果。

三、表摄  

 

这两支旁流使主流影响而变化。在中国佛教史概观上,它即是助成主流以成台贤禅净之发展的,而主流亦兼摄律与密以佐其行,略表明其大概。如下:


  

第三节 博究融汇
  

禅台贤净应探究汉文及融摄巴利文藏文日文之教法:中国佛学的所以要重建,因为末流的禅净已非常贫乏,台贤也不充实,故必探究汉文的一切佛典,并融汇巴利文藏文及日文的佛学来充实,这有四段:

一、安般禅五门禅之探摄  

 

初传安世高等禅数之学,数就是毗昙法数,它即是一切阿毗昙论,而毗昙所本即五阿含、四部律等。如是异部诸论乃至后传的俱舍、成实等,俱应研究,并融汇锡、缅所传的巴利三藏,充实而趣于实践修行。

二、实相禅天台教之探摄  

 

实相禅及由演出的天台教义,应探本于法华般若涅槃等诸经及龙树等论,并贯通小大显密经论律

三、如来禅贤首教之探摄  

 

如来禅及由演出的贤首教义,应探本于华严经论,及马鸣、坚慧诸论,精研楞伽、深密诸经,无著、世亲诸论,并贯通小大显密经论律咒。

四、念佛禅净土行之探摄  

 

念佛禅及由演成别禅透禅之净土教行,应探本于念佛观,及净密各经论咒轨,研究融汇日本净土真宗及西藏密宗

这里提到这许许多多方面,以必如此方使主流之禅台贤净不致空虚贫乏,中国佛学乃格外充实扩大,而可为重建的深厚的基础

  

第四节 综摄重建
  

普融前义开建人乘趣大乘行果之佛学:这就是把前面的重重意义,普遍综合融通贯持起来,如我第三期判摄佛法所明的。这不但是中国佛学,也是通于世界的一切佛法。所以由普遍融摄前义,来开建依人乘趣大乘行果的,乃可重建中国佛学,并成为适应现在世界的佛学。因为在这个时代里,如果是脱离现实人生,或否定他或与他亳无关系而来阐扬佛法,无论在中国在世界都是说不通而且不可能的;必须要讲明佛法乃是发达人生的学理,乃可通行。以前我曾说过‘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的话,而一般人或又误会成佛只不过是完成一般人的人格罢了,因而把佛法低陷到庸俗的人类生活中。其实我说的,乃是说:“从现实人生中去不断的改善进步,向上发达,以至于达到圆满无上的人格”。盖人格的圆满,是要到佛才圆满。所以在世界上先造成君子贤圣一般人的人格,固未尝不是人格,惟佛陀的人格,却非以此为满足;必须从完成普通人格中更发大菩提心,实行六度四摄普利有情的菩萨行,不断的发展向上,以至于成佛乃为圆满的人格。所以,直接脱离或否定现实人生固不可以,而绝对地去和世界一般人混在一块儿,失去发达人生向上的菩萨行,致陷佛学于世俗的人生范围内,尢为未善。必须不仅有平常做人的标准德行(人乘),而能依此更趣向大乘的菩萨行,以完成宇宙人格最高峰的佛果。

中国佛学能在新世界中成为世界性的佛学,非但要主持教理的人能够阐明佛教发达人生之真理,依之以趣大乘行果;并须在人间实行六度四摄菩萨道,以尽力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业。如果不能这样,世人必仍目为空谈而不能见之于事实者,便足为佛教衰落之因素。六度四摄的实行,可详于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瑜伽菩萨戒,故我亦尝说过“行在瑜伽戒本”的话,这尤其是主持佛教者所必须遵依奉行的。

这就是中国要重建的佛学:

 

一、普遍融摄前说诸义为资源而为中国亦即世界佛教的重新创建,

 

二、不是依任何一古代宗义或一异地教派而来改建,而是探本于佛的行果、境智、依正、主伴而重重无尽的一切佛法。其要点乃在:

 

(甲)阐明佛教发达人生的理论

(乙)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业。

 

如是,即为依人乘趣大乘行果的现代佛学。(光宗、性觉、弘悲、向上合记)

 

 

 

 

 

来源:太虚大师全书

 

 

 

 

 

 

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太虚,大师,佛学,贤首,宗门,安般禅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太虚,大师,佛学,贤首,宗门,安般禅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太虚,大师,佛学,贤首,宗门,安般禅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太虚,大师,佛学,贤首,宗门,安般禅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太虚,大师,佛学,贤首,宗门,安般禅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太虚,大师,佛学,贤首,宗门,安般禅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太虚,大师,佛学,贤首,宗门,安般禅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太虚大师:中国佛学之重建发布于2022-01-21 21: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