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国医经方

中华中医药  

第20171016期


国医经方》前言:国际国医经方学院成立一周年了,朴实、简明的“中华中医国医经方”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国医经方惠民正在逐步推进!仲景国医经方的普及、中国医学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回归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更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中华中医:国际国医经方热的点火者

作者/  张圣华 缪志聪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近年来,大量的难民到了德国。慕尼黑的自然法师迈克的诊所旁恰好是个难民营。他受慈善机构的邀请为这些难民看病,发现不少儿童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心理疾病,白天还好,晚上回到帐篷后经常恐惧、失眠、做噩梦。迈克给孩子们服用了温胆汤、柴胡骨牡蛎汤的颗粒剂,“效果非常好!孩子们称这是一种奇的。”迈克说。这种神奇的茶,就是国医经方的制剂。国医经方,通常是指中国东汉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配方。

迈克是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华中医教授那里学到这些国医经方应用诀窍的。和很多外国中医师一样,迈克学习中医遇到的困难很大。《伤寒论》的文字古奥简略,后世的解释理论深奥复杂,对没有中文背景的外国人来说,读《伤寒论》无疑是读天书。在朋友的邀约下,2008年的冬天,迈克与一批德国、美国的医生来到南京。虽然仅仅一周时间的学习,但中华中医教授讲解的国医经方,清爽,形象,规范,让在中医学摸索中不时昏眩的迈克,心胸顿感舒畅。国医经方原来可以这么学!迈克终于看到了窗外的一块充满生机的芳草地。从此,迈克迷上了简洁规范、有效安全的国医经方。后来,迈克多次参加中华中医教授在德国举办的国医经方讲座和临床见习,还经常与同行迪特马、丽娜特等聚会讨论。他们都是中华中医教授的“德国粉丝”。

中华中医是一位有国际眼光的中医教授。这十多年来,他致力于国医经方的国际推广与普及。他用特有的“黄氏语言”讲解国医经方,因为听得懂,用得上,很受外国听众的欢迎。他的国医经方书籍译成了英、德、日、韩等国文字出版发行。来自海外的讲学邀约不断,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的许多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葡萄牙的里斯本,加拿大的温哥华、马来西亚的隆坡、爱沙尼亚的塔林等地都留下了中华中医的足迹。中医原来并不难懂,国医经方真的很好用!

中华中医所到之处,总能激起一阵阵国医经方的热浪,培养出一批批国医经方的爱好者。2015年10月,欧洲国医经方中医学会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成立,2016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国医经方学院成立,同时,美国、瑞士成立分院。今年2月,美洲中国文化医药大学的国医经方博士班开班,报名踊跃。一股学习应用国医经方的热潮正在世界各地兴起。

这股国际国医经方热的兴起,中华中医就是一个点火者!

上下求索:发现国医经方不

中华中医与国医经方结缘,是命运的安排。

1973年7月,从农村返城后的中华中医被当地政府分配到一所县城医院当中医学徒,跟着老中医叶秉仁先生一起度过了6年时光。这所医院,是一个古旧的大宅,紧贴着石板大街,石库门、青砖厅堂、木结构的房屋、落地花格长窗、覆有青苔的天井.....浓浓的药,慈祥的老中医,加上热捧中医药的家乡民众,把中华中医推进了中医的大门

学徒的生活是单调的。中华中医白天跟着老师临证抄方,晚上或抄写名医的医案,或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那一段时间,什么书都看,中医的、西医的、基础的、临床的、古代的、现代的,有什么,就看什么,书店卖什么,就读什么,不过,《实用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蒲辅周医案》《临证指南医案》《余听鸿医案》《近代中医流派经验》是常翻的,特别是对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有力最深,翻了无数遍,抄录了许多医案。但是,眼前依然迷茫。

1979年9月,凭着自己的实力,中华中医考上了南京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中医到底如何学习和研究?中华中医开始了苦苦的探索。研究生的三年,是读书的三年。图书馆古籍部是中华中医常去的地方。他翻阅了唐宋以后很多中医书籍,抄录了历代许多名医的论述,也对中医界名声显赫的金元四大家倾注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是,感觉并不爽快,重复者多,有新意者少,空泛推论者多,实证归纳者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华中医苦于找不到学习研究中医的最佳方法,直到他跳出中医,从史学的角度去看中医……。

