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继续——

 ……

第三、 借助老的“语言外壳”是《红楼梦》中的

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点

《红楼梦》中关于佛、、老庄的语言确实不少。笔者初步概略统计,仅书中前八十回,涉及到的佛学名词、用语、佛家人物等,多达一百五十余个(条)。老庄哲学道家的三十余个(条)。有人据此就认为《红楼梦》宣扬的是一种佛老和宗的虚无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解读。如果全面仔细品读,在红楼梦中,曹雪芹 佛道是采取批判态度的。

对佛、道的调侃、嘲讽是《红楼梦》的主要思想倾向之一

我们先看看曹雪芹对现实世界化身僧道形象、性格品质的描写。我们知道,佛教(僧)和道教道士),是两种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宗教,二者在许多地方存在差异甚至对立。在现实生活中,僧道不同行。如果和尚和道士碰到一起就常常闹矛盾,甚至水火不相融。可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将“一僧一道”弄在一起,这明显带有调侃嘲讽的意味。有人认为这是宣传“僧道合一”,这是值得商榷的。再看书中对铁槛寺、馒头庵、清虚观等寺、庙、道、观的描写,到处是乌七八黑的阴暗面。铁槛寺主持一边大做善(佛)事,“超渡亡人”,一边却借此机会找凤姐“走后门”,怂恿、鼓动凤姐弄权,活活地拆散一对青年婚姻,以至于双双死去;馒头庵的小尼姑同秦钟谈恋爱,说馒头庵是“牢坑”,庵主还借小戏子们走投无路之际,诱骗他们到那里“出家”,为其作无偿劳动力;马道婆本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她却同最仇恨宝玉的赵姨娘勾结起来,暗害宝玉、凤姐,并借机敲诈钱财。由皇帝赐封供养的清虚观中的“大幻仙人”张道士巴结贾母,为宝玉提媒,骗客敛财,名为“清虚”,其实并不“清虚”,神龛伴着戏台,贾母、凤姐等人把这“庄严净土”当作了寻欢作乐的场所,名为祷福,实是享福。在天齐庙,庙前挂着骗人的膏药丸散的招牌,“王一贴”的江湖气和膏药味取代了佛门的禅味。元贞观是贾敬出家的地方,他远离尘世,想得道成仙,然而却炼丹不成,中毒身死。贾珍等人竟要把观里的道士先捆起来,“追究责任”。作者这里一箭双雕,即揭露批判了贾珍之辈的蛮横和霸道,又透露出元贞观可能存在着令人可疑之处,有不能被人信任的地方。而作者对贾敬的出家则明显是持批判态度的。一开始在太虚幻境中的《红楼梦》曲中有“箕裘颓堕皆从敬”。就是讲贾府的败亡从贾敬出家开始。还有,贾府内的栊翠庵,大概是最“干净”的了,然而却有点“干净”得过了头。大家闺秀出身的妙玉是因为从小多病,为了活命才出家为尼,还是“带发修行”,她身在佛门,心在尘间。她“过洁”得刘姥姥仅用过一会的杯子也要扔掉,贾母等人来过的房间要用清水冲洗。她对贾宝玉情有独钟……曹雪芹笔下的僧道无一人有“仙风道骨”,可让人羡慕和神往;寺庙、道观,无一处不充满尘世的污泥浊水--贾宝玉为了祭金钏,想“拣一块干净地方儿,竟拣不出来”,只好跑到北门外冷冷清清的水仙庵的井台上,撮土为香。然而水仙庵里面供奉的神仙“洛神”却原来是曹植笔下“洛神赋”的文艺形象。这对那些信神信佛者的荒唐和愚昧行为的调侃和嘲讽之意是再明显不过了。曹雪芹对佛、道、神,实在有点“大不敬”的味道!这同《西游记》中宣传的佛法无边、刻苦努力就能修成正果截然不同。

不单如此,曹雪芹还在《红楼梦》中特意塑造了一个整天吃念佛金刚经的佛门信徒王夫人的艺术形象。照理说,这样一个人应该是个非常慈善,心地善良,能宽容待人的人。恰恰相反,曹雪芹笔下的王夫人,她也以慈善人自居。但她是个地地道道的伪善人。她是贾府一些奴仆悲剧的制造者,逼死金钏、晴雯,逐四儿、撵芳官,任用王善宝家的突袭大观园。她还为了娶自己亲姊妹的女儿宝钗为儿媳,制造“金玉良缘”的舆论,采取种种欺骗手段,暗中同贾母斗法,抵制贾母想让宝黛二人成婚的意图。(注  见《红楼梦学刊》2004年 第3期   “宝黛婚恋背后的贾母和王夫人的斗争” 亦见张兴德著: 《文学的哲学——红楼梦的第三种读法》)作者塑造王夫人这个典型形象的客观效果之一,就在于借此揭露和讽刺一些佛门信徒的虚伪和伪善,这里含有作者对佛教的大胆的批判和否定。

