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于柏林

 


 

各位朋友、生活读书会的同学们:

昨天我们生活禅读书会的两位居士提醒我,上次给大家讲《金刚经》导读的时候,许诺了未来要讲《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两部经是我们老和尚提倡的生活禅日课,《金刚经》讲“怎么看”,《普贤菩萨行愿品》讲“怎么办”。非常感谢他们的提醒,今天我们就来讲《普贤菩萨行愿品》。

一、经题和译本

《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全称叫《大方广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

《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

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卷的《华严经》,后人简称“六十《华严》”,又叫“晋译六十卷《华严经》”。其实在“六十《华严》”翻译到中国来以前,相当于《华严经?十地品》的《渐备一切智德经》和《十住经》,就已经先后翻译到汉地来。这些经翻译过来以后,受到了中国佛教界的重视。公元508年,随着《十地经论》的译出,进一步掀起了研究热潮,从而在现在的河北邯郸到河南安阳一带,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宗派——地论宗,或者叫地论学派。

第二次翻译在公元七世纪末的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派人从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地区)将八十卷《华严经》请到汉地,然后组织译场,请印度高僧实叉难陀主持翻译。翻译完成以后,武则天亲自题写经题、品名,并为之作序。这个译本简称“八十《华严》”。

第三次翻译在公元八世纪末的唐德宗时期。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到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96年到798年,由罽宾国般若三藏翻译出来一个译本,一共四十卷,简称“四十《华严》”。

传到中国的四十卷《华严经》梵本,来自东印度乌荼国。乌荼国国王把四十卷《华严经》当宝贝,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唐王朝的皇帝,皇帝请罽宾国的般若三藏法师翻译。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及喀布尔河下游一带。如果你了解一下广义的中亚地区,也就是包括现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在内的这一带,在历史佛法曾经的辉煌,出现的高僧大德品行之伟大、修证之高远,还有他们的著述所表现出来的人类世界所到达的高度,你就会感慨,感慨什么呢“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啊!你看现在的阿富汗、克什米尔,成了世界上最热点的地区之一,在那里经常会有爆炸、恐怖、流血和死亡

注意,“四十《华严》”的全称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所以严格讲,《普贤菩萨行愿品》不是指我们手里的这一品经,它指的是“四十《华严》”。

“四十《华严》”,相当于“八十《华严》”第五十九卷之后(即从第六十卷开始),文殊菩萨启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内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见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给他讲的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所以我们手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四十《华严》”的最末一品经。

律宗高僧弘一大师,在教理上最喜欢的一个宗派就是华严宗,他对华严宗有深入的研究,对《华严经》有深入的修学。他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诵《华严经》,可以诵“八十《华严》”到第五十九卷之后,转过来诵“四十《华严》”,这样内容是衔接的。

二、《华严经》法界缘起

汉传佛教有一个说法:“不学《华严》,不知佛法之富贵”这句话有很深的含义。

释迦牟尼佛讲的法,核心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在佛陀的言教和印度古德的叙述中,有各种各样展开的版本。在印度,公元初之后主要是两个版本,就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两轮,一个叫空宗,一个叫有宗。

空宗就是中观,以马鸣、树、提婆为代表。中观学派也传到了汉地,比传到西藏还早,鸠摩罗什大师就属于这个传承,后来在汉地发展成三论宗。《大智度论》里面有一部分内容也是中观的思想,在汉地发展成天台宗。

龙树菩萨(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个印度大乘佛学的重要宗派,将释迦牟尼佛的缘起学说展现出来的版本就是唯识,称为有宗。唯识宗传到中国来,分了两次。南北朝时期传到中国的唯识,它的代表人物是真谛三藏。真谛三藏翻译了《摄大乘论》和《俱舍论》,后来玄奘大师也翻译过《俱舍论》。真谛三藏带到中国来的唯识被称为旧唯识;玄奘大师到印度那烂陀寺学习后带到中国来的,叫新唯识。新、旧唯识在有些基本法义的认知上,是有差异的。

玄奘大师从印度回到中国,已经是公元七世纪中叶,那时旧唯识在中国已经传播了很长时间。玄奘大师对中印文化交流、对佛法的传承,以及他不畏艰辛、万里孤征的求法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佛的人永远景仰并引为楷模。但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到中国的新唯识,其实在唐朝以后、近代以前,并没有形成特别大的影响。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包括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这是没办法的,是国民性的。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到外部世界崇尚科学理性、讲究逻辑思辨的影响,玄奘大师的新唯识思想又出现了复兴。所以玄奘大师的新唯识真正的复兴是在近代,一直到现在。在古代,特别是唐代以后,真正深入影响中国人的是旧唯识思想。

回到华严宗,刚才我提到《十地经论》的作者叫世亲,他就是古代印度唯识宗的祖师。所以华严宗的缘起思想的渊源,是唯识的缘起,而且是中国化了的唯识思想。中国的祖师不仅仅是照搬了印度的唯识思想,而是通过对《华严经》的修学,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和语言,创造性地架构了一个特有的缘起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我们称之为法界缘起。

华严的法界缘起非常具有中国性格,这首先体现在它的语言表述,很直观。汉语在逻辑论证的严谨、缜密方面,相较于拉丁语系、印欧语系的语言,是逊色的,但是汉语表意、直观。我今年年初去德国,在朋友家碰到两个从匈牙利去的难民,他们都曾经受过很好的教育,很有教养,很懂得跟陌生人沟通。我们就用英文聊起各自的语言文字。我跟他们介绍汉语,说中国人是这样,我们说“sun”——太阳,古时候写出来就是一圈,中间一点,后来写成现在这样——“日”。嘿!虽然他们不是中国人,可他们觉得这个主意真好,真像。你看,这个是“tree”——木。他们说:“哎呀,真像!”两棵树在一起就是“wood”——树林;如果是三棵树摞起来的话,就是“forest”——森林,很大的树林。他们觉得这个很好理解。这样写,是“人”,他们觉得很形象。你去问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他们都会觉得这个字就像人。一个人在前,一个人在后,“follow”——从,跟随嘛。三个人摞起来,“众”,就是很多人,人群。他们都觉得很直观。这就是汉语。但是你要说“man”是人,“sun”是太阳,不知道为什么,你只能背下来。

汉语的特点就是直观,它的弱点是比较模糊。但这个弱点也可以成为优点,比如它给接收的人以很大的自由、余地和想象空间,你要参与进去。就像刚才我说一圈一点是“日”,两个人一前一后是“从”,你都要想象。汉语这门语言,有我们的参与。所以《华严》的法界缘起由中国华严宗的祖师所建构,他们对法界缘起的表述——“十玄门”,我们今天读起来就不像一种理论架构,而是一种描绘,是描述性的。

