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王如意宝.造颂 慈诚罗珠堪布.注解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自心明界无垢水晶镜,若为忽现障尘悉掩蔽,

深明等持影相难现故,四力白布精勤以拂拭。

此颂明示忏悔五大要义:一、于何处还净;二、所净之体性;三、未净之过患;四、能净之对治;五、教诫勤净治。

二、所净之体性

若为忽现障尘悉掩蔽

  以“忽现障尘”宣说。所净诸垢并非于心之自性中本住,即以增而减之有法客尘忽然而现,即如同空中浮云般,因缘所生、自无始轮回以来所集起的自性罪与制罪,障碍生起觉受、现证的彼等诸业。此处对彼等以“能令明镜自体不现的尘垢”而作表示宣说。

这一段开示了所净的业障是虚妄客尘性。用“忽现”二字,表明不是本有。以下分段解释:

 

  (一)区分自性与客尘  

  “所净诸垢并非于心之自性中本住,即以增而减之有法客尘忽然而现,即如同空中浮云般。”“并非于心之自性中本住”,是说客尘不是在自性中本来安住的法,或者说自性里没有它。自性中本住,就是如火中的热性、水中的湿性那样,无法从中分离出来;而客尘法并非如此。又如污渍不是衣服本来具有,如果是本有,那就跟衣服不二,也就洗不掉它;或者,消除污渍时,连衣服也一起除去了。又譬如梦里显现的法,不是性中本有;如果是性中本有,那就无法息灭。

  “增减自性”指它作为增减变异的自性,会有比如变厚、变薄、变重、变轻,或者更加染污、更加清净、更加苦重、更加清明等等情形。“忽然而现”,指原先没有,因缘和合时忽然现起。“空中浮云”是比喻。意思是,浮云不是虚空自身本有的法,不是浮云与虚空不二,因为浮云有相,虚空没有相;浮云有生灭,而虚空没有生灭等等。二者完全不同。与此类似,客尘不是自性中本有的法。浮云有逐渐浓厚或减薄等增减变化,比喻客尘是有增减的自性。

  在《楞严经》里讲到客尘的涵义:比如偶然有人来到旅馆住宿或用餐,吃住后就离开,并不会常住。如果是主人,便常住不离。因此,不住的叫做“客”,常住的叫做“主”。又如雨过天晴,阳光照在缝隙中,会看到光柱里有很多尘埃上下摇动,虚空却寂然不动。因此,寂静的叫做“空”,摇动的叫做“尘”。以上说到,“客”是不住,“尘”是“动摇”,而本性是常住、无动无摇的。

  因缘所生法全部是客尘,全部是虚妄。“忽现尘障”即是如此,有动摇、生灭、来去等相,所以是尘,是客。

  

  (二)业由妄心造作,故是客尘

  “因缘所生、自无始轮回以来所集起的自性罪与佛制罪,障碍生起觉受、现证的彼等诸业。”一切时方所摄的现相,无非因缘合成。缘聚时显现一刹那影相,过后了不可得。如果不晓得这些事是虚妄的,就会不断地分别计较、追逐求取,发生各种造作、各种癫狂的行为。

  世人一直被妄相蒙骗,在妄相中不断地建立各种意义,进行各种取舍。还会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改善得更好让它们的作用变得更多继而为此做出各种努力,让妄相显现更丰富、更便利地满足人类。等到能集聚因缘来创造它,或者能够控制这些假相时,他就自认为已经有了大智慧

  虽然妄心自以为有智慧,认为凭借造作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但由于是基于一种私我的欲望,也就是以满足自我为根本,因此这类以我执为根源,所引生的一切行为或虚妄的造作都叫做有漏业,只能增加轮回流转。

  其中,如果一心想求得今世的安乐,就会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人利己,由此积下杀生等成为非福业的业障。

  如果想求得后世的安乐,并懂得“善有善报”等因果律,就会通过上供下施等付出,以谋求来世的幸福。虽然会有一些利他的行为,但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只不过造作的方式高明一些。他所积下的布施等有漏善业,其实也是障蔽出世正的福业。

