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较音频内容有所增加




复习

首先,布达文萨在这里给练习者们做一个复习。
布达文萨以前教导一部分行者做专注力练习的时候,把禅坐练习时间分为了两段,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界限,只要很明显的感受升起了,那么练习者就可以转入对感受的观察中,这时第二段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启了。
不设置固定开始时间的原因就是为了不让练习者因为计算时间或者数数而分心。



1



感受

这里布达文萨再次解释一下什么是感受。
这里的“感受”是我们的专有词汇,它指的不是感觉。
我们日常使用的感觉这个词更多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想哭、难受等情绪以及酸、麻、痛、痒等。
这些感觉都是概念,它们是由多种本质感受(觉受)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复合体,我们下文中将会解释。
感受指的不是情绪,而是我们身体上具体升起的感受,比如跳动、震动、起伏等等。
跳动、震动、起伏等感受并不是概念,它们是本质的特质之一。

感受是连接物质现象与心理现象的汇集处。

有些练习者可能听过“五蕴”。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其中的受指的就是感受,它是连接色与想行识的纽带,也是通往本质的抓手。
色是物质,受想行识都是精或者称为意识



2



误区

这里我们要提醒一个市面上很流行的修行误区。
当行者们在心中(意识中)看到、听到或升起念头、景象的时候,都不可以像“看电影”一样去看它们,否则我们将会被裹挟其中。
我们这时候要努力让自己清醒的“知”,知道这一切只是虚幻的念头和景象,它们每一次出现时,我们都应该“知道”“知道”“妄念”“妄念”这样提醒自己,之后要迅速的回到我们之前持续观察的感受之上。
如果那些景象一再的出现,我们要做到的仅仅只是“知道”,“看到”,并迅速回到观察感受,而绝不可以去继续持续这个观看的行为,更不可以去尝试了解那些念头的内容。


那些念头与景象本身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我们去“探索”它,吸引我们去观看它,只要那样做了,我们就会被裹挟进去。
有些禅修教导者建议大家把这些念头当成“看别人的电影”一样观看,他们认为因为是别人的电影,所以我们就会感到与自己无关。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有道理,但是随着观看时间的增加,这种“看别人的电影”的行为将会变为习惯,逐渐的我们自己就又再次进入角色了。


心在同一时刻是不能做两件事情的。
如果我们的心去观察那些念头景象,那么就没有时间观察我们自己的感受了,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迷失”。
感受是我们的主要观察目标,我们要把它作为心(意识)的“工作处”。
当其他的干扰出现时,它们会来勾引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有时经常经受不住勾引,会脱离工作处,这时我们应当马上警觉,在仅仅只是一瞬间的“看到”之后,就马上远离那些勾引你的景象回到工作处。
当我们的智慧与专注力足够强的时候,那些念头与景象往往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窜入的机会,也就无法干扰到我们。

 


3



智慧法

布达文萨在文中所说的“练习”和“训练”都是指的培育智慧的练习方法也简称为“智慧法”。
智慧法传承自正统教禅修。
智慧法并不是布达文萨发明的,也不是布达文萨自己创立的学派,布达文萨仅是正统佛教智慧法的传承者。
布达文萨将古典修法系统的学习与整理之后,从古典练习法的工具库中选出了适合于现代人的方法组合,并针对现代人的特质进行了应用化解说。
整个教学方法及工具的运用都尽力保持传统并没有做任何的创新。


智慧法是所有禅修方法乃至其它练习方法中最顶尖的方法。
智慧法是要教会我们破除概念进而发现事物的究竟本质。
本文中所谓的本质,指的是事物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
我们人类的空间归根结底就只有物质活动与意识活动以及物质与意识的止息这三种本质现象,我们也称它们为究竟本质。
宇宙中的任何活动归根结底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4



