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1 2

 

 

 

 

一、唯识思想的发展历史

 

在世说法时无文字记载,佛灭度以后,佛说的法,经过弟子们三四次结集,形成大小乘经典。因为是佛亲口宣说,内容即是佛的自证境界,是圣言量。后世的大小乘论师们,根据佛的经典,加以研究发挥,就成为论议,于是有小乘论、大乘论。根据时间的推移,论的内容也是有系统地逐步将佛所说的法发扬光大。太虚法师在《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一文中提到:佛灭度以后,初五百年,是小行大隐时期,就是说当时流通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隐而不彰。第二个五百年,是大主小从时期,大乘佛教开始逐步发扬。第三个五百年,是密主显从时期,由于当时印度王朝处于衰落时期,婆罗门教复兴,佛教的弘扬不得不依靠婆罗门教,以婆罗门教的形式来发扬佛教中观思想,采取一种密宗的方式,以密宗为主,显宗为辅。大概在这个时期,印度佛教就衰落了。

 

(一)第一个五百年,小行大隐时期

 

小乘在结集的时候,分为两部,就是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窟内结集,大众部窟外结集。由这两部逐步发展,上座部分为十一部,大众部分为九部。从这时开始,就分为二十个部派。经典即四阿含经,论说部分,有《毗婆沙论》、《俱舍论》,重点是阐扬了四谛十二因缘教义

 

(二)第二个五百年,大主小从时期

 

大乘佛教开始发扬,是在佛灭度后五百年开始。马鸣菩萨写《大乘起信论》,发挥了佛说,把“心”分为“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就是凡夫流转生死的境界,“心真如门”就是闻法以后逐步解脱,进入圣者的境界。这个时候,大乘就开始流行。

 

到了六百年间,树菩萨发扬了大乘的空义,根据《大般若经》写《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写了《百论》。这些论著都是“空宗”根据《般若经》而发扬的主要论典。

 

到了八九百年间,无著菩萨出世,还有无著菩萨的弟弟世亲菩萨。无著菩萨宣扬大乘,特别是瑜伽派。根据弥勒菩萨讲的《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写了《摄大乘论》等,宣扬大乘唯识。后来世亲菩萨受无著菩萨感化,弃小向大,也弘扬唯识,写的著作很多。世亲菩萨很聪明,大小乘方面写了很多论著,被尊称为“千部论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的大乘教义到了无著世亲时代,是大大地发扬了,这表现在经典多,论著多,比以前小行大隐时期和空宗盛行时期,从体系来讲,更完整,更有系统。佛所说的唯识法相到这个时候,就显出它的系统性,它的教义博大精深。

 

无著世亲菩萨以后,大概在佛灭度后一千年左右,继承世亲菩萨的有十大论师:护法、净月、欢喜、智月等等(注:十大论师为:1.护法;2.德慧;3.安慧;4.亲胜;5.欢喜;6.净月;7.火辨;8.胜友;9.胜子;10.智月)。世亲菩萨写完《三十唯识论》后就圆寂了,没进一步写,这十大论师就各自发挥妙义,解释世亲菩萨的《三十唯识论》。在这个时候,佛教的瑜伽即法相唯识思想发展到了登峰造极,无著、世亲、十大论师的弘扬,使这个思想遍及五印。

 

(三)第三个五百年,密主显从时期

 

这时候在印度,婆罗门教复兴,随着婆罗门的影响,随着外来的教派的侵略影响,佛教开始逐步衰落,谈不上教义的弘扬。佛教在这个时候就开始盛行密宗。

 

在汉哀帝到汉明帝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总体来讲是一个大乘的系统,小乘没有大乘兴盛。这个跟中国文化传统有关系,由魏晋、南北朝翻译讲学,逐步酝酿到了隋唐,建立了十个宗派:大乘八宗、小乘二宗。

 

当时玄奘法师由长安到印度去留学,在印度依止那兰陀寺的戒贤论师学法,主要学瑜伽(唯识法相),当然也学空宗、小乘、外的一切论著。玄奘法师很广博,学成以后回到中国,由于唐太宗的护法,设立译场,当时的译场规模很大,有一千多人,全是国库开支。玄奘白天译经,晚上讲学,主要成就是在唯识法相方面,特别是他的弟子窥基法师,直接传承他的思想。