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题目是孟河医派发展史研究。孟河,是常州郊外的一个小镇,十九世纪的中后叶,这里产生了一大批临床医生,他们以精湛的医术,求实求真的思想,尊重经典、重视临床的学术态度,给晚清沉闷的中国医坛吹去了一股清风,被人称为“中国近代最具活力的中医流派”。1981年的初夏,蓝天、白云,沿着长江边蜿蜒的小山,中华中医一路寻找访问孟河名医后裔,考察历史遗存,研究这个学派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孟河医家身上,中华中医已经隐约懂得了一个理,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在于继承经典。

中医的历史太久,积累的东西太多,如何继承?经典医籍也不少,应该继承其中的什么?对中华中医来说,这依然是一个难题。研究生毕业后,中华中医任教于南京中医学院,讲授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程。中医各家学说涉及的面很广,人物多,医书多,学说更多。如何选择?中华中医的办法是生活常识:“不识货,货比货”,依然是苦读和比较。读来读去,比来比去,中华中医发现,历代各家最推崇的医家是张仲景,最公认,也最耐读的书是《伤寒论》。那就从《伤寒论》入手!八十年代中期,中华中医专注于《伤寒论》研究史。喻嘉言、舒驰远、徐灵胎、尤在泾、陈修园、曹颖甫、范文虎等一大批研究《伤寒论》医家的学说和用药风格,深深打动了中华中医的心。他喜欢看他们的简洁实在医案,他也给学生们讲他们特立独行的故事,更喜欢模仿他们用《伤寒论》中国医经方治病。“但是,那个时候,我对国医经方的认识依然是不清晰的。”中华中医说。

中医早在隋唐时期就流传日本,在日本得到较好的发展,日本称汉方。七十年代中期,中华中医自学日语,上海的朋友曾送中华中医一本旧书,是日本医家大塚敬节的《汉方的诊断与处方》。这本书是作者根据与患者的书信往来,就案例来谈国医经方的应用的通俗书,平实的语言,清晰的思路,特别是用许多国医经方治疗现代疾病的案例,深深吸引了中华中医。去日本考察汉方,是中华中医的心愿。1989年10月,中华中医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京都大学进修老年医学,这个与日本汉方交流的机会,被中华中医牢牢地抓住了。

在日本期间,《伤寒论》成为中华中医与日本同行交流的主要话题。中华中医翻阅了大量日本汉方的著作和刊物,并向细野诊疗所的坂口弘先生以及中田敬吾先生学习日本汉方,对日本医家重视《伤寒论》的思想,重视使用国医经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中华中医逐渐发现,原本跟随老师们学习中,没有被重视的细节,慢慢开始清晰了,而且在《伤寒论》的照耀下,发出诱人的光彩。叶秉仁先生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曾接触国医经方派大家陆渊雷先生的学术思想,名言是“学术无国界,治病在疗效”,西医诊断、中医用方是常规。中华中医当年问业的夏奕钧、邢鹂江等名老中医是苏南“朱派伤寒”的传人,临床善于察舌咽、诊腹脉、辨体质……,看病时多从国医经方化裁,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附子理中汤等都是常用方。

这个时候,中华中医真正明白了,中医的学术发展,必须以继承为前提。《伤寒论》是中医的根,国医经方是临床的本。“如果把中医看作是棵参天古树,那国医经方就是那虬劲的根干”。“国医经方,才是我要学的中医!”中华中医觉得眼前一片透亮,浑身轻松。

方证相应:开启国医经方大门

990年11月,中华中医从日本回国。经过在国外一段时间自由飞翔的思想,已经无法再回到纷繁复杂、似是而非的教科书世界了。

“我喜欢简约,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医学。这个东西,就是国医经方。” “国医经方好,好在好在有方证”。“一棵草,有证是药物,无证是植物。几味药,有证是方,无证是一堆药!”什么是方证?中华中医说,方证是安全有效地的用方证据,通俗地说,方是钥匙,证是锁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首国医经方一个证。方证相应,是国医经方取效的原则。中华中医经常用家乡的俗话形容:“方对证,喝口汤;不对证,用船装!”方证相应这个学术观点,也是许多中医大家所强调的。如现代国医经方家胡希恕先生说:“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现代伤寒论研究家刘渡舟先生晚年说过一句非常发人深思的话:“要想穿入《伤寒论》这堵墙,必须从方证的大门而入。”