作者曹雪芹还通过宝玉的嘴多次批判否定神佛宗教。书中虽然写他多次说“将来当和尚去”的话,但他平时却“毁僧谤道”。甚至他在梦中都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第492页)一次王夫人对宝玉说她自己糊涂了。宝玉接着说:“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信佛竟使人糊涂!宝玉这话其实也是作者的思想的反映。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中虽然写了佛、道,但文里文外充满了对佛、道蔑视和批判。这种批判,其中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辨证法思想。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思想和很大的胆量。这种思想和胆量就是现在看来,也让一些号称信奉马列而虔诚于烧香拜佛的人汗颜。

借讲佛论道而言它,这是《红楼梦》的又一个特点。

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二十二回关于宝玉参禅的描写。宝玉从为宝钗作生日的地方回来后,写了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并同时填写了一首《寄生草》:“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宝玉清净无为、虚无唐颓的色空观念”的表现。是他后来出家的思想基础。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其实这是就“偈”论“偈”,被作者的表面描写所欺骗了,没有从全书的描写具体深入分析。当时,宝玉、宝钗、黛玉、湘云因看戏引起一场连环风波。宝玉夹在中间,在湘云和黛玉间两头解释,反招二人抱怨和不满。宝玉一片好心,却不被理解,心中极端苦闷,回到怡红院后,在睡觉前,先是写下此偈。无疑,这偈是表达了宝玉被误解而冷落后的痛苦孤独。但这只是宝玉写偈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确被一些人忽略了。接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写毕,自虽解悟,又恐人看不解,因此亦填一支《寄生草》,也写在偈后。自己又念了一遍,自觉无挂碍,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见第307页 )

这里的“又恐人看此不解”几个字极为关键。再明白不过的告诉读者,宝玉写这偈和《寄生草》并非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主要是为了给“人看”的 。这“人”是谁?自然是黛玉了!当时宝玉曾到黛玉那里陪不是,黛玉不理,他一气之下不辞而别,两个人呕气,他算准了他一走,黛玉必来,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一会黛玉就借故过来了,她看了宝玉写的“偈”和《寄生草》又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她特意拿给湘云和宝钗看,这是为什么?她明白宝玉这“偈”的话外话。宝钗看了自然也懂,所以她要烧掉,而黛玉不让烧,反倒拉着二人同去宝玉那里,也用参禅的形式将宝玉“批”了一通:“……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同时为宝玉的偈补了两句:“立无足境,是方干净”。二人的偈语,其实都是一语双关,表面是谈禅,实际是二人借谈禅打的哑语, 在互表情意。宝玉的话大意是,烦恼来自想了解对方而不能,什么时候能(相互理解)不烦恼呢。我宝玉对宝钗、湘云并无特殊感情,我还是真心对你黛玉的。黛玉也暗示要宝玉对爱情要坚定,并提醒和“警告”( 同时也是箴言)说,如果(我)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这里暗指她在贾家的处境),那就什么也谈不上了。宝钗虽然也跟着二人谈禅,但她明白二人谈禅的“其中味”,她说“……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她这话也是话中有话,表面是讲她念《寄生草》中“来去条条无牵挂挂”等曲文,引出宝玉的呆性,实际上是指,因为他俩在看戏时表现的过于亲热,引起黛玉的醋意和强烈不满,才有以后的一系列风波。宝钗心里明镜,可是并不愿意挑破,借宝玉 的偈而故意揽过,这些他们三人都心照不宣( 可能湘云蒙在鼓里)。故此,宝玉听了钗黛二人的批判,借机下台,“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玩话罢了。’”以后三人果然和好如初。由此可见,彼此心照不宣。参禅是假,谈情是真。这里,把贵族公子小姐们含蓄隐讳、缠绵悱恻地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这种“借它一用”的地方还有:在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宝玉在水仙庵说的一段话:

“我素日因恨俗人不知原故,混供混盖庙,这都是当日有钱的老公们和那些有钱的愚妇们听见有个神,就盖起庙来供着,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听那些野史小说,便信真了。比如这水仙庵里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来并没有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谁知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着,。今儿却合我的心事,故借它一用。”(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第599页 )

可见,不能仅以有讲佛论道的地方很多,就说《红楼梦》体现了佛道禅的思想。

其实,《红楼梦》许多地方是借用佛道语言,表达作者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六月一次同赵朴初谈话时说:你们佛教还有些辩证法。(注:见上海《报刊文摘》 20031020日)明清就有一些思想家在他们的论著中,利用佛学语言,表述辩证法思想的。例如方以智就是这样作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引用的一些佛、道语言。也多是借助其辩证法思想因素,予以一定程度的“改造”,赋予新的思想内涵,表达自己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因此,我们读这些地方,切不要侑于表面言辞,作表层的理解。对《红楼梦》中写的这些“佛家之语”,我们不宜也不该死扣字眼儿,不能孤立的、表面的、片面的去解读理解。宜从《红楼梦》总体思想倾向、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人物前后行动,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