 

玄奘法师下面有十大弟子,第一个就是窥基法师,因明唯识都学得很好,他给玄奘法师提议,以护法论师之观点为依糅译十家之说,集成《成唯识论》,他又写了《成唯识论述记》,解释《成唯识论》。窥基以后是慧沼;慧沼以后是智周。慧沼写《了义灯》,解释《成唯识论》;智周解释《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写了《成唯识论演秘》。《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是研究唯识的三大部,这是研究唯识必须要学的。

 

学习唯识,基础的书,有《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八识规矩颂》,进一步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等。唯识的论著是一本十支,本就是《瑜伽师地论》,这是根本论著,《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为弥勒菩萨所说。将《瑜伽师地论》发扬出来的有十部论著,即:《唯识三十论》、《显扬圣教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阿毗达磨杂集论》。

 

唯识法相从印度到了中国以后,由于玄奘法师、窥基法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的继承,典著更加完备,意义更加发扬光大。当时译经的长安,是个文化的首都,越南、日本、朝鲜的僧人都来这里留学,使得佛教的各宗派,特别是唯识法相能够传播出去。唯识经典很有系统,超过其他宗派,小乘、大乘的空宗都比不上,是佛教的主流。

 

二、唯识的中心思想,从小乘到大乘

 

佛最初说法,从讲“四谛十二因缘”开始,这时主要是讲业感缘起,十二因缘,说明众生怎样流转世间,怎样出离世间。流转世间,无非是由于业。业呢就是由于烦恼无明,无明烦恼生起,造业是由于什么呢心!小乘的“业报论”重点就是突出这一点。唯心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把心分为生灭门、真如门,由生灭门流转生死,由真如门回到解脱的境界,证得法身。这是对于小乘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到了六七百年间,龙树菩萨、提婆菩萨发扬大乘般若。般若是智慧,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文字、观照、实相都离不开能观智、所观境,也离不开心。中国天台宗继承了这个思想,即“一心三观”,一个心对诸法作三种观察,空、假、中,三谛圆融,都是把般若思想进一步发挥,还是离不开心。龙树菩萨有首偈子:

 

诸佛出生处,堕地狱未减,

成佛原未增,应敬礼此心。

 

到了无著、世亲菩萨时代,就把大乘经典如《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等,进一步发扬,明确地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就是指三界的业报,业、报都离不开心,唯心所造。“万法唯识”指认识一切世间的现象,离不开内心的分别,“识”就是分别的意思。“能分别”是心的作用,“所分别”也是由心观察对象的作用。在唯识学上,就是识体生起“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能观察、能认识,“相分”就是所认识,“相分”里面有“疏相分”、“亲相分”,“疏相分”就是根身山河大地,“亲相分”就是自己的“识”变现的影像。直接了解这个影像,我们缘的是影像,不是直接对外。“见分”缘“相分”,而“见分”与“相分”都离不开心。色不离识,相不离见(相分不离见分)。也就是说境是由识所变,你要认识它,有能认识的“见分”,有所认识的“相分”,而“相”不离“见”,“见”不离“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贯穿于整个唯识的理论。佛教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中心思想讲“唯心因果”,从小乘的“业报缘起”到大乘的“性空缘起”、“真如缘起”、“赖耶缘起”,这一切缘起都离不开心。

 

一般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明“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意业发动身语二业,所以修行人就要自净其意。

 

意识”是心,无著菩萨造的《摄大乘论》上有偈云:

 

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

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

 

形容这个“意识”,它的缘境很远,它是单独生起来的,所以说是“远行与独行”。

 

“无身”是看不到,“寐于窟”就是藏在洞里,很深。这个心是很难调的,能够把这个心给调伏下去,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说真梵志”,突出修行是以修心为主。

 

在大乘空宗,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讲难行道、行道,难行道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习,易行道讲念佛号可以生西方,都是由心。尽管讲“空”,破我执法执,也是离不开心,这个道理在唯识经典中就更为突出。

