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


咳嗽,白稀痰为主。这种咳嗽,躺下会厉害一点,咳嗽的是白色稀薄痰,也许会有呼吸发痒。当然也有部分患儿伴发烧,用小汤。关于小青龙汤的用法,后世医家探讨实践很多,比如小青龙汤的后续方就有《金匮要略》的苓甘五味姜辛夏汤、从龙汤等等,可据证择一而用。


咳嗽,干咳为主,也会有呼吸道发痒。这是这期要说的就是半夏厚朴汤。这个方子用于治疗小儿干咳,是给女儿治疗实践中求来的。一次女儿感冒,表解后,余干咳,用麦冬汤、林鹤和前辈的久咳方等法无效。电话求教于家驹博士,家驹博士建议我可以考虑用半夏厚朴汤,并言这是冯老(国医大师前辈)的经验。我思之不得其解,家驹大概说,也许是水饮,可以认为是太阴病(简单理解呼吸道、食道水饮),水饮上逆,为之咳,水饮在“管道”为之痒,这是我后来的粗糙理解,不足为证。


不管怎么说,我用了之后,效果果然极好,当时记下了这个病案(附后)。方子是:半夏18厚朴9茯苓12生姜15苏子6杏仁6诃子6枇杷叶6桔梗6麦冬6紫菀6甘草6。后来这个方子用了十几次,效果出奇。当然还有所加减,但是主方都是半夏厚朴汤,合上彭子益的干咳方。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是这样说的“小儿咳嗽,无痰干咳,或有痰脉沉。用麦冬紫苑炙草各二钱甚效。此由麻杏石甘汤之法变通而来,麦冬以代石膏,紫苑以代麻黄也”。反正我想的是这个病在呼吸道、消化道,但是总是咳嗽上气,必然会引起肺脏津液丧失。所以这样合方,至于有没有这个必要,不得而知。反正用起来好,我也不想再试验,毕竟孩子咳嗽难受,容不得反复试验。


最近一次使用本方大概是前半个月左右,写完第5期,介绍了小青龙汤,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及时往下啰嗦。没想到一位小儿家长一直很认真的看我的短文,结果他家小儿感冒后咳嗽,而且是第二种咳嗽,可是我还没有详细往下说。其证:干咳、喉痒。于是打来电话询问,这个方子是什么?我基本原方开出,结果可谓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愈。


后来翻书知道,原来经方大家胡希恕老前辈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咳嗽已经是拿手经验,国医大师老师则发挥的淋漓尽致,山西名医高建忠也多有发挥,看来学习中医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死于句下,更不能唯我独尊!


半夏厚朴汤疗效不止于此,其用途广而多矣!本方治疗中医说的“梅核气”,类似西医所言各类“咽炎”。合四逆散,被黄煌称为“八味解郁汤”,用于抑郁症方面的治疗。我则通过一则亲自实验,发现用于胃肠疾病,疗效可嘉。最近在想,这个方子治疗一类“过敏性鼻炎”当有效验,可惜没有病例支持!


建军经方医案之十八:半夏厚朴汤治疗小儿干咳

2012-3-28


小女,8岁。3月20日(周二)左右,开始有点咳嗽,但不严重。其时,本地流感。本人未在意。老婆素来迷信西医,对于中药则迷信板蓝根,其源于2003年非典之宣传,可以预防感冒(真是流言)。于是老婆,天天让孩子喝板蓝根,不过感觉咳嗽有点变重了。这样持续到23日,晚上回家,看着孩子的脸蛋好像;红红的,一问:说同桌感冒了,一摸:有点发热。心想,完了,孩子中招了。赶紧煮药。这次煮的是,刘绍武老的葛根麻黄汤。等要煮好了,孩子的烧也起来了,小脸通红,赶紧让孩子睡觉,喝药。不过心里琢磨,应该喝麻黄汤,这个葛根麻黄汤是不是有点力道不够,不会发汗呀。等呀,等呀,大约40多分钟,孩子的腋窝,开始潮乎乎的,接着汗开始微微而出,接着烧很快退了。这个过程,孩子一开始嗓子呼噜呼噜的,伴随咳嗽。出汗以后,嗓子不呼噜了,咳嗽有一点。一夜安睡。我以为大功告成了。


没先到第二天早晨起来,咳嗽的有点厉害,又开始有一点烧,脉浮兼数。也没想好用什么药,心想买点成药吃得了。去药店选了小儿麻杏颗粒和一种止咳糖浆。前者主要成分是麻杏石甘汤,心想也有解表作用。喝了以后效果不大。后来想是不是还的解表?又用了张锡纯的清解汤,这次热没了,就剩下一个咳嗽。干咳,厉害。拖延了几天,期间试过麦冬汤和林鹤和的久咳方。但是都没用,咳嗽倒是越来越严重,有点空空的声音。老婆这次又急了,强烈要求去医院,为此大吵一架:为什么西医看病,一输液一星期也行,中医办法三几天就不行?但是做出了妥协,老婆让喝头孢,她认为是已经引起严重肺炎,需要消炎。好吧,喝吧。喝了一天没用。老婆决定再给我一次机会,不能再能女儿做实验了。