例如小说第十三回,秦可卿向凤姐托梦时说的“……否 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 这句话,曾被许多人引用以证明《红楼梦》中有佛家的循环论的思想。其实,这是孤立的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我们纵观小说《红楼梦》全书,它写的是贾府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是从贾府盛极的时候写起的,写贾府在内外重重矛盾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一步一步的走向衰亡,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不是轮回思想,而是一个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中讲的“物.壮则老”、“富贵盈室,莫之能守”这样一个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里的“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表达佛老循环论思想的命题。《红楼梦》不同于当时一些流俗小说、戏剧编造的一些贫穷者瞬间变富,富贵又转眼化作烟云的庸俗故事(例如呼延庆打擂、薛仁贵征东和薛刚反唐等等),借以宣传“看破红尘”的循环论思想。(后四十回写的“兰桂齐芳”,不符合曹雪芹的本意,对此鲁迅早有批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再以《好了歌》及其注为例。从字面上孤立片面的解读某一句话,似乎有空虚思想,但如果把它放在全篇中理解则不然,实际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一种表述方式。其中,《好了歌》解,它是套用明初重臣、思想家刘伯温著的《郁离子》一书中的司马季论卜”中的话。而“司马季论卜”是一篇阐述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的哲学著作。原文节录于下: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神何灵? 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 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 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蛩风蝉,昔日之‘凤笙’、‘笛’也;鬼 磷萤火,昔日之金缸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 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注《古文观止全译》 杨金鼎 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4年  第1143页 )

 

毛泽东对《好了歌》的解读是:

 

《红楼梦》里有这样的话:“陋室空堂,当年 芴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这段话说明了在封建社会里,社会关系的兴衰变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溃。       (《毛泽东文艺论集》第205页   中央文献出版

 

再例如:“真作假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源于《老子》中的 “有无相生,难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辩证法思想,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关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等辩证法的对立关系。再如,所谓“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命题,亦是借助于佛教迂回论证的方式,表达一种朴素的辨证发展观念。“色”“空”观念,是佛教的重要命题。佛教认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心经》),意思是“色”(指物质世界)和“空”(指精神世界)。他们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的转化是无条件的。因为其本质都是“空”的。这无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其中也含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他的“色”即是物质世界、现实世界、世俗世界,是一个真实世界的抽象概括。

 

第四、《红楼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明确性、鲜明性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从《易》经、老子、孔子到明清刘伯温、王夫之等人,都有很多的关于辩证法的论述,例如,毛泽东的《游泳》词中引用的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逝夫”(下句为“不舍昼夜”),就是孔子的话,讲的是世界是发展运动的这样一个辩证法思想。到了明清之际的方以智、王夫之时期,其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方以智提出了“尽天地古今皆二”的原理。肯定事物的变化源于内部的矛盾性。他认为天地万物莫不有“二端”。万物的变化正由于内部矛盾双方的“相反相因”,对立统一。他说:

 

“……四时之行,雨露而霜雪,春生而秋杀。凶祸福、皆相倚伏;死生之几,能死则生,徇生则死。静沉动浮,理自冰炭,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极必动,动极必静。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岂非天地间之至相反者,本同处于一原乎哉?”(  注   方以智  :《东西均·反因》) 

 

这就是说,宇宙间从自然到社会,从人到物,从四时的变化到人物的生死,无不是“有一必有二”这一矛盾法则的普遍性的表现。所以他说;“一不可量,量则言二;曰有曰无,两端是也……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间无不交,则无不二而一者。相反相因,因二以济。”(注  方以智  :《东西均·三征》)

王夫之进一步提出和坚持 了事物发展的内因论,反对外因论。王夫之肯定“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又说:“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注  分别见  王夫之  : 《张子正蒙注·太和》    《老子衍》)

这里讲的“两端”就是事物所固有的对立面;事物的变化就是由于事物内部对立面“相摩”、“相荡”(即矛盾斗争)。他明确地阐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万物变化的源泉。王夫之还用对立斗争的观点,解释社会现象,明确肯定:“豪强兼并之家”与“流离失所”的“小民”,是社会的两极,二者是尖锐的对立。这就形成了社会的矛盾斗争(即阶级斗争)。曹雪芹对中国古代文史典籍,诗词绘画无所不通,应该说《红楼梦》中的朴素地辩证法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哲学中的这些思想。不过曹雪芹是运用文学艺术形象表达了这些可贵的辩证法思想。如同现在有人用文学表现人性一样。但是,现在有人用西方哲学解读《红楼梦》,认为《红楼梦》中表达的是人文主义思想,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曹雪芹生活的时代,东西方虽有贸易往来,但是,西方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没有传入中国。直到鸦片战争时,我们的国人甚至还不知道“英吉利”在何方。

