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卷第二(9/10)


天台智者大师 说         门人 灌顶



難其偏行如前,或將水火刀杖向之,其即默然。或答云:“而汝不見,我常能入。”此乃違心,無慚愧語,亦不得六即之意。

所以須說此者,上三行法,勤策事難,宜須勸修。隨自意和光入惡,一往則,宜須誡忌。

如服大黃湯,應備白飲而補止之(云云)。

問:中正觀,以一其心,行用即足,何須紛紜四種三昧,歷諸善惡經十二事?水濁珠昏,風多浪鼓,何益於澄靜耶?答:譬如貧窮人,得少便為足,更不願好者。

若一種觀心,心若種種,當奈之何?此則自行為失。

若用化他,他之根性舛互不同,一人煩惱已自無量,何況多人?

譬如藥師,集一切藥,擬一切病。一種病人,須一種藥,治一種病,而怪藥師多藥,汝問似是。

煩惱心病,無量無邊,如為一人,眾多亦然。云何一人?若人欲聞四種三昧,聞之歡喜,須遍為說,是為世界;以聞四種,次第修行,能生善法,即具說四,是各各為人;或宜常坐中治其諸惡,乃至隨自意中治其諸惡,是名對治;是人具須四法,豁然得悟,是第一義。只為一人,尚須四說,云何不用耶?

若為多人者,一人樂常坐,三非所欲。一人欲常行,三非所樂。遍赴眾人之欲,即世界悉檀也。餘三悉檀亦如是。

又約一種三昧,亦具四悉檀意:若樂行即行,樂坐即坐;行時若善根開發入諸法門,是時應行,若坐時心地清涼喜悅安快,是時應坐;若坐時沈昏則抖擻應行,行時散動疲困是則應坐;若行時怳焉虛寂,是則應行,若坐時湛然明利,是時應坐,餘三例爾(云云)

問:善扶理可修止觀,惡乖理云何修止觀?答:大論明根遮有四,一根利無遮,二根利有遮,三根鈍無遮,四根鈍有遮。

初句上品,世之時身子等是其人也。行人於善法中修止觀者,以勤修善法,未來無遮,常習止觀,令其根利。若過去具此二義,今生薄修即得相應,從觀行位入相似、真實。今生不得入者,昔無二義,今約善修,令未來疾入。

次句得道根利而罪積障重,佛世之時闍王、央掘示其人也。逆罪遮重,應入地獄,見佛聞法,豁爾成聖,以根利故,遮不能障。今時行人於惡法中修止觀者,即此意也。以起惡故,未來有遮,修止觀故,後世根利。若遇知識,鞭入正道,云何而言惡法乖理不肯修止觀耶?

次根鈍無遮者,佛世之時周利槃特示是其人。雖三業無過,根性極鈍,九十日誦鳩摩羅偈:“智者身口意,不造於諸惡。繫念常現前,不樂著諸欲。亦不受世間,無益之苦行。”今時雖持戒行善,不學止觀,未來無遮而悟道甚難。

後句者,即一切行惡之人,又不修止觀者是也。不修止觀,故不得道,根鈍千遍為說,兀然不解。多造罪惡,遮障萬端。如癩人身痺,針刺徹骨,不知不覺,但以諸惡而自纏裹。

以是義故,善雖扶理,道由止觀。惡雖乖理,根利破遮。唯道是尊,豈可為惡而廢止觀?

《大經》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應具明緩急四句,合上根遮義也(云云)。

又經云:“寧作提婆達多,不作鬱頭藍弗”,即其義也。應勤聽思修,初無休息。

如醉婆羅門剃頭,戲女披袈裟(云云)。

第三為明菩薩清淨大果報故說是止觀者,若行違中道,即有二邊果報,若行順中道,即有勝妙果報。設未出分段,所獲華報,亦異七種方便,況真果報邪?城七重,橋津如畫,即其相也。此義在後第八重中當廣分別。

問:次第禪門明修證,與此果報,云何同異?答:修名習行,證名發得;又修名習因,證名習果,皆即生可獲。今論果報,隔在來世,以此為異。二乘但有習果,無有果報,大乘具有(云云)。

第四為通裂大網諸經論故說是止觀者,若人善用止觀觀心,則內慧明了,通達漸頓諸教。如破微塵出大千經卷,恒沙佛法一心中曉。

若欲外益眾生,逗機設教者,隨人堪任,稱彼而說。乃至成佛化物之時,或為法王,說頓漸法;或為菩薩,或為聲聞、天魔、十法界像,對揚發起;或為佛所問,而廣答頓漸;或扣機問佛,佛答頓漸法輪。此義至第九重當廣說,攝法中亦略示。

第五歸大處,諸法畢竟空故說是止觀者,夫膠手易著,寱夢難醒,封文齊意,自謂為是,競執瓦礫謂琉璃珠。近事顯語,猶尚不識,況遠理密教,寧當不惑?為此意故,須論旨歸。

旨歸者,文旨所趣也。如水流趣海,火焰向空。識密達遠,無所稽滯。譬如智臣,解王密語,聞有所說,皆悉了知,到一切智地。得此意者,即解旨歸。旨者自向三德,歸者引他同入三德,故名旨歸。又自入三德名歸,令他入三德名旨,故名旨歸。


欢迎翻印,请勿增删

依据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发行之本(标点分段有改动)

《摩诃止观》卷第二(1/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2/10) |(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3/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4/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5/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6/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7/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摩诃止观》卷第二(8/10)|(2011新式标点分段)

天台,天台山论道,天台宗,天台法藏法师天台宗入门佛教天台宗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摩诃止观》卷第二(910)(2011新式标点分段)发布于2021-06-27 11:58: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