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文萨问答选

 

典籍中教导行者“走的时候知走”,在另外的典籍中教导行者“要专注于动作”。

 

布达文萨在方法中所说的“行中,任意选择脚部的一个区域,将注意力(觉察力)持续汇集在该部位,并且持续觉察该部位的推动”。这是偏重“要专注于动作”。

 

根据每个行者特质的不同,这个区域(部位)可以大可以小,可能偏前可能偏后,可能偏上可能偏下,可能是整个“脚”部,甚至是整个“下肢”乃至是整个身体。总之,无论你选择了什么,选择之后就不要再去作意那个被选的肢体概念。而只是观察所选区域(部位)的移动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不吹毛求疵的话,我们会知道“部位”与“区域”这两个称呼所包含的概念相差并不多。与布达文萨之前文章中解释过的“所缘与目标”类似,在文中我们可以认为“部位”与“区域”是同义词,我们可以认为在区域中包含有部位,也可以认为在部位中包含有区域,或是部位可以与区域重合。

 

“区域”或者称为“部位”是包含有一些概念成分的,但是远比“脚”所包含的概念成分少得多,“脚”是非常复杂的肢体概念。在这里布达文萨使用了相对简单的“区域”和“部位”来代替复杂的肢体概念,目的是让行者能够相对容的入手操作。这样操作的目的恰恰是让行者尽量远离复杂概念,进而有可能彻底超越概念。

 

并不是所有行者一上来就可以做到少概念的。正由于这个原因,很多行者虽然可以勉勉强强做到不去作意“脚”,但是如果让他们专注于“区域”,他们就总是感觉没有“抓手”,感觉缺乏“下手处”,大部分行者在行禅中观察“移动”的时候都会冒出“脚”的概念与形象,在坐禅中观察“起、落”时总是摆脱不掉“肚皮”这个概念与形象。

 

波罗密强力的行者很容易就能理解“专注于动作”这个教法,他们能够专注于动作而不会冒出肢体概念与形象。布达文萨在小班的开示和小参中说过,对于那些具备一定波罗密,且又想要跨越概念,并且正在跨越概念的行者来说,需要使用简单的概念代替现有的复杂概念,使用区域概念来代替肢体概念就是使用简单概念来代替复杂概念,这与标记法的原理是相同的。

 

当我们的智慧超越概念的时候,我们在行禅时会体验到仿只有“移动”,而不知道是脚在移动还是腿在移动或是身体在移动,因为这些肢体概念已经被超越了。在这个超越肢体概念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是波罗密很强力的行者,我们就能够清楚地发现肢体概念是一级级被超越的,或者说是一级级消失的,而区域与部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级。原因很简单,概念的叠加是由于认知心流中“概念段”一次次的生起造成的,概念段每生起一次概念就叠加一级。而概念的被抑制同样也是一级级的。

 

这里布达文萨补充一句,我们日常的那些不舒适感受“酸、麻、痛、痒”等也都是概念,行者应该努力去辨识这些不舒适感受中包含的跳动或振动,而不要去作意酸、麻、痛、痒这些概念。当然,想要辨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布达文萨开示中“智慧禅练习方法简述”这篇文章是针对那些具备较强波罗密又想要跨越概念,或者已经正在跨越概念的行者所写的,即使是伟大的佛陀在说法时也是有针对群体的,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听懂,在今天乃至在佛陀时代都有非常多人无法理解佛陀的教法,布达文萨也无法比佛陀做得更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听懂,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尤其是那些抱着不善意态度阅读文章的人。

 

在小参中布达文萨反复讲解过:“脚”按照分类是“身”,观察“身”是观察色法,是观察真实所缘,必须要观察真实所缘(辨识真实所缘中的本质感受)才能够深度认知名色法,而真实所缘就是“色法目标”,所以我们不能说色法不重要,如果你不如实的观察色法,你又如何深度的了解名色法?

 

在实操中我们也会发现无论怎样努力的“持续观察该区域”,我们都还是一样会观察到其它的区域,我们所观察的区域范围也还是一定会时刻的变化。“持续观察该区域”是我们的主要操作原则,目的是更多的生起定力与智慧,而不是要锁定什么,也无法锁定什么。

 

布达文萨也多次强调,真实所缘与观察的“心”都是流动的,真实所缘是快速生灭的,只要你是如实观察真实所缘,如实观察风大现象,如实观察“移动”,无论怎么“聚焦”,无论多么专注于某个“区域”,你也不可能锁定目标,更不可能把“观”修成“止”。

 

退一步来讲,用最浅显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方法来解说,行禅中是必须要轮换观察两只“脚”的所选区域的,不必担心练成“止禅”?我们观察的是两个交替被观察区域中的“推动”,是风大现象,是真实所缘,不能将其修成“止禅”?

 

体验究竟法的人是极少的,能辨识究竟法与概念法的人是极少的,能够了解观禅与止禅在微细的核心层面的根本区别的人是极少的,多数人只能人云亦云。

 

通过观禅体验所获得的相应智慧等级的见解与见地,只要获得今生基本都是不会遗忘,即使定力状态下跌,见地见解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一个人的智慧是可以在谈话中被了知的。对于一个教法的提问、回答与理解也非常能够显现出每个人的智慧等级与见解见地,同样也能显现出每个人的态度是否善意。有智慧有波罗密的行者只需几句话就能听懂,而智慧与波罗密不足的怎么讲都还是难以理解,甚至会乐于一些无稽之谈。

 

有些人号称能在佛经中找到“毛病”,有些人“成功的”在佛经中找到“自相矛盾”之处。是佛经有错?还是他们智慧有问题?有些人只知道一篇经文,就开始到处套用,发现不同见解就大放厥词。

 

羸弱的见解土壤是极难孕育出圣者的,甚至连智者都难以存活。布达文萨是凡夫,在写作这篇文章解释文中话题的时候感到了丝丝的伤感。

 

法的种子是稀少的,没有人可以通过“观念植入”将那些“非法种”变为“法种”。我们只能努力将法种找到并让他们生根发芽。而当人们心气过高的时候,他们就不再关心那些法种了,他们会胡乱的敛取种子,因为在真实的内心里他们想要“发达”,想要种子越多越好,已经不愿关心都是些怎样的种子。而当杂草的种子丛生之时,也是良种走向枯萎之日,这是“农夫”们的罪过。

 

有智慧的人们善于通过观察来发现周围那些谈话与问答的人之中谁是有智慧的,谁是愚痴乃至恶意的人。智者会亲近有智慧的,远离那些愚痴恶意的,某种意义上讲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除非你不想要守护祥。过多迁就那些愚痴者与不善意的人,也是对于智者与善良者不负责任的做法。




布达文萨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智慧禅练习方法简述”中的“观照该区域的推动”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发布于2021-12-12 22:57: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