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茯苓甘草汤证,第73条: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出,蓄水证不但可以导致口渴,而且可以引起出汗异常,这是由太阳腑的气化失常所导致的太阳经卫气不固的表现,太阳经受邪影响太阳腑能导致蓄水,同样,太阳膀胱气化失常也可以导致太阳经营卫的不和,用五苓散化气行水,恢复膀胱的气化功能,从而使太阳经营卫和畅,出汗自然就正常了。上述的那个汗出异常的案例,就是在这一条的指导下的具体运用。注意,这里所说“伤寒,汗出”,伤寒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是指狭义的那个太阳伤寒,寒是指邪,伤寒就是感邪的意思。

本条还用口渴与否来区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水蓄于下,津液聚于局部不得均匀布散,所以导致口渴,这是五苓散证。而如果说不渴,就属于茯苓甘草汤证。茯甘草汤证这个病证为什么口不渴呢?我们看一下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就知道了。这个方子,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苓桂姜甘汤,这里用量最大的是生姜,生姜是干什么的呀?解表,和胃止呕,还可以散胃中之水,所以重用生姜就是为了散去胃中之水。说明这个也是水气内停证,但是水停的部位,从用药特点上我们可以判断出来,是停于哪里啊?中焦胃,所以它是胃中停水证,胃中停水,所以不渴。茯苓甘草汤是治疗胃中停水的主方。

茯苓甘草汤证在《伤寒论》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厥,就是四肢厥冷。一个中焦水停证为什么会出现四肢厥冷这么严重的症状呢?《黄帝内经》讲:“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又说:“清阳实四肢”。所以水停于胃,就会把中阳之气给阻挡住,使中阳之气不能够充实四肢,所以会出现四肢厥冷,实际上这个四肢厥冷是胃中停水的一种严重症状。“心下悸”,“心下”,是指胃。这里的“心下悸”指胃中悸动。这是个什么感觉呢?是指胃中有振水的声音,胃中振水音,就叫做“心下悸”,或者叫做胃中悸,有时可以听到病人的胃中“咣当咣当”的响声。当然这是水停于胃中的典型表现,这就是茯苓甘草汤证的证候特点。

我们再看第127条: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

这一条讲了两个证。小便利,是因为饮水多,必导致心下悸,这个讲的是茯苓甘草汤证。茯苓甘草汤证由于是水停于中焦,没有影响到膀胱的气化,所以它的小便相对正常,这主要是和五苓散证相对而言的,当然它也可以导致小便不利,但是比起五苓散的主症小便不利来讲,它的小便不利程度比较轻,或者是小便正常,因为它水停中焦。如果说蓄水证,水停下焦,那小便就会少。“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什么叫“苦里急”啊?就是小腹部有胀满急迫的感觉,为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补述了五苓散证的症状。因为小便不利,水蓄膀胱,所以说小腹里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感到,有时因某些事情,该小便了不能去小便,也会出现小肚子很胀、很疼的感觉,是不是啊?所以说这一条,它是讲的两个证,就是茯苓甘草汤证和五苓散证,并以小便利否来进行区别(上一条是用口渴与否进行区别)。那我们看,通过这样区别,想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五苓散证是水蓄下焦,而茯甘草汤证呢,是水蓄中焦胃。所以茯苓甘草汤是重用生姜以散胃中之水。

如果我们把茯苓甘草汤中的生姜换成白术,你看这个方子就变成什么方了,对,就是苓桂术甘汤了。所以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术甘汤仅一药之差,生姜是入胃的,而白术是健脾的,所以苓桂术甘汤是治脾虚水停,而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

所以大家看看这个啊,茯苓甘草汤证的病机我们就这样来总结,叫胃气不足,水停胃中。水怎么停胃中了?肯定有胃不足的一面,对吧?消化能力差,西医讲胃动力不足,有时候连水都消化不掉,喝完水就停到胃里面。当然,这个从《伤寒论》的角度来看,它的这个病因是太阳表证期间,饮水过多所导致的。刚才咱们说了,太阳表证期间,全身的正气都趋表抗邪,所以造成体内正气的相对不足,如果这时候大量饮水,除了会引起蓄水证以外,也可以导致水停胃中的茯苓甘草汤证。茯苓甘草汤证的病症我们再联系第356条,可以总结为:心下悸,就是胃中有振水音,手足厥冷。所以治法要温胃散水,用茯苓甘草汤。

