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次第广论-15年

 

宗喀巴大师.造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第二,习近后世安乐方便分二: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二、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

 

修了前两步前行,发起了希求后世离苦得乐的心以后,就要依止成办后世安乐的方便,这又有两步修法——归依和业果。归依是趣入圣教最胜的门径,也就是立誓以法僧为皈处后,真实地依照圣教的指示而行持法道。接着要成办后世安乐依于遵循缘起正道,所以一切苦乐的根本就是对业果发起深忍信。这里首先要修持的是入圣教之门——归依。

 

初中分四:一、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三、由何道理而正归依 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

 

归依要分四步趣入一要了解依于何事作为归依因,包括怖畏心和信心之后因为畏惧恶趣苦寻求堪能救护的皈处对三宝生信心,由此归依三宝,这时候要了解所归依的境具有何等体性,以及归依的理由这样心里明确了必须归依以后就要正式进入归依的修法,也就是要通过什么样的道来真正地发起归依心已经立了归依的誓愿后,就要进一步了解所学的次第我们要通过这四个步骤来进入。

 

今初(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其业亦如《入行论》云:“如黑暗依阴云中,刹那电闪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惟羸劣,恒作重罪极强猛。”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发生求依之心。犹如陈那菩萨云:“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归依谁。”

 

归依的因虽然有很多,然而在这里是要按前面的观修那样,首先发起对恶趣的怖畏心,之后寻求依怙处,以此作为我们生起归依的内在动机。

也就是说按照前面所说,现在我们虽然得到了有暇人身,但是在现法中很快就会死去,无法住留。死殁以后对于生处也不是随着我们的意愿自在,而是唯一随着各种业他自在转。在这个业里也正如《入行论》教证所说,我们内心白净业的势力极其微劣,黑恶业的势力极为强大、有力,以这种状况就必定堕落恶趣。思维这种状况或者前途,生起大怖畏心,其次发生求依处的心,以这个作为根本原因,而趣向于归依。

就像陈那菩萨说,我现今安住在没有边涯、没有底的生死大海里,常常被贪等极其暴恶的大鲸鱼嚼咬着自己的身躯,现在我要归依谁呢这也就是自己处在极度的苦难里,想寻求一个能从苦海里救拔的怙主,这是我们内心一个最直接归依的因。

 

总为二事,由恶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归依亦同于彼。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归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

 

归纳而言,总的就是由于对恶趣生怖畏心,以及深信三宝有从中救护的能力,这两个因素就会发起归依的因。如果这两个因素都只是口头的空话,没有发起具相的心,那么归依因也就只是口头空话,没有具相的心。如果这两个因都达到了坚固猛利的程度,那么我们的归依也一定变转心意,也是十分坚固猛利的,所以应当为求果故励力地勤修这两个因。

以上交待了修归依因的内容以及勤修的原因。深明因果的人知道,只要有因就一定有果,因上圆满,果就圆满,因坚固猛利,果就坚固猛利,因此要着重修因。

 

第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分二:一、正明其境 二、应归依此之因相

 

这里的因是上面所说的怖畏心与信心,具有这二者以后我们就会一心归依三宝,然后又要明白我们所归依的境是何种体性,为什么要归依它。

 

今初(正明其境)

 

如《百五十颂》云:“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归依此,赞此恭敬此,应住其圣教。”谓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应归依,无欺归处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宝,如《归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脱者依。”

 

归依境的体性按照《百五十颂》所说,离一切过、证一切德的无上归依境就是佛薄伽梵。如果是一个能辨别是依处、非依处的具智慧者,理应归依相续中已经断绝一切过失、已经成满一切功德、无有欺诳的归依处佛世尊。这里的重点是要明了归依境的功德就是断证彻底圆满。我们要这样想:如果在谁的相续里,一切的过失毕竟都永远没有了,一切种类的功德都已经圆满地现前了,像这样具有圆满断证的皈处,有心的人都应当归依他、赞叹他、恭敬他,应当安住在他的圣教当中。如果他还有缺失,功德还没有成满,允许我们说他不圆满,但事实是他已经断证彻底圆满,真正具有救护的能力,有为我们开示能离苦得乐的正道妙法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归依。

既然是无上的怙主,那么他所宣说的正法以及随学此法的僧宝,都是应当归依的。也就是应当执取他所说的法为道路,随行彼法修行的徒众为助伴,这样就明白了归依境的体性。总的来说,我们所归依的境包括三个,佛是导师,法是道路,僧伽是助伴,这是求解脱者的依归之处。

以上就已经明确了所皈之境有三类:一、佛;二、法;三、僧。

 

(二、应归依此之因相)

 