法界缘起的特点是什么呢我再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帮助大家理解。缘起主要有两种讲法:一种讲法,比如“中观”,“不是……不是……不是……”一切都不是,把你执著的一切全部打括号、打问号、打引号。这在禅宗叫“夺”。另一种讲法,“是……是……是……”一切都是。华严宗法界缘起,就是这种讲法。这很符合中国人的胃口。一切都是,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现象,它都是。

现在我要跟你说“不是”,比如我说这个杯子不是,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把杯子摔掉;我说这个花不是,你可能把花扔掉——这其实不是“不是”的本意。这个我们今天不细说。那么法界缘起的“是”,是指什么呢指这个杯子、这个花、这个话筒、这个人、这个桌子,或者你们到柏林寺来,或者我们现在相聚在一起学《普贤菩萨行愿品》,这其中任何一个存在,都有全部的、无尽时空的法界存在做它的注脚。全部的法界是一个无限、无边际、无量、无相的概念。

比如你要描述这个花,你说它在哪里它在河北省佛学院三楼的讲堂的这个课桌上,这是它的注脚,但是不够。河北省佛学院在哪里在柏林寺。柏林寺在哪里在赵县。赵县在哪里在石家庄。石家庄在河北,河北在中国,中国在地球,地球在太阳系,太阳系在银河系……如此下去,它关联的是整个法界。而且这个花,现在只是我们几十个人看到它,但是几十个人的背后,有多少个时间、空间,有多少个事件呢就你们到柏林寺来这件事,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就有很多的发生,作为注脚。所以法界一切的存在,都是这个花的注脚。当我拈起这朵花的时候,也可以说我拿的是整个法界。

所以法界缘起是一道光,它把我们的生命、生活,把我们当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发生,都照亮了。它让我们看到,离我们最近的当下的每一个物、一个人,或一件事,比如你生命中当下的吃饭、睡觉,就是你当下的存在,注意!跟你零距离,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当下的这一刹那,它都蕴含着无穷的内涵,蕴含着生命的奇妙,蕴涵着全部法界的奇妙当我这样讲的时候,是用理论、用语言在讲,而华严的法界缘起,除了把这样一个图景描述给我们,照亮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存在之外,还引导我们进一步在生活中生起这种法界缘起的观照。这种观照,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受用——在每一个当下,它不是一个包袱、一个压力、一个负担、一个问题,它当下就是一个无限的奇妙,是一个受用。所以,法界缘起的观要现前,《华严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文本。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的时候讲的。一个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这种觉悟的生命境界,又是怎样的《华严经》就是把释迦牟尼佛眼里的世界,展现给我们。这里面给我们展现了果,也展现了因,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到达这个果。

而这个因和果之间,在华严宗的祖师那里,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我们现在讲因和果,比如大家来到柏林寺,大家也许会认为,北京、汽车是因,然后到达柏林寺是果。我们想到的因和果是两个点,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但在华严的法界缘起观下,不是这样的,因出现的同时,果已经出现了。你们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已经在到达。你一出发,已经到达了。甚至说你一动念,就已经在到达。所以佛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因和果,我们可以先感性地去想,好像是两个点,但其实是一个无尽的、圆融的过程。

华严宗的祖师用了两个词来描述这种思想。第一个叫“行布”,就是从因到果是有次第的,初发心之后,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大乘菩萨行从贤到圣,从初发心修行到成正觉全部的过程,这一路的次第,叫行布。同时,华严宗的祖师又告诉我们,初发心便成正觉,刚一出发就已经到达,这叫“圆融”。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当我说圆融,初发心便成正觉,相当于说你们从石家庄到北京,刚出发就已经到达了,但这并不等于说你不用走,你还是要经过定州、保定、涿州、高碑店,最后到了。圆融不碍行布。

当我们说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们会怎么想呢比如说,你们在柏林寺住了两天,早上四点半要起床,又要吃素,很辛苦,最后结束了,回到家以后,你们会怎么样也许有的人回到家就会躺到床上先睡一觉,管它四点半还是十点半呢!因为你感觉自己到达了一个终点,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它不是我们想象的一个终点——我们得到了一个什么东西,到达了一个什么地步,然后一切都静止、停止、终极禁锢了。不是这个意思,恰恰相反。无上正等正觉的果,恰恰它是要回头,要返,它含摄全部的因。

什么是终极的果终极的果是在时空里永无休息、永无止息的开展。它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开展,和我们凡夫轮回里面的开展不一样。我们凡夫在轮回里的开展也是很奇妙的,注意!在本质上和佛的开展也没有差异,但我们是被动的,而佛果的开展是自由的、自在的。所以有时候用“妙”、用“不思议解脱”来描述这种开展。

《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拜访了很多修行人,这些人说:“我得到了一个解脱门,这个解脱门是这样一个情况……”这些解脱,都是不思议解脱。这些不思议解脱,从功德上来讲,都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功德的展现、开展。我们看善财童子拜访的那些得到不思议解脱的修行人,有比丘,有在家居士,有在家的富翁,有在家的女居士,有数学家,有搞餐饮服务的,有慈善家,有医生,还有其他宗教的人,甚至还有暴君。暴君哦!他对他的臣民非常不客气,该杀就杀,该斩就斩,无所不用其极,这个暴君怎么不思议解脱了但是他在大解脱境界中,这就是不思议解脱。你去看看《华严经》就知道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孝女,还有搞道的——现在很流行香道,所以跟你们透露一下,搞香道也能入不思议解脱。我们中国法律有一个“人民调解制度”,五十三参里面就有一个“调解人”,就是大家产生矛盾吵架了,然后他来调解。然后还有一个妓女,这就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妓女就是以色相服务别人的人,欸!她也在不思议解脱境界中。我们知道,妓女的淫身,一般是沉沦的代表,怎么能在不思议解脱境界中呢你们去读经文就知道了。还有音乐家。总共他拜访了几十个人,这些修行人都把不思议的解脱境界展现给我们看,那就是佛果大用。最终,普贤菩萨给他做了最后的总结,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这一品经。

三、学习《普贤菩萨行愿品》的重要意义

在华严学里面,“佛”经常被称为“毗卢遮那佛”,而不是“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的意思是遍照。但“释迦牟尼佛”和“毗卢遮那佛”是一体的,只是不同的名字、不同的称呼。在行布和圆融中,普贤行是因,毗卢遮那佛就是果。《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华”,就是指普贤行——万行之华。十方诸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以普贤行为因。所以,《普贤菩萨行愿品》是所有修行菩萨道、修行成佛法门的人,不能逾越的必修课。

