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师五十颂略解

 

巴布拉尊者  造颂

宗喀巴大师  注疏

索达堪布  译讲

 

 第一课
 
     《事师五十颂》的作者巴布拉尊者,公认为是马鸣论师

他原本是一名外,在涅槃后600年出世,生于婆罗门家,对婆罗门教和外道论典了如指掌,智慧超群,在外道中无人能及,每次辩论均可胜伏对方,于是自认为“天下第一”。当时那烂陀寺的佛法非常兴盛,经常受到外道攻击,于是最厉害的班智达守护东南西北四门,以接受外道的挑战。马鸣前去辩论时,诸班智达与他累日论战,竟无一人能胜,他生起极大的傲慢心,宣称失败者要跳入恒河(不同历史中,说法也略有出入)。后来圣天论师奉师命去与他辩论,彻底取得了胜利。马鸣决定履行承诺跳河自尽,当时很多班智达劝阻他,并把他留在那烂陀寺里。他在寺中空闲之余翻阅了《大藏经》,被佛陀的智慧深深折服,明白自己智慧十分浅陋,实无法与释迦牟尼佛相较。他还在一本佛经中看到,佛陀早已作过预言,说未来有一个叫马鸣的人与佛教辩论,最终会失败。见此预言后,他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终于醒悟并皈入佛教。

 

圣天论师告诉他,若想忏净曾经对佛法的毁谤,就要造一部积聚诸续部教义的论典,还要造一部赞颂释迦牟尼佛的论典。马鸣论师遵照嘱咐,后来撰著了《事师五十颂》与《三十四本生传》。他的诗学造诣非常高,唱颂时连马都听得懂,故称之为“马鸣”论师。尤其是他赞叹佛陀的《三十四本生传》(又名《百传》),收录了佛陀因地时108则公案,用一棵树的108个枝叶来作比喻,这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你们有些人未学佛之前,也学过外道、诽谤过佛教,但学佛以后,通过造论、传法来忏悔也未尝不可,马鸣论师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次学习《事师五十颂》,我们依照宗喀巴大师的《事师五十颂释·满弟子心愿》来讲解,其中不乏密续教证的大量引用,对法义的深入了解极有帮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即能体会。宗喀巴大师的传记,每一个佛教徒都耳熟能详,故在此不作赘述。

 

那莫革热玛则恭卡雅顶礼上师文殊师利)!
虽成诸佛之父然现菩萨童子身,
虽以爱语安慰有情然令魔众畏,
虽恒住于无上果位然作众生仆,
祈愿文殊菩萨以奇事业恒庇护。

 

此处是赞叹文殊菩萨。传记中讲,释迦牟尼佛、弥陀佛等诸佛,均曾在文殊菩萨面前发过菩提心。文殊菩萨虽是一切诸佛之父,但在众生面前仍显现菩萨相;虽以爱语安慰所有有情,但在魔众面前也会现忿怒相虽住于至高无上的境界,甚至佛经中说他早已成佛,却甘心做众生的奴仆。祈愿文殊菩萨以稀有的事业、奇妙的功德力恒常护佑我,加持我!

 

如理依止容恩赐予,
一切圆满功德唯一门,
依师方法事师五十颂,
我当尽心尽力而宣说。

 

对于如理依止赐予一切圆满功德的唯一门——《事师五十颂》,我在此尽心尽力而宣说。

 

“尽心尽力”有甚深的意义:其一,间接表明本论的含义非常深广,涵摄显密所有经续;其二,这是一种谦虚语,意即自己也未通达本论的真正教义,但会尽一切力量注释和宣说。我们作为后学者,不要认为《事师五十颂》只有五十个颂词就特别简单,务必要重视其深奥内涵。

 

有关依止上师的教言,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和《如意宝藏论》、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等中均有详细宣说。诸续之王《大幻化网》中亦云:“最初希求成就者,依止上师而获得,倘若无有上师尊,无法获得诸悉地,故当宣说师法相。

 

一切共同和不共悉地的根本,即是由如理如法依止殊胜的善知识,没有上师就不会获得殊胜悉地,因此,最初要宣说上师的法相。我们无论学习显宗还是密宗,一定要如理依止上师,这是一切入门的津梁,因此,弄清楚依止上师的方法势在必行。很多人不懂得依止上师的道理,在上师面前言行举止不如法,与经论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对自他都无利益。所以,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未与弟子结上法缘之前,首先要讲依师之理,这个问题相当重要!

