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知心流中观察的“心”观照真实所缘的质量与观照的密度不够高时,观察的“心”与真实目标中间混入了概念时就会觉得观察的“心”与所缘有距离有间隙。如果行者更加精进的如实观照,绵密的观照,那么行者将能够跨入更高的智慧等级,但是这个过程对于有些行者来说可能会很不舒服。并且,那些不具备智慧相应心智基础的行者是不能够进入这个阶段的。

 

智慧基础不足的行者经常会因为害怕辛苦而中途放弃,拒绝努力观照;行者不再努力观照的时候,有时反而会感到之前的现象与疑惑都消失了,他们误以为这是进步,误以为减少精进反而是正确的方法,其实这是因为觉察力减退了,他们无法有效觉察了。智慧基础不足的行者很可能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名望或者在圈中地位而选择不听告诫、一意孤行,甚至否定别人的劝诫。这样做其实对自己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生灭,缘起,四圣谛没有那么简单。实修解脱是有客观标准的,是自然的法则,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祈求、不满、解释或自欺欺人或捶胸顿足而降低标准

 

行者如果能进入到更高的智慧等级,他们就不会再认为“心”与真实目标之间有距离了。但是,这也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进力,也需要培育更多的善法欲,即便这样,进入更高的智慧等级也并不容,很多人还是根本无法达成。

 

而且,见解的提升会让很多人发现自己之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要知,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错误,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鼓起精进力与善法欲跃入更高的智慧。有些时候,人们会坚持错误,人们会蒙蔽自己,认为狮子来了“最好”且最轻松的逃生方式是把头扎进土里。

 

“心”与真实所缘是没有距离的,不同所属(不同个体)、不同属性的“心”观察所缘的时候,能切入的深度,能观察的微细度与透彻度也都是不同的,但即使是对于真实所缘粗显、浅显的观察,真实所缘与“心”也还是撞击在一起,接触在一起的,这就是缘起法“触缘受”之中的“触”。事实上,“触”也是“心”的功能之一,任何“心”都具备这个功能,在认知任何所缘的过程中,这个功能都会工作,任何“心”认知目标的时候都需要与所缘接触。这就是自然的法则。

 

又有行者会问了:“念头是一个、一个的,一个没有了另外的又来了。念头与念头之间好像并不相连,好像都有距离和间隙,并且好像还是等距的,观察的“心”到目标之间好像是等距平行的。一个没有了,这个还在想,这个结束之后下一个又会来。”在这个现象中,我的确观察到了前面的念头啊?观察的那个念头与前面被观察的念头没有接触呀?

 

这个问题的确会让很多人听起来感觉很有道理。要想明白这其中的原理,行者需要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客观现象:“心流”中一个时间只会生起一颗心“心流”中的“心”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后一颗“心”与前一颗“心”是无法接触的。后一颗“心”生起的时候,前一颗“心”已经灭去了,后面的“心”无法撞击前面的“心”,后面的“心”无法观察前面“心”,至多只能认知前面的“心”留下的痕迹;意门有能够回忆所缘的特性;“所缘”是被“心”观察的目标,所缘与“心”并不是一回事。“心”本身也有缘取意门概念所缘载入回忆的能力。

 

除此之外,行者也必须要知道,“念头”还是概念,念头是可分的,念头是由很多“心”组成的。看到念头还没有达到认知究竟法的阶段,也还无法认知和了解“心”工作的模式与细节,距离能够了解五蕴的本质还有很远的距离。

 

当觉知的“心”没有持续的投入并紧贴在快速变化的真实所缘之上时,概念将会逐级叠加,那个时候行者认知到的将不再是真实所缘,也将不是本质现象,而是在认知叠加之后的概念。那个时候,“心”与真实所缘之间就将被概念遮蔽阻隔。

 

当概念将要生起还未完全生起的时候,行者还有机会通过觉察阻断概念,如果行者们没能及时觉察,那么概念就会迅速的生起并且迅速的叠加,愚痴也就逐渐渗入,随后缺乏智慧的“心”逐次生起,此时行者仿觉得“心”与所缘有了间隙。概念已经开始迅速叠加之后,此时再想破除概念就已经做不到了,只能在随后重新开始观察新的真实所缘目标的过程中尽力保持如实观照,尽力避免概念生起。

 

在实操中,我们如果在有质量的行之后,一上座就保持持续的如实观照,那么我们是很容易破解疼痛并辨识其中的本质现象、本质感受的。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保持观照,等到疼痛出现的时候才想起来如实观照,想要以此破解疼痛,就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就只能忍耐疼痛了。

 

二因的行者乃至邪见者或者执持错误见解者,他们可以具备聪明才智以及世间的成就,但由于缺乏与智慧相应的意识基础,因此他们无法清楚详实的观察到“心”对于目标认知的详细过程与细节。二因的行者与邪见者也无法获得无常、苦、无我的实修体验。由于无法获得更多的体验,因此他们也很容易走上否定智慧等级,否定实修经验,否定客观指标的道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二因行者对于不正确的理论和教法会比较没有免疫力,很容易成为错误见解者。由于智慧不能相应的增长,二因行者经常因为一点点成就与赞扬就引发了他们近乎失控的我慢与野心。

 

所有的发生都有它的因缘,世间没有偶然。实修有客观标准,“心”觉知真实所缘时没有距离。持续紧密的观察所缘才能对目标进行清楚、连续、深入的了解。那些自欺欺人,最终受害的只是自己。

 

只有当所缘是真实所缘时才是观禅,才是智慧禅,才有可能是智慧法禅法。只有绵密的如实观察真实所缘,才能一直不丢失真实所缘。就像逃避灾难的人潮中,孩子要拼命努力紧随爸爸,才能不被拥挤慌张的人群挤散。爸爸就像一个所缘(不是一个实体),所缘中有很多目标,比如,胳膊,腿,衣角,腰带,背包,背包带,拐杖,等等。孩子跟随的越近,能看清的内容就越多,紧急时刻孩子可以抓住不失散的项目就越多,如果孩子只在爸爸周围(目标表面),那么孩子可能只能抓住背包,背包带,或者拐杖,这就很容易被冲散。

 


未完待续



布达文萨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行者有时会把退步误认为进步,二因行者无法深度体验智慧布达文萨讲体悟(三十一)发布于2021-12-12 22:50: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