在明确了所归境以后,我们一定要了解应当归依于他的因相或者道理。一旦因相确定了,就知道这是千真万确,毫无错谬的,他的德相就是这样圆满,这时就能从内心认定我要归依于他。

应皈的因相通过两步来进入,首先明了佛应皈的相,随后就能了解佛所说的法和佛弟子众都可归依。重点在前者上,而前者又要看到四个德相,正面看到由此能成办什么,反面看到无此不能成办什么。这样就能断定唯佛是归依处,此外的大自在天等非归依处,由此能够坚决地执持佛为归依处,心里已经完全承许的缘故。

 

应归之相分四: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归依,不救护故;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

 

应归的因相或者道理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已经解脱了一切怖畏,就是说已经成为一个极其调伏善妙的体性,证得了生死中无畏惧的地位的缘故。如果没有证得此解脱一切怖畏的地位,那么他也无法救护你,就像倒者不能依于倒者,溺者不能依于溺者,他无法帮助你摆脱困境,所以应依止的是一个自身已达到无畏地位的圣者,他才能救护你。

其次是有度他的善巧方便,也就是他不仅已经从生死怖畏中脱离,他还能跳到海里把你给救出。如果他没有这个善巧方便,虽然他自身远离了怖畏,但是他无法把你从海中救出,缺方便故。因此,从正反面看到由于佛对于一切种类的所化机都有度脱的善巧方便的缘故,所以我们依止他可以得到救渡。如果他不具有善巧方便,纵然我们去归依他,也不可能成办所求的事情,这就是从第二方面决定了皈相。

第三是具大悲,如果他也从怖畏中脱离,又具有救怖畏的方便,然而没有大悲,那即使归依也不会救护。而佛有大悲的缘故,我祈求他一定会救度,即使我不祈求,他的大悲也一定遍入在我心上。

第四就是指平等心,就是说用一切财物供养他,心里不会以此为喜,而是以正行来修供养才生欢喜的缘故,他有不观待财物的平等心。如果没有这一点,就会看是不是曾经给我恩惠,没作恩惠我就不作皈处,那就不能成为一切有情的大归依处。而佛的平等心就是没有怨亲、施恩不施恩的观待,因此他的大悲是普遍地入于一切众生界,因此我们每个人无论过去如何,只要一心归依佛就必定得到摄受。

从这四个理由可以证成佛是最善妙的大归依处,因此下面总结宣说。

 

总之,自正解脱一切怖畏,善巧于畏度他方便,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此亦惟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归依处。

 

总之,能够真正解脱一切生死的怖畏,而且善巧于生死海中度脱他者的一切方便,再者有平等的大悲,能够遍于一切有情没有亲疏之别,对于一切有恩无恩者普遍地利益,所以他是我们应当归依之处。再者要确认到这是只有佛具有的功德,其他大自在天等并不具有,所以佛是我们的归依处。

通过刚才的譬喻就可以了解,我们都是陷溺在生死苦海中的求救者,我们要寻求一个真正能把我们救出来的导师,他的第一个条件是已经从这个沉溺中解脱,第二个他要具足救我们的方便,接着他要有愿意救我们的悲心,最后他要有不管亲疏、有恩无恩普遍救度的平等心。有了这四条我们一心归依他,当然他直接的大悲就关注在我身上,以智慧施设巧方便把我救出,所以我归依他决定有保证,决定能达成我的目的。

而其它的大自在天等自身还是陷溺生死的凡夫,自且陷溺焉能救他或者小乘罗汉虽然从生死怖畏中得到一分解脱,然而并没有圆满具足救度一切他众的方便,所以我祈求他也不能得到救度,或者缺乏大悲、平等心的缘故无法得到救度等等,以诸如此类的原因,我们认定佛是唯一的导师。

 

由如是故,佛所说法,佛弟子众皆可归依。

 

已经从理由上证成了佛是最圆满的归依处后,接着就会以此了解到佛所说的法一定是示解脱道的妙法,我随从这样的法修行,一定能达成解脱,因此佛的法是可以归依的。

接着会想到,随行佛所说解脱道的佛弟子众他们都具有同分的功德,也都是一个方向、一个见解、一种戒行等等,因此我归依佛弟子众决定成为解脱道上的助伴,以此就会在理由上证成:的确三宝是我的归依处,我要归依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

 

由是若于摄分所说此诸理上,能引定解,专心依仰,必无不救,故应至心发起定解。

 

像这样对于《摄抉择分》所说的道理能够引发定解,专心地依投仰靠佛法僧,绝对没有不救度的道理,所以至心发起定解。

 

由能救自二种因中,外支或因无所缺少。大师已成,然是内支未能实心持为归依,而苦恼故。是故应知,虽未请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复无懈怠无比胜妙真归依处,现前安住为自作怙,故应归此。

