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愚痴是世间客观存在的现象,指出愚痴与智慧并不是为了谴责,而是为了辨识,只有清楚地辨识才能正确的应对。大部分时候布达文萨文章中讲述智慧的篇幅都要多过指出愚痴的篇幅,文章本身也不是为了批评,而是引导辨识客观现象,如果误认为是“谴责”,如果误认为是批评类的文章,那么请尝试检视一下阅读时的内心状态。




人认为,一直紧盯某一区域的目标(某个所缘)会修成奢摩他,止,会紧绷,逼迫而不自知。

 

“紧盯”应该正确理解为“紧密观察”,而不是死盯”。观察的“心”与真实所缘都是流动的,真实所缘不是概念,因此真实所缘是不能被“死盯”的,只能被紧密观察,紧密的观察可以等同于“一境性”,一境性是“定”,紧密观察所缘(紧盯)就是“定”。离开了紧密观察,强力的“定”是不能生起的放松”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接纳、释怀、不期待、不判断”的心理状态,而不应是对于目标放松观察。

 

其实,是否紧绷是否死盯与紧盯所缘并没有必然联系是否紧绷与嗔心也没有必然关系,是否紧绷有时是观察所缘的熟练度的问题。精进是八正之一,既然是“道”,那么就不是一条线,而是有一定带宽和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的精进都是正常的,都不会过度,有些行者在禅坐中非常精进乃至出现全身收束收摄的状态,但只要行者能够耐受,就都是没有问题的。这些收束与收摄的状态有时会被误认为是紧张紧绷。(行者试图把“心”提前死盯在某个位置等待所缘出现,这是不对的,基本也是由于不熟练引起的。)

 

精进力的运用是有一个范围与带宽的,只要是在这个范围中,那么就只有精进或者更精进可供选择,没有所谓的“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才能培育足够的智慧断除邪见,进而断除烦恼。轻轻松松的状态之下,“心”很难连续且持续的投入到变化的所缘之中维持有效的观察。

 

“精进”是三十七种引致道果的要素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美德品质。精进就是努力,精进就是拼搏。想要解脱邪见、烦恼、欲望之毒,拼搏是唯一的解药;想要改变狗血的生活,想要逃脱苦,努力是唯一的出路。轻轻松松不可能体证涅槃,甚至连世间法都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就。精进会产生收束、收摄、约束乃至紧束感,这些并不是什么坏事,更不可怕,只是很多人一生中从未挖掘和体验过精进的感受,因此会感到不习惯与害怕。

 

嗔心也会造成紧绷,这时候的“心”是倾向于排斥所缘的。心排斥所缘,但是心又无法离开所缘,这时候就会表现出痛苦紧绷。有些导师因为害怕这种嗔心与紧绷,所以就教导行者,让“心”与所缘保持距离。但是,直接让“心”与所缘保持距离是无法做到的,于是只能将愚痴(自我暗示)加入“心”与所缘之间,或者制造一个概念挡住“心”对真实所缘的认知,进而希望以此躲避苦受。

 

这个时候心已经没有在觉知真实的所缘了,也已经不是“观禅”禅修的状态了。此时,心已经被愚痴或自己制造的概念包裹。这个时候嗔心仿不会生起了,可以轻松的觉知了。但这一切其实都是假象,与使用麻醉品遮掩不如意差不多是同样的道理。

 

消除嗔心的正确方法是如理作意的观察所缘,尽力不去作意引发嗔心的概念,持续对所缘保持观察,进而超越概念,让心持续观察所缘中的本质现象(本质感受),此时生起的就不再是嗔心,而是智慧相应的善心,这种善心有时是快乐的,有时是平静的。甚至会生起完全真实客观的维巴萨那观察心。

 

智慧本身就有全面认知、平衡认知的特相,当生起的智慧足够强力、足够纯熟的时候,它就会自动的,全面且高效的认知,那个时候自然就不会再有紧盯感(更不会死盯)。但是,紧绷还是有可能发生,因为紧绷经常是来自于身体色法的反应,紧张情绪同样也有可能发生,但具备智慧的“心”将能够很快速的对这些情绪进行处理。