 

《华严经》讲到“外境如虚妄,唯识与心作”,其中有两首偈子很著名:“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大乘起信论》有偈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维摩诘经》讲到“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佛语”就是佛说的语言,以心为宗,“无门”就是不要执着,去掉执着,就是走入这个门的路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管小乘,还是大乘的空宗和瑜伽有宗,都贯通于这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到了唯识法相,更加有系统,并把它发扬光大。

 

三、唯识学的系统

 

从佛说《解深密经》、《楞伽经》的内容到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玄奘法师糅译十大论师的《成唯识论》,是有系统的,内容一层接一层。唯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说明:

 

什么叫唯识唯识的内容如何

 

唯识不是否定一切色法,它是色不离心,境不离识,它不像一般的哲学科学把心与物分开,它不是这样讲的。唯识,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境不离心,色不离识。但是色与境,是虚妄的、幻化的,梦幻泡影,应该认识心的主要,心的能动性,在修行方面,就需要净化心灵,目的是达到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就证大菩提,消灭无明烦恼,就证大涅槃。大菩提、大涅槃,其中心思想是不舍众生,它的修学是有次序、有阶梯的。所以,唯识者,即一切外境离不开心识,有识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外境是虚妄的,要改变外境,以心为主,心能转化一切,心是主要的因,这即是唯识的意义或者宗旨。

 

现在讲什么西洋唯心论、唯物论,这些思想在古代的印度和中国都有。佛家所讲的“唯识”,恰恰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说到唯识、唯心,有人认为是空虚的,其实不是那回事,它是个综合观点,看问题是综合的,不偏于哪方面,但要抓住根本。它的教义,细分即是唯识相、唯识性、唯识观、唯识行、唯识果。总括起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从事相方面来看唯识道理,二是从观行方面来看唯识道理。

 

(一)什么叫唯识相

 

一切山河大地,根身,这种境相为什么有呢离不开心。相代表一切境相,代表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心以哪几个为主体以三能变:即异熟能变、思量能变、了境能变为主体。

 

异熟能变即代表阿赖耶识第八识),这是生命的主体识。

 

思量能变,思量我,处处有个我的观点,人我、法我,这是生起无明烦恼的根本,叫末那识(第七识)。

 

了境能变是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对外的为粗了别,是前五识。比较细的,既对外又对内,有观察能力,由观察、归纳、推理、作出结论,是第六意识,能了解内外境。前五识了解外,第六识叫细了别,不单了别外,而且了别内。了别就是认识,认识一切境象,产生整体思想,产生逻辑的结论,这即是第六意识。

 

所以“变”即离不开这三种识体。如何“变”法,又分为两种:因能变或称因缘变,果能变或称变现变。

 

因能变,离不开种子,你说了话,做了事,发生了作用,就熏习成种子,这个能力是潜在的。所以我们说业力,是指你造了业,就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潜伏的、潜在的势力,就成为种子,这个种子条件一成熟,就可以感果,感报。有因有缘,又叫因缘变。

 

佛教讲,我们这一期生命完结以后,还有种子存在,业力存在。种子又分为:等流种子、异熟种子。

 

等流包括物质和精,物质的是相分种,精神的是见分种,由于善恶性质不同,善因成为善种子,成熟以后,感得乐果,恶因成为恶种子,成熟以后,感得苦果,平等流类,不会错乱。这即是等流种子,也叫做名言种子(分为表义名言和显境名言)。

 

第二是异熟种子,即业种子,是由于第六意识强有力的作用,由于这个作用,作为增上缘,恶业善业,力量不失,到了成熟的时候,感得果报。在唯识学来讲,人,经过生有这个阶段以后,到了死有,又经过中有,在将要生的时候,由于业种子的激动,业种子激动识种子,识种子又激动大种子(地水火风四大、相种),感得十一个色法,六根六尘,对内来说即有根身,对外来说就有世界,根身是不共种,世界是共种,分得很详细。不共种中有“不共中共”,共种中有“共中不共”,这就是“内有根身,外有器界”,离不开异熟种子的感生,离不开阿赖耶识的种子。

 