 

在能救护自己的两种因当中,外支或者外缘没有缺乏,大师佛已经成就了,无所缺陷,然而内支由于没能以真实心持佛为归依处,而导致苦恼。所以现在就要晓得,虽然我们没有请求,但由大悲所引仍然作有情的助伴,而且没有懈怠的、无比胜妙的真归依处,他也现前安住为自己作怙主,所以应当归依佛。

这里总共说到两点,一是对于以上所说的道理要引起定解,之后以专一的信心仰投佛就一定能得救度,所以它的重点在于对理发起定解。其次又要知道能救护自己的内因外缘当中,缺的是内因的信心,因此要把重点放在修信心上。外缘上的佛一切无论智慧、悲心、力量都已经完备了,然而内心由于没有生起真实信心,还是陷在苦恼中。总而言之,这样殊胜的归依处现前就在给我作依怙,所以我现在就要归依佛。

 

《赞应赞》云:“自宣我是汝,无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大师具大悲,有愍愿哀愍,勤此无懈怠,有谁与尊等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不求尊为依,故众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获利,能利他诸法,除尊非余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办,由内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赞应赞》里说:佛自己宣布我是你们这些无怙者的助伴,我以大悲心抱持着一切众生。大师具有大悲,有愿拔苦的哀愍、愿力和行动,一直精勤于利益众生毫无懈怠,有谁能与大悲世尊相等呢您是诸有情的依怙,总的殊胜亲人,由于不求您作为依归的缘故,有情沉溺于生死。但如果反过来谁具有信心能祈求佛,无论他真实受何等的法,即使下者也能获得利益,能够利他的诸多法教,除了世尊外不是其余的人能了知的。一切外支的力量世尊已经真实成办了,由于自身内在的信力没有修全,所以愚夫徒自苦恼。

以上讲了在内外两支里自身缺少信心故,不得救护,因此重点要放在透过发生定解而引起归依的信心这个大重点上。接着我们看通过什么样的妙道来发起归依。

 

第三,由何道理而归依者,摄抉择中略说四事:一、知功德 二、知差别 三、自誓受 四、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这是我们修归依的步骤:首先要了知三宝的功德从而忆念;其次要知道三归依处的差别体性,从而别别地作归依;接着自身要发誓受归依戒,而且要达到决断、唯一的地步,也就是不谈其他,唯一地归依佛法僧,这样就真实地引起了归依的心。

 

初知功德而归依者,须能忆念归处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 二、法功德 三、僧功德

 

在知功德而归依上面,必须要做到我们的心能够忆念归依处的功德,这又包括佛法僧三个方面,每一种都是别别地缘念。

 

今初 分四

 

即身、语、意、事业四功德。

 

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

 

身功德就是要真正地从内心里忆念诸佛的相好,从而引起信心,这也要按照《喻赞》所说,以随文念义的方式来作修习。

 

如云:“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相好庄严的世尊色身上有殊妙的眼甘露,就像无云的秋空上以星聚庄严。而且能仁具金色之身,法衣端严地覆盖在法体上,如同灿烂的金山顶部为霞云缠绕那样。世尊怙主没有别的严饰,然而面轮极其地圆满、光泽,离云的满月轮也无法比及。当犹如妙莲花一样的佛口与莲花一道开放的时候,蜜蜂也产生疑惑,不晓得哪个是真实的莲花,它像悬索般的上下飞转。世尊的面轮呈现金色,有端严的洁白牙齿,就像清净的秋月光明照在金山的缝隙那样。应供尊的右手有轮相的殊胜严饰,由这样的妙手安慰生死中怖畏的人。能仁在游行的时候双足如同妙莲般印画在地上,莲花哪里有这种庄严呢

就要像这样一句一句念到的时候心里浮现出世尊的庄严相好,再想到如此胜妙的功德是无量劫以来无数的福慧资粮所庄严,因此一心归依佛的殊胜色身。当我们的心中现出这般庄严的妙相时,心里一定会生信心、清净心,以此来引起归依。或者边念边引起内在对佛的信心、恭敬心,以此再再地发起归依心。

 

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应思惟此希有道理。

 

接着我们要缘念佛的语功德,又有一音演法、随类得解的大功德相,以及佛说法能够止息有情的贪嗔等各种利他的相,从这两方面来作缘念。

首先缘念佛圆音说法一切得解的功德,也就是无数世界的所有有情,在同一时刻各个提出一个不同类的请问,而佛一时间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在智慧前,以一个音声答一切问,而每一个有情都随着听到自身的语言而生起了悟、理解,应当思维这稀有的道理。知道佛的圆音,了解了佛的语功德,我们就发起信心、恭敬,一心归依佛。

 