  这一切无不是基于一念无明而起的各种或粗或细、或苦或乐的妄现,因而都是客尘,所积集的一切造作也都是障蔽本性的业。就像浮云遮蔽虚空的本面一样,各种各样的业也原本没有,只由一念无明,导致误入幻梦。这轮回大梦中似有很多生灭、来去、增减,又好像有苦乐、染净等等,但都是相对二边的虚假之法。

  所以,对于彼等障碍,上师用“忽现障尘”四个字来说。“忽现”就是客,它有障蔽的作用,就叫做“尘”,“障尘”也是本来没有的。

  所净的障垢不是心的本性中具有,所以正现之时即一无所得,犹如空中浮云。虚空本来远离一切相状,暂时的因缘聚会,忽然就现起了白云。但去寻找它时丝毫也得不到,这叫做“无基离根”。或者观察它到底从哪里来结果根本没有来处。先前没有,在一刹那间忽然显现了;正现的时候,寻找它的住处也了不可得;消失后,追查它的去处,同样一无所得。由此可知,浮云本不存在,只是忽现的假相而已。

  

  (三)业障碍觉受和现证

  虽然浮云般的诸业本不可得,但作为虚妄分别的体性,以错乱的作用必然障蔽对本性的觉受和现证,就像尘垢虽然不可能影响到水晶镜自身,但是会完全掩蔽水晶镜,致使丝毫的光明清净本相都显不出来。

  比如以有漏蕴的“五阴炽盛苦”,完全覆蔽真心。在无始至今的无量时间当中,就像虚空当中一直浓云密布,没有一刹那透出一线光明,本有的清净、明朗的虚空从没有显露过一样,众生心即是一直陷在迷梦当中,刹那刹那不断地现起虚妄的现相,陷在生灭轮转的错觉里,见不到不生不灭的本性。

  众生一直都在虚妄中讨生活、求实义,这就是根本的错乱。不仅不认识假相,还沉迷其中,不断增益出无数的分别,发生各种逐取的妄动,这便是“从迷入迷”。其中所有的各类业相,都只是忽然现的妄相。无始以来在三界六道里轮转,不断地行善造恶、享乐受苦等等,这一切全都是无实的幻梦。幻梦正现的时候,就遮蔽了本面,自性光明便显不出来。

  下文的“四力白布精勤以拂拭”,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往善的方面去做,去对治障垢,比如发菩提心、信解空性,对以往所造的罪业深生追悔、下决心截断业根、依止金刚萨埵等等,这些都是回归自性的路,能令内心开始觉醒,开始从迷梦中返回。

  总之,颠倒造作不仅会遭受因果律的惩罚,还会障蔽本性的开发。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精勤拂拭”。也就是时时内观,当现起任何不如理的心念、行为时,都不随它而转。这样才能从业的缠缚中脱离出来,从而消除迷乱、显发自性。

  即使还处在虚妄中,也必须懂得方向上该怎么走。这不是一条外在的路,它唯一在心上运转。如果能会通其中原则并如理行持,它就能帮我们回归。那么业将越来越轻、越来越薄,就像在梦中,显现变得越来越清净、安乐、光明。当然,一时的幻现都还是假法。但如理的假法能够让心越来越接近开悟,越来越接近见性。等到彻证本性时,一切时方所摄的无边梦境顿然消失,本有的光明界彻底显露,这就叫成佛,不是新得什么法,只是“回来”而已。

  本有与本无

  在此以明辨“本无”和“本有”的方式,再进一步深入探讨所净罪业的体性。

  所要净除的障垢,实际就是由“无明执我”为根本而发起的各种染污心态。忽现而本无的此等法,仅以众生的分别心就可以造作出来,如同梦境中的种种事物仅由梦心变现。此处认识障垢的体性时,要像思维梦境是什么体性那样。

  梦里的一切无不虚假,根源只是一念梦心,以此一念之心就会似现(看起来好像)有此、有彼,而轮回中所有的梦境也都是由一念妄心住持。这个妄心就是无明——对于当下的本性不明了,在现起妄相的时候,错认为实有。继而出现种种错觉,但所有的错觉都表明没任何实物;如果有一丝实物就不叫错觉。

