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国医经方

中华中医药 

第20181217期 


伤寒六经辨证妇科的应用


      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的特殊现象,在病理上有经、带、胎、产等的特有病变。妇科之病常常是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通行失畅,经络协调失和所引起,现行临床妇科病症多以脏腑辨证、气血辨证为主,鲜有六经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辨证方法,不仅在病性上有属阴、属阳、属寒、属热、属实、属虚之分,而且在病位上有在表、在里、在经、在脏、在腑之别。由此可知,六经辨证同样可以论治妇女的病变。笔者妇科临床应用六经辨证效果显著,也不断寻求妇科六经辨证的基本治疗规律,今分享如下。



01

妇科病症太阳病辨治规律

《伤寒论翼·太阳病解》论“背以太阳为主”[1],太阳为六经之藩篱,主人身之表,循行人体背部,当外邪自表入侵,首先表现的是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等的太阳经病,如经证不解,邪热顺经内传太阳之腑膀胱,与水或血搏结,就有太阳蓄水证或太阳蓄血证之变。《伤寒论翼·太阳病解》还说“心肺为太阳之里”[2]、“太阳之根,即是少阴”[3]即是说明太阳经脉虽然分布于项背而统摄营卫,但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而腰为肾之腑,背俞又为脏腑气血流注之处,太阳受邪可侵于项背,反之,少阴的病变,也可以从项背反映出来。同时太阳为寒水主气,其见证以寒、水、湿为多,根据“阴盛则阳病”之理论,很多太阳寒证逐渐引发少阴虚寒,对于临证看似少阴的寒、水、湿证,与其温少阴虚寒莫如散太阳寒凝。

女子一生以血为本,月经的产生与血关系密切。月经之乱,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经者血也,治经不离治血。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痛经兼少(小)腹硬痛属瘀热积滞者,均可仿照太阳蓄血证之法施治。又如妇人初孕,由于营卫不和、胎气上逆而呕吐不止,可用调和营卫之法而收功;屡次滑胎之妇或是婚后多年不孕之人,常见肾阳虚衰胞宫寒凝之证,多有腰脊胀坠如折之感,此跟太阳为寒水主气相关,治疗以温阳暖宫效果极好。再如妇女的带下病,从温肾利水或扶阳化湿之法治之,也是考虑到太阳主寒水之故。

病案举例

方某某,女,35岁,2017年4月30日以“行经前后皮肤瘙痒1年”就诊。患者近1年来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色量一般,但每逢行经前3天左右则全身皮肤瘙痒,下肢尤甚,入夜加重,经净后逐渐缓解瘙痒消退,至下次月经前反复,服过抗过敏等药物无明显效果。就诊时为行经第一天,全身皮肤瘙痒,手足心汗出,舌体瘦质淡嫩尖略红,苔薄白,脉细略滑。此为经行血虚,荣弱卫强,腠理不密,邪得乘虚而入,拟桂枝麻黄一汤加味治之。当归12g,桂枝9g、白芍9g、麻黄3g、杏仁6g、炙甘草6g、生姜一大片、大枣二枚,连服4剂,瘙痒大减。嘱下次经前再服4剂,坚持3个月,病不再发。


02

妇科病症阳明病辨治规律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燥金主令,病邪由表传里经热化燥,病症常见大热、大汗、大渴、便秘、脉洪大或沉实,由于阳明经循行于人体前面,故尚可有面赤、胸腹烦满等之变。虽然阳明病常见之证属里、属实、属热,但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两者升降相和斡旋中焦水谷运纳正常,否则太阴湿土虚寒不升必会影响阳明燥土之降,因而阳明病也有虚寒证。《伤寒论》第226条说:“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紧接着第243条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这两条就论述了胃阳虚弱、胃失和降的病变及治疗。