 

本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二:一、顶礼;二、立宗。

乙一、顶礼:

 

成就具德金刚萨埵因,
上师莲足之下敬顶礼。

 

在成就金刚萨埵因的上师之莲足下,毕恭毕敬顶礼膜拜。

 

作者对何者顶礼呢在上师的莲足下虔诚顶礼。这里的“莲足”是指下身,不一定就是上师的脚,如此顶礼来表达极为恭敬之意。

 

我们如何进行顶礼呢依照经典中所说,以三门恭敬如理的方式顶礼上师。

 

为什么要礼拜上师呢《喜金刚》云:“西日无二之智慧。”上师是成就具无二智慧的金刚萨埵果位的根本因,我们要想获得金刚萨埵的果位,必须要恭敬上师。

 

什么叫做金刚萨埵呢金刚萨埵就是殊胜的智慧,它从菩提正觉中产生,永无迁变、不可摧毁。《宣说金刚顶十六勇士续》云:“何为金刚萨埵尊,殊胜菩提之智慧,彼者必定称金刚,智慧金刚所产生,彼称金刚萨埵也。”与三菩提真如无别的法身智慧,即是“金刚”;由法身中出现的色身,即是“萨埵”,金刚萨埵也表示三身之义。

 

或者说,金刚萨埵是一尊佛,他因地时为遣除众生的恶业发愿,现在愿力成熟而获得了佛果,他有时也显现菩萨的形象来度化众生。麦彭仁波切说,金刚萨埵与时轮金刚密集金刚秽迹金刚等主尊无二无别,我们修一位本尊,实际上就是修一切本尊,这也是密宗的不共特点。

 

对上师要这样恭敬,对三宝所依也要恭敬。有些刚来的居士不懂佛法的基本规矩,参加一些灌顶时,为了抢夺加持物,就在出家人的衣服上、经书上跨来跨去,这样有很严重的过失!家人的披单、裙子属于三宝当中,对此只能用头来顶礼,而不能用脚来踩。在世间上,奴仆用脚踩国王的头合不合理,大家也应该心里有数。既然对三宝要有恭敬心,就不可随便在僧众身上“飞来飞去”,这是最起码的一种礼仪按照《大圆满前行》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对僧众顶礼,甚至对僧衣的红黄补丁以上,也应生起真实僧宝之想,恭敬供养、顶戴,不能随便践踏。虽然有些人情有可原,他们在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大家也心知肚明,但若没有一点佛法的概念,实际行动中不可能如理如法,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些基本常识应该了解。

 

乙二、立宗:
诸多无垢续中所宣说,
略而言之此当敬谛听。

 

无垢续部中已经宣说了依止上师的方法,此处仅以简单的语言说明,希望诸位恭敬听受。

 

这里断除认为此论是分别臆造的疑虑。

 

有人认为:“本论中依止上师的方法,是作者以分别念所造,没有任何可信度,凭什么说要这样依止上师、依止上师胜过依止诸佛呢”若有这类怀疑,我们可以略作解释:《事师五十颂》有一定的可信度,为什么呢因为它摄集了诸多经典和续部的教证,并非作者个人臆造,所以对此理应诚信不疑。至于这些教证是哪些续部中所说,下文自然会说明,在此暂时不提。

 