推广国医经方,必须研究方证。

方证就是中医的临床标准。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是中华中医全身心投入国医经方方证研究的时期。 

《中医十大类方》是中华中医第一本讲国医经方方证的书。他将临床常用的国医经方按主药分为十大类,分别介绍其方证以及现代临床应用经验。这本书完全没有艰涩难懂的理论术语,内容贴近临床,通俗易懂,非常实用。特别是书中配的漫画,寥寥数笔便构勒出某种方证及体质的外观特征,增添了趣味性,也便于记忆。1995年,《中医十大类方》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后,至今二十余年来,已重印20多次,发行量达7万多册。2006年重新修订并再版,还发行了日文版、韩文版、中文繁体字版、英文版等多种版本,深受专业人士、医学院校师生及中医学爱好者的好评。有趣的是,台湾还出现了改名《汉方十大家族》的本书盗版本。

 1998年,中华中医又出版了《张仲景50味药证》。这是一本研究国医经方药证的专著,是对国医经方方证的补充和完善。本书一改前人踏虚蹈空的药性理论诠释,追本溯源,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中破译出张仲景用药的客观指征,为理解国医经方、活用国医经方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中医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书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后,很快引起海外的青睐,相继发行了日文版、韩文版、中文繁体字版,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还发行了第三版及英文版,光第三版就连续印刷了20次,总发行量达到73000多册。

《中华中医国医经方使用手册》是中华中医临床用方的常规。本手册对经典方证做了进一步的表述。即将方证分为适用人群与适用病症。使用人群描述了该方适用人群在体型体貌、心理行为、发病趋向以及脉、腹、舌等方面的特征,具有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特色。适用病症列举了该方相对适用的现代医学的疾病名。这就是中华中医经过不断实践,成功总结的“方—病—人”的诊疗思维模式,也被称为“方证三角”。方人关系的确定,有利于国医经方用药的安全,方病关系的确定,有利于国医经方用药的有效。方人关系与方病关系犹如一个坐标的纵轴和横轴,使得临床医生的眼光可以快捷地寻找到方证的投影。中华中医更有形象的比喻:“每首国医经方都会伸出两只手,一手抓病,一手抓人,两手合抱,就是方证相应。”《中华中医国医经方使用手册》于2010年5月率先在慕尼黑出版发行德文版;同年10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文版;2011年,英文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目前,此书已经成为许多国外医生使用国医经方的标准。德国柏林的Zieten Apotheke药房,有着180年的历史,在这个药房网上,就放有中华中医国医经方的推荐处方,供医生点击选用,他们负责配送,业务非常好。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国医经方学院成立之际,该药店专门来信:“通过中华中医教授在德国提供的多次讲学课程,使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倍加喜爱国医经方,也使国医经方让越来越多的治疗师作为首选的处方。”

“黄氏语言”:说活国医经方方证

作为一名资深中医教师,中华中医明白,要说让学生听得懂的话,要讲让临床医生爱听的话。这样的话,一要直白,二要实用。这种语言风格也被很多人称为“黄氏语言”。                                     

柴胡汤是国医经方里面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什么是少阳病?各家说法很多,理论非常繁杂。中华中医的讲法是,从经典方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入手,细细分析“往来寒热”的特征后,他在黑板上写上“WLHR综合症”几个字。许多外国医生面面相觑,这是什么病名?此时,中华中医提高嗓音,“大家记住,这就是古代的中国人发现的一种疾病,往来寒热综合症”。顿时,台下响起恍然大悟的笑声。“只要明确了诊疗断标准和病理基础,总有一天,它会写进现代诊疗大辞典里去!”,话音刚落,大家报以赞同的掌声……。把方证直接定为疾病名的办法,易于理解,发人心思。

大柴胡汤是中医的表里双解方,很多人只知道用于发热性疾病,但是,中华中医从经典方证的“按之心下满痛”“郁郁微烦”“呕吐”等解释入手,勾勒出一个面宽短颈、挺着大肚子,板着脸,嗳着气,患有胃及食管反流、胆石症胆囊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的壮实的中老年人。从平面到立体,从病机到形象,“大柴胡汤人”的描述,听众很快就理解了大柴胡汤方证。