《红楼梦》中的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很丰富和完整的。

《红楼梦》中表现出来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不是零碎的、孤立的、彼此毫无联系的几个个别的观点,也不仅仅是如有人讲的是朦胧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谓“哲理意蕴”。从前面的一些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红楼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统领全书的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红楼梦》虽然 不是哲学著作,但它不愧为一部“文学的哲学”,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巧妙合理的安排,它表现出来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则是比较有一定的完整性。                              

《红楼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重点和贯穿全书始终的是关于事物发展的矛盾学说。这是《红楼梦》中辩证法思想呈现完整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毛泽东用诗的语言和诗的艺术,形象地表述了人类社会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善与恶的对立统一。《红楼梦》中第二回贾雨村同冷子兴的关于正邪两赋说的议论完全可以 看作是作者关于人类社会对立统一的矛盾学说的认识。它同“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表达的思想基本一致。有人认为,这是《红楼梦》的“思想纲领”,“是它统率着全书。是雪芹对宇宙群生,地灵人杰的一种哲理的总结,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异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前文所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各阶级、阶层等方方面面的内外矛盾。贾府正是在这尖锐复杂的内外矛盾的作用下,最终垮台,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种系统的、完整的关于事物发展的矛盾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文学上的灵活运用和发展。正如前文已经引述的贾家三小姐探春说的“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第1055页)                                    

《红楼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关于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以及盛衰、强弱、祸福、善恶、美丑、生死等等这些属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和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运用。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人们运用辩证法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和思想方法。前面文章中引用的小说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的冷子兴同贾雨村议论贾府情况的一番话,很典型的表现了冷子兴(实际上是曹雪芹),能够透过贾府“盛况”的表面现象看到贾府即将衰败的本质这样一个辩证法思想。全书对贾府“盛况”的多次描写(典型的代表是元春探亲),始终是按照这样一个哲学思想原则去处理的。读者一开始就顺着作者引领的思路,去看贾府的“盛况”,从其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败的必然结局中,体味到了冷子兴具有预见性的哲理。读者从小说中得到美感享受的同时,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一次哲理的“教育”。

宝玉以自己的言行,对封建社会的宗法思想和宗法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地(不是彻底地)批判和否定。其中有些就是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辩证法思想。例如,对“文死柬,武死战”这个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特别是皇帝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是无数的文臣武将们的做人准则。然而宝玉却独能透过现象看清其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官僚们的作法不过是为“邀功邀名”而已:在第三十六回,宝玉和袭人唠嗑,有这样一段话:

 

…… “谁人不死,只要死得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柬,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柬,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第493页)

 

宝玉这样的认识是符合辩证法的, (这就是我们前文说的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批判封建宗法社会的上层建筑)。我们不妨把宝玉的这话同清代著名哲学家李卓吾关于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拿来进行对比分析一下。李卓吾在《焚书》卷一《答耿司寇》中说:

夫君,尤龙也,下有逆鳞,犯者必死。然而,以死柬者相踵也,何也?死而博死柬之名,则志士亦愿为之,况未必而死遂有居福耶!避害之心不足以胜其名利之心,以故犯害而不顾,况无大害而有大利乎?

一个是通俗的议论,一个是哲学家的理论分析,二者何其相似和相同!但都是用辩证法的观点剖析其封建社会的功利主义的思想实质的。

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对中国传统的乌托邦思想的质疑和批判。 “大同世界”主张和“桃花源”思想是乌托邦思想的中国版,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同儒家思想并行存在几千年。历来被国人推崇。有人甚至解释成有“共产主义因素”。可是。我们如果细品《红楼梦》,就会发现,曹雪芹对“桃花源”思想是取批判态度的。这集中表现在对“大观园”的描写和态度上。许多学者专家认为,“大观园”是中国的“伊甸园”,是“女儿国”。其实,曹雪芹在创造一个表面“伊甸园”的“女儿国”,实则是批判了“伊甸园”的不存在, 是一种虚幻。

我们细读《红楼梦》可以看到大观园并非作为只有真、美、善的世界存在,而是一个真、美、善和假、丑、恶的统一体。人世间所有的自私、偏狭、阴谋等等不良品质以及功名利、得失荣辱、悲欢离合,种种世间的人情事态、种种是非,种种同真、美、善相对立的假、丑、恶,无不在这里或隐或显,或明或暗,或大或小地表现和上演。大观园其实不过是人间的曲折投影或缩影而已。

