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卷第一(6/10)


天台智者大师 说         门人 灌顶




無作四諦者,皆是實相,不可思議,非但第一義諦無復若干,若三悉檀及一切法無復若干。此義可知,不復委記。

若以四諦豎對諸土,有增有減:同居有四,方便則三,實報則二,寂光但一。若橫敵對者,同居生滅,方便無生滅,實報無量,寂光無作(云云)。

又總說名四諦,別說名十二因緣,苦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集是無明、行、愛、取、有等五支,是對治因緣方便,滅是無明滅乃至老死滅。

故《大經》開四四諦,亦開四十二因緣,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菩提。

又《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即是生滅;「我說即是空」,是無生滅;「亦名為假名」,是無量;「亦名中道義」,是無作。

又解:因緣即集,所生即苦,滅苦方便是道,苦集盡是滅。又偈言因緣,因緣即無明,所生法即行、名色、六入等。

故文云:「為利根弟子說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相」,指前二十五品;「為鈍根弟子說十二因緣生滅相」,指後兩品。當知論偈總說即四種四諦,別說即四種十二因緣也。已分別四四諦竟。

諸經明種種發菩提心,或言推種種理發菩提心,或睹佛種種相發菩提心,或睹佛種種通,或聞種種法,或遊種種土,或睹種種眾,或見修種種行,或見種種法滅,或見種種過,或見他受種種苦而發菩提心。略舉十種為首,廣說(云云)。

推理發心者。   

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能妨害。却煩惱已,乃見法性。經言:「滅非真諦。」因滅會真,滅尚非真,三諦焉是?煩惱中無菩提,菩提中無煩惱,是名推生滅四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菩提心。

推無生四諦發心者,法性不異苦集,但迷苦集失法性。如水結為冰,無別冰也。達苦集無苦集,即會法性。苦集尚是,何況道滅?經言:「煩惱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煩惱」,是名推無生四諦上求下化發菩提心。

推無量者,夫法性者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況復凡夫?出二邊表,別有淨法,如《佛藏經》十喻(云云),是名推無量四諦上求下化發菩提心。

推無作者,夫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凡法尚是,況二乘乎?離凡法更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即凡法是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涅槃,一色一皆是中道」,是名推無作四諦上求下化發菩提心。

若推一法,即洞法界,達邊到底,究竟橫豎,事理具足,上求下化,備在其中,方稱發菩提心。菩提名道,道能通到橫豎彼岸,名發心波羅蜜。故於推理委作淺深,事理周遍,下去法法例爾。






欢迎翻印,请勿增删


依据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发行之本

《摩诃止观》卷第一(1/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一(2/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一(3/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一(4/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一(5/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天台,天台山论道,天台宗,天台法藏法师天台宗入门佛教天台宗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摩诃止观》卷第一(610)(2011新式标点分段)发布于2021-06-27 12:06: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