种子即分为这两类,因缘成熟,即内变根身,外变器界,这是从现象本体来讲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本体离不开识,识中就有种子。

 

现代的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讲,质能互变,能可以变质,质可以化为能,它完全通于唯识道理。能,是一种能力,潜在的能力,一切山河大地,没有能力,地球都不会运动。能可以变质,质可以化能,种子的道理跟这个差不多,种子即是能嘛,一切现象是质,能可以变质,质转过来又可以形成能,循环不断,像车轮一样。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即是本体:心识,能变的心识,还有主要的种子。从现象看到本体,一切唯心造。这即是现象论,本体论。

 

从认识论来讲,识生起来以后,它有能认识,所认识,唯识学上即是分为: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是所缘,见分是能缘,自证分是能缘的体,证自证分是认识这个缘正不正确,是一种反观作用。所以识体生起来以后会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而其中最重要的,对内对外,是见分和相分。

 

在认识方面,离开了见分,离开了识体,你就不晓得一切事物的存在。孔子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哪怕外面是电闪雷鸣,地动山摇,你心不在,你就不晓得,没有认识。所以对于物体、现象,要认识它,离不开“识”,识离不开种子。所变是根身和外面的现象,即识体产生的见分、相分,都是所变。《成唯识论》中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意义比较多,有系统,当然其中还有一些争论。

 

唯识新派和唯识旧派,对于种子是新熏的,还是本有的;识生起来的,是四分,还是三分、二分等;识体与种子的一异等;争论很多,但是十师中正论是护法论师,《成唯识论》代表护法论师的论点,比较完备。

 

(二)什么叫唯识性

 

唯识性,有三性三无性,结归到真如性、圆成实性。三性即是把世间法、出世间法归为三种,即: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概括了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染净诸法。世出世间法虽多,总括就是三性。

 

为什么叫“遍计执”呢它是虚妄的,众生执着我,执着法,认为有人我、法我,实际上没有,但是众生普遍执着,所以叫“遍计执”。

 

“依他起性”就是因缘生法,有两起,一种是“染污依他”,一种是“清净依他”。“染”是妄心,由“妄心”生起的现象,有执着。“清净依他”就是从开始皈依佛教,闻熏正法,就慢慢转为清净。染污依他是有漏的道路,清净依他是无漏的道路,逐步转识成智,那么在“依他起”法上,逐步地把染污清除,转为清净,转成“圆成实”。

 

“圆成实”的“圆”,是指真如性是普遍的;“成”,即是其性常住不生不灭;“实”是真实不虚,非如外道的神我;这个“性”,是真如性、法性、佛性。彻底认识这个三性,必须建立“三无性”。

 

三无性就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是在一切法上,是没有实我、实法相的。“生无性”,是说一切法因缘生,不是上帝生,也不是自然生。“胜义无性”,是达到我空、法空,证入胜义境界,由二空显现真如,即是胜义无性。

 

(三)什么是唯识观

 

接下来讲唯识观、唯识行、唯识果。唯识观主要是五重唯识观,指观察事物有五个标准。

 

第一观:遣虚存实。遣除虚妄的,保存真实的,服从真理,这是虚实相对观。在三性中,认识遍计执,是虚妄的,都是众生的执着。“实”,是依他起,是幻有、假有,但是不能否定因果存在。“圆成实”,就是断一分烦恼,就证一分真如,也即诸法空性佛菩萨的胜义境界。

 

第二观:舍滥留纯。唯识,以识为主,不要以相为主,相是虚妄的,是附带于心识而产生的。舍相分,你应该看清它,舍弃它;“留纯”,以识为主,识体,自证分;见分是属于主体的东西,不要执相,要保存心体和见分的作用。一般的唯物论,客观经验论,主要就是看到相,没有看到心的作用,把根本舍弃了。这就是“舍滥留纯”,也就是心境相对:能缘的心,见分;所缘的境,相分;其中相分是附属于心,附属于见分。应该看到主要的,看到根本,叫做“舍滥留纯”。

 