作者“创建”一个大观园旨在批判陶渊明的“遁世思想”,表达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曹雪芹通过对大观园的兴衰过程的曲折性和必然性的描绘,含蓄地批判了世世代代一些人追求“世外桃源”的梦想。这在当前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哲理。(注 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再如:第 七十一 回,平儿在为凤姐辩护时,有一句经典的话:“治一经,损一经”, 这也是《红楼梦》中传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哲理思想。“治一经,损一经”是中医理论名词。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各经脉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络的。治疗要辨证施治,不能简单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地“对症”治疗。否则就会出现副作用,会出现治疗此一经脉时,反伤了另一经脉脏腑的情况。这是个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鸳鸯借用中医这句话旨在是说要全面辨证地看凤姐对下人的严厉和凶狠,也兼有说贾府的事情难办的意思。凤姐是“内当家的”,她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就是贾府当权者治理贾府的意志反映。不严厉不足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严厉了,有出现许多负作用。这种“为人是难作的”,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贾府内部盘根错节,矛盾错综复杂,各派系之间也存在着“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情况。因此才会形成“治一经,损一经”的结果。这从另外一个视角反映贾府必然殒落的趋势。这种殒落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像凤姐这样有才干的人,对贾府殒落趋势也无可奈何。这种描述不但增强了小说反映贾家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立体感和深度,而且也可以说这是作者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观察、分析、解剖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揭示其必然殒落的一种表现。这样的情况,在《红楼梦》中还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件是,凤姐病中,由探春、李纨、宝钗组成的“三架马车”理政时,对贾府进行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一件事是儿贾母对大观园进行的整治,其结果都出现了“治一经,损一经”的结局。

探春等人进行的“整顿”“改革”主要是属于一般性的“开源”“节流”工作。“开源”是将大观园的果木花草由“公家”统一管理改为个人“承包”(探春可为中国实行承包制的先行者):交给有管理花木经验的老婆子们去管理,此项“改革”据平儿估算,一年可省下四百多两银子。“节流”是将一些属于领取双份开支的取消其中一份。平心而论,这两项“改革”对当时的贾府来说,虽说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总还是有宜和合于情理的。可事与愿违,实行的结果却是旧的问题丝毫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却发生了不少,先是因争“承包”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继而又因花草管理等问题,引发了一连串新的矛盾:莺儿和春燕因为偶然的机会,用一些柳条编花篮,被“承包”者春燕的姑妈看见,出面干涉,于是在“柳叶渚边”上演了一场“嗔莺吒燕”的小闹剧。进一步加深了“房际”之间的矛盾。而对吃双薪的裁减也引发了一连串的矛盾。

“探春理家”引发的这“治一经,损一经”的教训值得深思的,它至少告诉人们处于贾家这样的人家为什么“拒绝”“改良”和“改革”。这点,对我们当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另一件是抄捡《大观园》。它始于贾母一次亲自主持的查赌。惩治了一些该惩治的人和事。平心而论,贾母对此事的清查是十分及时和必要。处理得也干净利落,公允合理、严正得体。显示出这位“老祖宗”的治理才能和在贾府的权威。乍看,此事似乎是处理完了,也可画上了一个句号,并为大观园的管理做出了“样板”。其实不然。这事引发了一连串负面反应:一个表面平静的大观园,风波突起,从此再不平静。最后终于引发夜抄大观园,各派系间的矛盾(邢夫人和王夫人、探春和凤姐、探春和王善保家的、凤姐和王善保家的)进一步激化。不单如此,一场人造的灾难由此相继降到大观园内的众女儿们身上:司棋同表哥的恋情暴露,被逐后双双自杀;晴雯因为长得像黛玉,也无由被撵而夭折,还有四儿、芳官、贾兰的奶妈等人也被撵出大观园。受此波及,知趣的薛宝钗主动搬出大观园。大观园真的变了。

至此,这“治一经,损一经”的辩证法的发展规律在这里再一次得到印证。贾母这个见识深远的“老祖宗”,她自己万万不会想到,她处理十分得当正确的“查赌行动”,竟被她的“依靠力量”凤姐和王夫人所利用。开始是把它由查赌转为“扫黄”行动(夜查大观园,查表示色情的荷包人),继而又成了“除美”的借口。贾母当初查赌的本意是为了大观园的清净安全和稳定。可事与愿违,其结果却是大观园由此被搞得全乱了套,鸡飞狗跳,鸭争鹅斗。就连她自己当初为宝玉选的准备将来做“屋里人”的晴雯,也没保住,被王夫人“先斩后奏”地给撵出了大观园,并因此而送了小命。而这一切的一切,她这个在贾府看似有“绝对权威”的“老祖宗”竟被全蒙在鼓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贾府内部的矛盾是何等的尖锐复杂。

