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桂枝汤的组成,还要注意量的使用。首先要明白的是,东汉时代的一两不是我们现在的公制50g或小制30g,关于东汉的度量衡,争议很大,我不能跟大家展开来说,只给大家一个大多数人接受的一个重量,东汉时的一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5.625g,这是一个观点啊,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个观点。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看法,比如将一两对应一钱,即3g左右,还有的考证一两大约为3g、9g、13g等,这个我不细谈了。桂枝三两、芍药三两,就相当于50g左右了,现在来说当然量很大。但要知道《伤寒论》中的方子基本上是煮一次,分三次喝,析出率相对较低,所以药力会减少一部分。因为太浪费药源,到宋代后就改为煮两次了,而且多是煮散,这样析出率更高。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不在量上纠结,临床上某药用多少量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病人的病情、大夫的经验、煎煮的方式等等,很难将某一个药规定为多少量多少量,这样的话就把中医灵活辨治给抹杀了,中药不像西药,用量当根据具体的情况而用。但我们要非常注意的是什么呢?是药物配伍的比例,这个很重要,往往是一个方子有没有效果的关键。比如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比例是1:1,都是用三两,那我们现在开桂枝汤,桂枝的量不一定要用到50g,可以用10g,用20g。但要注意的是,桂枝用多少量,芍药也要用到多少克,二者的比例永远保持为1:1。如果不这样的话,可能就不是桂枝汤的意思了。比如说桂枝汤中桂枝开的量大,那叫桂枝加桂汤;芍药开的量大那叫桂枝加芍药汤。它就变了,不是桂枝汤了。所以这些都是《伤寒论》的方子啊,《伤寒论》既有桂枝汤,又有桂枝加桂汤,又有桂枝去桂汤,还有桂枝加芍药汤,还有桂枝去芍药汤,桂枝汤的变方很多啊。所以开桂枝汤一定要注意桂枝与芍药的比例。

桂枝后面还写有炮制的方法啊,桂枝要“去皮”,就是把乔木植物肉桂的那个嫩枝子的外边的皮去掉。当然我们现在都开炮制好的饮片了,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那时候从采药、炮制、看病开方都是自己干,所以每味药都交代清楚炮制的方法。所以,古人对药材的外观、性能都相当的了解。我们现在倒是省事了,什么都不用管了,只看方子就行了,但造成我们不认识药的弊病,病人拿袋药让大夫认认,可能你不一定能认出来啊。如果说开始都是自己亲自采药,自己亲自炮制,你绝对对中草药特别熟悉,一看这个药就知道是什么。所以我倒建议大家,在毕业实习的时候最好到药房去抓一段药,抓一个月的药,常用的中药材基本上都能认识了。认识药有什么好处啊?我们在开药的时候,你就知道哪个药的质地怎么样,不至于闹出笑话,有一个大夫开灯心草用30g,灯心草质地很轻,形状又长,30g一大堆,根本包不住。所以,大家实习的时候一定到药房看看。

本方甘草是炙甘草,就是蜜炙甘草。《伤寒论》中用甘草71次,,只有两次用了生甘草,其余都是用炙的。炙甘草跟生甘草不一样,炙甘草偏于温补、调和,生甘草用于解毒。还有方中的生姜要切成片。看大枣后面说要“擘”,就是把大枣掰开,把核去掉,只煮大枣肉,或者不去枣核,只将大枣掰开,这样比较好煮啊。

那方子开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是,还要告诉病人怎样服用这个方子?服用期间要注意什么以及忌口等等,这是我们中医的特色之一,桂枝汤后这一大段就是讲这个的,称作“方后注”,是我们要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方后注”,就在方子后面进一步注释,怎么使用这个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首方剂,所以在后面他写的注意事项比较多,告诉你怎么服这个药,喝完药以后怎么去护理,等等这一些,包括忌口,这里面都有。后面的一些方子,在方后注里面他会说,“如桂枝法”,“如前法”等等,就是指的这一段,所以这一段话很重要。

作为中医大夫,你在开完方子以后,并没有完成你的医疗活动,可能病人这时候要问,我们都跟老师见习过,是吧,病人问得最多的是什么呢?怎么吃这个药?有一些人他确实从来没吃过中药,那找你来看了,你开完方子了,人家可能要问你一下,我这个药怎么喝?怎么煮?然后我有什么忌口,等等。所以,这一段话就是讲这个的。下面我们看看这段原文。

