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越城


 成化辛丑年(1481年),阳明10岁。那一天,他跟随中了状元父亲王华,从他的出生地绍兴府余姚县,迁居山阴县光相坊。而他的父亲迁居的原因,乃是常思山阴山水佳丽,又为先世故居。

 

 位于绍兴府城西迎恩门内的光相坊,是城内著名的水网地带,地势低平,河宽阔,有越水“腹盆”之称。浙东运河古道自西向东穿越而过,水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光相桥北堍沿河水街,道路坦阔,河岸齐整,寺院及台门楼阁鳞毗而立,环境清幽,风光宜人,素有越城“福地”(“腹地”之谐音)之称。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已是声名鹊起的才子。弘治九年(1496年),他写序文为年长其20岁左右的枫桥骆蕴良任潮州太守送行。已经功成名就的骆蕴良,邀25岁尚未举进士的王阳明作序,说明青年王阳明的才情。

 

 而那时的王阳明,就认为人生第一等事不是登第做官,而是读书学做圣贤。弘治六年(1493年)春,王阳明会试下第。下第者中有以为耻的,阳明却道:“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下第后,他回到余姚,结诗社于泉山寺。

 

 与此同时,他在绍兴不仅结识朋友,而且经常游历山水。弘治十一年(1498年),就有青年阳明游绍兴城南秦望山等地的记载。



筑室阳明


 阳明洞天,是王阳明在绍兴留存的一个重要遗迹。


 在王阳明出生之前,这里早就已经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洞天。其核心区域在会稽山之宛委山南麓,为一东西向的谷地,谷口有若耶溪流经。洞天标志是一倾斜的巨石,称飞来石,贺知章等唐宋名贤曾在此石上题刻。


 而更早之前的传说,则可以追溯到大禹的时代。相传,阳明洞天由大禹藏金简玉字之书的禹穴演化而来。黄帝盘石盖门,藏书于宛委穴。大禹登宛委山,开盘石得治水之书疏导洪水后,又用盘石将书封于禹穴。


 对于王阳明来说,阳明洞天不仅是他的养生之所,而且还是他讲学的重要场所,阳明心学也发端于阳明洞修炼。“阳明先生”的称号,也因此而来。


 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阳明因肺病归越,筑室阳明洞天,行导引术。一天,朋友王思舆等人来访,他们刚出城区的五云门,王阳明即让仆人前去迎接,众人十分惊异,认为阳明先生已经得道。


 实际上,他不仅在阳明洞天养生,更在阳明洞天讲学。从开始与许璋、王思舆讨论道家学说,一直到晚年居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弟子论学万物一体,阳明洞天一直是王阳明在越讲学的重要场所之一。甚至于他的第一次收徒,也是在阳明洞天。正德二年(1507年)即将谪赴龙场前,王阳明在阳明洞天收妹婿徐爱及山阴白洋弟子蔡宗兖、朱节为学生。王阳明的重要弟子,如绍兴王畿、钱德洪、徐珊,海宁董沄,江苏泰州王艮,福建郑善夫,江西邹守益、魏良器、何廷仁、黄弘纲等,天下巨儒硕士,均曾学于阳明洞天。


 阳明洞修炼对于阳明心学的发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阳明心学静入于阳明洞,得悟于龙场,大彻于平宁王之乱,阳明洞修炼是阳明思想演化过程中的三大节点之一。通过阳明洞的内在体验,王阳明作出了重要的抉择: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找。在别处寻求个人自由,不仅是逃避,而且违反人性。阳明龙场悟道前,他所经历的学三变的最后一环是“出入老”。而让王阳明走出佛老、复思用世而有龙场之悟的,始于阳明洞的修炼。可以说,阳明洞修炼为阳明龙场之悟提供了思想准备,没有阳明洞修炼也就没有龙场之悟。


 即使是在离开绍兴的日子里,阳明洞天也是王阳明梦萦魂牵的地方。正德三年(1508年)春,被谪到龙场后的王阳明,因怀念绍兴的阳明洞天,改东洞为阳明小洞天。在江西平宁王之乱期间,阳明率军小憩龙南,也找到玉石岩双洞,以“阳明别洞”命名之。



晚年居越


 正德十六年(1521年)八月至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因父亲去世,王阳明在绍兴整整居住了六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讲学。


 讲学的地点,主要有新建伯府、阳明书院、阳明洞天、稽山书院、余姚龙泉山中天阁等5处。据说,当时求学者达数千人之众。


 新建伯府,绍兴民间多称伯府,这是王阳明晚年在绍兴的住宅。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二月,王阳明在江西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后,朝廷诰封其为“新建伯”,伯府名由此而来。伯府,是在王父王华旧有建筑基础上扩建而成,共有楼房50间,以接待从全国各地涌入越城的阳明弟子。如今,伯府遗存的“石门框”,为伯府主体建筑——大厅前大门的残存。伯府大厅之西边有天泉楼,也是王阳明讲学的重要场所,王阳明及其弟子的诗文多有提及。