我们也能看到这部经在佛教里的影响,不管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诵这一品经。藏传佛教的修行仪轨里面,有七支供养七支供养就对应普贤十大愿王。数量上少的那三个,被收摄在七支里面。在汉地,很多修行仪轨也都是依照《普贤行愿品》的结构建立。所以,《普贤行愿品》也是我们所有佛事仪轨的基本架构、基本范式。

这品经在汉地受到很多高僧大德的重视。弘一大师把《普贤菩萨行愿品》称为“小《华严》”。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四十《华严》都是好几十万字,现在的人都比较忙,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够每天去诵这些大部头,但是你每天诵一遍《普贤菩萨行愿品》,用不了很长时间,这是可以实现的。

梦参老和尚跟我们讲他的故事,他十六岁出家后,十七八岁时,也不懂佛学,受梦境指引跑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听慈舟老法师讲《华严经》。结果听不懂,他就想走了。后来晚上又做梦,梦见有人跟他说:“你去找老法师,老法师会给你智慧的。”后来他去找慈舟老法师,老法师说:“我要是能给你智慧,还办佛学院干什么把智慧都给你们就完了。这样吧,听不懂也可以理解,你现在每天去拜《普贤菩萨行愿品》,一个字一磕头。”他跟我们讲,后来他就磕、磕、磕,磕了一段时间,突然豁然大悟,心里好像明白了,再去听老法师讲《华严经》,听懂了!不仅听懂了,轮到他上台复讲,简直辩才无碍!后来老法师到外面讲经,都带着他,他直接就成了法师。

梦参老和尚法像

大家如果修行有障碍,想增长智慧,也可以学梦参老和尚这个方法,但是一定要坚持。你磕到一个阶段,可能会很烦,或者很困、很累,不想接着磕了,或者冒出一个念头:“我换个别的办法吧。”总而言之,就是想中途停下来,这时一定要坚持,坚持就一定会有效果。

还有本焕老和尚,他年轻的时候在五台山住,曾经刺血写《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个本子后来也被印出来流通,大家可以去找来。我1995年第一次见到老和尚,老和尚在石家庄的佛堂开示,他就说:“我现在每天早上三点半起来”,因为他在广东住,“先洗澡,然后诵三遍《普贤菩萨行愿品》。”三遍!老和尚一直到一百多岁还是这样,每天诵三遍。

本焕老和尚法像

这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通过这些高僧大德们对这品经的重视,这品经对于我们修行的重要意义,可以想见。

、《普贤菩萨行愿品》正文导

下面我们就进入经文。经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长行,第二部分叫偈颂。佛经的体裁,长行就是散文,偈颂分两类:第一类叫重颂,第二类叫孤起。重颂就是把长行里的内容复述一遍,孤起是用诗歌的形式讲另外一个意思。以前看印度电影,不太明白为什么它演一个故事,演到一个地方,突然情节不往前推进了,里面的人开始唱歌跳舞。后来学了佛,看了佛经,我才明白,这是印度民族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重颂,它要重颂一遍。在《普贤行愿品》里面,重颂和孤起这两种偈颂都有。

我们先看长行这部分。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这句话承前,前一品经讲如来的功德。“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我们读《华严经》的时候,首先遭遇的就是《华严经》气势磅礴的语言,壮阔、宏伟的场面。凡是说数量庞大、空间广阔、时间久远,它都有特定的语式。所以诵《华严经》有一个直接的作用,就是打开我们的心量。

《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就是开心量!但是《华严经》里的“大”,不是我们凡夫分别心里执著的那种大。我们执著的大是什么说你的公司有多大呀一百人。我的比你的更大,一万人。这是我们分别执著的“大”,这种“大”是膨胀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是什么意思没有极限!如果讲空间的话,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进一步用语言来表达,这个“大”就是无极限,包括空间、时间在内的任何一个维度的无极限。就像我们说一个人很漂亮,像花一样美,花是美的极限吗如果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里面,美也是没有极限的。美是在分别心里建立的,是相对的,有美一定有丑,那么丑有没有极限呢也没有极限,可以无限的丑,不可思议的丑。你所建立的所有的分别都是没有极限的,这就是“大”的意思。

所以,我们刚接触到《华严经》语言的时候,它就像中国戏剧开场的铺排。县令出场以前,一阵子“哄哄哄哄……”的敲敲打打,然后他出来了。如果出场的是皇帝,前面的布景、音乐,还有打前站的人,就不一样了。大家一看就知道:“哎呀!皇上要出场了。”《华严经》也是如此。你一读到《华严经》的经文,语言就不一样。

你们看这个语言的气势:“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在《华严经》里面,有很多一对一对的词,“刹”和“尘”就是一对,“刹”是国土,大尺度;“尘”是微尘,小尺度。“佛刹”是很大的佛国,“微尘数”,里面微尘有多少,你可以去想象。“劫”,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尺度,它描述的是世界成、住、坏、空的过程,不是孤立的。大家可以看到,佛经一向把时间、空间与物质的运动关联起来,而现代物理科学在爱因斯坦以后才这样做。

然后“相续演说,不可穷尽”,接着,“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如果你们发愿每天念一遍《普贤菩萨行愿品》,大概需要十五分钟。但是现在有的人很忙,也许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去上网、发微信,或者是闲谈,但是十五分钟诵经的时间抽不出来。抽不出时间,你就念十大愿王,念三遍,一两分钟就够了。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下面就是长行,长行讲十大愿王,我们简单地过一遍。

 
(一)礼敬诸佛
 

第一愿是“礼敬诸佛”。普贤行愿是修行菩萨道所必须的,修普贤行愿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深浅境界的不同,最浅的境界就是发出一种愿望:“我要从现在到尽未来际,把我全部的生命,投身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菩提事业”菩提心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一个自我认定,就像我们得到一块木头,说这块木头的价值是什么。有的人说,它的价值是到灶里去做柴火;有的人说,这块木头可以雕成一尊佛像有的人说,这块木头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家具等等。

那么,我们的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注意,这就涉及到“怎么看”了,“怎么办”是由“怎么看”来的。我们的生命,究竟它的价值或者说本质是什么这个看法,这个基本认定很重要。佛教的回答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本质、我们生命最高的价值就是“觉”。你可能会说,我没感觉到“觉”的存在,我很烦恼、很痛苦,我经常在“不觉”中。通过进一步学习,你会了解到,“不觉”也是由“觉”而来的,只是你没发现这种“觉”。