“上五味,?咀三味”,就是上面这五味药物,?咀这个词啊,讲义上有注释,?咀,就是将药物碎成小块。前面这三味,桂枝,芍药,甘草,都给它碎成小块,是这意思。“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加多少水呢?七升水。但是我要说明的是,这个度量衡是当时汉代的用量,一升相当于(现在)200ml,不是我们现在的一升,1000ml。如果你要理解成这样,7000ml水,你这一点药,比例不太适当的。一升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00ml。七升水,大概是我们现在的1400ml差不多。煮多长时间呢?没有说,但是他给你一个大致的量。“微火”,就是文火煮到三升,就是取三升药,加七升水,三升大概是600ml左右。“去滓,适寒温,服一升“,“适寒温”就是等不热不凉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求喝药是温服,桂枝汤喝药应该是温服,但是也不能太烫嘴了;凉的又不好,所以叫适寒温。煮三升,每一次喝一升。可见那个时候,一付药是要喝三次。就是煮一次,分三次喝。一次叫一服,第一次叫一服,第二次叫再服,第三次是三服。你看这个药就煮一次,这个有点浪费药源。宋代以后,就变成煮两次了,而且将药物碎为末放在水里煮,实际为煮散,这样药物用量就小了。我们现在基本沿用这种方法、只不过煮的是药物饮片、每剂药煮两次,两次的药兑在一起,混匀以后再分开,分作两次喝。在汉代那个时候我们要知道,煮一次,分三次喝。服一升,一次喝一升。

我们再看一下服后的要求。“服已须臾”,就是喝完第一服以后,一会儿的工夫,“须臾”是多长时间呢?我们讲义上解释的很短的时间,我们现在一般讲5-10分钟、就是喝完药以后,干什么呢?“啜热稀粥一升余”,啜,就是大口喝,这是文言文。热稀粥一升余,200ml左右。干什么呢?以助药力,帮助桂枝汤去发汗,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看,尽管桂枝汤是辛温解表的方剂,发汗的药物,但是它的发汗作用比较弱,一个是这里面没有像麻黄这样的峻猛的发汗药;第二,它有芍药这味药物。芍药,现在我们一般用白芍了,它有收敛的作用,所以整个桂枝汤它的发汗作用比较弱。那如果我们要把桂枝汤用作解表的话,它的发汗力不够,怎么办呢?或者有人说加麻黄,如果说现在不用桂枝汤发汗,用麻黄汤,治疗这种太阳中风证行不行?不行,对啊,它本身是肌腠疏松的出汗,你再用麻黄这样的发汗药,属于大忌。所以必须使用桂枝汤,但是桂枝汤的发汗作用弱,又不能使用麻黄,怎么办呢?喝完桂枝汤以后,喝热稀粥。我们看,古人啊非常的智慧,智力很高啊,来一个折中方案。这里面我们讲,如果用桂枝汤去治表证的话,大家一定要注意,要让病人喝完药以后,喝热稀粥。那桂枝汤,我们说,不光用于太阳表证啊,它主要作用是调和营卫。实际上凡是营卫不和的病,就是卫外不固,营阴不能内守,不管是外邪引起来的也好,还是内伤引起来的也好,都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那现在我们是将桂枝汤用于外邪导致的营卫不和,要祛外邪,就让病人喝热稀粥。假如说这个是内伤所导致的营卫不和,也就是说我们在杂病里面见到的要用桂枝汤的话,需要不需要喝热稀粥啊?就不需要了。所以这个喝热稀粥,是帮助桂枝汤发汗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啊,因为我们后面还要讲,桂枝汤除了用于太阳中风证以外,还要用于其他一些病的治疗,甚至是杂病的治疗,这在桂枝汤的原文里面都有(论述)。

同时,还没有完,(服桂枝汤后)你还要告诉病人,“温覆令一时许”,“温覆”咱们讲义上注了,是加盖衣被,取暖以助发汗,实际上这跟喝热稀粥的作用是一样的。就是喝完热稀粥,钻被窝,是这意思啊,盖上被子,以求发汗,因为桂枝汤的发汗力比较弱。所以,第二个条件,要求温覆。多长时间呢?令一时许。大家知道是多长时间吗?许,就是左右。一时,是多少?一个时辰,相当于我们现在两个小时。咱们现在是二十四小时制,那古人一天一夜是十二个时辰,比我们大一倍啊,我们现在比古人计时单位小了,所以它叫“小时”啊。“令一时许”,两个小时左右。