有人又想:“既然如此,那我们直接从经续中学习如何依止上师就可以了,有什么必要造这部论典呢”经续中虽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其分布得上下不一、零散存在,没什么条理性。如果作者没有造论,我们一一查找经续的内容,以了解如何依止上师,这是相当繁琐的工程。现在的人特别忙,出家人不爱闻思,在寺院里卖门票、搞旅游,在家人整天为金钱而奔波,看过一部经典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很多经续的颂词非常难懂,查讲义的话,页数又特别多,谁有那么多时间去翻阅因此,将经续的关键要义摄于一处而造此《事师五十颂》,并非毫无意义。造论不可能超出经典的范畴,故根据所化众生的意乐,将教典中的如海内容以窍诀方式归纳起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概而言之,颂词中“诸多无垢续中所宣说”,是讲作者造论的依据;“略而言之”讲如何造此论;“此当敬谛听”是提醒大家听受时的心态。

 

甲二(论义)分三:一、依师之方式;二、依止之时间;三、如何堪为法器

乙一(依师之方式)分三:一、总说依止之方式;二、特殊依止之方式;三、依止方式之摄义。

丙一(总说依止之方式)分二:一、略说依师之方式;二、广说依师之方式。

丁一(略说依师之方式)分三:一、恭敬上师之合理性;二、做到恭敬之方式;三、观察恭敬对境与所依。

戊一、恭敬上师之合理性:

 

有些老板和领导虽没有世出世间的功德,但因为福报现前,属下不得不对他恭恭敬敬。而依止上师并不是这样,诸佛菩萨对上师都十分恭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恭敬呢

 

得受殊胜之灌顶,金刚上师之面前,
十方世界中所住,如来三时敬顶礼。

 

在得过灌顶的金刚上师面前,十方如来尚且于三时前来顶礼膜拜,何况是我们具有烦恼业力凡夫

 

诸多经论皆言,上师的本体就是佛菩萨。乔美仁波切在《山法》中说:“即便上师是凡夫人,他讲经和灌顶的时候,十方诸佛也会融入他的心,其间一直与他无二无别,此时对他恭敬的功德相当大。待传法灌顶完毕后,诸佛菩萨才返回各自刹土。”所以,对于灌顶的上师,十方诸佛菩萨也很恭敬。

 

灌顶,有能成熟之因灌顶、能解脱之道灌顶与解脱之果灌顶三种。法会时我们灌的金刚萨埵顶,就是能成熟之“因灌顶”;修上师瑜伽时,观上师三处发光融入自己身体,此不观待他缘而得受的灌顶,叫做“道灌顶”;十地末尾之际,十方诸佛心间发光融入你心间,断除最细微的所知障,称为“果灌顶”。此处是指授予“因灌顶”的上师,理当成为弟子的应敬处。

 

颂中“殊胜”有清净之义,即依照续部所说而如理进行灌顶。现在大城市里不如理灌顶的人,就应该不是灌顶上师,虽然他灌顶时有宝瓶和水晶,然由于没有清净传承,目的也不纯,在国内为了人民币而灌顶,在国外为了美金而灌顶,因而不是如理的灌顶。不如理灌顶的上师,诸佛菩萨不要说对他顶礼,肯定非常不满。所以,续部中的灌顶必须要符合要求,所有的念观想全部要圆满。

 

关于授予灌顶的金刚阿阇黎,《窍诀穗》云:“金刚即菩提心,宣说菩提心之自性世间出世间之行为者,乃为金刚阿阇黎,即上师也。”“金刚”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可从两方面来解释:密宗中,本来觉性叫菩提心;显宗中,为利益众生所发之心也叫菩提心。宣说显宗和密宗菩提心的上师,就叫做金刚上师。在显宗中,“金刚上师”的称呼比较少,但一个能让你生起菩提心的上师,或让你证悟密宗无二智慧的上师,就是你的金刚上师。无论你是否见过他,只要依靠他的法本或意传加持,你真正生起了菩提心或者大圆满境界,他就是你的金刚阿阇黎,也可以叫根本上师。

 