所以通过学佛,我们认定自己生命的价值是“觉”。而能完全地、圆满地开展“觉”的人,我们称之为觉者——佛。如果你有如切肤之痛一般对生命“觉”的价值认定,那么你就会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尽未来际——不只是这一生的尽形寿,而是生生世世把生命都奉献给自觉觉他的、无穷的菩提事业。你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做这样一种认定,做这样一种决断,这就是发菩提心。 

也许我们在寺院、在万佛楼,或者在诵经的时候,在刹那之间或短时间内,心血来潮、激情澎湃,生起这样一种认定和决断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安排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事业,遇到各种事情,做出任何行为,都能从“觉”这个根本出发,或者说以“觉”这个根本为出发点,统率我们全部的生活,做到这一点才难。

毛主席讲得好:“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以发菩提心来说,一个人短时间内“觉”并不难,难的是长时间“觉”;长时间“觉”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觉”;一辈子“觉”不难,难的是生生世世都“觉”。道理是一样的。

发了菩提心以后,以“觉”为根本出发点,应该怎么做呢这就是《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的。菩萨行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有不同的次第,有不同的境界,不管境界怎么样,都按《普贤行愿品》去做。

所以第一个愿“礼敬诸佛”,它就包含了礼敬“觉”。我们所认同、所遵循、所尊奉的,是我们生命的觉性。中国本土文化也有对生命这种觉性的赞叹,通常用“灵”或“灵性”来表示,比如说“人是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生命的这种灵性或者说觉性,就表现在我知道冷热、痛痒等觉受,知道痛苦、烦恼等思想情感,也表现在我们一切的言行造作里面。所以我们要礼敬一切生命现象背后的那个觉性。

在佛教的方式里面,我们对这种觉性表示礼敬,表示回归,就造一个佛像,然后去顶礼他。所以顶礼佛像不是偶像崇拜,注意!这是一个训练。这个训练折服我们的傲慢,同时它把我们的生命带回到觉性那里去,这是一种觉性的回归。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这语言一看,也是皇家气派,像十方佛国微尘那么多的诸佛。下面就是一个观修,我们在因地叫观修,当你拜佛时,你要观想:有一尊佛像代表我们的觉性,我们顶礼的时候,“我以普贤行愿力,要有“力”呀!这个力是累积的。“深心信解,如对目前”,这是个作意,就像在我面前一样。然后“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你一直是念念回归,礼敬觉性,礼敬我们内在的佛性“一一佛所”,你观想在每一尊佛面前,你化现为“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有无限多个你,然后无限多个你的每一个身体,又“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这个观修,你能在内心显现出来吗如果显现不出来,那就多拜佛,拜到你的心量变大。修学《华严经》能扩大我们的心量。

你看这里的数量词,好大呀!每一个身都“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下面还有,“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一共有四无尽,第一是虚空界,第二是众生界,第三是众生业,第四是众生烦恼,这四样东西尽了,我的礼敬才尽。但是,这四样东西是无尽的,所以我的礼敬也没有穷尽,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第一大愿王,礼敬诸佛。

恭敬是所有福报的源头,如果我们想增长福报,就要修行恭敬。真正的恭敬心现前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很柔软,眼前任何一个众生都是我们的福田。比如,北京的地铁早高峰,你在挤地铁,有时你可能会想:“人真多,讨厌!”但是你应该把心转过来,这每一个人都是你礼敬的对象。恭敬心足够的话,身边的所有人,哪怕是我们的冤家对头,也是我们的福田,我们的心必须要在这种状态中。但是在现代的城市生活中,这颗心很难从外境中抽身出来。在《普贤行愿品》里面,它给我们描述了法界的这种奇妙,描述了我们的生命可以发生的这种奇迹。这种奇迹能否发生,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心解放出来。我们的心从哪里解放啊其实外面的人多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内心的烦恼、分别。

礼敬诸佛是佛门很常见的一种修行方式,藏传、南传、汉传,都非常重视。礼拜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法门,学佛的朋友一定要掌握这个法门。没有学佛的朋友也不妨去体验一下,先要突破拜佛。拜佛或者拜师父,可能需要一个开端,刚开始都不肯把身体趴下来。记得我第一次拜佛,也是看到身边没人,才偷偷地拜,突破第一次就好办了,就没有什么了。其实这都源自我们的傲慢和执著。

礼拜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因为礼拜运动身体,而且在这种运动里面,它有情操,有专注,有虔敬心,有一种对于自己的执著和傲慢的消解、转化,在这样的心态下,通过礼拜去运动我们的身体,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

所以,如果大家修行遇到障碍,要多拜佛,多拜佛就能找到答案,解决问题了。这是第一愿,“礼敬诸佛”。

 
(二)称赞如来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第二愿是称赞如来。“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也是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注意《普贤行愿品》所描述的就是华严的法界,一切刹土有那么多微尘,每个微尘里面都有国土,每个国土里又有很多的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所有的佛都有伴,都有眷属。“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华严经》里面经常出现“海”“云”等几个字。海是描述深广,量大。“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下面又是四无尽,十大愿王都以四无尽来描述,它是无尽的量。注意!这会不会令我们学佛的人产生畏难情绪我们在世间办公司、做任何一件困难的事,经常都会说,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但是普贤行愿,告诉你修要成佛的菩萨行是没有头的。这种没有止境、没有限制、没有穷尽的境界,首先就可以突破凡夫的执著心。我们为什么盼望有一个头呀一定是有一种压力,把它当成一个实有的东西了。

无尽的意象很深奥,东西方哲学都有。西方哲学有西西弗斯的神话,他把石头不停地往山上推,推了又滚下来,再推又滚下来,没有穷尽,一直在做这件事。在西方神话里,这是作为对生命的惩罚,而在东方智慧里,这是生命的壮丽诗篇。虚云老和尚有一首《自题》诗中用了“挑雪填井”的典故,一个人挑雪去填井,能把井填满吗雪倒到井里,马上就会变成水,所以挑雪填井是没有止境的。这就是描述菩萨愿行无尽的境界。禅宗大德们讲“石上栽花”,石头上能种出花来吗不可能的事,但是不断地去做。

四无尽说虚空没有止境,众生没有止境,众生的业没有止境,众生的烦恼没有止境,面对这些没有止境的对境,菩萨要生起没有止境的愿行。这样没有止境的众生的业和烦恼,就成为菩萨生起无尽菩提大愿的增上缘。实际上,所有的止境和边际,都来自于执著,而菩提心、觉的境界是没有止境、没有边际的。因此,虽然说无尽,但是当放下执著,当下就尽——众生尽了,业尽了,烦恼也尽了。