生姜散胃中之水,尤其是生姜皮,它的散水作用比较强,华佗有一个方子,叫五皮饮,里面就有生姜皮,临床上我们用生姜就可以了。

临床运用茯苓甘草汤主要是看是否有水气停于胃,那怎么去鉴别水停胃中呢?就是抓住胃中停水的主症。最典型的主症就是胃中有振水音,有时候可以听到病人的胃中有“咣当咣当”的声音,如果喝完水胃里面有“咣当咣当”的声音,这就是振水音。临床上还有一些什么特点呢?从我的临床观察来看,水停于胃的临床表现,病人往往说他(她)吃干的可以,喝水不行,只要一喝水就堵。如果吃个干烧饼,就会觉得胃里很舒服,这个往往是水停于胃的表现。

曾经看过有一个病号,很有意思,这个病人也是个老太太,而且穿得特时髦,过来的时候一蹦一蹦跳着来了,我心想这肯定是街舞队的老太太啊,很干净利索。我说:“你到底怎么了?”她并不答话,只说:“你给我看看吧。”注意啊,有极个别的病人,找中医看病,是不说话的,先让你号脉,总想考考你这个大夫,他们认为你中医一号脉就什么都知道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拿现在来说,除了望、闻、问、切以外,我们还要看病人的化验单,看报告单,对吧,五诊合参了。我说:“你这个到底怎么回事啊?你得说一下啊,中医是靠望闻问切看病,不是光靠号脉的,你是来考大夫来的,还是来看病的?”这个老太太听我说完这话,她又觉得不好意思了,她就坐在那里晃,坐着晃,我心想这又是怎么了?是肝风内动吗?风啊,风胜则动。她说:“大夫,你还不知道我什么病吗?”我说:“你肝风内动啊?”她说:“你再仔细听听。”我就仔细一听,听出来了,她为什么晃呢?她胃里面有水,“咣当咣当”,能听到。她说:“我就是看这个呢,我也查胃了,说我有点胃炎,还有螺旋菌感染,但是我的症状跟人家不一样,人家说是吃干的,吃硬的不舒服,吃下去顶到这儿(指着自己的胃),不往下走,对吧。你看我不是这样,我是喝水不行,只要喝点水,马上停到这儿(又指自己的胃口),所以连粥都不敢喝。我觉得吃个烧饼,硬点的东西,很舒服。所以经常买北京的那个烤烧饼吃。”这种情况是什么呢?胃中的水湿比较大,这个病人说喝完水胃里面“汪”得慌,这可能是北京的一个地方方言,汪得慌,我估计是这个字,三点水这个“汪”,汪洋一片,是这个意思。我说:“老太太,你要说出来多好啊,中医看病,不是说一号脉就知道你这个汪得慌的了,那得结合好多情况判断。”一看她的舌苔白滑,我说:“老太太,你这个病我绝对可以给你治,而且能给你治好。”因为这是胃中停水啊,我就用茯苓甘草汤,生姜用了24g(咱们现在生姜不要开片了,开“克”,因为片有的时候切得大,有的时候切得小,不准确。)。24g生姜,药房大多没有,自己家备。我问她家里面有生姜吗?她说有,自家厨房就有生姜。并且说:“我本身就好吃姜,我吃完生姜以后就比较舒服一点,里面一热的话,就觉得舒服”。这就是胃中停水的典型表现。服茯苓甘草汤7剂以后,再过来复诊,“咣当咣当”这个声音基本上就没有了,又服了两周,病愈。后来检查螺旋杆菌也没有了。临床上碰到过很多像这样的病人,就是胃中停水,这就叫做心下悸,茯苓甘草汤是治这样的胃病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子。但是大家在使用这个方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生姜要重用,最少要用到15g,如果用少了,一点用都没有。

我们看,茯苓甘草汤证和五苓散证的主要区别点在哪里呢?从病位上,茯苓甘草汤证是水停于胃,中焦;而五苓散证呢?是水停于膀胱,下焦。所以停于中焦,口不渴,小便利;停于下焦呢?既有气化上不去水而口渴,又有小便不利,就是五苓散证。另外茯苓甘草汤证的一个重要的主症是心下悸,但是有没有四肢厥冷,在临床上不一定,如果水停得过重了,影响了中阳的分布,可以出现四肢厥冷,一切以临床具体表现而论。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胃里咣当咣当的发布于2024-03-21 17:55: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