第三观:摄末归本。“本”是识体,是心;“末”是见分、相分。识体生起来的时候,认识外物,它有能缘的见分,所缘的相分,能认识,所认识,所以说识体才是本。见分、相分是末,既不能偏重于相分,也不能偏重于见分,认识见分、相分的产生离不开根本的识体。这即是“摄末归本”,体用相对,从体到用的一个认识。

第四观:隐劣显胜。“胜”是心王,“劣”是心所,讲心就包括心王心所。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都叫心,但是中间分为“胜”与“劣”。心所是依心王而生,与心相应,它不是主体,它是一种附属的东西。“隐劣显胜”,心所是“劣”,心是“胜”。学唯识,首先就要见到心,八识的心,是心王,抓住主要。这就是心王与心所胜劣相应。

 

第五观:遣相证性。遣什么相遣依他起相,学佛要由有漏转为无漏,由染转为清净,就需要“遣相证性”。依他起相就是妄心显的妄相,是有漏法,我们必须熏习无漏法,逐步把染污种子遣除,转为清净种子,证入真如实性、圆成实性。这才是究竟的。

 

所以说,观察唯识的道理,必须从五个方面来观察,叫五重唯识观。遣虚存实,虚实相对;舍滥留纯,心境相对;摄末归本,体用相对;隐劣显胜,王所相对;遣相证性,事理相对。也就是说,处处要抓住根本,归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主体。众生境界、普通学术界说相就忘心,这与唯识的宗旨恰恰相反,就不能修行,不能作正确观察。

 

(四)什么是唯识行、唯识果

 

唯识行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唯识行包括《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即是菩萨修行要经过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1.资粮位

 

积聚资粮,是一种渐进的阶梯,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是相合的。由人乘到佛乘,它不是顿教,顿教是一步到位,一步登天,它是渐进式的,做人,把人做好,逐步升华。资粮位重点是以信为主,而这信呢,又离不开修福修慧。修福就是积累福德,做好事,修慧就是多闻熏习,福慧双修学佛人在受了三皈五戒以后,要建立正信正见、正行,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这是先决条件。这包括《华严经》的前四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信就是建立信仰,十住就是保持正念,十行就是利益众生的行动,十回向就是把功德回向给众生。这些都是资粮位里面的。

 

2.加行位

 

止观,加功用行,勤修止观,就是说要把我们的虚妄意识转过来,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认识,去除执着。唯识的加行位就是以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中间产生四种定,经过暖、顶、忍、世第一位而入见道。

 

暖就是初步得到法喜,了解“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道理后,得到法乐,全身很暖和了,在定中很暖和,叫暖位。这个定就叫明得定,就是得了智慧,认识正确的道理。

 

顶就是进一步发挥,相当于人爬山,爬到了山顶,可登高望远。这个智慧进一步增长了,叫明增定。明得定,是起初的了解,一切所缘、外境都是虚妄的,不离心;明增定就是进一步增长了这个智慧。

 

忍,就是对法义得到认识忍可了,进一步坚定了,不单是观所取空,进一步观能取空,能取的心、能取的我还是空,不要执著一个我,不要执著一个能取的心,叫住忍位。此时修印顺定,既印证前面所取空,又顺于观察能取空,印前顺后叫印顺定。

 

世第一位,就是双证能取、所取,人、法二空,所取的境界既空,能取的心识也空,不要执著心,心也是空的。这样才将妄情执著扫荡得很彻底。此时修无间定。什么叫无间定呢接着印顺定之后,不间断,刹那相续,认识到所缘的境界不可得,进一步了解到能缘的心也不可得,能缘所缘都空,刹那之间进入见道,没有间断,叫无间定。

 

暖、顶、忍、世第一是加行位。止观双运,空除了所缘执、能缘执,能缘所缘都空。唯识讲空,讲心要空心,你对主观的执着都是不行的,就像般若讲空一样,空还要空,空空,唯识也是这样,讲一切唯心,所缘是虚,空!讲心也不要执着心,能缘所缘都空,所取能取空,就可以见唯识真理,到了这个境界,就是无间定,进一步进入见道位,等于是宗的开悟境界,见到了真理。

 

3.见道位

 

就是一种证悟境界。这个证悟是渐进而来的,不是一步登天的。见道位就是见到真空,进入能所俱空的境界,就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到了见道位就是初地菩萨,开始进入修道位。

