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忠孝,就会产生愚忠愚孝的问题,那怎么衡量和把握呢?


儒家有一个故事,说曾子犯了错误,他的父亲要打他,曾子为了孝顺就不躲开,结果孔子严厉的批评了曾子,为什么呢?


因为曾子的父亲在发火,正在气头上,下手就没有轻重,极有可能打伤曾子,事后可能会追悔莫及。


发怒会障蔽本心,本心为正,所以怒则不正。如果不躲开,那就是纵容,帮助自己父亲不正,那又怎么能够谈得上孝顺呢?


道理在哪里?因为孝也来自于本心,本心遇缘而应,遇到父母就表现为孝,不守本心就是不正,就是不孝。


所以这种孝就是愚孝,用家的话来讲,就不是真正的孝,而是执着于孝这个名相


孝是好东西,一执就不对了,就像我们讲向内求,如果执着于内这个概念,那马上就不对了,因为法无内外,心无内外,性无内外,良知无内外。


佛家有一个做事的原则,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就是依正确的不依错误的。


那如何判断对错?


用本心,本心就是天理,就是良知,本自具足,人人都有,是天生的判官


这实际上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那些位高权重的,或德高望重的长辈,他们可能批评我们,指教我们,如果他们是错的,我照着做不好,不照着做人情脸面过不去,怎么办?


阳明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陈述事实:我知道您是关心我厚爱我才指教我的,但是,您说的东西不对,我不能轻的接受,我不能放弃心中真诚的想法,这恰恰是不敢辜负您的厚爱。


为什么呢?因为您指教我,肯定是不希望我犯错,希望我做对的事情,但是您说的东西是错的,如果我照着做了,那我岂不是与您的那个希望背道而驰?岂不是辜负了您的厚爱?


乍看起来好像王阳明的回答有些人情世故,有些话术技巧的意思,实际上只是陈述事实。


当我们看清楚事实,直面事实,陈述事实的时候,就会造成心通,理通,事通,理事圆融,呈现出来的就是世俗所谓的人情世故,所谓的话术技巧很高超,这就是有理走遍天下的真实含义。


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我为主,有自己的主体性。


我们很容易陷入这种情绪:“当初是你要求这么干的嘛,我照做了,现在你又不满了,你到底想怎么样?”


如果我们总是以外在的人事物为标准,而不是以自己的内心为标准,那么就会始终陷入“动辄得咎”,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总是挨批评,别人总不满意。


动就是人为,就是妄动造做,脱离本心,自然怎么做都不合适。


放到哲学上来讲,“动辄得咎”就是一念妄动生无明,既指出了宇宙万物的产生真相,也说出了为人处事的原则。


所以做人要有定力,要不动,如如不动的不动,本心本来就如如不动,动辄得咎。

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