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秦可卿范仲淹,义庄、义田、义塾。

内容提要曹雪芹家族与苏州结有不解之缘。他创作的《红楼梦》中,苏州的风景、人文风俗,俯拾皆是,曹家人来江南做官,受水乡吴文化的熏陶,曹雪芹得以传承。曹氏家族的盛衰与苏州有着脱不掉的干系。就个案而言,《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秦可卿灵魂托梦凤姐,其历史依据乃是北宋名臣、苏州籍人氏范仲淹。范仲淹为了范氏家族的繁衍生息,兴旺发达,于北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首创了“义庄”,在此基础上,“义庄”世代传承,既延伸出“义田”、“义学”,又使得范氏家族从寒微走到兴盛,发展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义庄”延续了九百年之久,特别是满清康雍乾时期, “义庄”受到皇上的鼎力支持,以法律条文力挺“义庄”的运作。此时,正当曹氏家族在南京、苏州、扬州等江南一带做官。她们耳濡目染苏州的历史、人文典故民俗、园林风光,过着“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富贵生活。但是康熙去世后,雍正上台,曹、李两家迅速土崩瓦解。曹雪芹从旺族门阀的公子哥儿,陷入罪人后代的低谷,回到北京,在西山过着“绳床瓦灶”、“举家食粥洒常赊”的穷困潦倒生活。回忆往昔的“姑苏繁华”、“秦淮风月”,曹公深感世态炎凉,在恶梦中醒来,著书黄叶,将其对人生的感悟,发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其中,有关祖籍苏州的宋代文学家、名臣范仲淹首创“义庄”的史实,感动了曹公,可以毫不掩饰地说,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受到范仲淹办“义庄”的影响,可卿的形象含有范仲淹的影子。

 

 

从本文的题目看,也许有的读者会提出质疑: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十二金钗质疑,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而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一代名臣,一实一虚,一男一女相提并论,令人匪夷所思。余曰,且慢!待在下走进历史深处,探索一下范仲淹部分人生轨迹,再梳理一下秦可卿托梦凤姐这一故事情节,从而走进曹雪的内心世界,探究曹公塑造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的“初衷”,也许使读者了然不惑。

首先谈谈范仲淹。众所周知,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言,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代代流淌、传承,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范仲淹这一德风范,赢得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尊崇。作为出身名门望族的曹雪芹对范仲淹不仅知晓,且知之更深。因为范仲淹曾在曹雪芹祖父曹寅、舅祖李煦兼任两淮盐政的淮南产盐重镇盐城做过官,并为百姓得谋利益,主持了一项大的水利工程——范公堤。这一善举、这一政绩对曹、李二人不无震撼作用。其二,范仲淹祖籍苏州,其住所在苏州的旧城区景德路上依稀可寻,其父亲的墓穴在苏州西南的天平山麓的义田,家庙范氏祠堂边。曹、李二人与苏州的文人学士诗唱和、遍游姑苏大好河山和古迹,不能不提及范仲淹。而曹雪芹的儿童时期常随家人去极爱他的祖舅李煦的府第——苏州古城东南隅带城桥下塘苏州织造府,并尽情地游览了苏州城内外的名胜古迹和园林,听大人们讲述苏州名门旺族的故事,其中也许包括范仲淹家族的故事。“庐结西郊”、“燕市悲歌”之余,曹公不能不回首往事,“秦淮风月忆繁华”,在创作《石头记》之时,将苏州的古迹名胜、小桥流水、人文历史、昆曲艺术融入《红楼梦》中,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有所了解,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曹雪芹作《红楼梦》是在梦醒之后对人生的感悟。因此,他将范仲淹家族从寒微到兴旺,从人丁稀少发展到遍布海内外,对比曹、李两家的一败涂地、“树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怎能不感慨万千。所以,他创作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实乃“一字一血”、“一字一泪珠”,感人肺腑。针对上面谈到的秦可卿形象中融有范仲淹的影子,笔者试做一探究。

