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看花的时候,实际上是两个过程合二为一,一个过程是看花做事的当下回归本心,回归本性;另一个过程是用本心观照一切相与一切事,这本质上是一个过程一件事。


刚开始我们做不到融会贯通,就会错误的把它当成是两件事情,于是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我们刚开始都是从自己的烦恼入手的,烦恼一起,我们就用本心去观照,这个时候就会出问题,因为有时候没有烦恼,那观照会不会悬空?也就是这个观照会不会失去了对象?时间久了会不会忘记观照?忘记观照了,提醒自己构不构成刻意?


其实不是这样的,本心从来不会悬空,始终有观照的对象,那就是万事万物以及它自身,而万事万物又是它自身显化出来的,所以自己观照自己,本心就是观自在菩萨


我们要始终站在心的角度看问题,不是因为烦恼来了本心才起的,而是烦恼不容于始终观照的本心而已。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看一切相做一切事的当下回归本心,不是从相和事的角度来的,也是从本心的角度,否则就会出问题。


比如,我们可能会做一件小的恶事,然后我们会想做一件大的善事去洗白它,对冲它,抵消它,实际上是不不可能的。


因为在本心上,恶无大小,再小的恶事也会障蔽本心,导致我们存不了天理,致不了良知,回不了当下,印不了心。


同样,善也无大小,再小的善事也会触发本心。


当然,再大的一个所谓善事,也只能做到这个效果,不存在说有些事情是小善,那个善不够,我们再找一件大的善事补一补。


这就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个大小不能在相上做区分,否则就会陷入大小之分而混乱,而要本心上,本心上没有差别。


儒家把这个世界上的人分成三种,一种像圣人一样的彻悟者,叫大悟;另一种是绝大部分人,半悟;还有一小部分人只有一点点觉悟,叫小悟,对应的就是道家的上士,中士,下士。


王阳明把这三种人比喻成青年,少年和幼儿,幼儿只能扶墙走路,少年可以散步,青年可以健步如飞。


不能在相上做区分,在相上就会以为修行觉悟有三种功夫,一个是扶墙,一个是散步,一个是健步如飞,不是的,只有一种功夫,就是致良知,存天理,归本心,回当下,印心。


始终在心上用功,心上揣摩,最终这种心上的功夫表现在不同的身体素质前面,自然会不同,表现在幼儿就叫扶墙,因为他想健步如飞也做不到。


大悟,半悟,小悟,这三种人所做的功夫是一样的,因为只有一个本心,一个良知。


就是说,这三种人觉悟不是像吃饼子一样,不是彻悟的人吃完了饼子,半悟的人吃半个,小悟的人只吃一口,不是这个概念。而是间断的概念,大悟的人时时与本心连接,没有间断;半悟的人时而间断,时而不间断;小悟的人经常间断。


在没有间断的时候,哪怕是大奸大恶的人,良知显现的刹那,他与圣人也没有任何差别。


我们有时候做不到融会贯通,就会掺杂大量的个人见解,这个见解因为没有融会贯通,所以可能是有一定障碍的,有执着妄想的,所以导致理论出问题,然后觉悟修行的方式方法就会出问题,功夫就落不到实处,就回不到本心上来,本心即当下,当下显事实,回不到事实上来,就会看不清楚事实,最后又会导致不能融会贯通,往复循环。


所以慧能说顿悟,顿就是当下,当下即本心,回归本心就是觉悟,这才是真相,这才是事实,看清楚事实,回到本心上来,修行觉悟的方法在相上虽然会因人而异而不同,但本质上是同一回事。

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跟王阳明学修心;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付出,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有机会学习到中华传统圣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