对于金刚上师,十方如来都会在上午、中午、下午三时之座间前来顶礼,弟子应礼上师就更不用说了。(在印度,上师每当传授佛法时,弟子必须先进行顶礼。)此处主要说明务必要恭敬上师的理由。关于这一点,《吉祥密集续》中云:善男子,简而言之,十方世间界中住世之所有佛菩萨于三时中莅临,如来于彼阿阇黎前以供品供养后返回各自佛刹,并以金刚语赞道:吾等诸佛之父亲,吾等诸佛之母亲……吾等诸佛之导师。”归纳这其中所说之义,在《大幻化网》中也有如是宣说。

 

那么,十方诸佛为何顶礼金刚上师呢因为在末法时代,诸佛菩萨不可能亲自利益众生,但可化现为善知识的形象说法利众。《无垢虚空经》中云: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尽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因此,哪里有利益众生的善知识,哪里就有诸佛菩萨去顶礼。

 

关于佛陀顶礼金刚上师这一说法,月称论师、则乐瓦、夏德巴、无垢藏、宗喀巴等许多成就者,并没有了义或不了义、密意或意趣的区分,而是与作者观点一致,不折不扣地承认上师值得诸佛菩萨顶礼。既然宗喀巴大师、月称论师都这样承认,你没必要以邪分别念认为:“这是不了义的!十方诸佛怎么会给上师顶礼我觉得完全不可能。”之所以说“如来恭敬承侍上师,弟子就更不用说了”,也是为了强调特别要恭敬上师的理由。

 

不过,《时轮金刚大疏》曾引用“得受殊胜之灌顶”这一偈,对此以了义、不了义两种方式分别阐述,对如来的意义也以其他方式解释。虽然此教证出自《事师五十颂》同一论典,但由于场合不同,所以两种说法不尽一致。

 

然而,这里不用分了义、不了义,可直接理解为:十方诸佛菩萨尚且在上师面前顶礼,何况是其他人了。以此阐明初学者对灌顶上师需要特别恭敬的理由。否则,若按照《时轮金刚大疏》的解释,此理由就无法成立了。当然,《时轮金刚大疏》有其他解释方式也不矛盾,因为续部的每一句金刚语都有多种解释方法,所以它们之间并不相违。

 

其实,在具法相的上师前诸佛作礼的观点,并非是不合理的。《修胜义续》云:“具功德之菩萨摧轮回,自身显示梵天世间界,彼即具德上师非他者。无量佛陀亦恒供养之,十方佛陀菩萨恒礼之。”意即具有摧毁轮回能力的菩萨,虽显现为梵天等世间相,但其实就是具德上师,在他面前,十方诸佛菩萨皆应恭敬顶礼、供养。《经集论》引用《宝蕴经》亦云:“阿难,若有菩萨入于马车内欢喜享受五种欲妙,彼无有余者拉车,阿难,如来亦以头引彼菩萨之马车也。”此处“菩萨”指善知识,假如善知识坐在马车里享受五欲,却没有人驾车,佛陀以最尊贵的头为他“开车”也值得。这里所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

 

戊二(做到恭敬之方式)分二:一、总说应敬之方式;二、特殊应敬之方式。

己一、总说应敬之方式:

 

以大信心三时中,手捧具花束曼
合掌供养于上师,恭敬稽首礼其足。

 

弟子当以大信心,于三时中手捧具有花束的曼茶供养上师,并合掌恭敬顶礼其足。

 

作为弟子,应该于一日三时中,在为自己开示金刚乘道的上师前,以顶礼膜拜其足的方式恭敬承侍。

 

若有人想:“是不是单单顶礼就可以了呢”并非如此。事先要供养中间放有花束的曼茶,然后再双手合十虔诚作礼。

 

恰罗匝瓦将此颂翻译为:“供置花曼茶,合掌礼其足,如此敬上师。”这个译文更好理解。总而言之,要以无比清净的大信心而敬重上师。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佛家经典 一个自利利他大乘佛法佛法无边

 

 

 

关键词:时轮金刚,金刚上师,大幻化网,佛菩萨,菩提心,灌顶,业力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事师五十颂略解第1课发布于2021-12-15 20: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