 

4.修道位

 

从初地到十地,叫修道位。为什么叫修呢在初地,见了空的道理,得到法喜,很欢喜,但是进一步需要修、要实践,要解行并重。在初地断了分别所生的烦恼障、所知障,但是自己与生俱有的、先天的烦恼障、所知障还存在,必须进一步把它的现行和种子给除掉,所以要修。

 

以后是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就是勤修戒定慧;离垢要修戒、要持戒,不持戒你是不能离垢的;发光,就必须修定;定力加深,定光发现,智慧就生。

 

极难胜地,总修胜义、世俗二谛圆融,艰难而殊胜

 

远行地是第七地,要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加功用行,观因缘生法自性如幻,修无相行,叫远行地。

 

第八地是不动地,观缘起性空,此时无功用行,是自然而然的。

 

后天的分别、邪知邪见导致的烦恼障、所知障,在初地伏除。而与生俱有的、无始以来的烦恼障、所知障,必须继续摧伏到第七地,俱生的烦恼障现行可得到彻底伏除,但其种子还在;俱生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也得到部分摧伏,但从八地到十地,其现行和种子时常起伏,尽管很微细,还是需要继续修。必须到第十地,经过金刚道,就把二障种子全部斩断,进入等觉、妙觉,才能圆成佛果。

 

生死分为两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受业报,一生了一生接着来,如地前菩萨和六道众生,初地至七地的菩萨尽管也有分段生死,但他来投生一方面本着业力,另一方面本着愿力,而愿力大于业力。七地断烦恼障就脱离了分段生死,转入变易生死,八地至十地的菩萨,在定中逐步断除对于所知境界的疑惑,现行和种子时起时伏,要起变化,称为变易生死。必须要分分断分分证,经过十地,在金刚道全部断除二障种子及现行,才能圆成佛果,彻底了脱生死。这个道理在《成唯识论》里讲得很详细,修什么,除什么惑,什么叫俱生惑,什么叫分别惑,现行到哪里伏,种子到哪里断,证什么真如,讲得很详细。

 

5.究竟位

 

就是证到了佛果,在唯识来讲,转识成智,转烦恼障证入涅槃,转所知障了解二空,证得菩提,这就是佛的境界,即是究竟位。

 

唯识五位就是依次序来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包括了《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就是唯识行、唯识果,分分断惑,分分证真,断一分惑就证一分真,踏踏实实的,你若不依这个道路来,哪怕你修止观,也要走邪路。

 

佛家修行和断惑,它与外道不同,与世间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它的重点就是破我执、法执,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也要消灭,达到这个目的。你若不这样一步一步来,妄想马上由禅定神通,那你就是外道,结果走火入魔,就出现很多怪现象,像狂乱、神经病等,这就是没有把根本抓住。所以佛法讲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从资粮位开始,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来,修四加行,修止观,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能舍本逐末。

 

唯识法相上的五位跟太虚大师讲的人生佛教、赵朴老阐扬的人间佛教是完全相合的,由人生完成人格,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作为成佛的基础,这就是唯识行,也包括唯识果。

 

 

四、唯识理论的建立

 

建立唯识理论,是由因明学来的,要懂因明。十大论师的陈那论师,是因明学的祖师之一,写了《因明正理门论》,后陈那弟子商羯那主写了《因明入正理论》。它是根据事实、根据道理来建立,来显出真理,它不是乱说的,要合乎因明嘛,现在讲要合乎逻辑。因明主要是根据八法,自悟悟他,来建立逻辑,建立论理。八法中有四法是衡量自悟,有四法是衡量悟他,你自己都没有悟,没有根据,怎样去悟他呢

 

自悟是哪几种呢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现量是根据现在实证,现证现知,这个现量不像现在实验的科学,只见到物质一边,现量的内容很宽广,包括五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四种。

 