达到什么目的呢?“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遍身,就是全身出汗。出什么汗呢?“漐漐微似有汗”,就是微汗出的一种状况。微汗出,叫做“漐漐”。本来是毛毛细雨,引申为出汗要微汗,而不要大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就是不要喝完桂枝汤(解表药)以后,病人大汗淋漓,像洗桑拿一样,这样就达不到很好的驱邪目的,同时会伤人的正气,这个一定要注意。像这种就是要求有关护理方面的,也是需要我们大夫交代给病人的。

我们看这里面它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服药以后的要求,第一,喝粥以助药力;第二,要温覆令一时许。这个是需要我们告诉病人的。那如果我们举一反三地想,这时桂枝汤发汗作用弱,我们要温覆的,要用这啜热粥的方法。那如果是,比如说用麻黄汤,这样发汗作用比较强的药物,还需不需要病人喝粥呢?不需要了。所以麻黄汤后面就没要求病人再喝粥,那样的话就发汗太过了。从这里我们可以证明,喝粥是帮助桂枝汤发汗的。还有一些要求,是什么要求呢?是发汗的要求。就是开了这个解表药,发汗达到一个什么火候比较好?第一个,遍身,就是要求喝完解表药,全身汗出的一种状况。如果喝完解表药,喝完桂枝汤以后,只是鼻子尖出汗,只是头有点出汗,达不到完全驱邪的目的。所以他要求,遍身出汗,就是汗出周遍的意思。第二个要求是什么呢?叫微似有汗。就是“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既要汗出周身,又要微汗出。这是一个最好的驱邪发汗的一种方法,一种火候。

那么,服药多少为好?就是喝到什么程度?你看后面还有要求,我们继续往下看。“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什么意思啊?这一剂药不是三服嘛,如果说刚开始喝一服,就是三分之一,病就好了,怎么办呢?停后服,后面两服不要了,不喝了。所以说“不必尽剂”。不需要非要一剂药把它喝完,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体会体会,宁愿把药浪费掉,也不要再喝了,这是什么呢?中病即止,保护正气,这是咱们中医治疗的一个总的原则,刻刻顾护人体的正气,是不是啊?没有正气,再好的发汗药也没有用武之地。如果这个病人很虚,你给他发汗药,他根本吃不了,他邪气去不掉啊。所以我们中医的发病观就是正邪斗争的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谁呢?是正气,我们《中基》里面就学过的。所以,治病也是这样子,邪气盛我们当然要驱邪,但是在驱邪的过程中,我们要刻刻地去顾护人体的正气。那如果是正气虚感受邪气,你更应该采取扶正驱邪的方法,所以这里他揭示出顾正气的一种思想。

再往下看,“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如果喝完第一服,没有出汗,没有达到驱邪的目的,怎么办呢?再喝第二服。“更服”,就是喝第二服。依前法,什么法啊?喝完第二服,怎么样?啜粥,温覆,还是这个程序。那你说,老师,这太麻烦了。不要怕麻烦,就是这样子,古代中医就是这样要求病人的,我们看,咱们现在门诊上能做到这些吗?见过大夫告诉过病人这种情况没有?还没有碰到是吧?所以说,有好多我们现在疗效不如古人,不仅是我们开的方子不对,而是有时没有把一些正确的护理方法来告诉病人。有一些病人甚至问问大夫,大夫还很不耐烦。这病人说,大夫,我这药怎么喝啊?怎么喝?用嘴喝!是吧,很不耐烦啊!这就不对,一定要耐心的给病人解释清楚。