 阳明书院,则是嘉靖四年(1525年)十月,由王艮等门人立于越城。原因是王阳明居越讲学期间,“远方同志日至”。王阳明去世后,阳明书院改成祭祀阳明先生的阳明祠(新建伯祠)。


 阳明洞天不用多说,它不仅是青年王阳明的养生与讲学之地,更是王阳明晚年居越讲学的重要场所。


 稽山书院,则是嘉靖三年(1524年),阳明弟子、绍兴知府南大为稽山书院增建明德堂、尊经阁。当时,山阴、会稽、诸暨、上虞、余姚、萧山、嵊县、新昌等地的学子中,优秀者才能进入稽山书院进修。稽山书院遂成浙中王门重镇。


 此外,还有余姚龙泉山中天阁。从嘉靖四年(1525年)九月起,王阳明每次回余姚省墓,都会在龙泉寺中天阁讲学。

 

 除了讲学,他还曾在这里结社赋诗、游庙观花、授《大学问》以及“天泉证道”,留下了阳明思想中最著名的“四句教”。


 王阳明告病归越和晚年居越期间,曾多次与徐爱、蔡宗兖、朱节、黄绾、王琥、邹守益等人在杨汛桥镇浮峰(牛头山)结社赋诗,有《游牛峰寺四首》《又四绝句》《再游浮峰次韵》《夜宿浮峰次谦之韵》等诗。


 他还曾与友人弟子同游会稽山南镇庙。一友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他也曾多次在伯府碧霞池(今王衙池)、天泉桥设席。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初七晚,王阳明出征广西前夜,弟子王畿、钱德洪在伯府因为学宗旨请问,王阳明在碧霞池天泉桥上答曰:“……二君已后与学者言,务要依我四句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此自修,直跻圣位;以此接人,更无差失。”这就是阳明心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证道”。“‘四句宗旨’融儒释道于一体,代表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形态,是阳明心学的最后定见,也代表了阳明晚年思想发展的圆熟境界。”


 此外,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阳明弟子、绍兴知府南大吉以薛侃赣州首刻《传习录》三卷为底本,整理增补阳明先生论学书二卷,并命其弟南逢吉“校续而重刻之”,遂成绍兴续刻《传习录》五卷本。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征广西前,在绍兴授《大学问》,由钱德洪受而录之。《大学问》是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归葬洪溪


 自从成化辛丑年(1481年)迁居绍兴府城以后,王阳明一家便视山阴为自己的家乡。王阳明父亲王华和儿子王正亿的墓均在山阴境内。嘉靖七年,王阳明去世后,也归葬于山阴洪溪。从此,阳明墓成为人们拜祭阳明先生、传承阳明心学的重要场所。


 嘉靖七年(1528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王阳明先生病逝于江西南安(今江西大余县)。嘉靖八年正月,王阳明灵柩丧发南昌,二月至越。嘉靖八年十一月,葬阳明于山阴兰亭之洪溪。


 绍兴兰亭的王阳明墓,后有鲜虾山为靠,前有大岗山回顾对景,山南有洪溪缠绕山脚。此地水缠玄武,水聚明堂,呈现“兜水鲜虾”之格局,取鲜虾跃水、生机蓬勃之意。墓地为阳明先生生前亲择。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御书“名世真才”在绍兴府城光相桥东、下大路上的阳明祠。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御笔“名世真才”从阳明祠额变成为阳明墓碑石。


图文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往期精彩回顾

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王阳明:心态,才是一个人最大最好的本钱

王阳明:欲成大事者,必先破心中贼!

王阳明:所谓成熟,就是有这三种心态

你的姓氏里,藏着最美的情诗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话,总有一句让你热泪盈眶!

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王阳明: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王阳明:靠山山倒,靠河河枯;唯靠自己,事在心上练,方成!

关系再好,走得太近也是场灾难

王阳明:临难不惧 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王阳明:不快乐,是功夫不够!

王阳明:一个人开始变好的3种迹象

王阳明:不忘初心,不过是坚持自己

王阳明:养好这三种气,世人皆可为圣贤

浮躁的年代,王阳明的三句话就会让你的心静下来~

相由心生,美貌也是一种福报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 ”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简介|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名言|百家讲坛王阳明“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简介|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名言|百家讲坛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精髓,龙场悟道,王阳明简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王阳明名言,王阳明心学视频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