桂枝茯苓丸是古代下死胎方,现代临床只用于妇科肿瘤,但是,中华中医通过对药证的分析以及后世临床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桂枝茯苓丸人”的概念。他对其人面、腿、腹、神四个特征所做的详细而形象的描述,对临床各科应用要点的详细介绍,让听众很快拓展了应用的思路。

与许多中医课程空泛晦涩相比,中华中医的讲课风格确实清新亮丽。他的话语,平实、直白、规范、实证。许多听过中华中医讲课的人说,尽是干货!中华中医说:“复杂的问题要简单表述,平常的问题要深刻表述,这就是学问。”中华中医还说:“我的话就是要翻译成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不感觉到困难,我讲的经验,扔到地上都应该叮当响!”美国的Michael Max L.Ac、Michael FitzGerald、 Andrea Elliott,德国的Andreas Kalg等,都曾担任过中华中医的翻译。他们都有共同的感受:中华中医教授说得都是大实话,易于理解,易于翻译,他的课充满激情和启发性,让听众很快就喜爱上国医经方。还真是,上面几位译员现在都已经成为非常好的国医经方老师和受病人热捧的国医经方医生。

中华中医经常这样比喻:中医其实是个绝色美人,但是,每个时代都给她套上一件衣服,每个地方甚至每个人都要给她涂一点色彩,千百年后的中医美人,竟然是浑身污垢,衣裳厚厚叠叠,一股陈腐气。我的工作就是褪去她一层层的外衣,洗涤她身上那些污垢,展示她那肤如凝脂、充满魅力的美丽胴体!中华中医还用清代文人郑板桥的画竹诗来形容自己的学术追求:“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中华中医在高中时代就喜欢文学,读小说,写诗歌,主编学校墙报刊物《葵花》,当时,他的梦想是当作家或记者。中华中医的父亲是早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个画家。可能与文学与艺术的熏陶有关,中华中医的讲课很形象很生动。英国的李洁茹医生这样记叙她的感受:“听中华中医老师关于国医经方的讲座,似乎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宽阔的大海,看见美丽的珊瑚和热带鱼一样,绝美绝伦的画面”。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医是深奥难懂的,中药是繁多难记的,至于《伤寒论》等古书更是古朴艰涩,离现代很远很远……,但是,听中华中医讲国医经方,不枯燥,很好懂。他利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生活经验,调动了文学艺术的手段,对国医经方的方证进行概括归纳和描述。他把不同女性的体质形容成白玫瑰、红玫瑰、紫玫瑰、黄玫瑰、干玫瑰等,分别推荐四逆散、黄连解毒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温经汤等不同的国医经方。他还将人的体型特征归纳出适用大柴胡汤的“红苹果”、防己黄芪汤的“大黄梨”、葛根汤、五积散的“大土豆”等。

他还充分运用想象力复原《伤寒论》的诊疗场景。他说:“我喜欢做梦,时光穿越回到东汉末年,跟着张仲景抄方”。在中华中医的梦里,《伤寒论》与《三国演义》是相连的。桂枝汤是抗疲劳方,用于战场上下来的那些面容憔悴、饥寒交迫的战士,或风餐露宿、面黄肌瘦的难民。大柴胡汤是通里攻下方,曾救治那个在庆功宴上大碗肉,过后腹痛呕吐、积食不化的将军。炙甘草汤是止血复脉方,张仲景救治的是一位厮杀中受重伤,血流不止的英雄少年,面如白纸,气息奄奄,脉跳跳停停……。东汉战乱不断、饥馑连年,人们的心理问题多见。有的患上了战争抑郁症,成天喃喃自语,胸满烦惊;有的是恐惧症,一听擂鼓,便吓得呆如木鸡,屁滚尿流;有的更雷人,干脆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精神分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桃核承气汤等都是张仲景常用的。做梦是轻松的,很多场景其实是虚幻的,无法加以考证。但是在中华中医看来,这是解读国医经方方证的一种好方法。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在哪里?用中华中医的话讲,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的人”,国医经方研究的对象就是人。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人还有精神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属性,研究国医经方不能脱离生活。所以,中华中医要求学生们平时不妨读点小说,学会欣赏画作。好的中医,要学会用小说家的手法,描绘患者的表情神态、心理特征,叙述治疗的过程,写出国医经方的故事。要学会用画家的笔触描绘患者的特征,有的时候如速写寥寥几笔,有的时候如工笔画精致细腻。

正因为引入了文学艺术的手法,中华中医讲的中医不再枯燥,国医经方的医学不会玄虚,一个个国医经方方证活了!