我们再往下看,“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如果喝完第二服,还没有达到驱邪出汗的目的。“后服”,最后一服。怎么样?叫“小促其间”。“促”,这里是缩短的意思,就是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古人把一天分为日和夜,一般是白天服药,晚上不喝。白天叫日,日三服,就是白天把这三服喝完。所以实际上,白天,我们按照现在12个小时,古人6个时辰,他等于两个时辰喝一次,是吧,4个小时一次。那如果前两服发汗作用不是很显,后服的时候,你可以缩短喝药的时间。你可以再等1个时辰,两个小时的时候,我就可以把第三服再喝了,这就叫“小促其间”,缩短服药的时间,实际上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讲,是增加血液的药物浓度。有好多药的浓度就是这样子,比如外感发烧,外感发烧咱们中药治疗效果当然很好,有时候就一剂即降且不反弹,为什么呢?我前段时间给大家讲过,中医不是把病毒、细菌消灭掉,采取高压制服的政策,因为抗菌杀毒,一般是压而不服,反而造成细菌的抗药性,遇到合适机会就会死灰复燃,后患无穷啊!中医是什么呢?是给你用请出去的方法,我让你走,打开门让你走。怎么让你走呢?所谓“打开门”就是发汗,我通过发汗就给病邪推出去了,所以体内就干净了,对吧,采取这样一种手段。但是有时候邪气力量比较强大,你看这个发烧,我们都发过烧吧,越是年轻,体力好,正气旺盛,感冒了发烧的几率就越高,对吧,正邪斗争激烈啊。那这个发烧药有时候吃完药以后它降了,但是呢,有时候还会反弹,所以有好多(情况下)我们在喝药的时候要灵活运用药物,就是缩短服药时间,还没等病邪反弹的时候,一般喝完药后4个小时,4个小时有时候就开始反弹了,那我们就等喝完药后两个小时,就把下一服药喝了,没等这烧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压住,这就是“后服小促其间”的意思,说明喝药的时间和次数也要灵活掌握。

再看后面,还有更重的。“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如果病比这个还要重,不光是白天喝药,晚上也要喝,夜以继日地喝药。“周时观之”,“周时”,就是24个小时,就是日夜观察病人的状况。那时古人怎么去观察啊?从这里你看,我觉得古人开门诊也有住院部,他一看你病重了,他不让你走了,住我这里,我晚上还得看你的病情呢,就是这样子,(也有可能是大夫出诊住病人家里)要不怎么“周时观之”啊。我们看,同样一个解表药,他后面要求很多的,根据不同的病情,虽然是同一个方子,要求服药的方法不一样,这就是灵活的一种原则。

后面,我们再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大家看,刚才说这一大段,这オ喝多少药啊?1剂药。对不对,这一剂药分三服喝完。如果说三服喝完了,还不行,病证犹在者,我再开1剂。你看,对解表发汗来讲,从《伤寒论》的记载来看,古代的医生怎么开药啊?一次1剂。解表药咱们要注意不得超过3剂。而我们现在看病,不少大夫一开感冒药,7剂、10剂、两周,这就不符合传统要求。所以解表药要求速战速决,如果你这3剂还没有治好,那有可能邪气就会传变,“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就是说解表药最多能喝多少呢?两三剂而已,两三剂之内一般是能制住的。一般情况下,在第一次的时候,他说“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就是一服药没吃完就能好,达到这种程度。如果说老师,我都给他开4剂了,他还不好,怎么办?那要检查检查你的辨证对不对?你用的药对不对?有些人一吃感冒药,不但原来的症状没有好,又添一些新的病情了,这都会有啊。所以我们看,这是中医治外感病大致的一个路程,有一些我们确实得灵活,有一些我们可能得增加药量,当然在辨证准了的基础上得这样子。外感病,有时候中医真的一剂药他就不反弹了,很少有超过三剂药的时候热还降不下来。如果降不下,一个是辨证的问题,一个是可能还会兼夹一些其他的疾病,慢性疾病的人,这个可能不好退,真正外感很单纯的,这个很快的。