《红楼梦》中这种含有“治一经,损一经”的深刻哲理的活剧,在今天仍在不断的重复上演着。我们细品《红楼梦》中这些精彩的描述,研究其中的哲理,对我们大到治国,小到治家,都有无穷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我们现在为什么提倡读《红楼梦》 的原因之一。

关于《红楼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明确性、鲜明性问题。

《红楼梦》一书的基本特点是含蓄蕴藉。但含蓄不是晦涩难懂和模糊不清。从前述的一些事例中不难发现《红楼梦》中表达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十分明确、鲜明和确定的。

“画龙点睛”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曹雪芹精于绘画,他在《红楼梦》中表达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的地方也充分运用了这个艺术手法。

如前所述,《红楼梦》运用辩证法思想,描述了贾府必然陨落的内外原因,其中主要的又是贾府内部原因。曹雪芹这个思想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辩证法思想的。对贾府内部这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曹雪芹通过多方面、多视角地进行透视和描述,其中重要方法之一是通过贾府人物,自己解剖自己:在查抄大观园时,探春面对那帮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查抄队伍,沉痛地说: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起来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第1055页 )

 

探春这话,简直是振愦发聋!这是对这帮查抄队伍地痛斥,也是对王夫人指使这帮人这样做的强烈不满,更主要的是对王夫人的这种愚蠢作法必然引发的结果和其实质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也是对贾府必然陨落“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前途”的“科学预言

在七十一回,还是在夜抄大观园之前,探春一次同李纨在一起时,鸳鸯来了,李纨赞凤姐,鸳鸯为凤姐抱打不平之后,说了一大堆贾府内部矛盾 的话。探春听了说:

 

糊涂人多,那里较量得许多。我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我们这样人家人多,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小姐,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厉害。“(1013-1014页)

 

探春这里关于“大家”与“小家”问题的议论,既反映了探春有用辩证法思想认识问题的头脑,也反映出了贾府内部的重重矛盾和严重危机

在查抄大观园之后,宝钗等人在李纨处,议论着她要搬出去的时候,她对贾府的矛盾又有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

 

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第1066页)

 

探春这些话本身充满了辩证法的分析和预测!三小姐探春有见地是因为她懂得辩证法!   这样画龙点睛之处,在《红楼梦》中有很多处。对贾府盛极必衰,不久就会“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预言和预感者,还有一些丫鬟们。例如第二十六回,佳蕙和小红在一起议论对在宝玉有病期间 “辛勤”的奴仆们进行奖励,存在不公问题时,小红和佳蕙有段对话:

 

小红道:“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语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个人干个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这两句话不觉触动了佳蕙……笑道:“你这话说的却是。昨儿宝玉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怎么样做衣裳,倒像有几百年的熬煎。”(第361页)

 

在第七十二回,司棋也对鸳鸯说:

 

“俗语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过三五年,咱们都要离开这里的……”

 

作者采取“画龙点睛”式的艺术手法有让读者去解“其中味”的明确意图。这就使《红楼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有明确性和显明性,它同作品含蓄蕴藉的艺术特点,达到了空前的和谐统一。这在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中亦是罕见的。

这哲理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同上述我们引述的方川智、王夫之的哲学语言毫不逊色。

 

三、《红楼梦》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和文学渊源

 

1

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大概是红学研究史上第一个比较自觉而又明确地运用哲学观点研究《红楼梦》的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学惯中西,但他研究评论《红楼梦》主要用的还是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运用他们的关于悲剧美学思想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的悲剧思想。并没有接触到其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个最核心的问题。也基本上没有从中华文化发展沿革上去考察《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红楼梦》是在有着文史哲经的紧密交融在一起为特征的、悠久古老的中华文化底蕴的土壤中生长、发育出的一朵仍闪耀着文史哲经融合光辉的奇葩,。因此,我们研究《红楼梦》中的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核心的哲理思想,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中探讨研究《红楼梦》蕴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渊源。王国维那样作自然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一些人也拿西方一些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往曹雪芹的头上硬套,想以此证明曹雪芹的思想超前。实在有些不可思议。须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还基本是清政府唯我独大的闭关锁国的时期。现在一些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为了想证明曹雪芹的思想“超前”,除拔高贾宝玉的思想外,便努力证明西方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可昔论据不足。清史学家戴逸说:“清朝历史上,闭关锁国耽误太大了。我们衰落前外国都是什么情况?不知道。甚至直到鸦片战争打起来,也不知道英国这个国家到底在那儿,它有多大。”(1)什么莎士比亚、卢梭,什么平等、自由等等,没有几个人知道。当时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还仅仅是通过西方一些来华的传教士不自觉带进来的。况且在局部地区,影响有限。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传人中国。在曹雪芹的思想库里还基本是“国货”。因此,我们研究《红楼梦》的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不应该从叔本华和尼采中去找。不能用西方的理论去硬套。要从中华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去找。