何为“义庄”?现引用一段钱公辅《义田记》中的话与读者共享:“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此话说的是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范仲淹于杭州任知州,他用自己的奉在家乡苏州购置了一千亩田产,将收上来的地租专门用来赡养或周济范氏族人。同年十月,范仲淹制订了义庄的规矩,在他去世后,其儿子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继承父亲这一慈善事业,一方面继续捐资购置田地,一方面对父亲原来的规矩加以补充修订完善。最后大致形成了九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便于与秦可卿托梦的内容相比对,现简要列于后:一是发放口粮。凡是范氏族人,每天可领一升白米,按月一领,共领三斗。如果义庄发的是糙米,按一斗糙米折八升白米计算。每户还可加领一个奴婢口粮,女使有儿女,在范氏家中服役满十五年,年龄到五十岁者,也按口领粮。范氏族人在外做官的,不能在义庄领取口粮,但丁忧在家、候选在乡者,或在川、广、福建(指当时的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做官的,留在苏州的家人也依然供给口粮。二是领取衣料。每年冬天,每人领绢一匹(五至十岁儿童减半)。三是领婚嫁费。凡女儿出嫁,可领钱三十贯,第二次出嫁(即再嫁)可再领二十贯,男子娶妻,可领钱二十贯,但再娶不能再领。四是领丧葬费。范氏族人去世,其亲属可按辈分领取安葬费。五是借住义宅。范氏义宅建在旧城内,芝草营巷范氏祖宅内,据《吴郡志》载,谓之“文正公之坊”,又称“范家园”,即位于现在的景德路范庄前。义宅借给族人居住,房屋的修缮费由借居者出资,无力出资,可向义庄申领修缮费用,但义宅不准转让、私下出租、买卖、典当。六是设义学,鼓励读书科举。范氏义学开始时也设在旧城内芝草营巷范氏祖宅内。元初,平江城(即苏州城)遭遇兵犯,义学迁到城外范氏祖茔旁,即城西南之天平山麓。“义学”或“义塾”“教养兼备”,鼓励族人科举。如族人获得大比资格,可领钱十贯,第二次参加大比考试减半,(即领五贯)。若无故缺考,已领的钱如数追回。七是借贷。范氏族人有急用时,可向义庄借贷,但要及时归还。八是族外救济。乡里、外姻等亲戚因天灾人祸等,可到义庄申请救济。九是规范管理。义庄“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见钱公辅《义田记》)。后又增设主奉、提管、主计、典籍等管理人员。还规定族人不得租佃义田,义庄也不得典卖族人土地。即使义庄经费短缺,也“不得取有利债负”。就连康熙帝钦点校注《全唐诗》的苏州籍休致官吏彭定球,也仿效范仲淹在自己的宅第建起了义田。义田大致坐落在今十全街东段,靠近苏州大学老校区南小门百步街。对于范仲淹为家族团结兴旺所创建的义庄,历代其他旺族也争相仿效。明万厉王锦,松江的吴炯、宋贤,无锡的吴情、华云等相继办起了义庄。到了清朝康熙帝开始,对设置义庄予以正式旌表与鼓励,并从法律上予以保障。雍正帝在阐述康熙《圣谕 十六条》时,极力鼓吹“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庄以赡贫乏,修族普谱以联疏远”(见雍正帝《圣谕广训.宗族以雍穆》),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到苏州,亲至范仲淹祠堂并御书“高义”名其园,赏赐范氏后裔貂币,以嘉奖办义庄之功。清朝统治者不仅宣告义庄的公田不可侵犯,且规定“祠产”“不入官”。嘉庆帝遵守祖训,对查抄已故湖广总督毕沅家产中的家庙“以营兆地,例不入官”,其在灵岩山的家庙灵岩山馆得以保留。更直得一提的是,义庄在一定程度上呵护了范氏家族的繁衍。