《伤寒论·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说:“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因此,不论阳明之燥热或虚寒,均可导致妇女的病变。根据《内经》理论,女子月事之所以能以时下,关键是因为“任通冲盛”,任脉是阴脉之海,而冲脉为血海,冲任二脉主司人体之阴血。脾胃是人体的气血生化源泉,冲脉又隶属阳明,所以脾胃气盛,冲任阴血盛,女子才能月经调顺。临床凡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月经不调者,用调脾胃、建中气之法可以收功。又妇人绝经前后出现呕恶、头晕目眩、如坐船中,多因胃虚浊气上逆、水饮不化阴乘阳位所致,常用吴茱萸汤以温中降逆而得效。再如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内阻,导致胃失和降、燥实发热,引起大便不通、少腹硬痛的病症,采用泄热通便、活血化瘀之法,以桃核承气汤治之,有大便通、瘀血尽之效。

病案举例

廖某,女,25岁,2018年1月13日以“药物流产后5天发热1天”就诊。患者5天前于孕47天以米非司酮合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阴排出绒毛样物质,近5天来,恶露量少,色暗红,夹紫色血块,昨天开始发热,但热势不高,最高体温38.3℃,同时小腹渐痛,按之加剧,口渴,大便3天未解,舌质略绛,苔薄黄干,脉沉实。急查盆腔彩超:宫腔内可见1.3cm×1.9cm高回声团,因恐惧清宫术,特求助中医。此证属瘀血内停,邪热积滞,拟活血祛瘀、通便泻热之法。桃仁9g、桂枝6g、大黄9g、芒硝(另包冲服)6g、枳壳30g、川牛膝30g、炙甘草6g,5剂。服1剂后,热退、大便通、小腹疼痛减轻,便通后去芒硝再服至4剂时,排出绿豆大黑褐色硬质血块,遂停药。


03

妇科病症少阳病辨治规律

少阳经分布于人体胸胁两侧,位居太阳与阳明之半表半里,主枢,属胆,与肝相为表里,少阳之病常以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为主要表现。《伤寒论》中有专门条文论述女子经水适来之时,邪热乘虚内入血室与血相搏的辨治,以小柴胡汤。

在临床中,抓住“寒热往来”的要点,体会“动静交替、发作有时”的核心,凡是反复发作的病症,如反复的行经前乳房胀痛,或行经之时头晕目眩,乍寒乍热如疟状者,都可应用和解枢机,泄邪安正的小柴胡汤而收到预期的效果。

病案举例

李某,女,24岁,2018年3月7日以“反复经前乳房胀痛1年”就诊。患者平素月经尚规律,(5-7)/(35-40),末次月经2018年2月1日,诊时已乳房胀痛三天,口干,大便1-2日1行,脾气大且怒,舌质略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数。乳腺彩超提示两乳腺体增生。考虑少阳不枢,拟和解少阳之枢,通络止痛为治。柴胡15g、黄芩9g、姜半夏9g、北沙参15g、当归9g、赤芍9g、茯苓12g、白术12g、泽泻15g、预知子9g、甘草6g、大枣三枚,生姜三薄片,5剂。以此方化裁经前连续治疗三个月,乳房胀痛消除。


04

 妇科病症太阴病辨治规律

太阴湿土主气,病变多属里、属寒、属虚之证,临床常见腹满食少、恶心欲吐甚则腹痛自利等一派脾阳虚衰、寒凝水盛的表现。太阴内含脾肺两脏,肺脾气足,则运化水谷有力,气血生化有源,水湿宣化有司。女子虽然以血为本,但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脾肺气虚,水谷不运,清阳不升,水湿不化,可至妇女经、带、胎、产多种病变。如妇人带下绵绵即常因脾虚湿盛所致;月经过多甚或崩漏亦因脾虚失于摄血导致;而脾虚不升则有胎漏之虞。故妇科病症从太阴论证,从脾土论治,或健脾调经、或温中止带、或益气安胎,均是临床可用常用的治疗之法。

