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刘殷几谏之论

第88卷,晋纪十,怀帝永嘉六年,壬申(公元312年)



刘聪之臣有刘殷者,论史者或称以为贤①。殷饰女以进于聪而固其宠(刘聪纳刘殷女二人为贵嫔,孙女四人为贵人,不足比数于人类者也。故其言曰:“事君当几谏(几谏,微谏,婉言劝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况万乘乎?”论者以为贤,则且为谄佞者排摘(排摘,排斥指责)忠直之口实,殷虽不足比数于人类,而不可以不辨。

父母而几谏者②,既以不忍伤恩为重矣;且子日侍父母之侧,谏虽不切,而娓娓以继进,父母虽愎,亦无如其旦夕不相舍者何,而终必从之;非君之进见有时(有时,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言不伸而君且置之者也。父母之过,无安危存亡决于俄顷之大机,旦过而夕改,无过矣。君操宗社生民之大命,言出而天下震惊,行出而臣工披靡,一失而贻九州亿万姓百年死亡之祸,待之宛转徐图,虽他日听之而悔无及矣。父母之过,即有导谀(导谀,逢迎献媚)之者,淫朋而已矣,奴妾而已矣,其势不张,其徒不盛,其饰非簧惑(簧惑,以巧言惑众)之智,不能凌我而出其上;微言而告父母以所未觉,彼未能结党强辩以折我。君而不善,则聚天下之僻(僻,邪辟)而辩、巧而悍者,称天人、假理势以抗我;而孤忠固忧其不胜,微言如呐(呐,音nè,言语迟钝),夺之者喧豗(喧豗,犹纷纭,纷扰。豗,音huī,相斗,喧闹),而气且为夺矣。凡此数者,谏父母,而谏君难。处其难,而(而,如果)柔颜抑气、操瓦全之心,以若吐若茹、而伺君之颜色,此怀固宠之便计(便计,有利的机谋),其为小人也无疑。况乎君臣义合,非有不可离之去就哉

刘聪凶暴嗜杀,殷以是为保其富贵之计则得矣。以献女媚夷之禽心,而姑取誉于天下,其术巧矣。本不足与深论,而邪说一倡,苏轼谏臣论之类⑤,师其说以为诡遇(诡遇,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取得某种东西之术,君臣之义废,忠佞之防裂矣。

 

  参见《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刘殷》: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在聪之朝,与公卿恂恂然,常有后己之色。士不修操行者,无得入其门,然滞理不申,藉殷而济者,亦已百数;

  参见《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注疏·卷四·里仁第四》邢昺疏:“几谏”者,几,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於父母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者,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劳而不怨”者,父母使已以劳辱之事,已当尽力服其勤,不得怨父母也;

  “若吐若茹”,此处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化用自成语“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茹,吃,吞咽

“不吐不茹”,参见《诗经?大雅?荡之什?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毛诗正义?卷十八?十八之三》孔颖达疏:人亦有俗谚之常言,说人之恒性,莫不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吐出之。喻见前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言凡人之性,莫不皆尔。维有仲山甫则不然,虽柔亦不茹,虽刚亦不吐,不欺侮于鳏寡孤独之人,不畏惧于强梁御善之人。不侮不畏,即是不茹不吐

 “君臣义合”,即“君臣义合,不合则去”;

参见《孟子集注?卷十?万章章句下》:君臣义合,不合则去(朱熹注“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本句意译为:更何况按照“君臣义合,不合则去”的原则,在去就之间,(刘殷)并没有什么实在无法离去的情况呢!

 “苏轼谏臣论”,有误。应指苏洵所做《谏论》;

参见卷二文帝〖七〗注④“苏洵”;

按:对于进谏的方式,苏洵的主张和孔子不同,且苏洵认为应当采用苏秦、张仪等纵横家的游说之术,故下文曰“师其说以为诡遇之术,君臣之义废,忠佞之防裂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简介,王船山立命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卷十二(17)发布于2021-07-09 13: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