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 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2 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3

《怡山发愿文》简注

 

以下名相注释有些说法不一,仅供参考。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

 

十方:上天、下地(z轴空间维)、东、西(x轴空间维)、南、北(y轴空间维)、生门、死位(虚时间维)、过去、未来(实时间维),即五维空间中的10个方向。

也有人简单解释为:上、下、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十个方位

 

调御师:一般指。调御丈夫是佛的十号之一。

 

三乘:声闻乘(小乘,是指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罗汉果。)、缘觉乘(中乘,是指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大乘,是指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值三十二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四果:指南传佛教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初果须陀洹,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死后七往来。

二果斯陀含,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如弥勒菩萨就是证得斯陀含果,死后在兜率天做一世天人,下一世成就)

三果阿那含,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证得阿那含果之人,在死的一瞬间彻悟涅槃寂静而达到四果阿罗汉的境界,因此无还)

四果阿罗汉,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南传佛教的最高果位。(也被称为如来十号之一的“应供”。)

 

以下可以按照43句记诵。

 

1弟子某甲(称自己名)。

2、自违真性,枉入迷流。

3、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

4、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

5、迷沦苦海,深溺邪途。

6、著我躭(dān)人,举枉措直。

7、累生业障,一切愆(qiān)尤。

8、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

 

十缠:缠者缚也。谓一切众生,被此十法缠缚,不能出离生死之苦证得涅盘之乐也。

一、借惭,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凄耻也。

二、无愧,愧即愧人。谓于化所见处,为诸过非,不知羞愧也。

三、嫉,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富,心生妒忌也。

四、悭,悭者吝也。谓人于世间赀财,及出世间法财,不肯惠施也。

五、悔,悔者恨也。谓所作之过,蒂芥胸臆,不能自安也。(蔕芥者,谓刺鞕也。)

六、睡眠,睡眠者,谓人昏懵不惺,常乐睡眠,无所省察也。

七、掉举,掉举者,摇动也。谓心念动摇,不能摄伏。于诸观,无由成就也。

八、昏沉,昏沉者,昏钝沉坠也。谓识昏钝,懵然无知,不加精进之功,遂致沉坠苦海也。

九、嗔忿,嗔忿者,恚怒也。谓人违情之境,不顺己意,便发恚怒,而忌失正念也。

十、覆,覆者藏也。谓隐藏所作过恶。,惟恐人知,不能悔过而迁善也。

 

十使:出自《法界次第》。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

三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谓于一切事理无所明了,妄生邪见,起诸邪行。

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名为慢。谓由恃己种姓富贵才能,轻蔑于他。

五疑使。迷心乖珃()名为疑。谓若修戒定等法不别真伪,暗钝无明,犹豫无决。

六身见使。谓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阴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味触法六尘,根尘相入,故名十二入也。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也。)

七边见使。谓于断常中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断常者,谓外妄计此身死已不生,故名断见。复计此身死已后当再生,故名常见。)

八邪见使。谓邪心取理,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一阐提行。(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九见取使。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计涅盘,心生取着,及行道之时,虽入种种观门,而真明未发,谬计所得,为真为胜,心生取着。(真胜法者,谓佛之正法为真为胜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真明未发者,谓本性之明未显发也。)

十戒取使。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如外道妄持鸡狗等邪戒,执为正戒,是为戒取使。(鸡狗戒者,谓外道妄计世从鸡狗中来,即独立啖秽而行苦行也。)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9、所愿:

能仁拯拔,善友提携。

10、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

11、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

12、生逢中国,长遇明师。

13正信出家,童真入道

14、六根通利,三业纯和。

15、不染世缘,常修梵行。

16、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yuān)飞无损。

17、不逢八难,不缺四缘。

18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

19、修习正法,了悟大乘。

20、开六度之行门,越三祇()之劫海。

21、建法幢於处处,破疑网於重重。

22、降伏众魔,绍隆三宝。

23、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

24、广作福慧,普利尘沙。

25、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

 

 

能仁:一般指佛。

 

三业:一、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

二、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

三、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静。

 

梵行:为僧俗二众所修的清净行为。因梵天为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在佛教中,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经典中则以行八正道、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

 

八难: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

(一) 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

(二)在饿难,饿鬼有三种:(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

(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

(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

(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

(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

(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

(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六度:“度”梵语是“波罗蜜多Pqramitq”,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播罗弭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

  《大乘义音》卷十二:“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众生,从生死大海之此岸,度到涅盘究竟之彼岸。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中心教义

  1、施度(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总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与众生利乐。

  2、戒度(尸波罗蜜或尸罗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3、忍度(羼提波罗蜜):谓菩萨由修忍度,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4、精进度(毗梨耶波罗蜜):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5、禅度(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止观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昧三摩地、定。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6、慧度(般若波罗蜜):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昧无知(无明)。

 

六神通: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

(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

(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

(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

(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26、然后:

不舍法界,遍入尘劳。

27、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

28、他方、此界,逐类、随形。

29、应现色身,演扬妙法。

30、泥犁苦趣,饿鬼道中。

31、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

32、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

33、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

34、火镬(huò)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

35、披毛戴角,负债含怨。

36、尽罢辛酸,咸霑(zhān)利乐。

37、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kē);饥馑(jǐn)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něi)

38、但有利益,无不兴崇。

39、次期  累世冤亲,现存眷属。

40、出四生之汨没,舍万劫之爱缠。

41、等与含生,齐成佛道。

42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43、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泥犁:亦作“泥梨”,“泥黎”。意译为地狱,其中一切皆无,没有喜乐,《翻译名义集*地狱篇》,“地狱,此方名。梵称泥犁。”

 

镬音huò,大锅。

 

馁音něi,饥饿。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所产生之四种类别,即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

 

 

 

有人认为怡山发愿文的作者是唐朝的了然(亦作皎然)禅师。师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为谢灵运十世孙,擅书法。有人认为此为猜测附会。无从考证。

 

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怡山发愿文,发愿文,发愿,归命十方调御师,六度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怡山发愿文》简注发布于2022-01-18 1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