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防治手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NTU4MTczMw==&mid=2247483772&idx=1&sn=9206406ff40e64e69d4cd80fbf73cb93

【原文】陈某,女,36 岁。1993 6 2 日初诊。患者一年前因高热、全身不适、眼睑皮疹、下肢肌肉剧痛无力,某医院诊为“急性皮肌炎”收入住院。经治疗肌肉疼痛基本痊愈。但出院后,每日低热不止,体温在 37 38波动,胸胁满闷,心烦,夜寐不安,身体虚羸,频频外感。舌边尖红,苔白,脉弦。

【研读】患者就诊当下的主要症状就是:低热,胸胁满闷,心烦,夜寐不安,苔白,脉弦。《伤寒论》第 265 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患者的症状提示病属少阳,而且与柴胡证相似。《伤寒论》第 101 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论》第 96 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第 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证中小柴胡汤证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都有寒热往来,心烦,胸胁满的症状,这个患者具体应该是什么方证呢?

       小柴胡汤证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虽有相似之处,但小柴胡汤证仅为少阳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则因误治(发汗后又用了清热泻下之法)伤了正气,致使邪陷入少阳,为少阳太阴合病之象,所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有但头汗出,胸胁满且微结,小便不利。小柴胡汤证只是火气阻于少阳三焦,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则为邪入少阳,导致少阳三焦火气不足。

       这样看来,如果患者有但头汗出,胸胁满且微结,小便不利的症状,·12·就应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但医案中对于患者出汗的情况没有任何的描述,对于大小便的情况也没有描述,所以只能暂时假定患者没有这些症状,大小便也正常。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小柴胡汤证了。

【原文】证属少阳气郁发热之证。治当疏肝解郁,本“火郁达之”之义。柴胡16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2 克,生姜 10 克,党参 10 克,炙甘草 10 克,大枣 7 枚,当归 15 克,白芍 15 克。共服七剂,热退身爽,诸症亦安。

【研读】原文中医生开出的是小柴胡汤,并在其基础上加了当归、白芍。

        当归性温,味甘、苦、辛,其作用在于血脉,补血并开解血脉所郁之阳气,促进血脉的运行。当归为厥阴要药,《伤寒论》厥阴篇中新增六方,其中用当归者四方,分别是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麻黄升麻汤,这四个汤方的方证均有手足厥逆的症状。《伤寒论》第 337 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阴之手足厥逆为厥深热亦深,就是所谓的寒热错杂。乌梅丸证为脉微而厥;当归四逆汤证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为脉细欲绝,手足厥逆;麻黄升麻汤为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从这四个方证的脉象(脉微或细或沉而迟)分析,其四肢厥逆由血脉有寒,或由血脉不足引起。可见,当归用于血脉有寒或血脉之中的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厥逆,有温通血脉,补血的功效。

       当归与白芍合用,当归侧重的是血脉之中的气的运行,白芍侧重于血的运行。再看患者,并无手足厥逆的症状,且脉弦,以此则知患者只是柴胡证之火气郁于少阳三焦,无关乎血脉,那为什么还要用当归、白芍呢?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低热不止发布于2024-03-21 17:5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