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抉隐》节选

 

五)判教相

前面已讲过《心经》在的五时说教中,属于第四时说法,即般若时、熟酥时。用了两种权法、一种实法说教。这里就不多说了。

《心经》的五重玄义现已解释完毕,下面我们简略地介绍一下译经人。

翻译《心经》的人很多,有七种翻译本子。现在大家读诵的最盛行、最流通的本子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文长仅二百六十个字,但意义非常丰富,能概括三藏十二部经教。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当时,凡通三藏者均称之为三藏法师。玄奘法师是唐朝人,故称唐三藏所谓经藏就是佛说的法,由弟子们记载、整理成册的,多诠定学。律藏是佛说的戒律,如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等的戒律。梵网经》也属于戒律。律藏多诠戒学。论藏是菩萨们根据佛所说的法而加以阐述、发挥的。佛说的法为“经”,菩萨所说谓之“论”。论多诠慧学。

玄奘法师俗姓陈。少年出家时就很有志向,提出了“远绍如来,近光遗教”。意思是从长远来看,要绍隆佛种,立志成佛近则要光大如来教法出家后勤奋学习经典,到处参访名师。后来发现诸师所见不一,对经典也有许多疑点未决。为求得佛法真谛,发愿佛教圣地——印度求学取经。玄奘法师以宏深大愿,大无畏的超人胆识和魄力,历经了千难万苦,踏遍了千山万水,跋涉五万余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十七年后带回大小乘经共五百六十夹,分六百五十部。玄奘法师以后的工作则专心致志于翻译佛经

玄奘法师组织的译经规模是历史上最宏大的,集中了全国各大寺高僧大德力量精粹优秀,分工细密,译经态度严肃认真,所翻译的经、律、论三藏圣典最为精确,译经的数量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最多的。玄奘法师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代大师,是唯识宗的创始祖师,他在弘法利生中所做的贡献厥功甚伟!

玄奘法师除了主译法相宗经论外,在晚年全力翻译《般若经》六百卷,占去了他全部译经的一半功夫由此可见,玄奘法师对般若研究精通,造诣高深。乃至他的《心经》译本广为流传盛行。玄奘法师译经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准确无误。在他圆寂前,头有点痛,他就疑惑了。哎呀!莫非我翻译的经文有错误了于是,他就发了个愿:如果我翻译的经文没有错误,那么,在我圆寂后荼毗的时候,舌头应该不坏!后来,玄奘法师圆寂了,荼毗后,他的舌头果然没有坏,还是好好的一条舌头。这就证明玄奘法师翻译的经文完全正确。

玄奘法师临终前有点头痛,是因宿业之故。我们每个人宿世以来,所做的事有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不可能没有一点果报人生病,是过去世做了坏事,现在所受的果报。生病,一般凡夫担不起,痛苦难忍。而修证成就了的大祖师,就有力量承担。果报到他身上,因心空故,可以不受其苦。真歇师说:“老僧自有安心法,八苦交煎总无妨。”意思是说,纵然有八种病痛等苦恼一起来煎熬,我也不怕。为什么呢心空不受之故。在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中,第二就是受蕴,它是一切烦恼业障的根本。假如我们能够遇色闻声而不受,则一切烦恼无从生起。

那么,怎么能不受呢这大有科学理。因为所谓疼痛都是经局部经传输到大脑皮层而感受到的。如果大脑皮层不接受,就不会感到痛苦。而要使大脑皮层不接受,那就要有很深的定力,心空无住,不随境走,或是把思想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另外的一个地方,方能隔断传导,不受其苦。例如,《三国演义》里,关公中了毒箭后,华佗给他刮骨疗毒。当时关公下着棋,把他的思想和注意力都完全集中在棋上,忘记在进行手术,大脑皮层不接受痛的神经的传导。所以,他等华佗把毒刮干净了,整个手术完毕,都没吭一声。华佗不由敬佩地称关公为神人。现在的无痛苦分娩法也是这个意思。让产妇把思想都集中在另外一个地方,注意力转移了,痛苦也就转换了,大脑皮层不接受腹部的疼痛,她就不觉得痛了。但一般人没有这个功夫,她的注意力不能转移,还是集中在肚皮上,所以痛苦不能转换掉,大脑皮层照样接受,来者不拒,当然她还是要痛的。因此,现在无痛分娩法没有多大效果。

 

 

 

 

心经,老僧,安心,八苦,般若,唐三藏,三藏十二部,玄奘法师心经,老僧,安心,八苦,般若,唐三藏,三藏十二部,玄奘法师心经,老僧,安心,八苦,般若,唐三藏,三藏十二部,玄奘法师心经,老僧,安心,八苦,般若,唐三藏,三藏十二部,玄奘法师心经,老僧,安心,八苦,般若,唐三藏,三藏十二部,玄奘法师心经,老僧,安心,八苦,般若,唐三藏,三藏十二部,玄奘法师心经,老僧,安心,八苦,般若,唐三藏,三藏十二部,玄奘法师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老僧自有安心法,八苦交煎总无妨。”发布于2021-12-06 21: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