中午躺在孩子的旁边,心里真不是滋味:都是老爸学识太浅,让孩子受罪。决定下午重点研究干咳问题,再找出一个方子。不过,我的思路,局限在肺阴虚上了,方子停留在沙参麦冬汤。不过感觉总是不对症。无奈,还是请高人指点吧。又拨通了冯老的弟子家驹博士电话。家驹问了重点问了舌苔情况,我还没注意,说晚上回家看,再联系。晚上回家一看,舌苔白水滑。电话告诉家驹,家驹说可能是半夏厚朴汤,冯老经常这样用,我说可是没痰呀!家驹说,干咳有的情况也可以。


好吧,立即出去配药,按照一两3克换算。苏子杏仁锅里炒。还研究了彭子益的咳嗽方子,加了麦冬、紫苑、甘草。这个方子汇总起来就是:半夏18厚朴9茯苓12生姜15苏子6杏仁6诃子6枇杷叶6桔梗6麦冬6紫菀6甘草6。喝完一次,晚上咳嗽大减,一副以后,咳嗽基本没有。第二天又煎煮一剂,按照5克换算。二剂症状基本没有。


这次,女儿感冒,虽然再次被老婆怀疑,但是学到了两个方子:


1、刘绍武老的葛根麻黄汤。葛根30g、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我是按照一半剂量配的。实际是麻杏甘石汤加葛根,我还怀疑能否发汗,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完全可以代替麻黄汤。尤其一些小孩感冒用葛根麻黄汤或许会比麻黄汤稳妥。


2、国医大师老的半夏厚朴汤治疗干咳。我以前看过这些文章,没有留心,一直以为是治疗痰多咳嗽的。通过这次用药,体会到,一位大家名家的独到用药经验。


不过我还是不理解,找来高建忠老师的一篇文章,有点启发,不过还是不懂。附在下面,有缘人学习:久咳常见太阳太阴合病


张某,女,54岁。2010年4月6日初诊。咳嗽1月余,呈阵发性呛咳,晚上较甚,咳时遗尿,有痰不利。伴见头痛,流清涕,讲话有鼻音,咽痒,恶风,虚汗出,大便干。舌苔白,脉细弦。辨六经属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桔梗、炙枇杷叶证。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15克,厚朴10克,炒苏子10克,茯苓12克,桔梗10克,炒杏仁10克,炙枇杷叶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2010年4月13日二诊:咳嗽明显减轻,鼻窍清利,头痛已,畏风、汗出不明显,大便如常,仍有咽痒。舌苔白,脉细弦。辨六经属太阴病,辨方证属半夏厚朴汤加桔梗、杏仁、炙枇杷叶、诃子、炙甘草证。处方:清半夏15克,厚朴10克,炒苏子10克,茯苓12克,桔梗10克,炒杏仁10克,炙枇杷叶10克,诃子6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7剂,水煎服。药后咽痒、咳嗽止,痊愈。


体会

咳嗽为常见“小疾”,但久咳不已,每每影响患者的工作、休息,也迫使医者发出“咳嗽难医”之感慨。时方治咳,多从辨别外感、内伤入手,注重治痰为其特点;经方治咳,多从辨别阴阳、六经入手,注重治饮为其特点。


关于半夏厚朴汤方证

半夏厚朴汤方证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本方证叙述极其简短,后世据此将本方列为治疗痰气郁结所致梅核气的专方。但临证所见,梅核气属寒痰、湿痰郁结者少,属热痰、燥痰郁结者多,故温燥之半夏厚朴汤方往往少可用之处。《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中指出:“本证当参《千金》所述:咽喉中如有烤肉阻结,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下坚满不快,胸腹胀满不舒,究其病因,当为气结、痰饮两种因素造成。”而国医大师临证,每每用本方治疗咳嗽,恒有良效。


笔者苦思不解,难道如此多的咳嗽患者都是“气结”、“痰饮”所致?一日诊毕,向国医大师请教。国医大师笑答:“我以前也认为是气结、痰饮,近几年在临证中重新认识本方,发现苏叶、生姜实有解表之功,本方实为治疗外邪里饮之方,试用于治疗外邪里饮咳嗽,收到很好疗效。至于为什么门诊咳嗽患者多见这一方证,是因为来诊者多已杂药乱投,或被前医误治,而所用之药多为寒凉清解,伤及太阴所致。”如外邪不显,国医大师每以炒苏子取代苏叶。读日本人所著《类聚方广义》时,在本方条下见有“加桔梗尤佳”,“且用苏子,其功胜于苏叶”等论述,可合参。


推荐:【辨方证】半夏厚朴汤方证考辨

推荐:科普:慢性咳嗽多存在太阴病的基础

推荐:顽固性咳嗽一例的经方诊治

推荐:去之有法,增之有度——感冒咳嗽之半夏厚朴方证加减案[总第37期]

推荐:《温病条辨》中的经方:小半夏汤加茯苓汤

伤寒杂病论国医大师经方医案中医古籍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经方县长刘建军的一篇好文章:半夏厚朴汤治疗咳嗽发布于2021-06-14 13: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