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学法的心态

 

我们学法的心态应该是什么?

 

这部经典我可能看不懂,可能我听不懂,但是因为我的福德不够,智慧不够,我应该发愿要深入经藏,要忏悔业障,开启智慧。

 

而不是说因为你听不懂,看不懂,你就开始怀疑这个不可能、那个不正确。所以我们现在的佛法就出现这样的问题。

 

讲经说法在专门学法的过程,至少需要十年,至少。没有学十年,你想讲经说法,不可能。

 

我们见多了,所以现在啊,我们这个信息媒体发达,也出现很多,学个三年五年,就是开始红遍大江南北。以前没听说过,突然冒出一个红得不得了。

 

我看,任何一个讲经的法师也好,居士也好,我们先看他的简历,他在哪里哪里学了哪些经论。

 

如果对这些过程片字不谈,甚至有些出家一年,学了一年,马上就开始就去教书,会出问题的。

不是世间的这种聪明啊就能真正理悟佛法,不可能的。

当然如果你是六祖大师,那我们也得承认,对不对?太少了。

 

 

 

 

大乘佛法矛盾心理的根源

 

那么下边,就是对这个大乘佛法(的)矛盾心理,它是有根源的。

 

佛出现在印度讲经说法,佛涅槃之后,他的弟子当中就会把佛的这些经典,通过大家推举,诵出来,也就是背出来,结集成经典。

这个当中会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再发展到后来,很多人就会怀疑说:你这个这部经典你们这种说法,可能不是佛说的。就会开始什么?持很多相反的意见。

 

那么这个原因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

 

我们在这个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当中,就可以看到,到无著菩萨的时候,实际上这种所谓“大乘非佛说”的思想已经有了。

 

所以无著菩萨在公元四五世纪,应该是五世纪左右,他写这个《摄大乘论》当中,就例举很多来论证显示大乘真是佛语,从十个方面来显“大乘是佛说”。

 

因为什么?因为这些教理教义声闻人那里没有听到说过,只有在大乘经典当中才有说,所以绝大部分声闻根机的人,他们就会不承认这种大乘经典。

 

所以这里所谓的“十处”,大乘不同于声闻乘,只为菩萨宣说,叫“十相殊胜殊胜语”。

 

那么为什么这里只是大乘对菩萨说,而对声闻人不说?

佛当年因为声闻人只要什么?只要解决了分段生死就觉得满足了。

 

而菩萨不简简单单是分段生死,还要了生死,包括对一切法产生智慧。这是佛所追求的,是大乘人的追求,所以是能引大菩提性,能善成立随顺无为

你随顺无为才能度众生呢,能够证得一切智智,这是与声闻人根本不同的地方。

 

所以大家注意啊,我把这个《摄大乘论》有些原文引出来,不能一句一句跟你们解释,但是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翻译成大白话跟大家讲的,实际上就是根据很多经典、论典来的。

 

那么这里,看到:“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等等。

也就是说在声闻人当中,佛当时也提到这些大乘的一些名词,因为声闻人他们:

第一,不要听那么多,

第二,他的理解能力也不够,对吧?

所以佛只提到这个名词,而没有对他们完全讲透。那么后来就有了分歧。

 

那么我在这里,只是简单地先说一说。

过一会儿,我会把这个“为什么会形成后来所谓大乘、小乘”“为什么小乘不承认大乘”,用大白话跟大家说一说,你就全明白了。

 

如果再讲这个《摄大乘论》啊,下面就有人开始要打呼了。

 

所以做好思想准备,《楞严经》要学习,我们涉及到《楞严经》的经文的时候,是要一句话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的。

 

你们不要希望说来听《楞严经》我会讲笑话,如果那样子的话,最好去听相声,懂吧?

所以要非常认真严肃地来学法。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

 

愿生西方净土

九品莲花父母

花开见佛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本期图片/ 葛峻 摄

 

 

 

 

 

 

 

能忍法师简介中国佛学,曾在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留学深造。曾任普陀山佛学院教务长,现任江苏南通普贤寺住持、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教授楞严专业。

 

 

 

来源:觉照空性

 

延伸阅读

 

 

《原佛》经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系列(001 | 四恩要铭记在心,反复思惟

《原佛》经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系列(002)|《楞严经》一定是佛所说的!是真正的佛法!

《原佛》经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系列(003)|在大乘经典当中大小乘是根据教理教义来区分

 

 

 

 

 

 

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能忍法师,楞严经,大乘佛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大师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系列(004)对大乘佛法矛盾心理的根源发布于2022-01-21 22: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