有一个孩子发高烧,小男孩,他已经打了两周的吊针了,还是烧,当然是舌苔厚了,他还是有寒,我给他用的是麻黄加术汤。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的一个方子,《伤寒论》里没有这个。舌苔厚,有寒湿啊,麻黄汤是驱寒的,但是舌苔厚,湿邪在,如果不加化湿的,可能效果不好。我们学过的化湿的药物,什么藿香啊,佩兰啊,苍术啊等等。麻黄加术汤,本来用的是白术,我们在临床上根据情况,可以选用苍术。苍术和白术什么区别呢?白术主要是走里,健脾的;苍术有发散的作用,所以我给他加的是苍术。我对患者的妈妈说:我给你个电话号码,可以告诉我一下孩子服药的情况。这个麻黄加术汤啊,咱们现在一般就是作两次喝了,我说:你今天晚上就把这一剂喝完。按说应该是早晚各一次,因为我是下午门诊,他是下午来的,晚上把这两次的作一次喝完。我说每次喝完,你看这个烧起不起。到晚上他说喝完一剂的时候烧有点退,退了它还升。孩子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烧又起了。我说:第二服再拿上。第二服喝完以后,等了一会时间,体温还往上升。孩子的妈妈说:大夫现在又37.6℃了、又37.9℃了。可能还要往上升、因为这种发烧比较顽固了,已经打吊瓶治疗两周了。我说:你再把第二剂拿出来,熬药。这个孩子喝多少呢?三剂药里面的两剂药物。后来又把第三包打开准备的时候,这个烧没再起。我说行了,今天晚上折腾(得)可以了,因为我被折腾得也可以了。我说这样吧,第二天早上我再看看。第二天早上一量体温、脉静身凉,用她(患者的母亲)的话说,(孩子)身上很舒服。因为一发烧,身上很热的。不发烧是可以看出来的,有精神,一发烧,这孩子就蔫儿了。他不发烧了,这孩子就蹦蹦跳跳地玩,老早就起来了,所以说,这就不烧了。她问还需要喝不?我说可以不喝了。所以说像这种发烧,你再按一天一剂,不灵活的话,有可能这个烧它压不住,所以,有时候我们要灵活,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按照一天一剂,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我们要灵活来对待。这是喝药的一些方法。

另外我们看,还有忌口。大家注意,外感病一定要告诉病人忌口,忌什么呢?你看这后面,张仲景讲得非常的详细,忌“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第一是忌“生冷”,生的冷的食品,因为感受风寒,吃生冷的以后,肯定邪气不容易祛。再一个“黏滑”的,就是黏液性比较大的一些食品,比如说粽子、年糕、动物的蹄筋等,如果说感冒期间吃这个,不信你试试,邪气很不好祛。古人认为这些黏液性的东西,粘邪气,粘上了,邪气不容易发散出去,实际上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讲,助湿邪,这个时候邪气不容易被发散掉,黏滑类的东西,还有胶质类的我们都不要吃。

还有什么呢?“肉面”,这个肉面呢,就是忌肉,即使面食也不要多吃,还有人解释为带肉的面,我认为不必要(这样解释)。我给大家讲一个病例啊,这个病例是一个老师治的,我觉得他说得特别有意思。过去大学教学有过一段开门办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到农村、厂矿给病人治疗,实际这个形式,实践性特别强,咱们现在都没有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改为到医院去实习。这个老师带着学生去了农村,遇到一个发烧的中学生,是一个外感发烧,住在当地卫生院里,老师给他用药以后,烧很快就退了。本来病人在发烧期间,胃口极度不好,什么都不想吃。你看我们发烧的时候,怎么样?你最爱吃的东西都吃不下去,是不是啊?因为机体所有正气的力量都去抗邪了,肠胃之气也是虚的,任何食欲没有。但是等烧一退,就觉得特别的饿,就想吃东西,这个孩子也是。老师给他开了一剂药挺灵的,一吃烧退了,烧退了他就感到饿,他妈妈给他当陪护,他说:妈妈我饿。妈妈一听,儿子说饿,高兴坏了,烧退了,这个病要好。但是这个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肉。那时候,肉食供应不丰富,凭票购买。妈妈虽然有点为难,但也得找啊。她想,这孩子好不容易病好了,有食欲了,正好医院旁边有个屠宰场,当时是肉越肥价钱越高,而猪蹄子、猪尾巴之类的东西剁掉以后就扔了,不要了。这个妈妈就捡一些猪蹄子、猪尾巴给孩子煮了。中午吃了以后,晚上就烧起来了。于是只好再找老师。老师见到他们的第一句话就说:吃着了吧?病人母亲说对对对。因为看病病人一多,大夫顾不上或忘了给病人讲忌口这些事情了,再个(那个时代)也想不到病人会去吃肉。病人母亲说:对,整两个猪蹄子吃了,晚上烧又起来了。老师又给开了一剂药,病人烧又退了。这位老师没说开什么药,我估计就是解表发汗的,还有就是消食化积的药物,实际上这个孩子所患的外感就是后世讲的夹食伤寒,就是既有外邪,又有食积。

