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希腊大哲学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阳明这里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一理。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指的是宁静荡淡而智慧之意。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一、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缘木求鱼。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即便是圣人,也不能完全消除自我内心深处的恶念。古人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顺着自己的恶念去行动很容,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不可收拾;而顺着自己的善念去行动,就像登山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毅力。


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仙。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就按这个修行看起来很玄妙。把这个方法说给世人听却没有人相信,反而从身体之外寻觅神仙。


庄子》里面说“道”是:神神帝,生天生地。可见“良知”之于王阳明,就如同“道”之于庄子。人若果能完满地致良知,完全复归本心,那就能获得天地间最大的乐,这种快乐周遍通达,畅于四肢。

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寂然不动的,人只有在寂然的状态中才能“致良知”,也才能感而遂通。


后面一句是说,事情没有发生(应对)时,不能说其是先,已经发生(应对)时,也不能说其是后(因为事物的“理”先于“事物”存在,事物的发生或者应对只不过是对已经早先存在的“理”再次践履一番而已)。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将“心学”凝成这四句话。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图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王阳明:心态,才是一个人最大最好的本钱

王阳明:欲成大事者,必先破心中贼!

王阳明:所谓成熟,就是有这三种心态

你的姓氏里,藏着最美的情诗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话,总有一句让你热泪盈眶!

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王阳明: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王阳明:靠山山倒,靠河河枯;唯靠自己,事在心上练,方成!

关系再好,走得太近也是场灾难

王阳明:临难不惧 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王阳明:不快乐,是功夫不够!

王阳明:一个人开始变好的3种迹象

王阳明:不忘初心,不过是坚持自己

王阳明:养好这三种气,世人皆可为圣贤

浮躁的年代,王阳明的三句话就会让你的心静下来~

相由心生,美貌也是一种福报

王阳明心学精髓悟道王阳明简介



“ ”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


左下角“ ”

直达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王阳明名言,王阳明心学视频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