 

但如果我们追求舒适提前放松,其实等同于懈怠和放逸了。很多人也混淆了轻安与放松。轻安与放松是不同的,轻安来自于智慧的圆融,此时的“心”处于平衡且无疑惑的状态,进而产生解脱束缚的轻安感,这就是轻安。它也是心的功能之一。

 

实修中行者们不要去刻意作意“紧张”与“紧绷”,而是要去辨识“紧张”与“紧绷”对应的“硬”与“重”,并且尝试观察在“紧张”与“紧绷”中伴随的“振动”现象,以及这些现象附带的苦受,也就是要去观察和辨识紧张与紧绷中的本质感受,而不要去作意“紧张”与“紧绷”。这一点与在禅修中处理“酸、麻、痛、痒”等苦受的方法是一样的

 

学者们经常会认为安静或缓慢的就是禅修水平高的标准,错认为禅修好的人就一定总是安静的,缓慢的,甚至经常因此将低能量、阴沉乃至阴冷与内心平静与智慧相混淆。 正念饱满的状态以及快乐的(或平静的)与智慧相应的“心”,都是有能量的、警觉地、积极地、有活力的状态。

 

而有些人看起来很安静,是因为他们天生阴沉甚至阴冷,也有些人是心理能量比较低。仔细观察之下我们会发现,心理能量低的人会表现出冷漠、呆滞、反应迟缓。而那些阴沉、阴冷的人经常低头不语,眼光闪躲,不敢正视他人,他们当面沉默“温顺”,而背地里却冷言诋毁,这些人表面看起来安静,但其实内心中烦恼与野心剧烈的翻涌。

 

对于一般人来说,一个人的智慧、无明、邪见、烦恼的多少从外表是无法判断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名法(意识活动)。即使有着非常高智慧的人,乃至是圣者,都还是会延续他一直以来的主要性格。他们中有些人天生语速快,动作快;有些人天生就是激情的领导者特质;有些人是安静的学者型特质;还有些人兼顾两者性格,需要领导力的时候可以激情澎湃,需要研究和谨慎决策的时候宁静理智。

 

而更多人(没有经过智慧训练的人们)是在需要领导力和责任的时候退却推脱,在需要冷静决策与研究的时候,表现出浮躁、狂乱、情绪化与不理性的芸芸众生。也有些人是狂躁的狂徒;或是阴沉、阴冷的野心家。

 

那些已经生起智慧的行者,虽然他们可以非常快速的处理掉烦恼,但这并不代表烦恼不曾出现,只是烦恼每每出现之时无法冒头或者冒头即灭而已,有些初级的圣者甚至还会生起较强的烦恼与情绪,但是圣者是一定不会破五戒的,也不会说谎,不会生起杀生的念头。除却罗汉圣者之外,人们都还有烦恼与情绪,除却阿罗汉之外的人们是不能做到时时刻刻维持正念的。

 

紧绷、逼迫、与是否紧盯(紧密观察)无关。一直紧盯某个区域的目标(某个所缘)也不会把观禅练成奢摩他止禅。紧绷与紧张并不完全是禅修造成的,也不代表方法运用不正确,紧绷、紧张是阻碍禅修的力量,它们是我们过往生命中那些不正确的行为,不正确的见解,不正确的评论乃至是诋毁等不善业不善果报,因此当行者在禅修中体验到这些紧绷与紧张的时候,就更应该克制自己的言行,不要随便评价或下定论

 

如果行者们不去努力禅修,不去培育实修体验,不去提升实修智慧的话,根本无法识破错误见解者们信誓旦旦的蛊惑,也无法发现谁是正见坚固的智者

 

布达文萨在这里补充一下:“心”在识知目标的时候需要转向目标,与目标撞击,并且与目标接触并结合在一起,体验目标,感受目标。这些都是每个“心”必定具备的功能,也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所以“心”与被识知的目标没有间隙。

 

 

(未完待续)


 


布达文萨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请正确理解“紧盯”,不要人云亦云,紧盯某个区域没有问题,智慧从外表很难判断布达文萨讲体悟(三十五)发布于2021-12-12 2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