 2

从《红楼梦》一书描述和涉猎的内容看,曹雪芹知识的丰富博学、思辩的睿智深刻,前无古人,没人能及。有人说,无知识的人不能读《红楼梦》,缺乏中华文化底蕴的人也不能读《红楼梦》,这话是一点也不错的。如前所述,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文史哲经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一大特点和传统。《红楼梦》正是继承了这一大特点和传统。从哲学上讲,《红楼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可追溯到《易经》和《老子》。

《易经》,又称《周易》。它被后世誉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化典籍六经”之首。它原是一部占筮用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合而成。从“经”到“传”的完成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创造。“人更三圣,世历三古”(2)。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社会某些现象的规律性的认识,含有真理性成分。它所蕴含的文字学、文学、哲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道德伦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对后世各学科的发展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文学和哲学的影响就更大。其中,哲学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世界的科学家都有影响。伟大的丹麦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家的创始人波尔在他被封为爵士而制作盾形徽章时,单单选中了《周易》的“太极图”来象征他的“对立即互补”的学说,并铭文于其上。(3)《易经》中的关于矛盾对立的观念;关于矛盾转化思想的萌芽;关于矛盾转化与人的能动性的联系等方面,是对中国朴素辩证法思想的重要贡献。《易经》中原始阴阳思想,一开始就带有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理论色彩。到春秋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被人们作为一种方法和武器来广泛使用。

《红楼梦》受《易经》的影响很明显,后人对此多有论述。例如,清代学者张新之在《妙复轩评石头记》中说,《红楼梦》“全书无非《易》《道》”;鲁迅先生在谈《红楼梦》的时候也说过,“经学家看见《易》。这说明,《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同《易》确有某种密切关系。这表现在多方面:例如,“大观园”的名字,有人考证取于《易经》的“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4) “大观”与现在的“宏观”一词大意相同,此两阳爻高居四阴爻之上,象征居高临下之观,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意。这种观察有开阔的视野,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体悟和把握对象世界的各种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圣人效法于彼而设教于天下,天下万民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圣人的调教……(5)这里,大观园的哲理意义是很显然的。

再如,前文所引的第 三十一 回,史湘云和她的丫鬟翠缕关于阴阳的对话,明显是始于《易经》的阴阳学说。还有,《易经》中关于矛盾对立的观念;关于矛盾转化思想;关于变化发展的观念等等,已成为《红楼梦》批判封建社会及其上层建筑的思想武器。

《易经》中的忧患意识对《红楼梦》影响极大。《易经》充满了忧患意识。它的原初形态是一部卜筮之书,但当它系以卦、爻辞,虽然有卜决占断的意味,但所谓卜筮就是叩问人生,向冥冥先祖、苍苍宇宙索解个人、民族、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求知面临吉凶祸福时的种种对策,因此,当我们进入卦、爻辞所展示的表象与底蕴时,便会深深的感到,字里行间充满了人生的体悟、人生的智慧、人生的经验。《系辞》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人生充满忧患,自古至今,忧患就是人生!周文王从当囚徒到取得天下,周公旦从取得天下到稳保周朝江山,从危而求安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而不忘乱”。(6)红楼梦》一书也明显 的充满了忧患意识。如前文所述,《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危言”。这正是曹雪芹的忧患意识的集中表现。他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中看到了腐败和堕落,感觉到了危机,预见到了必然灭亡的命运。揭示其“物壮则老”“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作品写的贾府的“虚盛”“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上来了”的种种情形,正是当时清朝“康乾盛世”的本质反映。后来清朝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完全证实了曹雪芹的远见卓识。曹雪芹在谈到《红楼梦》的创作时曾表白:“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砚斋评云:“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初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哭成此书”,“泪尽而逝”。这表明:《红楼梦》一书顷注了作者深广的忧患意识。

( 3 )

《老子》的哲学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红楼梦》影响更大。曹雪芹学富五车。从书中有些情节看,他对老庄哲学、佛教经典无不熟悉。《红楼梦》一书不仅用了大量的老庄的哲理语言,而且还有几段专门谈哲学的精彩情节。如前文所引的史湘云和她的丫鬟关于阴阳学说的对话。

注意事物自身的内部矛盾性,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老子》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我们知道辩证法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事物自身中的矛盾。“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7)产生《老子》时代是战国中期,这以前的许多思想家都注意到了无论在社会或自然界,都存在着大量矛盾。但他们看到的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是外在矛盾。《老子》虽然也谈到了事物之间的矛盾,但更重视和注意事物自身的矛盾,即内在矛盾。第《四十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阴阳”就是指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着的两种势力或趋势。《二章》说:“有无相生”。《十一章》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有无”显然是指事物自身相反相成的两种属性。