第二次烧退了以后,病人这次记住了,千万不能吃肉。好,过两天,(病情)平稳了行了,准备出院。正当出院的时候,班里面的同学想去看看。你看,咱们班要是有哪个同学发烧了,住院了,那肯定要去看看啊。当然瞧病人得带礼物啊,那时候又没很好的礼物,大家买了点面条,买了点挂面拿过去了。到中午了,患者的母亲说中午大家都别走了,都在这吃吧,吃什么?这不挂面吗,你们拿来的。在挂面煮好以后,有一个同学说:你看我这老同学住几天院,真是瘦了,这次咱没有肉,挂面多吃一点,给他盛两碗很稠的面条。吃完以后,晚上病人又烧了。纳闷啊,这次没吃肉,怎么还烧呢?再去找老师说:又吃着了。但这次没吃肉,吃的是面啊。吃面,你看张仲景就告诉你,面吃多了也不行。感冒以后,要吃流食,容易消化的,喝点粥,吃点面汤。《黄帝内经》也讲到了这个问题,《素问?热论》讲得很明白,说:“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本来就是黄帝问岐伯的,他说,有一些病人,发烧,怎么总是这个烧不好退啊,有时候退了它还起?岐伯就告诉他说,这是在发烧的时候,在外感病没有好的时候,勉强进食了,而且进了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所以说这个发烧就会一直不退。那黄帝又问他说:“病热当何禁之?”说这个发热的病怎么忌口才好啊,岐伯就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外感发烧,当余热还没有尽,邪气还没有完全消退,正气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一吃肉就会复发,叫“食肉则复”;说我不吃肉,其他的多吃一点,那也不行,“多食则遗”。“遗”是什么呢?发烧遗留不退,病邪不尽,或者由高烧就变成低烧了。你看《黄帝内经》讲得多么精辟啊,之后《伤寒论》就进行亲身实践了。这个“肉面”是禁止吃的,你不信在外感发热时你吃肉试试,病邪会久久不退,本来会两天好,你可能得推到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光我们自己要注意,大家以后都是大夫,还有告诉病人一定要这样子,要忌口。

还有,我们再往下看,“五辛”,咱们讲义上解释的是:《本草纲目》以小蒜、大蒜、韭、芸薹(tai)、胡荽为五辛。此泛指有香窜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这些要注意,也不宜吃。有人就说辣的不好吗?解表,我想大家可能把辛味和辣味混了,辛和辣并不一样。辛是指麻味,很麻、麻黄你尝尝,尝了你舌头都是麻的。你像花椒,我们都吃火锅对吧,那个麻,那才叫辛味。辛味确实有解表的作用,但是辣味不行,所以实际上它这里面讲的五辛实际上是辣,是指辣物,所以对辣物也要忌。

还有”臭恶”,你说,老师,是不是包括臭豆腐这一类的,对,气味难闻的一些食物、尽量都不要吃。所以,你看这些,在感冒期间都不能让病人吃,只能让病人吃什么呢?清淡,容易消化的,这个必须要告诉病人的,这就是所谓的忌口了。不但是外感病,其他内伤杂病(也是一样),我们要根据病情,告诉病人要如何忌口,这是我们中医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糖尿病的病人,肯定不能吃糖。现在还有好多痛风病,痛风病是蛋白代谢失常,那就不能吃高蛋白的食物啊,等等的这些,我们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这些都告诉病人,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疗效。有时候你很费劲开了一个方子,而且这个方子开得很好,很对症,病人吃完很舒服。但是,如果他不注意忌口,吃了他不该吃的东西以后,这个病可能会复发,会加重,或者久久不能痊愈。所以这也是影响我们大夫处方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你想想,我们辛辛苦苦开个方子,(如果)坏到病人嘴上的话,那也是很亏的。但是这个你要是不告诉他,病人确实不知道,有些人可能开完药以后,他就回去喝酒去了,一喝酒就加重。他说,我这本来没有发烧,很轻微的感冒,本想吃点药就好了,结果又加重了,如果你不细问他的话,他还想着是你的药出问题了呢。细问的话,都有一些饮食方面的问题,包括现在一些老人。我想让大家注意的是,从我的临床来看,老人现在吃饭啊,有好多根本不控制,吃得很多,而且是任由自己的性子来吃这个饭,但是有时候到大夫这儿他们不承认(乱吃)。大家一定要仔细地询问病人这些情况,特别是一些外感病,一定要强调让病人忌口,这样能大幅度地提高我们的疗效。这是方后注的一些情况。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桂枝汤(二)发布于2024-03-21 17:55: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