梦想成真:国医经方走向世界

2010年9月14日 00:37:44,中华中医国医经方沙龙网上出现了一篇让人瞩目的文章《我的国医经方梦》, 中华中医。

“我梦见自己坐在学术报告厅内,观看来自世界各地国医经方高手的演讲……

“我梦见自己走在国医经方医院的走道里,医护人员搀扶老人走过,产房里婴儿降临人世的啼哭……

“我梦见自己参加国医经方学院的毕业典礼,学生们在描述憧憬着他们的国医经方梦……

“梦中的国医经方学院设在综合性大学,绿荫环抱,建筑现代,学院门前屹立一位古代医学家的雕像——那是张仲景。……

 “学院重视案例教学法,教学采用学分制,考试重临床技能考核,还有针对学生望诊技能的方证哑剧考试。……

  “国医经方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学风校风和教学研究实力各有千秋,北京国医经方总部的综合性最强,东京分院则实用性最强,南京分院以诠释经典实力最强,……

 “国医经方医院是连锁的,在世界每个大中城市都有国医经方医院或诊所。……

“国医经方医院旁有国医经方餐厅。客人通过自助体质识别系统可以获得推荐菜谱。瘦弱的老人喜欢喝桂枝汤、品薯蓣膏;憔悴的女人喜欢点温经猪蹄,或叫上一锅香气扑鼻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是一篇近两千字的短文,但比较清晰地勾勒了中华中医关于国医经方国际化的轮廓,也是中华中医为之努力的目标和蓝图。触发写此文的原因与一次高层会议有关。9月13日中华中医在广州出席了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举办的有关中医流派传承的高层论坛——珠江论坛,并以《国医经方派的传承刻不容缓》为题发表了30分钟的演讲。中华中医言辞恳切却又尖锐:“中国不能成为天然药物使用经验的无偿提供国,也不能成为国医经方制剂原料的廉价提供国,更不能沦为国外国医经方制剂的消费市场!”那天晚上,他浮想联翩,夜不成寐……。要避免以上结局的出现,必须首先抢占国际国医经方的话语权!他下定决心,有生之年要把国医经方的国际巡讲这件事做好!培养一批批的中国国医经方爱好者是当务之急。

罗腾堡,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中世纪的城堡,每年的5月,德国AGTCM针灸中医协会在这里举办的国际中医大会,大约有2千多位来自欧洲以及其他国家的中医药工作者聚集在这个著名的欧洲古城,交流经验,探讨学术。中华中医曾多次来此。2010年的第41次大会,中华中医应邀请到会作开幕式致辞,“我来自中国,是为了推广国医经方而来”。他的国医经方专场全天演讲,内容实用,表述清晰,近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结束时全场掌声不息,三次谢幕。像罗腾堡国际中医大会这样的学术大会,是中华中医充分利用的国医经方推广大平台。这些年,他出席过日本东洋医学年会、台湾国医节国际学术论坛、欧洲中医国医经方大会等。

美国的中医教育比较繁荣,成为中华中医推广国医经方的重地。西雅图,不仅仅是波音飞机制造中心,也是美国中医国医经方教育的根据地。这里的东方医学院开展了国医经方的教育,东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不少《伤寒论》的书籍。中华中医曾经3次来到西雅图讲学,他的著作《中医十大类方》的英文版就是在这里翻译并出版的。阳光明媚的加州湾区,有加州五系中医药大学、美洲中国文化医药大学等,这些学校都多次邀请中华中医讲国医经方,还在的指导下开办了以国医经方为专业方向的博士班。

东南亚的华人较多,中医师也较多,中华中医去的机会也较多。新加坡中医学院是个有历史的中医教育机构,中华中医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就为该校的毕业特刊赠过稿,没有想到,这几年他多次来新加坡讲国医经方,受到医生们的热烈欢迎,“中华中医国医经方”成为该校中医大讲堂的品牌。