  障垢的体性用梦来比喻就非常恰当。它是忽然性——本来没有却忽尔迷惑,之后各种各样的妄现都显出来了。这一切妄现的体性需要一概认定是客尘,是本无。

  关键问题在于,如果不能识透现象的本来空,就会对它产生强烈的实执。对于罪障也同样会以为它是实有法,无可忏除、令人恐怖。反之,真正通达空性的人,他当下就能化掉执情。凡夫则执着很强,对于本无的小事也会一直在心里计较,可以想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二年……这种盘结不休除了将妄现执为真实外,没有其他原因。比如有人骂你一句,实际跟空谷回响一样,根本找不到,如果不在意就完全没什么。然而你一旦执着,它就会不断地起作用,表现在心理、生理的方方面面:心脏一直怦怦跳,血压升高,吃饭胃口也不好,然后消化不良,得胃病,又失眠,其实都是一个妄念变出来的。由此看到,妄还是有作用。

  造任何善业、恶业或不动业,比如以贪心造盗业、以嗔心造杀业、以种种烦恼心造种种业,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自己一念心的动作。既然这一念妄心是虚假的法,那么它的动作也是假的。实际上整个造业的过程,只能看到是心在不断地动,所生起的各种作为也都是心的表态。从根本而言,这一切的种种显现都找不到,身、境、方所、时间都不可得,事件也没什么真实性,只是一念心在连续起妄念而已。从它不明白的角度,叫无明;从妄念上似乎不断有种种造作,就叫做业。

  例如去偷,去抢,去杀生来满足口腹之欲,去行淫来得到快乐等等,心有个企图,并以此不断地起作。其实就像梦里起心去偷,然后感觉到自己正在偷,而且有动作,还有各种过程——那里有个宝贝,就在那间房里,接着去撬门,鬼崇崇地,偷到了一阵满意,之后又做贼心虚,害怕被人发现等等,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梦心。

  只有修忏悔法才能扫除这从粗到细的所有障碍。而最了义的忏悔法,就是悟明自己的心。首先体悟面前的显现是假相,之后知道这一切所谓的业,都是由一念分别心不断起作造成。既然从头到尾、从因到果的任何一支都无不是假法,当下就应息歇狂心,不再跟着妄念跑,从而截断轮回相续。

  既然在此已经说破了生死是幻梦,如果还不能幡然醒悟,还要走过去的老路,认为有人、有法,继续起各种虚妄计较,在里面一直盘算不休、执着不已,碰到什么事情都妄自分别一番……那要等到何时才能脱离轮回呢最讨厌的是分别心不断虚妄计较、跟别人竞争、想出各种花招,好似有手段、有计谋,时而骗人,时而狂妄,时而骄慢,时而排挤、时而打压……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我们就这样迷失本性,任由无明幻心的摆布,在它的指使下发出各种虚诳的作业。然而这一切妄心的造作,就像梦里的妄动那样,正当造作的时候,除了疯子般的错觉之外,不具任何实义。

  因此,所谓的忏悔——悔前戒后,关键是首先从根源上看清错乱,然后生起决断心,愿意改悔,舍掉这一切错乱、止息这一切妄动。也就是现在就要回头,回头就在当下,不在别处。一念妄动后,即随无明转;一旦认得本性,从此再不迷失。无明只是指自己忽然昏昧了,其实无明也本来没有。所以不必另寻彼岸,当下觉悟就是彼岸。

  很多人承许决定有因果报应,但如果实执特别重,又会成为自心严重的负担。他会恐慌:曾经造了那么多罪、心上那么多污点,什么时候能洗干净如果罪业是真实的法,而且已经渗入本性,成为不二,那怎么可能除得掉好像本性原来是白色,现在却染上了千万个污点,没办法恢复清白了!以此对忏悔净罪产生怀疑,没办法放下心来。

  这就需要回头看清无始无明的真相。自此而始,整个过程都在忽尔、忽尔地出现幻觉和幻相。正现起的时候便不可得,并不是真的出现了什么,因此也不是有什么实有的东西要除去。所谓“深极忍可本来清净”,就是要对本来清净有毫不动摇的认定。无论面前怎么现相,要知道它原本是清净、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真正的回头和忏悔。

 

 

 

 

 

 

净障法门,忏悔要义,体性,忏悔,业障,妄心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净障法门】忏悔要义颂(二)所净之体性发布于2021-12-06 13: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