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对于一个项目的发展水平是否科学,其决定了项目能够长久发展的根本标志所在,为此之后其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才可以促进这一项目的长期与稳定发展。作为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太极拳云手,独居特色,在过去因为时代背景、科学技术以及学科发展等要素的制约,对于太极拳云手研究理论较多,但是缺乏相关的实验分析研究。如今随着人类科学的逐步发展与进步,尤其是运动生物学以及解剖学等科学的不断完善,我国可以通过采用高技术设备对于太极拳云手运动开展相关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这一项目的发展与进步。

2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及云手

太极拳为我国优秀的武术拳种,其中含有哲学医学以及拳理等多种的理论内涵,同时具有文化、技击以及健身等多重的价值。太极拳运动会均匀绵缓、虚实结合,上下相随以及交替变化等,因为其独特的运动特点以及所富有的内涵等,逐渐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学习。云手,为太极二十四式第十式。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膀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手。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右手右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太极拳中,云手是极经典的动作,以腰脊为支点,带动两手做出上下全部回旋运动,如同运气宣涛,为此就接叫做云手。其具有的基本动作要领为通过腰作为轴,配合腿与脚,上下相互协调的旋转自己的身体,进而带动手臂的空间之内运行,行走的时候身体需要保持中正,不能倾斜。

2.2 脊柱基本特征及测量方法论述

因为三维空间内的脊柱运动是祸合运动,并非特定平面运动,为此需要精确地测量与计算。运动学和医学模块中测量脊柱的方法非常多样,含有的类型如下:

X线测量方法,主要是在临床之上对于脊柱的测量方法。可以比较好的反映脊柱具体的运动,操作也较为简单,但是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低,同时还会受到放射性条件以及拍片技术的影响等,具有的准确性比较低,脊柱的旋转以及侧屈等测量不能基于这样的方法得到。

CT测量的方法,主要是基于X射线拍片的模式获取相关的数据,实施三维重建与测量的模式,但是这样的方法获取数据的时候花费的时间比较长,重建图像的计算量比较大。

使用MRS测量法能够对脊柱冠状面、横断面和所有断面图像进行获取,对于现有的3DMRI技术等,可以直接的进行三维的显示,其具有的测量精度比较高,没有放射性,不过需要较长的扫描实践,同时难以开展实时动态监测,需要经过多次的扫描,且具体的工作量比较大,造价也较为昂贵。

传感器测量的模式,是通过测角器与计算机等构成,对于脊柱实时动态评价的新型的测量模式,这样的方法可以实时、无损的对于脊柱的运动实时三维的测量操作,传感器不仅仅可以测量脊柱具有的曲度情况,还可以为脊柱的检测等提供一个辅助的支撑,目前这种仪器的测量精度是比较高的,符合实际试验的需求。

2.3 太极拳运动在脊柱变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陶金研究采用常规的影像学等研究,提出站立状态中脊柱的弯曲状况对其转动中轴功能的发挥着推动作用,脊椎椎体间的角度降低能够对脊椎间盘存在的受力状况进行改变,脊柱弯曲状况会对脊柱周边收缩肌状况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原本紧张的肌肉逐步得到放松。

胡雁宾研究认为,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改变重心的位置,胸椎的曲度逐步增加,含胸的幅度逐步的减少。刘学贞认为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变身体的起伏与运动速度,躯干的倾斜角度和胸椎曲率等发生变化。

2.4太极拳运动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如今大量的高端设备开始应用到体育领域开展相关的研究,太极拳是一种具有文化、技击与健身多个层面综合的运动模式,其技术的核心就是人们较为关注的热点,也是人们不断探索的突破点。对于太极拳运动在生物力学模块的研究,主要是从太极拳科学健身功能的机理分析,太极拳竞技难度的动作特点分析以及太极拳的核心技术运动规律的分析等相关研究。动力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人体与地面或流体或器械等相互的功能,

武冬认研究认为太极拳的练习使得身体的各个关节处于很好的承受力以及传递力的情况下,进而揭示技击性为太极拳具有的首要功能,同时还在生物力学等几个角度很好地说明了太极拳具有的特点。谷枫则是采用红外远射测试系统以及足底的压力测试系统等,对于不同级别的运动下肢动作开展分析,认为在练习太极拳之后的身体重心、膝盖、脚踝等三大关节的活动能力都是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太极拳云手动作的健身功能,采用的测试对象为根据运动年限与专业的运动等级等选择两组不同水平的太极拳的练习者,作为具体的测试对象,开展相关的实验分析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具体研究的时候,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期刊总库等,收集大量的有关于太极拳、云手、身型等作为题目或者是具体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同时阅读大量的资料书籍等,其中含有的太极拳的理论、运动的解剖学以及运动的生物力学,脊柱康复医学等相关的文献与书籍。为本次研究的设计,分析以及讨论等提供了比较好的理论支撑。