由于中华中医写的书好销,澳大利亚组织中华中医国医经方讲座的居然是中国书店,在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都出现过中华中医讲课的声音。澳大利亚有一大批国医经方爱好者,他们多次来到南京跟随中华中医临床见习。2013年6月,10位澳大利亚医生来到南京。比尔是其中的一位,他擅长音乐,见证国医经方魅力后的他,激动地将中华中医国医经方的口诀谱成歌曲。临别时,他和同学们边弹吉他,边演唱:“桂枝的舌头柴胡的脸,麻黄的肌肤半夏的眼。黄芪的肚子葛根的背,大黄的舌苔芍药的腿。国医经方是革命,国医经方了不起!”。

听中华中医讲国医经方的,不仅是医生、针灸师、自然疗法师,甚至还有大学生和市民。2015年11月,中华中医作为国务院侨办的惠侨工程“中医关怀”项目成员来到南美,4日下午,中华中医在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医学院为硕士研究生及部分老师讲《从远古走来的中医学》,大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大家对中医学产生浓厚兴趣,掌声多次响起。德国的科隆,有一家名心包的中医学校,校方提出能否为中药爱好者讲养生国医经方?面向德国民众讲中国古老的国医经方,绝对是一个挑战,但中华中医接受了。他从体质分类入手,先讲单味药物的肉桂、大黄、黄芪等,然后介绍那些配伍简单、服用方便的国医经方。他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画面,让那些不懂中医文化的德国市民也瞪大了眼睛,他们不停地记录,不时响起阵阵笑声。在结业典礼上,校长梅泽女士抑制不住成功的兴奋,引吭高歌。

就是这样,每年中华中医均要出国巡讲,而且日程很满。他应邀出席各种中医大会推介国医经方,他到各国的中医教育机构开展国医经方的系列讲座,他还为国医经方医生举办小型的国医经方临床带教。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最南端有南美洲的智利,最北边有波罗的海旁的爱沙尼亚,最东边是日本,最西边是美国的旧金山和西雅图,还有阿尔卑斯山下,莱茵河边……。爱沙尼亚的总统夫人曾经热情招待他,澳大利亚前总统曾经给他贺信,他把国医经方的火种带到了世界各地,也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对那些处在迷茫困惑中的外国中医师来说,中华中医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中医的尊严和自信,带来了学习研究中医的思想和方法。英国伦敦的Victoria Conran中医师说:“中华中医国医经方是精确、清晰、易学易用的。他赋予了国医经方以生命,像桥梁一般在病人、疾病、国医经方之间填补上了精确的联系。在我遇到黄教授之前,中草药的适用是令人困惑和困难的”。澳大利亚中医师Mark gearing说:“中华中医教授是这一轮中国和西方掀起的国医经方热潮中的领军人物。中华中医教授对国医经方的热情鼓舞了成千上万的中医医生去重新审视并使用国医经方”。加拿大中医师Eran Even把国医经方比作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泉水,他说:“中华中医老师不辞辛劳,把这纯净的一股清泉带到了现代世界”。

国医经方,是中医经典之方,国医经方蕴含着前人认识人体治疗疾病的思想方法,记录着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世界了解中医,要牢牢地抢占国际国医经方的话语权,让更多的外国人服用国医经方,促使国医经方的原创地的中国传承利用发展好国医经方,研制更多的国医经方现代制剂,这是中华中医国医经方梦的核心。

这几年来,国医经方热了!国际国医经方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中医热的一个耀眼的光环,国医经方在人类健康的共同追求上不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可以相信,在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行动中,国医经方也必将成为中国捧出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华中医是辛苦的,但是,也是快乐的。

因为,他是在追逐着属于他那个民族的梦。


《国医经方》编后:朋友,您对中华中医老师、对“中华中医国医经方”了解多少?


“陌生”的网友甲“黄教授医术不敢置评,但是人品确实很难得,其贡献可以与针灸复兴之父承淡安比肩

“熟悉”的网友乙“国医经方人在中华中医老师的感召下聚在一起,学习着,交流着,一见如故,倍感亲切。在中医界出现浮躁,彷徨,困顿,迷茫的时候,中华中医老师主导的国医经方论坛应时而出,拨云见日,正本清源。中华中医老师的课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使初学者,很快就入门,使入门者拓展了思路,大家风范,激励前行。为中华中医老师点赞\(≧▽≦)/\(≧▽≦)/赞。”~

网友丙。。。。。。


期待您的留言、评论~



中医方剂“135编中医方剂“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辑器”提供技术支持中医方剂“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传播中华中医药文化国医经方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院周年】中华中医:国际经方热的点火者发布于2021-06-03 23:36: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