五俱现量就是根据五根(眼耳鼻舌身)现见为准,现量所证。意识现量就是结合眼耳鼻舌身同时意识,正确的观察,得到的结论。自证现量,就是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证得了悟的境,真实不虚。瑜伽现量,就是你所见的,与佛的真理,与涅槃菩提、与佛的教理行果都相应。这个现证现知就比唯物的科学宽得多了。假如违反这一点,就是似现量,是相似的,假的。

 

比量就是根据已知得到未知,比如你看那座山,若是起了烟,起了雾,就知道要下雨,或者晓得那里有人家住,推理而知嘛。在道理上来讲,是由因知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要晓得你的过去,就看你的现在,你要晓得你的未来,也要看你的现在,由因知果。正确的推理,这就是比量,假若不根据正确的推理,以片面、相似的观点来推,就是似比量。

 

以上四法属于自悟,你若没有这个基础,不懂真现量,真比量,那就是妄见妄断,你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能够引导其他人呢那就是以盲引盲。

 

后四法为: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这四法是悟他。能立能破,立中有破,破中有立,就要靠三支比量的论式。起先是五支比量,后来到了陈那论师,总合起来叫三支比量,即宗、因、喻,陈那论师把原来五支的合、结归到喻里面,就成为三支比量。

 

第一支,宗,即是主张、论点。

佛法讲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常,人生是苦,都是个主张,这叫作宗。宗,就是主题、论点。

 

第二支,因,就是要举出道理。

宗是论点,因就是论依,依就是依据道理,不能乱说,是依据道理而得来的。譬如说诸法无我,这是个论点,依据什么呢它的因是什么呢因是缘生无性故,因缘生法,没有实体,无主宰,不常住,这个就叫因,叫论依

 

第三支,喻,就是论据。

论据是什么呢,就是要举事实,什么事实呢《金刚经》上讲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都是事实。

 

再举个三支比量来说,一切唯识现,这是宗,因是什么呢因外境虚妄故,所有外境都不实在,都是唯心所现,是虚妄的。论据是什么呢譬如有目翳人看到眼前有花,有影子,有种种东西,这就是喻。唯识的论据,根据因明来讲,一切都是由论点、论依、论据,最后作结论。这就是三支比量或叫做能立。

 

三支比量,立了以后,就可以破敌人论点,立中就有破,不然你就不能破斥。说一切无常,就要破他的常见;说一切法无我,就要破除我见。若是真能立,就可以真能破,假若反过来说,相似的,不真实的,叫似能立,似能破,你就不能破他。若要细分,这个论点、论据、论依,假若错误了,就有很多过失。因明学上,宗方面错了,就有九种过失;因方面错了,就有十四种过失;喻错了,就有十种过失。在语言上产生过失,你不但不能破别人,你自己的论点都建立不起来,还能破别人吗所以因明学,组织很严密,建立论点、根据,还要举出事实,这样才能够能立、能破,才能悟他。

 

唯识学根据因明的发挥,合乎真理,合乎事实,就把佛学这个“唯心因果”的观点阐扬出来了,这就是唯识的特点,这个特点,是其他宗派没有的。

 

印度的陈那论师,是建立因明学的。玄奘法师学了因明,他后面的窥基法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都擅于因明。结合因明来阐述道理,这是唯识学的特点。这方面的书籍有:《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集量论》等。汉文藏经有,藏文的藏经也有。玄奘法师把这个更加发扬广大,他在印度留学的时候,他的《真唯识量》,在曲女城,万人以上都没有能破掉,有小乘、有外道、还有大乘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破。这以后,他的声誉很高,小乘尊之为解脱天,大乘尊他为大乘天,受到万众的恭敬。

 

五、唯识学既通于现在,更胜于现代

 

为什么这样说呢现代社会讲人本主义,讲科学,科学就主张实验、分析、归纳、判断,不轻信,不轻易下决断。而唯识系统的理论根据,恰恰就是用这个方法,它不是懵懂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需要说出道理的。它根据因明,有分析、有归纳,能举出事实,说出道理。所以现在许多大学、研究院,研究唯识的不少。

 