《金刚经》为什么强调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修行就不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呢因为在无止境的菩提行愿的漫长旅途中,哪怕你有一点点的执著,有我、有人、有众生,用生活里的话来说,你就会觉得自己累死了,你是受不了的。实际上,当你一有执著的时候,这条路对你来说,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了。所以修行一定要把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打掉,你不要真以为你在做什么。简单来说,你要不断地拜,不断地礼敬诸佛,不断地称赞如来,但是你又不能真认为你在做什么。如果你认为你在做什么的话,这就是外道了。所谓外道就是心外求一个东西。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特别是宋、元以后,有很多附佛外道。包括现代,在海外有位某台长,就是一个附佛外道。怎么辨别呢特别简单,他们真认为自己在做什么,动不动就说自己在度众生。哎呀!这肯定就有问题。当他真觉得自己在度众生的时候,其实是自我膨胀了,把自己放到了一个位置上,甚至逐渐把自己神化了。但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你看哪有一成不变的位置呀里边有佛,有艺术家,有做买卖的,还有妓女呢。各种各样的人,没有一个不变的位置。地藏菩萨发愿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为什么有众生呢是因为有烦恼、有执著,我们内心的每一个烦恼就是众生。有时候,你在外面做一点什么,不要认为自己真做了什么、帮助了谁,其实你是在消解自己内心的烦恼众生,你度的是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立足于众生的角度,可以说众生成就了佛,没有众生,没有众生的烦恼,没有众生的苦难,就没有佛菩萨的宏伟大业,也没有佛菩萨的慈悲。所以佛菩萨的慈悲和广大的愿行,正是众生苦难的大海上盛开的莲花。这是佛,是佛法,它从根本上区别于外道之法。

那么,第二大愿王讲的什么呢从经文的表述上看,让我们观修的是我们的舌根出音声,一直赞美十方佛国微尘数那样多的佛的功德。那么将之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你要修菩提道、菩萨行,你必须要修行一颗心,这颗心总是懂得去赞美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和奇妙。

也许有人会问,你的面前摆了一盆花,你当然很高兴地赞美了;我的面前是一堆垃圾,或是很麻烦的事,我如何来赞美啊

华严的法界图景,让我们看到当下的每一个事物,它都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法界的一个构成元素。在这个元素中,我们能看到无尽的法界,无尽的关联。你眼下在一个局限的范围内看到的丑,看到的痛苦,看到的不美好,其实正是法界缘起的另外一种展现。法界因缘那种森严的秩序,不以我们的分别心为转移,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我们的欲望为转移,法界缘起不可思议,它就是那样。

你要体会到法界的秩序,包括我们眼前很多的麻烦,包括众生的苦恼、业障,也是由众生的意业——妄想、分别心,加上外在的造作而幻现的。对于没有觉悟的众生,那个幻现就是真的,麻烦就是麻烦,痛就是痛,死就是死,生就是生,苦就是苦。但是如果透彻了法界森严的缘起,你就知道每一个幻现都不是偶然的,它有它的必然性、神圣性,有它内在的法则。如果你把心调到这个内在的法则上,你将拥有对整个法界的洞悉。这里的表达是“称赞如来”,你会洞悉山河大地、一切的生命境界,都是真如。真如就像大海,我们所看到的是大海上波涛汹涌、云蒸霞蔚的幻象。这些都是如来的奇妙,如来的不可思议。在缘起中,我们看到了如来之光。

所以学了《华严》,我们就要有一双眼睛,能总是看到世界的庄严。有时候你读《华严经》,会想用一个词来概括它,比如“圆融”“无尽”“一即一切”。我经常想一个词,叫“庄严”。庄严就是法界因缘的秩序。你发现世界的庄严,在内心赞叹、赞美。注意!赞美不是推波助澜,而是法则的奇妙在你内心的相应。

在生活里,我们往往都是以自我为疆域,以自我的愿望、自我的欲望、自我的需求为立足点,划定一个边界,去判别身边的各种现象,然后和周围的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对立。在这种生活模式中,我们就没有赞美,没有赞叹。一个人的生活,怎样才能战胜抱怨,增加一些赞美、欣赏儒家说:“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对你喜欢的人,你要能发现他的弱点;对你特别讨厌的人,你要能看到他的优点,看到他的美好。其实外在世界,就是我们心中的世界。如果你总是看到美好,说明你的内心也足够美好;如果总是看到不美好,可能是内心不美好的东西太多了。不美好的分别念太多了,所以就总是碰到不美好。那么怎样修圆满观呢就是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它就是那样,如是,接受,面对。

培养观察和理解的透彻力,培养接受和面对的勇气,养成一种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和心胸,这是很重要的。以前每年过年,我都会写一些对联,后来师父去世,有三年没写,今年第一次写。在观音殿,我写的是:“妙莲花开苦海上,慈忍力自雾霾中。”这几年河北雾霾来的时候也挺憋人的,但是我在想,它培养我的慈忍力。有很多居士朋友说,来吧,师父,我们三亚或深圳的空气非常好,我们这边有房子。我说我要是去了,还有那么多师父怎么办面对不好的外境,你要去发掘,要在内心去找一个出路。

 
(三)广修供养
 

第三个是“广修供养”。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看到了吗《华严经》给我们描述的这种供养的气魄,这种场面,就把我们的心量扩大了。我们有时候在佛前,放一斤水果或者什么,就觉得好大的供养。但是你看这里,就没法比。有人说,我哪弄得了那么多的好东西啊,没有那么多钱啊。

我们现在也许没有那么多钱,但是我们可以观修。在生活中得到任何一个受用物,不管是衣服、饮食,还是住宅,所有美好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做观修。怎么做呢比如我们吃饭时,眼前只有一钵饭,它是有限量的一个对境,注意,对境就是一个缘起,就以它为缘起。我自己过堂吃饭的时候,念的偈子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妙法尘。”钵里的饭不多,但是法界缘起,眼前的少关联着无限的多。一即一切,每个人生命的当下,都是一个插座,都是有限,但是这个插座联系的是无限法界的电网。我现在这一钵饭,肯定是有限,但它是妙法尘,是以整个法界的法为缘起。“一一尘出一切尘”,眼前这个饭是饮食,有味道,有嗅觉,有视觉,它可以衍生出声音,一钵饭可以全方位衍生出色声香味触法,它还可以衍生出宫殿、音乐、楼阁。然后,“一一尘出一切法,旋转无碍互庄严,遍至十方三宝前”,它们旋转到十方诸佛前。“十方法界三宝前,悉有我身修供养”,我在十方法界三宝前供养他们。我这钵饭肯定是有限,但是在观修里面,我们可以以法界缘起的正见,以法界缘起的念想,衍生出无穷尽的受用物,那就不仅仅是一钵饭或者是一碟菜了,它可以变成卧具、医药、音乐、宫殿、楼阁、汽车、电脑……应有尽有,都供养在佛前,“一一皆悉遍法界”。这就是普贤行的观修。

