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臣大儒孙应鳌是凯里市、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地标性符号,也是古代贵州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孙应鳌一生宦游江西、陕西、四川、湖北、北京等地,均留下治学“痕迹”;两度返故里贵州清平(今凯里市)办学著述,对祖籍地江苏如皋“一往情深”,亦留下著述“陈迹”。


 孙应鳌一生为学为政,著作等身,吏治清明。为官则清正廉直,锐意改革,政声卓著;辞官归休,则淡泊名利,专心治学,传乡里。是为一代鸿儒,理学大家,士林典型,颇有阳明之风范。孙应鳌被誉为“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以国士目之”、“海内群以名臣大儒推之”……


 作为名臣,孙应鳌官居封疆大吏(巡抚郧阳),任国子监祭(国家最高学府校长)兼经筵讲官(帝师),获授南京工部尚书(六部之一的长官职),卒后赐谥“文恭”。


 作为大儒,孙应鳌成为明代贵州“最高行政长官”郭子章迁职后供奉于川中“大儒祠”的三大儒之一,又与当时名流吴国伦、耿定向、胡直等多有酬唱应答。


 作为古圣先贤,孙应鳌开建书院讲学,启蒙乡梓,开一方风气之先,倡一地民风向学,又热心捐建家乡。


 作为学者,孙应鳌学术著述多达十数种,诗作更是逾千篇,又广为资助刊刻古籍、医书,刻文藏于西安碑林,诗八首收于《明诗综》、四百首录入《黔诗纪略》。


 于历史贡献而言,孙应鳌大胆谏言,补“建文”这一国家信史之缺,彪炳千史。其军事才能、官宦业绩亦有极佳口碑传世。


 对于地域影响而言,孙应鳌至少创下了贵州省七个“之最”:“黔省第一位庶士”、“黔省有手书碑文立于西安碑林第一人”、“黔省较早有诗作选入全国诗选集者”、“黔省古代第一位哲学家”、“黔省第一位给皇帝讲课的帝师”、“黔省历史上较早有诗集流传后世的诗人”、“黔省最早职位较高的京官”。李独清教授在《孙文恭年谱·例言》中云:“有明一代,黔省以理学文章气节著名者,不下二十余人,然公认以应鳌为最。就全国而言,‘并时诸子,纵横驰骋,莫不推服’”。


 于历史影响而言,史有公论。清康熙贵州巡抚田雯在《黔书人物名宦》中说:“黔之人物,珍以上无论已。明之以理学、文章、气节者,如孙应鳌、李谓、陈尚象以及王训、詹英……皆大雅复作,声闻特达者,而文恭为之最。”清光绪年间的西南巨儒莫友芝在《黔诗纪略·文恭孙应鳌先生应鳌》中亦云:“先生以儒术经世,为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即以辞章论,亦未有媲于先生者也。”民国三十年李独清教授在《黔南丛书督学文集跋》中评价孙应鳌:“先生之功业文章,为吾省开省以来人物最,……先生志业,借以考见其大,是则可为吾黔幸矣。……”。


 于后世影响而言,孙应鳌学术体系在整个黔中王学中居于当之无愧的代表性地位,与其他多个王学学派也有诸多联系,其著述在海外亦有一定影响。三百年后,外交家黎庶昌先生在出使日本期间,在异邦发现国内早已失传的《督学文集》后感而慨之“先生之文,如星日之气,历久弥光!”



 学界广泛认为,作为“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和“黔中王门”的代表性人物,历史文化名人孙应鳌在德行、政事、学术诸方面都是贵州最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作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传播阳明心学,使之在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贵州生根发芽,开黔中王门一派,无疑是贵州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是贵州古代哲学、教育、文学发展历史中最不可忘记的人物之一。


图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往期精彩回顾

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王阳明:心态,才是一个人最大最好的本钱

王阳明:欲成大事者,必先破心中贼!

王阳明:所谓成熟,就是有这三种心态

你的姓氏里,藏着最美的情诗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话,总有一句让你热泪盈眶!

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王阳明: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王阳明:靠山山倒,靠河河枯;唯靠自己,事在心上练,方成!

关系再好,走得太近也是场灾难

王阳明:临难不惧 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王阳明:不快乐,是功夫不够!

王阳明:一个人开始变好的3种迹象

王阳明:不忘初心,不过是坚持自己

王阳明:养好这三种气,世人皆可为圣贤

浮躁的年代,王阳明的三句话就会让你的心静下来~

相由心生,美貌也是一种福报


王阳明心学精髓悟道王阳明简介



“ ”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简介|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名言|百家讲坛王阳明“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简介|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名言|百家讲坛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王阳明名言,王阳明心学视频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