病案举例

李某某,女,34岁,2017年12月13日以“连续行经腹泻3个月”就诊。患者平素月经基本规律,(5-7)/(26-30),末次月经2017年11月10日,近三个月来,每于行经之日起大便稀溏,日行5~6次,小腹觉冷绵绵作痛,无口干渴,持续3~4天即好转,经净后则恢复正常。诊时正值经前,无乳房胀痛,肢冷不温,舌质淡润边齿痕苔薄,脉细沉。此属太阴寒湿,拟温阳升津为治。淡附片(先煎)9g、干姜9g、红参9g、茯苓12g、炒白术15g、葛根30g、芡实12g、炙甘草6g,5剂。服一剂即经至,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再服2剂腹泻愈,守原方在下次经前3天始服,行经腹泻不再发。


05

 妇科病症少阴病辨治规律

少阴内含心、肾二脏,兼含水火二气,邪入少阴,有少阴虚寒和少阴虚热之别,因此少阴证既可出现无热恶寒、但欲寐、脉微细等肾阳不足的表现,也有心烦、自利、呕渴等心火亢盛的现象。肾主藏精,心主血脉精血互化,妇女以血为主,其经、带、胎、产的病变,可与心肾相关。肾为作强之官而主技巧,肾气盛则天癸至太冲脉盛,任脉通畅,月事以时下;反之,肾气亏损,可致经闭不行或崩中漏下,在孕妇则有.堕胎、小产之变。另外肾为水脏,主司水液谢,肾阳虚衰,水湿不化可形成湿浊带下。心为君主之官而主血脉,心血不足,化热化燥则有经闭不行等之变。诚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言:“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4]

病案举例

方某某,女,32岁,2018年2月1日以“孕四个月夜寐困难3个月”就诊。患者平素即夜难入寐,寐则多梦,且易醒,醒后难再入睡。孕后四月余,经常失眠,每晚仅能入睡2?3小时,白天头脑晕胀,心烦口苦,渴不多饮,舌红瘦小苔少干,脉细数。证属阴虚阳亢,心肾不交之变,方用黄连阿胶汤合百合地黄汤治之:黄连12 g、黄芩6g、白芍6g、阿胶(烊化)12g、百合15g、地黄10g、鸡子黄(冲)2枚,3剂。药尽即能安睡,上方黄连减至9 g巩固善后而安。


06

 妇科病症厥阴病辨治规律

厥阴为三阴之尽,是风木主气,其见症以四肢厥逆、下利为主。厥阴内含肝和心包,肝藏血而主升发,心包为心之包络,常时代心行事,病时代心受邪。肝失疏泄,心抑郁,均能导致月经、胎产的病变,如肝血不足,则胎痿不长;心神抑郁,则月事不行;产时出血过多,精明失养则有血晕、郁冒等之变。总之,厥阴是阴尽阳生,证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情骤急而变化多端,故仿其法以治妇女虚瘀并见的产后病或变化无常的月经病,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病案举例

刘某某,女,47岁,2018年5月14日以“月经推迟伴量少1年”就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律,(5-7)/(28-35),近1年来月经逐渐推迟并经量减少,末次月经推迟半个月于2018年5月10日来潮,经量较以前更少,经色紫黯,夹小血块,3天即净,经行无腹胀腹痛。平素常觉腰酸,入夜难眠,易惊醒,大便干结,2-3日1行。口唇干裂,舌淡红苔薄略干,脉细弱尺沉。此为厥阴营血虚滞,方用温经汤治之:吴茱萸9g、麦冬30g,当归6g、白芍6g、川芎6g、党参6g、桂枝6g、姜半夏6g、阿胶(烊化)6g、牡丹皮6g、巴戟天9g、炙甘草6g、生姜一大片,15剂,以服5天停2天方法3周内服完。至6月11日月经来潮,量色均有好转,后仍以此方巩固4个月而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国强主编.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53

[2] 王国强主编.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54

[3] 王国强主编.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54

[4] 周仲英,于文明主编.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续·医经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51

孟萍(1980~),女,江西抚州人,医学博士,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7年,第五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傅淑清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旴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要传承人。

国医经方培训】2019"国医经方精品"班全年预告~

【国医经方便民】《各地国医经方门诊信息》扩征公告

【兽医国医经方】《六经辨证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传播中华中医药文化国医经方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伤寒研究】孟萍《伤寒六经辨证在妇科的应用》发布于2021-06-03 23:16: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