在生活中,包括我们在大殿上香、过堂念供,都要以法界缘起观,把它转化,这样我们的福德资粮就会增长得很快。我们现在不是比尔?盖茨,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办很大的供养,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很快地增长资粮。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量变大了。这个广修供养的观修是所有修行仪轨中很重要的一环。

佛教不是空对空,它讲缘起,因缘而起。为什么我们叫像教,要有像。我们要供香、供花、供饭菜、供水果,这些都是我们的生命可以触摸的缘,都是当下真实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等。以这些对境作为缘起,生起这种观。所以你们应该背会这种供养起观的偈子,然后你每次上香、供花、供水果时,都在内心观想。这样你在念念之间,福慧资粮就能增长。

这里讲了物的供养,后面讲如法修行供养。法供养的内涵是什么呢“如说修行供养”,第一个是像佛所教导我们的去修行,这是令佛最高兴的。“利益众生供养”,佛最疼爱、最关心谁呢众生,所以利益众生就是供养佛。下面“摄受众生”也是一样的,不要抛弃任何一个众生。行菩萨道的人最严重的错误就是抛弃你的愿、抛弃众生。“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勤修善根,有机会修善都不要放过。“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你决定要走的菩提道,不要放弃。这几种供养,每一句都有很深的内涵,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说了。“如前供养,无量功德……”,物质的供养和法供养比,功德就差得很远。这是盛赞法供养的殊胜。这是“广修供养”。

 
(四)忏悔业障
 

下面讲“忏除业障”,有的叫“忏悔业障”,意思一样。在这段经文中,它让我们生起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在生活中修道,刚才讲法界的运行法则,有其内在的庄严,我们要赞美,要欣赏,但是在人间,作为有情众生,确实有很多苦难。面对这些苦难,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应该生起忏悔心、悲悯心。

经文说:“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再也不造。忏悔有一个意思,就是断其相续。“恒住净戒一切功德”。不仅仅是要忏悔自己的业障,自己的业障也与所有众生分不开。人间的这些苦,要成为菩萨发起忏悔心、悲悯心的一个动力。

修菩萨行的人,对于生命要生起一种警策,对所有的众生要有普遍的悲悯。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造了很重恶业的人,不要认为那跟你没关系。你要想,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罪业,都跟你有关系,你都要承担责任,你要在内心有一个悲悯。当我们知道希特勒的故事,有可能我们会很恨他,也有可能会可怜他。这还不够,你还应该有一种悲悯、一种警策,为什么呢其实希特勒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生命中的某一个烦恼,栽培在一个适应它生长的沃土中,最后发展长大了而已。

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就像一棵奇妙的树,树上有很多枝叶,这个枝叶上长的是美好的花果,那个枝叶上长的是带刺的果,那个枝叶上长的是伤人的东西,各不相同。只是说某个恶人,他是把我们的某个枝截取下来,在某个环境里培植成熟了。也就是说,如果环境因缘具足的话,我们都可能成为他。这也是我们发出离心、菩提心一个重要的观修。怎么观修呢就是人类历史上所有罪恶的众生,都是我们;所有受苦的众生,也都是我们。我们可以把自己代入。我们可能成为某个大屠杀的一个受害者,也可能成为某种宗教狂热的恐怖分子等等。这是面对我们生命中的负面信息,一个修菩萨道的人,需要培养的悲悯和忏悔。

 
(五)随喜功德
 

接下来是“随喜功德”。这里讲的是随喜佛菩萨的功德,后面也有讲所有的六趣四生一切种类众生,哪怕是一点点的善,我们都要随喜。如果你总是修随喜,随喜的力量强大,你的生命就会沿着你随喜的方向去走。别人做功德,我们做不到,不要嫉妒,我们可以通过随喜,令我们跟他一样具足功德。

随喜心的敌人是嫉妒心,嫉妒是一种最没道理的情绪。其实别人好并不伤害你,但你就是不高兴。你的内心本来阳光灿烂,但是看到别人好,变阴天了,说不清楚。设想一下:如果现在坐在台上的我,是一个比比尔?盖茨还有钱的人,坐在台下的你们身无分文、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儿吃,你们说我有安全感吗有时候我们内心本能的希望,是自己成为比比尔?盖茨还有钱的人,同时身边的人都不如我们。这是一个劣根性啊!要知道,身边的人要是不如你、不开心的话,他一定会把不开心转嫁给你,你是不会有安全感的。假设我现在是个穷光蛋,你们全部都是比尔?盖茨,那我不是很开心嘛——我要是想做件什么事但没钱,你们大家肯定会过来帮助我啊。

佛法讲,众生都好,才有你的好,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所有的众生都很高兴,他会找你的麻烦吗不会呀!你们大家都在心里设想一下,所有的众生,包括你们在单位里碰到的竞争对手、生活中不喜欢的人,假如他现在中了上亿的彩票,他还会跟你作对吗还会来找你的麻烦吗他不会。为什么没时间,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懒得去找我们的麻烦。所以我们要在内心深处希望身边的人,都成为那种高兴还来不及、不肯理我们的人,那就好了。所以大乘菩萨行,要把帮别人解决麻烦当成你的首要目标,你把别人的麻烦都解决了,就天下无事了。

  “随喜”,我们要数数思维,观察我们的心念,在内心确立决定见。决定见就是刚才我讲的“自他不二、自他平等”的道理,把我们的那种劣根性——希望别人不如自己的念头彻底地转过来,希望别人好,随喜别人的好。我们老和尚经常教导,要希望所有的方便都在别人那儿,所有的不好都到我这里来,只要大家都好,我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不好,要这样转心念。

 
(六)请转法轮
 

下面是“请转法轮”。法轮是古代印度的一个文化符号,指的是轮宝,轮宝是统治天下的王拥有的武器,飞出去还可以回来。轮宝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旋转、转动;第二是摧毁,在这里就是指摧毁众生的烦恼。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讲法,利用了本地的文化符号——法轮来比喻法,法总是在转动,不要停止。这里面含义很深。

