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的认知流程都有意识感官(意门)参与其中,如果在这些感官认知真实所缘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如理作意持续保持如实观察的话,从“回溯段”开始,我们的“心”就只能从调取的“回忆”中构建对于所缘的描述,由于“回忆”是意门之中的概念,因此它们习惯于日常的信息处理模式,而不习惯客观的描述目标。“回忆”也缺乏客观观察真实法的体验,因此他还是习惯于使用日常描述信息的方式来描述和呈报信息。

 

“回忆”可以调取对真实法的记忆,又由于“回忆”并不善于对这些原始的记忆信息正确呈现,于是“回忆”就选择使用每个行者各自的日常优势感官的习惯模式绘制所缘(描述所缘),这样一来就发生了前面所讲的:“仿观察的所缘在眼前;或者在耳际;或者在脑海中”。并且会呈现出视觉感官必然会有的“焦距感”;听觉感官必有的“耳际感”;听觉过程也必然要有作意才能生起,也必然伴有听觉器官区域的震动现象;意识感官必然会有想要作意调取回忆的趋势。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知这一切都是日常优势感官的习惯所导致的现象,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于真实所缘持续的如实观察,进而超越日常感官习惯带来的距离感等习惯错觉。随着练习的深入,认知心流中转换感官器官的作意也会在如实观照与如理作意之下逐渐减弱乃至趋于消失,当观智达到非常高水平的时候,“心”将能够非常客观的观察所缘。

 

之前布达文萨在开示中说过:对于观来说,“我们”不只要让“心”与所缘贴在一起,并且还要努力让“心”切入所缘进行了认知。“心”为什么能够切入所缘?因为所缘中“隐藏”着一连串目标,因为概念所缘是一个聚合体,是可分的。这一切过程,并不是“我们”在控制,而是智慧本身的特性,是善法欲,是善缘,是愿力,是决意力以及精进力配合那些“心”本有的各项功能,在这些综合因素的推动作用之下完成的,这一切就是因缘法,而缘起也是因缘法的一部分。

 

因缘法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难以想象的,佛陀证悟之后省察因缘法(发趣法)的时候身体才发出六种颜色的光,因为只有因缘法(发趣法)才能体现佛陀至高无上的伟大智慧。

 

除了全面认知之外,智慧的另一个重要特像就是破除遮蔽,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所缘的表面进行观察,越是深度的智慧,越能切入目标进行认知,甚至认知其中的根本现象(究竟的,本质的现象)乃至它们的细节。

 

当行者达到更高智慧等级的时候,当完全自如的学会“用心体验目标”的时候,这种“距离感”才会逐渐消失。此外,我们的“心”能切入目标的深度也是有限的,因为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

 

有行者在听了布达文萨关于“心”要切入目标的开示之后认为布达文萨的开示与他自己的感受不同,反倒是有些西方导师的说法比较接近他的体验。

 

有些行者说:他发现念头是一个一个的,一个念头没有了,另外一个念头又来了。念头与念头之间好像并不相连,好像都有距离和间隙,并且好像还是等距的,观察的“心”到目标之间好像是等距平行的。一个念头没有了,这个念头还在想,这个结束之后下一个念头又会来,有生有灭,生住灭。像这样,我观察了三个所缘(三个念头),知道了三个所缘之间的关联,我发现思考这些内容是苦,我发现一个念头是因为另一个念头而缘起。这些不是智慧么?这不是苦集灭道么?这不是解脱么?

 

解脱没有那么难,但也绝对没有这么容。并不是见到一些生灭就是生灭的智慧,并不是见到一些缘起现象就能断除有身见就能断除无明。一个肥皂泡泡吹起到破裂有生有灭,没有禅修的小孩子也能看到,但那并不代表生灭的智慧。我们看到一块美味的巧克力,于是起了贪心,之后吃,这是小孩子都能了解的缘起,但不代表知道这个就能灭苦。看到巧克力,生起贪心想要吃,最终克制没有吃,这仿佛切断了缘起的循环,但这是听话的小狗狗都能做到的,这不代表就获得了解脱的道果。

 

能看到念头的能力不但很多已经开始练习的练习者可以具备,甚至一些没有禅修经验但是具备一些波罗密的普通人也会朦朦胧胧的观察到自己的念头。能够观察到念头首先说明行者具备一定的观察力,但正是由于行者有了一定的观察力,但观智强度还不够,处在这个不上亦不下阶段的时候,行者就会固执的认定观察的“心”与真实目标(所缘)有距离、有间隙,甚至认为观察的“心”与真实目标一直保持平行或者某种固定的间距。但这其实都是不正确的。

 



(未完待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实修有客观标准,心觉知真实目标时没有距离,智慧有自己的特性。布达文萨讲体悟二十八(下)发布于2021-12-12 2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