如《谛者品》云:“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刹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由是应知胜导师,宣说梵音于世间,此能善转正法轮,尽诸人天苦边际。”

 

就像《谛者品》所说:如果一切有情类在一时间提出很多有根据的话来作请问,而佛一念间无余地周遍了知,由一个音声就能酬答各个的提问。要从这一点了解到殊胜的导师佛在世间宣说梵音,以如此胜妙的语功德能善转无量的正法轮,说法的效果是能够穷尽一切人天等众生苦的边际。也就是以佛说法的力用能够让众生彻底地远离生死之苦,达成圆满的解脱之乐。从这里也看到佛语不可思议的德相、体性、作用,由此我们是真实地归依无上的师父——佛陀

 

又如《百五十颂》云:“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

 

我们也是念着这些非常优美的偈颂,边念心里边观想,同时住在信心和恭敬当中。

我们观想世尊的面轮极为悦意可爱,就是从这个面轮听到了极其和美的言语,就像月轮倾注甘露那样。这里月轮譬喻佛的圆满面轮,从这个口里出示各种美妙音声,表示从月轮里倾注甘露。

 

“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鸟。摧坏极无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

 

接着思维雨云、妙翅鸟、日光、金刚四个譬喻,这是说明佛语的功德力。世尊的语言一说出来能够静息我们心中贪欲的尘垢,就像雨云中降下雨水的时候能够压尘,整个的世界无论是花草树木、楼房、街道等等都现出清净的相,也就是我们得到佛语的雨云流注在心中的时候,贪欲的尘垢就会止息。

其次佛语如同妙翅鸟,它能够拔除内心嗔恚的毒蛇,也就是我们原先嗔恚、狠毒的心态,一听到佛语就从根拔除。

又好比是日光,当它显现的时候整个天地间一片明朗。我们先前处在深度的无知当中,就好比患了翳障的人看不清面前的真相,但是一得到佛语日光的照耀,我们的无知翳障就一扫而光,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诸法的体相。

佛语又如同金刚杵,能够摧坏坚固的我慢高山,也就是我们听到佛语,自己的我慢就会被摧碎。我慢就是缘着自我有一种高举的相,是以萨迦耶见为根本,但是佛语的金刚杵一来的时候,已经揭示了诸法无我的真谛,我们看到这上面根本没有我,起什么我慢啊

 

“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解,尊语具善说。”

 

由于佛智慧见到真实义的缘故,以见真实义的缘故佛语无有欺诳,所说都是真理,无论世俗、胜义哪方面都准确地指示万法的体性,这叫做无欺。

“无过故随顺”比喻佛没有无明以及贪嗔痴等的过失,并且能够随顺真理,或者随顺利他之道。

又佛的语言极其巧妙,具足六十四种妙音支分,能非常巧妙地组织语言,所以使得闻者特别容易理解。

以这三点为代表,世尊的语言是具有无数善妙功德的甘露。

 

“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

 

最初听到世尊的语言就能夺走闻者的心意,也就是我们的心完全被佛的语言夺走了,接着如果如理地思维世尊的语言,也能除遣我们内心的贪欲和愚痴。它也是匮乏者的庆慰,放逸者的归宿,是乐著者厌离的因。总而言之,世尊的语言相合众生的心而转,由此就化导众生的心,让他们得到救护。

匮乏就是先前内心非常贫乏,但是听到佛语以后就得到了庆悦、安慰,这时候会知道自己真正看到了安乐之道,生命出现了最大的希望,也有了最富足的受用。就像一个无财者顿然间得到了无数珍宝那样,也是日夜飘荡在轮回中的人由此得到了慈航,回归真正的家乡,所以叫做放逸者归。

由于佛语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归宿之处,止息了往恶趣生死中狂奔的行为,重新回到了自心上,回到了正道上,回到了本心上。也使诸多的乐著者发生厌离,也就是佛语指示了世界苦的真相,使一些迷惑不清的乐著者生起了厌离。乐就是乐著,以为这世上有真实义,现世里有真义可得,因此一直贪著不休,而佛语指示了世间法纯一是苦性,它只会发生无数的过患,这使得乐著者转变了心意。

 

“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应如是念。

 

佛语有利益上下三种众生的不同作用,智者一听到佛语能够由衷地生起欢喜,中等者听到佛语能增长智慧,下等者听到佛语能够摧灭心中的无明翳障,这样的语言能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对于佛语生起很大的信心、恭敬,应当如是缘念。

 

 

思维心中的法道

 

1、归依的因是什么对此理反复思维。

2、思维所归依的境是何种体性,为什么要归依它

3、由思维佛身和口的功德而发起归依心。

 

 

延伸阅读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菩提道次第广论-15年》第九十二讲发布于2021-12-06 10: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