法从印度传播到中国,从中国传播到东亚日本韩国,乃至于到全世界,这就是转动。佛法第一义谛不可说,超越语言文字、超越形象,这就给我们在世间用语言、文字、形象,无穷尽地展现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法在印度有一套表述系统、理论和修行方法,到了汉地、藏地又形成自己的表述、理论和宗派,这也是转动。佛教中国化——用中国的语言、中国的方式、中国的文化性格契理契机地传播佛法,这也是转动。

那么请转法轮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广大佛刹,我们要去请佛说法。注意,法是珍贵的!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已经习惯了消费主义的方式——“我出钱,你办事”。在消费主义时代,每一样东西都是商品,都要去广告自己。很不幸的是,佛教在这个时代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好像有时候也要去广告自己。当然,用消费主义的态度去对待佛法,我们也就只能得到与消费主义这种方式相匹配的利益。对于最珍贵的、最深奥的法,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我们必须要去付出、去求、去请。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把自己放下,要营造正法现前的缘起,这些缘起现在很多都被破坏了。我们也许经常会想:“佛菩萨,你怎么老不来给我们讲法啊,你不是遍一切处吗,你不是对一切众生都慈悲吗”其实这是因为你的因缘还没有具足,你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我们要在我们的生命中去准备、去营造正法现前的缘起。“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我们看佛经,多数时候佛陀都是有人请他讲法,他才讲。实际上,法现前是讲法和请法的人共同成就的。讲法的人不会认为法就是他讲的,他要这么认为,也错了,因为这是因缘法,是听众跟讲法的人的共同创作。在现代西方的美学里,也有类似的理念,作者创作一个作品,读者解读这个作品,实际上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作、成就了这个作品,它不是单方面的。法也是一样。这是“请转法轮”。

 
(七)请佛住世
 

下面的一个愿是“请佛住世”。在这个愿的背后,大家要明白佛菩萨都是无我利他的,他住世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众生。

所以因缘成熟时,佛菩萨一定会讲法,不会早,也不会晚;他帮助我们,也是非常准时的,时间、地点、方式,不会早不会晚,不会多不会少,就像一个好医生给病人开药,很精准。

另外,佛的住世,也需要应众生的福德因缘。释迦牟尼佛在涅槃前很早的时候,有一天跟阿难尊者一起,突然讲了这么一段话,说修行四如意足成就的人,可以寿命自在,愿意在世间待多久就待多久。佛经里描述,阿难尊者听到以后,因为魔障碍了他的心,对此没做任何反应。阿难尊者是大菩萨示现,他一定是受到今天我们这些人的业障的拖累和牵扯,才没有反应。后来佛陀想,因缘就是这样了。然后魔王波旬就出现了,说你答应过我的,等到四众弟子得度、僧团成立、佛法广传时就入灭,而现在正是时候,为何还不灭度呢所以佛陀就说,好了,因缘成熟了,几个月后,我就在双树间灭度吧。所以,请佛住世,很重要。

那么请佛住世,你们会问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善知识高兴呢善知识看到佛法有希望,他们就愿意长久住世教导我们;如果他们教给我们的法,我们不认真对待,不认真修习,那么善知识看到我们这些众生言行不一,只是把佛法当成日常消遣,当成谋求个人快乐、追求人天福报的工具,把佛法贱用,他们就会很失望,离开我们。

这一点跟我们世间的一些说法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换一种眼光看。也许你们看到很多高僧大德岁数很大,还在那里当住持。其实只要他还在那个位置,只要他还住世,就能够消除障碍。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老和尚去世以后,马上就感觉气场变了。最典型的就是湖北当阳玉泉寺。我们师父2004年,不带一个人,自己孤身过去,然后化缘把整个寺院修复。修复过程中,老和尚顶住了很大的压力,因为那个寺院很多地方都是文物,当时就有人在当地登文章说老和尚破坏文物。

当阳玉泉寺是天台宗智者大师讲《摩诃止观》的地方,很多高僧大德应化驻锡过。修复之前,寺院在一个公园里,人们到寺院都要买票。后来老和尚修复寺庙的时候,和当地协调,并且花了很大一笔钱,来安排卖票的这些人的养老和善后,终于把门票取消了。2009年,老和尚从当阳玉泉寺退位,请原来寺里的一位法师继任住持。一直到圆寂,老和尚就没有再去过玉泉寺。虽然他没有去,但是玉泉寺的秩序都没有问题。老和尚一去世,奇了怪了,地方上的人就反复找这位继任住持,继续卖门票、门口设岗等,就都出来了。看到了吗高僧大德住世,是不一样的。这位住持被弄得很烦恼,到最后他就离开去闭关了,一直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儿。所以说,高僧大德住世,对正法住世的影响不一样。现在中国内地,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这些老和尚不多了,我们在内心深处要祈愿他们长久住世。善知识住世是我们众生的福报。

在这一点上,藏传佛教很有意思,它延续了印度的传统。印度文化里面,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如意宝梵文的牟尼(摩尼)就是如意宝的意思,而藏文的仁波切就是摩尼的意思。我去年到尼泊尔,碰到一个印度人,跟他交谈,我才了解,原来在古代印度的文化里,师父就是摩尼,就是如意宝,众生有什么事都找他。不仅仅是修行,就是肚子痛、家里吵架这些事情,也都找师父。什么事都找师父,他总是能给你回应,那不就是如意宝嘛。所以,高僧大德善知识住世,就是如意宝住世。我们要以这些高僧大德为宝,不要以金钱为宝,甚至高科技也不一定是宝,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这是“请佛住世”。

 
(八)常随佛学
 

下面是“常随佛学”。我们学佛就是以佛为榜样,把我们的生命,按照佛往昔生中走过的路,走一遍。在这个过程中,经文说“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千万不要把你们吓退呀。其实你要修行到一定高度,这不算什么。就像现在我找你们化缘,请你们送我一张纸,这对你们来说不是问题;但是也许对于某一种境界的众生来说,送我一张纸,就像将他身体的皮布施给我一样,他舍不得、做不到。当我们修行到一定的境界,我们的皮肤就像一张纸一样,我们的眼珠子就像一个玻璃球一样,我们的骨头就像一根柴火一样。你要吗好的,给你。修行到了这种无我境界的菩萨是可以的,而且菩萨在做这一切事情的时候,注意,他没有痛苦,也没有后悔,甚至非常喜悦,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身见。所以“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这都是我们在因地上要学习的,乃至于在果位上,“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这是“常随佛学”。