这里美中不足的是,《老子》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它只注重事物矛盾体内两个对立面的同一性,而忽视了二者的斗争性。可以说,辩证法矛盾观的理论体系在这里还没有完全形成。

如前文所述,《红楼梦》艺术地反映了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且在事物内部对立面的斗争性问题上有惊人的发展。这集中体现在对封建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描写上。在某种意义上讲,《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他集中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地主贵族的衰落过程。对这个衰落过程的描述,不是简单地重复生活真实的原型(曹雪芹家庭自身),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内在规律和内在矛盾。这也可以说是对中国朴素的辩证法的一大贡献。(这也证明“自传说”没有真正读懂小说)。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中的“有无相生”的理论体系,在《红楼梦》中,则化作贯穿全书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一付对联:“真作假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老子》中认为有无在对立中互相生成,难易在对立中互相转化,长短在对立中互相显现,高下在对立中互相依存,前后在对立中互相区分。在第十一章中,则进一步讲:“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这里进一步用生活中车轮、器皿、房屋的空与实的关系,来进一步说明“无”和“有”的辩证关系以及“无”的作用。这里的“有”、“无”是指事物自身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红楼梦》中的这付对联中的真假、有无表达的基本意思就是《老子》的这个思想。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原则,更不能把它解释成是作者虚无思想的流露。《好了歌》及解中讲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必然出现的穷、富、盛、衰;荣、辱;祸、福;生、死;贵、贱;等一系列演变和变化,其实是“真假”“有无”的哲学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曹雪芹这里艺术地再现了《老子》的有无相生的理论体系。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老子》发现自然界普遍存在着“物壮则老”(“五十五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二十三章》)的自然现象,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九章》)“曲则全,枉则直”(二十二章)的现象。于是,它作出了一般性的概括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就是把事物向相反方面的转化作为自然、社会的最高普法则。这些在《红楼梦》中是作为一个总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来描述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必然衰败的。在前面文章中已作详尽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要真正深刻地理解领会《红楼梦》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不单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深厚的底蕴,还要对中国的传统的哲学,特别是对《老子》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要有深刻的理解。

4

表达某些生活哲理,宣传一些生活哲理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我国一些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健康优良传统之一。《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则可以说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个优良传统,并使之成为人们仰视的高峰。

早在《诗经》中就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鹤鸣》 )这样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哲理名句。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哲理诗或哲理名句,犹似深夜晴空灿烂的群星,数不胜数。例如:“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古诗源》 无名氏)“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三国 曹操《短歌行》);“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  杜甫《前出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  苏轼《题西林壁》);“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宋  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明   郑板桥《题画竹》)等等。

在小说方面,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一些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可以看作是哲理小说的雏形和“老祖宗”。例如,《吕氏春秋》中著名的《刻舟求剑》等,以后随小说的逐渐发展,已成一个流派。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引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关于小说的分类中讲:“……唐宋以后,作者弥繁,中间诬谩失真,妖妄荧听者因为不少,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者,亦错出其中”。(8)这里“寓劝戒”类中,就有不少是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哲理性的著作。到明清时,哲理小说已十分盛行。鲁迅先生称之为“垂教诫,好评议”。(9)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名著中都含有不少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情节和内容。这是众所周知的。在《三言两拍》,李渔的《十三层楼》,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小说集中,某些篇章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哲理小说。其主题多是宣传生活中的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人颇有启迪作用。但是在这些“哲理小说”中人为编造故事情节,人物缺乏有血有肉的个性,人为的说教痕迹很重,主题也过于显露和直白。因而缺乏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一读再读的吸引力。《红楼梦》则不然。曹雪芹是个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诗人,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基于自己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适应读者的审美需要,通过纯熟的艺术手法,在《红楼梦》中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描绘了以宝黛爱情为中心的无数个生动而感人的人生悲欢离合的故事,创造了不同于现实,又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艺术生活画面,让人们去感受它,认识它,在美的享受同时,从中感悟人生中诸多的哲理问题。丝毫没有斧凿和给人以说教的感觉。

《红楼梦》一书的艺术风格是高度的含蓄蕴藉。它表现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如此。以至于使许多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或认同了作者的哲学思想而不觉得。因此,我们说《红楼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哲学的文学或者说是一部文学的哲学是一点不为过份的。

 

注解 :(1)见《辽宁日报》 2003722日  第5版 戴逸访问记

2) 汉·班固 《汉书·《艺文志

3) 参见 陈良运著 《周易与中国文学》第4页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4)  《观·》 《周易全译 》 第112--113页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5) 见 陈良运 《周易与中国文学》第71

6) 参见陈良运  《周易与中国文学 》第3--5

7) 毛泽东 :《矛盾论》

8) (9) 《鲁迅全集》第9卷  第9页 ; 第2021981年版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张兴德论红学】之红楼梦中无哲学吗?(下)发布于2021-06-01 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