练习

布达文萨之前讲过,所谓的“我”并不是坚固的实体,而是由身体,感受,情绪,感官四部分加上与它们对应的外界事物构成的。
在智慧法的练习中,我们要去观察,并且持续的观察这些组合。
布达文萨早期练习的时候,曾经昼夜不停地观察,即使睡觉的时候也在观察,这里我们所说的观察,并不是随便观察,而是有具体的项目与方法。
我们顺便提一句,如果有人认为观察睡觉时候的梦境就是观察念头、想法,就是观察各种情绪,那么就错了!大错特错!
为什么错?因为梦境,情绪,乃至想法它们都是”概念”,而我们要从与本质相关的项目入手。
我们要从梦境的“根源”入手,才能破除它的干扰,拔除它与我们的关联,这些都需要练习才能达成,布达文萨之后会慢慢解说。
这里所说的本质还是布达文萨之前所讲的感受。
我们要从感受入手而不是从梦境、情绪等概念入手。


我们应该如何练习呢?
我们不一定要去改变我们的所有习惯,事实上短期内改变这些习惯也是不可能的。
习惯与事件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行为管理来避免某些事件,但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几个生命周期) 改变我们的习惯。
布达文萨经常听到有些人发毒誓、胸脯拍的轰轰响说自己已经改掉某种习惯或者保证某些习惯不再发生,这些话除了哄骗那些不懂原理的人之外并没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我们会升起烦恼
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好好的去觉察,心跑走了,它回想过去、它期待未来,它胡思乱想。 

作为练习者,大家首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的知道自己有怎样的习惯,清楚的了解什么是这一切改变和提升的基础

我们不但要清楚的了解,还要能够持续稳定的了解。
走路的时候我们知道在走路,吃饭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吃饭,发怒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发怒,玩把戏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玩把戏,想搞把戏的时候知道自己想搞把戏。
并且要去持续的觉察这些生活中的动作、情绪与想法。
而这一切都是专注力练习的准备和延续,专注力练习是不可或缺的。
佛陀教法是培育智慧的训练,离开了行禅与坐禅佛陀的教法也就所剩无几了。
生活禅是要在生活中坚持专注力练习并简化生活、简化观念、尽力维持延续状态,而不是用“生活”来替代行禅与坐禅。



培育智慧

所以,佛教并不是简单的教育,佛教也不是慈善。
佛教是一种终极的训练,禅修智慧法就更不是慈善了,它是佛教顶端的宝石。
佛教的核心是禅修,禅修的核心是智慧法,智慧法是教会我们培育智慧获得解脱的方法,这是终极的善业
只有具备了智慧,才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伪善。


培育智慧是一种能力训练,因此它不可能仅仅通过听闻和阅读就获得,如果人们认为读懂了就成功了,那么其实他们已经失败了。
如果感觉朦朦胧胧找不到中心思想,或者找不到文章的主线与逻辑,那么说明你还有救。
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是围着一个中心写的,但这个中心在没有练习之前是不可见的,人们仿佛能看到那个“中心圈”,但是又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善于学习者这时会发现自己还缺乏能力,而不善于学习者却经常认为自己已经懂了。


大家可能都听过“贪嗔痴”,布达文萨之前讲过动机、思想意识以及它们可以引致反馈结果(果报)。
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贪、嗔、痴的思想状态之中,并且对这些状态很难自知。
贪是意识黏着状态;嗔是意识排斥状态;痴是无觉察状态。
缺乏智慧者往往也不善于学习,而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愚痴。



延伸阅读


01  “无我”,那我哪里去了?

02  什么是智慧?智慧与我何干?我要去爬食物链

03  慷慨治愈贫穷,智慧终结愚痴,合适的距离维持关系

04  美国某著名大学公开课上的一道难题

05  与睡眠相关的一些问题

06  疯狂的淘金者

07  玛丽卡经

08  无子者经

09  吝啬


作者:布达文萨
编辑:Udayana
校对:Aggacitta  Subhadda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什么是智慧法禅修,它的原理是什么?(上)发布于2021-12-12 2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