因此,唯识一方面与现代的科学发展、用科学方法来观察事物,完全有关系,可以说出道理,能说出所以然。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它又胜于科学。它讲心物综合,谈唯识,并不是离开色,离开境,有识就有色、就有境,有见分就有相分,色不离心,见不离相,这是个综合的观点,就胜于科学了,而且对于唯物论、经验论还有指导作用,可以纠正一些偏向。譬如说现在讲究物质和自然科学,强调在经济方面发展,结果导致人心偏向,私心杂念多,就破坏了物质和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不融洽,发生社会染污、环境染污、水源染污,什么都染污。要清除这个染污现象,物与心不能分离,要以理性提高德性,发挥人生价值,来正确应用物质科学,就可纠正偏向。若只是从物质、经济方面发展,结果人欲、我执心更重,形成争斗,于是乎,国家的建设偏于军事,世界强国的建设,都偏于军事,文化教育建设,都赶不上军事建设。大力生产原子弹,这个竞争又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就会很困难,整个世界就会混乱!

 

发展军备,发展财富,这个财富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一味发展科学和经济的偏向。这个偏向要得到真正纠正,必须要以唯心因果的道理,用精神驾驭物质,使科学和经济协调发展,既能够使人们生活提高,物质丰富,又是以人为本,各方面都和谐的,这才是正路,潮流的正常发展,只有这个方向。

 

附问答

(备注:听完惟老将近二个小时的对于《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深入浅出、圆融无碍的讲解,弟子正根提问如下:)

 

问:唯识学的思想是不是贯穿于整个佛教所有宗派所有宗派均是以唯识学思想为基础

答:对的。不管小乘、大乘,性宗、相宗,它都是以唯识学为基础。我刚才所说:业感缘起,业,指行动,行动又由无明烦恼,烦恼又由意识,都是讲识,要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也是以意识为主,有意就会发动身业、语业。

 

问:既然唯识学的思想是贯穿于整个佛教所有宗派,但是如今唯识宗派却并不兴旺,如何才能让唯识宗派更好复兴

答:由于唯识理论比较高,比较深,书比较多,中下水平一般就不适宜。要如何发展呢,一是观点要正确,要有八宗平等的思想,这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不要有所偏向;第二要看主流,佛教的主流是什么,唯心因果;第三要普及,通俗普及,这方面的读物就需要很浅显,由浅入深,有基础读物才行。这些工作都需要努力。

 

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如果把唯识思想学通了,其他各个宗派的思想就一通百通

答:是这样子的,它有连带关系,一通百通。你若晓得什么是业感缘起,什么是性空缘起,什么是法界缘起,把唯识学通了,它都是一致的,八宗平等,到了那个悟的境界,就一条道路,你看密宗到了圆满境界,都是这个道理,悟得空,所以一通百通。

 

问:如果对其他宗派的道理明白一些,也会有助于唯识学的学习

答:这是可以的,相辅相成,不能脱离,百川归大海嘛。

 

问:唯识学在国内哪些地方有研究

答:各个佛学院都在研究唯识法相,各个大学、国家的宗教研究机构研修唯识比较有系统。现在应该怎么做呢重点是要做普及工作,普及于一般的群众,要通俗化、大众化,目前这个工作做得很差。

 

问:现在学习唯识学,看到的一些书籍,全是文言文,加上各种名相,根本就搞不懂。应该怎么办呢

答:这就需要通俗化。用语体文来解释,把唯识的基础书用语体文把它翻译出来,普及于大众,这是很重要的,但这个工作目前还没有人做。

 

(2004年7月21日讲于重庆慈云寺  正根整理)

 

 

 
 
 
 
来源:唯识学
 
 
 
 
 
 
 
 
 
 
 
 
 
 
 
 
 
 
 
 
 
 
 
 
 
 
 
 

 

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解深密经,惟贤长老,唯识学,佛法,唯识,小乘,大乘,婆罗门,成唯识论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解深密经,惟贤长老,唯识学,佛法,唯识,小乘,大乘,婆罗门,成唯识论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解深密经,惟贤长老,唯识学,佛法,唯识,小乘,大乘,婆罗门,成唯识论无著菩萨,摄大乘论,解深密经,惟贤长老,唯识学,佛法,唯识,小乘,大乘,婆罗门,成唯识论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惟贤长老: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发布于2022-01-21 12:00:40