3.2.2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实际需求,在实施具体研究的时候,通过面谈、课堂交流以及电话采访等多种的模式,对武术太极拳方面的相关专家与人体运动学等方面的教授等进行咨询,认真的听取专家教授的实际意见,同时给与相关的研究与分析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指导。

3.2.3数理统计法

对于本文研究所获取的相关数据,采用的为Excel对于获取的相关数据实施汇总以及相关的统计图表的计算与分析,进而得到较为精确地结果等。

4 研究结果

4.1 相关概念界定

4.1.1脊柱的运动学特征

脊柱为人体躯干的支柱,含有多个椎体以及相关的关节等中层,具有四个生理弯曲,还有比较多的肌肉与韧带围绕等,脊柱的运动模式比较多,含有六个自由度。脊柱运动范围能够以脊柱活动度为基础进行展示,正常人拥有的活动度是基于颈、腰段活动范围扩展到最大,活动度在胸段较小,上胸椎阶段的屈伸范围参考的具体数值为40,下胸椎模块为120。腰椎运动的阶段是基于增加管家与骨盆的倾斜活动使得屈伸的分析逐步的加大。本文对太极拳云手活动和脊柱曲度具体变化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于太极拳云手练习之后,腰段与脊柱胸处于矢状面的前后弯曲的具体变化。

4.1.2心肺功能

相关的研究显示,运动训练为心肺康复之中最为关键的模块,长期的开展适当的运动可以提升心肺的功能。太极拳为一项适合于大部分人群学习的可以改善心肺功能的传统运动,同时太极拳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众多的流派,在经过长期练习之后稍微体会,就可以简单的掌握这一行为,进而提升自身的心肺功能。

4.2 太极拳云手动作技术特点

太极拳云手要求对自身身体中正进行维持,保持头部正直,百会微微上顶,眼睛要跟随云手动作,意念上感觉自身头顶好像有物,进而自身感觉有精,进而使得满身轻盈。

云手最典型的便是借助腰背对四肢动作进行带动,将腰当做纽带,对腰部动作的实际机能进行强调,进而通过腰部的转动,将手、胳膊进行带动,来让全身每一个模块都开展弧形运动,以此呈现出太极拳的独特风格。

云手动作期间,要阴阳相济以及分清虚实,云手的重心在右腿中,右脚是为阳的,左脚为虚阴。进而才可以轻松的起落。右手处于上方格挡时便为阳,所有处于下方静待时便为阴。对于左脚的重心后落之后,重心慢慢向左脚转移,这个时候左脚就是阳。通过这样阴阳虚实的变化,在两个腿以及两手之间不断地变化,才可以做到自身的重心平稳以及迈步轻灵等。

整个的动作需要配合好呼吸,云手是可以可以同呼吸相互配合的运动,右云手的时候呼,左云手的时候吸,呼吸运动绵延深长,做好均匀配置。同时阴阳变化的时候,呼吸也会变化,这就是太极拳的同动作相互结合的腹式呼吸的模式,只有认真的去体验,才会达到气沉丹田,起到强身的功能。

5 太极拳云手动作的健身功能分析

5.1 云手定势下脊柱胸腰段曲度变化的分析

为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两组不同的受测试人群,在自然站立的情况,脊柱具有的实际曲度是否是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得到脊柱腰段各个曲度数值进行均值的独立分析,相关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受测试者自然站立胸腰椎段曲度数值的比较分析

指标 高水平组 低水平组
胸椎 3.65±2.36 4.58±2.58
腰椎 -2.14±2.14 -5.24±2.14

对于两组的受测试者自然站立情况之下5次测量所得到的均值开展相关的检验分析,比较脊柱胸腰模块的曲度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两组受测试者在脊柱胸腰段各个节点的角度数值具有一定的差异,为此可以分析得到太极拳云手的练习对于脊柱的生理性曲度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太极拳云手练习的时候,基于动作的要领特定规范,脊柱的曲度会出现相关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是蕴含着太极拳云手在健康与技击方面具有的积极意义。基于运动解剖学的分析,胸椎具有向内涵,向后凸的姿态,同手基于后凸,对其生理性后凸慢慢增加,呈现节节增加的情况,以此对胸廓和肋间肌肉的收敛和松弛,背部肌肉主动的放松等进行展示,进而保证身体中轴具有的和畅等。

在腰椎模块,正数为椎体凸向后,负数为椎体凸向前,腰曲具有的生理性前凸状态之下具有的曲度的数值采用负数表示,高水平腰椎存在与正常生理相反的前凸显后凸的状况,即太极拳的松腰敛臀身形动作的技术需要。