从以上九条义庄规矩看,范氏义庄在纾缓民生,顾恤同宗上,起到了人文关怀的作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的是,范仲淹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出生于徐州的“节度掌书记”的官舍。此时,他父亲范墉正在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任上。范仲淹两岁时,他父亲范墉不幸病故。后葬于苏州西南郊之天平山旁。他的母亲谢氏再嫁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朱文翰,范仲淹随母亲到朱家生活,改姓朱,名说(直至范仲淹29岁,在亳州任节度推官时,才上表请复归范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在27进士及第后,曾监江苏泰州西溪镇盐仓(即曹寅、李煦任两淮盐政所管辖的范围内)。他发愤读书的故事也颇为动人。当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即离家出走,赶赴南都(今河南省商丘)求学。当母谢氏请人追回时,范仲淹表示“期十年登第来迎亲”。据《宋史》载,在南都求学期间,他五年未“解衣就枕”,常常是“膻粥不充,日昃始食”。他离家苦读的主要原因是针对世俗偏见,因为他随改嫁的母亲寄人篱下,随时会遭人羞辱,要恢复生父母姓氏,就要立志刻苦攻读,要出人头地,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出身寒微,促使范仲淹刻苦攻读,促使他为官清廉,促使他为家族的繁衍壮大,兴办义庄。从寒微到旺族,与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和博学多才是分不开的。金代人元好问在他的《范文正公画像赞》中曰:“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范仲淹在范氏家族中的杰出表现,也影响了他的后代,他的四个儿子也十分优秀,孙子辈的范氏后裔通过科举入仕者为数特多。范氏好的家风代代相传,义庄的建设从未停止过。因此,形成了一个遍及海内外的范氏家族。据资料载,以范仲淹为原点的范氏宗族系列,历经千年,传至当今。在海内外形成了八个板块,成了历史上少有的大家族。下面简要列述:一是以苏州为核心,辐射到沪、杭、京等地的中心族块;二是四川族块。范仲淹十五世孙范从宽,明正德十五年进士,出任四川潼州府后,举家迁往四川泸州;三是云南族块。范从宽子范原俊,从四川迁往云南威信县;四是贵州族块。范原俊到云南后,传到范仲淹第二十九世孙,于1953年从云南迁居贵州经商;五是豫皖族块。范仲淹母谢氏,范仲淹本人及其四子七孙,死后均葬于洛阳伊川县万安山。清乾隆时,苏州范氏中的一支,迁去洛阳守祖坟,随成伊川县范家村;六是闽粤族块。南宋时,范氏后裔已有移往福建者,元兵南下时,原住福建上杭的范远岗举家迁往广东的潮州。明代,范仲淹十七代孙范允临又任福建参议;七是台湾族群。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广东惠州陆丰县的原居范氏后裔范昌睦,范昌贵兄弟渡海至台湾,是为范氏台湾始祖。后范昌严、范宏高又先后迁去台湾;八是海外族群。范氏后裔至海外经商者,落籍于此。

上面提到,秦可卿的形象有范仲淹的影子,打开《红楼梦》,即可得知秦可卿是小官吏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其出身寒微,与范仲淹有共同点。再看秦可卿托梦凤姐的言辞,可看出她比凤姐弄权铁槛寺、比凤姐平时的杀阀决断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凤姐治理宁府的五大弊端是治标,可卿托梦办义庄、义田、义塾,是治本、是高瞻远瞩。连家庭败落的后路都做了安排,“脂粉队里英雄”的桂冠应属于可卿。贾府三小姐探春之敏,政治家的风范也当属于可卿。贾府上上下下,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老祖宗贾母,还是一般丫鬟、老佣人,无论公婆还是周围的姐妹们,都众口一词,夸奖秦可卿的德才,这与同时代人对范仲淹的赞许,如出一辙。然而,《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的腐朽没落,子孙不孝,安富尊荣,坐吃山空,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的爬灰……这样“末世”的败家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扭转不了的,包括秦可卿高明的“义庄”论在内。

再看看曹、李的盛衰史,发展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种没落的恶果及没落后的惯性,全部由曹雪芹一人承担。曹公留恋“姑苏繁华”,后悔“补天”无望,憎恨当朝雍正帝对曹、李两个家族的迫害,感叹世态炎凉,对比范氏家族的代代兴旺,曹公“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著书黄叶的“其苦至郁”,又有谁能理解呢?“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病,谁解其中味?”的呐喊,有谁理解呢?请深入探究曹公精心塑造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扑捉附着于秦可卿形象中范仲淹的影子,也许与曹公的内心世界有共同之处。

注:本文参考柯继承先生著述《望族秘事》(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邓州寻梦话红楼——可卿梦托凤姐探源发布于2021-06-01 21: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