 
(九)恒顺众生
 

第九个是“恒顺众生”。十大愿王有平等也有次第,到恒顺众生,起码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我们现在讲恒顺众生,是在因地上修;现在讲利他,只是以利他的方式来自利。八地以上的菩萨才叫“炽然利他”,就是众生有什么需求,他都可以满足,彻底随众生而转。如果众生在火海里面请菩萨解救,他马上跳到火海里;如果众生需要听闻佛法,他马上讲佛法;如果众生说我不想听法了,我现在肚子饿,他马上端来食物;如果众生说我现在生病,他马上有医药;如果众生需要菩萨以在家的形象来教他们,他就现在家形象;希望他以国王、以盗贼土匪、以神罗刹的形象现身,他就现相应的形象。炽然利他,随众生转,彻底无我,突破一切障碍,这叫“恒顺众生”。

这段经文里有几句话大家应该印象都很深,“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这是我们对众生的态度,“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这一段经文把大乘佛法众生为本、众生至上的理念,也可以说是众生主义,给揭示出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这里讲的是佛教的根本立场,就是佛教没有自身的利益,佛教无我,佛教绝对非暴力。所以在佛教的历史上,当别的宗教以武力的方式毁灭佛法时,像在古代印度十三世纪,因缘成熟,当地的佛法就会被毁灭。有的人问,现在拜佛很灵验,但是文革的时候,很多人毁坏佛像,那时为什么不灵验呢因为那时的众生不需要佛菩萨,佛菩萨不会说,你们必须需要我;如果你们不需要,那我就退下,随众生转。众生为本,这是佛教的根本立场。

因此,这里也涉及到佛教的发展。今天的佛教开始出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团,这可能是今天传播佛法不可避免的一种形式。现在的时代因缘,大家都重视组织管理,你只有建立一个组织性比较强的教团,可能才有比较好的效率和效果。但另外一方面,也要考虑,怎样在高度组织化的教团发展的同时,避免形成一种新的利益团体。就是说这个团体,必须是法的团体,不能让它成为利益团体。当它成为利益团体的时候,就有了新的自我,就不会完全随众生利益而转,而有可能是随自己教团利益而转;不是众生利益至上,而是教团、甚至个人利益至上。我觉得这都是我们今天要思考,进而要避免产生的问题。在这个公民时代、公民社会(台湾讲公民佛教),佛教的教职人员、佛教徒,在整个社会大家庭里,怎么做到谦虚、谦卑啊宗教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在佛法兴旺的地方,宗教受到普遍的尊崇,宗教教职人员也非常有社会地位,但是怎样才能不腐化、不自我膨胀、不违背大乘佛教众生为本的根本宗旨呢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十)普皆回向
 

最后是“普皆回向”。我们的修行仪轨里都有回向,回向非常重要。回向就是回小向大,以法界缘起观,把当下的每一件事定位到无尽的时空中,去观察它的意义,看到它的影响。回因向果,就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因,任何一个因都是有限的,但是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所要趣向的目标,是无限的,这个无限的目标就是菩提佛果。所以要把有限的因,指向那个无限的菩提佛果。回自向他,就是我们做的每一个因,往往会带有自我的执著。有时候我们在寺院做功德,有居士来交钱,他可能会说,不要写他的名字。有时候我心里想,虽然我没有说出来过:如果不写你的名字,写一个你讨厌的人的名字,你会怎么想呢如果你还是说没关系,可以,这就是回自向他。有时候,人家表扬说,明海法师做了某件事,明海法师很谦虚地说:“那不是我的功劳。”但是如果人家故意不提明海法师,而是说一个不相干的人做的,咦……我可能还是会有点难受。为什么因为你有自我,有我所执。回向就是要把这种执著、这种障碍、这种界限、这种隔阂,在内心突破,回自向他、他、他……无限的众生。所以每一个修行人最终的回向是很重要的,在内心做观修,把它扩大。这是“普皆回向”。

五、结语

我快速、简单地把十大愿王介绍了一下,没有时间讲偈颂了,下面我想再讲一下“四无尽”。你们在读诵十大愿王的时候,最后都会遇到四无尽——“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而且每一个愿都会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产生过困惑,我以前读的时候是有困惑的,什么困惑呢我现在修随喜功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还是有可能达到的,但是你说十大愿王,你的念头现在随喜功德了,怎样同时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不矛盾吗我怎么可能在一刹那之间,十个愿都在内心同时现前呢我希望你们去参究一下这个话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从理论上来做解释的话,回到我们前面讲的法界缘起,此时此刻的任何一个念都是有限的,但是这个有限通于无限。注意,不是平面化的无限,是多维度的无限。所以我们的念头是可以发生奇迹的。我们凡夫心念上的奇迹还没有被发掘出来,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得到心念的自由。我们的心念就像一匹马,本来这匹马可以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驰骋,很可惜现在它被拴在一根桩子上,这个桩就是各种执著。所以如果你在心念上有所突破,能把各种自我的藩篱突破,每一个心念真的是一个奇迹,一朵莲花。

如果现在我有烦恼,有抑郁,心里有件放不下的事,我们知道心念是如何地折磨我们,它成为我们的负担,成为我们的压力,成为我们无穷无尽的苦。但是在华严法界缘起的世界里,我们看到,原来这个无穷无尽折磨我们的心念,它也可以当下把那个门打开,成为我们人生一个奇妙无比的盛宴,让我们痛饮生命的琼浆!在那一个念头上,不要说十个愿了,无穷的愿都可以刹那之间安立起来,这就是心念的奇迹。

但是这个奇迹发生的前提,需要从对治我们的执著开始,从突破我们的心理极限开始。我们可以依照华严法界缘起,不断地去大其心,大其心,再大其心,把心量放大、大、大……无限之大。当这个心无限之大,心量无限被突破的时候,就在此时此刻,就在眼前有限的、刹那的生命中的一个法上面,我们就能受用无穷法界的奇妙。

《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内涵非常丰富、非常深广、非常不可思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只是做了一个简单勾勒,因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也很有限,很多奇妙的内涵并没有讲出来,而且讲得也未必正确。我建议大家今后经常诵这一品经,有可能的话,把它作为每天的功课来读诵,读诵的时候要生起观修,通过观修大其心、大其心,突破心量、突破局限,最终使得我们能够与华严法界缘起相应,与普贤行愿相应。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弥陀佛!

全文完
图片来源 | 柏林禅寺数据中心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发布于2022-01-19 1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