5.2 云手过程中身体关节运动特征的研究

通过相关文献查找数据,对于不同水平的选手主要节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对比如下所示:

 

基于上图所示为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受测试者重心的具体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水平组来说,高水平组的中心速度变化仅仅出现一个波峰,也没有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况,也是属于较为平缓的状态之上,而对于低水平组的受测试者,速度的曲线变化就比较多,整个动作的起伏是非常大。为此我们可以看到,高水平组真实的展示了太极拳具有的均匀揉缓,具有的行云流水的风格特色所在。而对于低水平组来说,节点的变化速度却较为不规律,没有显著的特点。

5.3 太极“云手”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通过相关文献查找数据,分析练习者的心肺功能,相关的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2两组队员的心肺功能对比

指标 高水平组 低水平组
最大通气量 112.5 104.23
肺活量 6542 4752
心率 62 68
收缩压 125 132
舒张压 91 98

基于对上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组测试选手的心肺功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高水平组的心肺功能明显的由于对照组的心肺功能,为此我们认为,通过对于太极拳云手的练习,可以提升人们的心肺功能。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太极拳云手动作在人体脊柱活动度和曲度方面的锻炼性很大,有着长期太极拳练习经验的人群,相较于练习时间较短,或是没有练习经验的人群,其在脊柱曲度的控制能力以及变化调节方面都要更强。

从太极拳云手练习的时候,全身关节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对比分析,可以论证其含有均匀舒缓,拟合交替以及一动具动的特征,

通过太极拳云手,这种缓慢深呼吸的运动,同时配合全身骨骼肌的收缩舒张等,使得腹压出现节律性的变化,同时血液淋巴的循环速度也逐步的加快,使得心血充盈,可以明显的提升人的心肺功能。

6.2 建议

正确科学的理解太极拳云手,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技击功能以及健身功能,使得优秀的技艺可以逐步的发挥得到璀璨的光辉,进而逐步的造福于人类。

在练习太极拳云手的时候,需要重视动作的要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而严格的基于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才可以在坚持正确的方向技术上,不断的累计,进一步的提升。

太极拳云手对于健脊、身法特征以及提升心肺功能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之中还是需要开展深入的探究分析。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并非人生旅程的一小段时光,也并非只是思想上的安宁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种感悟和智慧

习练太极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让我们放弃纸醉金迷的繁华去坚守宁静,也能超越平凡、怯懦和欲望的感悟气场,释放焦虑与紧张,让心灵保持喜悦与宁静。

 

太极的奥秘是静如山岳,动似江河。

走进海,走近太极,让我们脚步停息,让灵魂栖息,来一场动静结合的修行

 

太极是我们强健身体,修心静气的良药,它可以让习练者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强健。


 太极拳无疑是中国武术中练习人数最多、传播面积最广的著名拳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太极拳在历史上起源于什么时候和地方有不同的看法,这已成为近代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公案。到目前为止,武术界对太极拳的起源有以下五种看法。
 

一是始于南北朝的程灵洗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民国初年一位名叫宋书明的人的《太极功》一书中。后来,徐玉生等人继承了他们的说法。当这本书被称为南北朝的元帝梁元时,江南徽州人程灵洗精于太极拳。由于侯景之乱中的保护,他被梁元帝授予县长。他的太极拳来自韩国的拱月,后来传到南宋的程,改名为小九天,总共有十四种趋势。因此,宋书中也有小九天法的名字。

二是始于唐代的许宣平与李道子

这一说法最早也出现在宋书明的《太极功》一书中。书中说,他家传下来的太极功是他的远祖宋远桥,得自唐代的许宣平,书中称许宣平为安徽省徽州人。他喜欢开辟山谷,他的跑步速度可以赶上快马,他经常在市中心卖柴火,诗传世。诗云:负薪卖,日夜卖。借问你回哪里,穿云进翠微,据说著名诗人李白曾经以来访著称,但他没有见面。

三是始于宋代张三丰(峰)

此说最早见于武禹襄外甥李亦畲所传的《太极拳论》。该书先在同治六年(1867年)初稿的“太极拳小序”中称“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但在光绪辛巳年(1881年)的定稿中则又云“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显然否认了前说。但是,张三丰创太极拳在其后的杨式太极拳所传拳谱中被肯定,其谱中的“附录”有言云:太极拳论“系武当山张三丰先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并由此还演绎出了张三丰一脉的太极拳传承谱系。

四是始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始祖陈卜

此说始见于清末民初陈鑫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陈鑫此书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历经十二寒暑方始著成,作者在《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序》中写道: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陈氏始祖陈卜在耕读之余,“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因其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此后,太极拳就在陈氏家族中代代衍传。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太极文化发布于2021-12-23 19: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